張藝謀、姜文、馮小剛、陳凱歌,為什麼老導演的票房不行了?

今年,電影市場在更新換代,導演也在更新換代,大批新人導演搶佔市場,像張藝謀、

陳凱歌

、馮小剛、姜文之類的大導演地位在不斷受到威脅。從今年電影票房TOP10來看,已經被新生代導演佔領,《我不是藥神》《

西虹市首富

》等影片票房口碑均收穫了好成績,他們的導演文牧野、閆非、

彭大魔

都是新生代導演,老導演今年還未有進入TOP10的影片。

張藝謀、姜文、馮小剛、陳凱歌,為什麼老導演的票房不行了?

就像

吳宇森

在電影中說的:“這個世界變了,我們都不再適應現在的江湖,我們太念舊。”仔細的觀看老導演們近幾年的作品,我們會發現他們對故事都過於宏大,沉迷於一個大場面,一個大主題,這也導致了影片故事線太多,太多隱喻觀眾體會不到,從而影響影片的傳播。

反觀崛起的新導演的電影大多是比較符合電影市場的,當下,90後已經佔到了觀影群體的50%以上,與其時代相近的新生代導演肯定更懂得90後的審美訴求,他們懂得迎合年輕觀眾的口味,在思想上也能與之產生共鳴。

任何時代的觀影使用者都希望看到好內容的電影,對於80後、90後、00後這一批網際網路原住民來說,他們對於口碑的強擴散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影片的宣發也決定著影片的命運,年輕群體依靠豆瓣、微博、微信等平臺挑選、擴散高質量影片,自願成為佳作的“自來水”,這也是當下電影市場愈發趨向“內容為王”的原因之一。但是老導演對於宣發也是失敗的。緊跟潮流,瞭解市場,抓住年輕觀眾,就贏得了市場。

張藝謀、姜文、馮小剛、陳凱歌,為什麼老導演的票房不行了?

老導演做內容

追求“逼格”但get不到市場痛點

陳凱歌、張藝謀、馮小剛、姜文在導演裡算得上大師級的人物了,但是近兩年四位大師的作品市場表現卻一般,只要是因為他們太過於堅持自己的風格。

陳凱歌:哲思人生

陳凱歌導演最近的一部電影是2017年的《

妖貓傳

》,這部據稱耗資十億歷時六年才打磨而成,但票房只有5。3億。票房不盡如人意,口碑在他的作品裡也不算優秀,豆瓣6。9分。

張藝謀、姜文、馮小剛、陳凱歌,為什麼老導演的票房不行了?

《妖貓傳》是很“好看”,它有著華麗到無以復加的畫面,但它的好看只是“美”,僅僅是全力去描述

大唐盛世

這幅畫。它的內容是割裂的,因為陳凱歌在電影中融入了太多,沒有留白。故事線太多人物太多太亂,其實裡面很多故事線,自己獨立出來,都是很好看的故事,但是拼湊在一起,就顯得略顯生硬。

而且陳凱歌的影片中有很多地方留有隱喻,但大部分觀眾都不明白這個情節的意義在哪裡,為什麼要這麼做,影片的錯峰式設計,也讓普通觀眾也看得一頭霧水。所以看完影片,除了華麗的大唐,觀眾甚至沒有記住一句觸動人心的臺詞。

張藝謀:“國師”太高,與時代脫節

近年張藝謀並沒有很成功的作品出現,2016年,他執導好萊塢大片《長城》,由

馬特·達蒙

主演,1。5億美元大製作,儘管他們的電影更加魔幻,更加華麗,更具備審美的快感,卻遭遇了票房和口碑雙重失敗。

張藝謀、姜文、馮小剛、陳凱歌,為什麼老導演的票房不行了?

今年的《影》拋棄了自己最擅長的色彩把控,全程水墨色彩,有觀眾更是說《影》是“張藝謀最驚豔的作品”,但也僅僅是取得了6。3億票房。究其原因還是把影片拍的太藝術化,並不是年輕觀眾喜歡的東西,不與年輕觀眾接軌的結果就是失去了高票房。

馮小剛:“馮氏幽默”已經審美疲勞

很長一段時間裡,馮小剛是觀眾的寵兒,電影語言並非他所擅長的,論色彩比不上張藝謀,論構圖比不上王家衛,但他的電影臺詞和敘事風格是很有個人特色的。最令人津津樂道便是“馮氏幽默”,但永遠都是那一種口味,觀眾難免會產生審美疲勞。

張藝謀、姜文、馮小剛、陳凱歌,為什麼老導演的票房不行了?

最近兩年馮小剛堅持

文藝片

的創作,雖然文藝片更能反映出自己所想表達的東西,但卻不容易引起觀眾的共鳴。而且最近身陷風波,作品創作也停滯不前。

姜文:隱喻太多,觀眾難以全部理解

在姜文導演的六部作品中,我們能清晰地看到姜文有他的浪漫與才氣,但他的自我表達也成了一大侷限。他在影片中津津有味地把玩各種隱喻和機巧,但是當一部影片中被賦予了太多的含糊其辭和微言大義,它會變得不好看。今年的《邪不壓正》也延續了他一貫的風格和內涵,但他沉迷在自己黑色詼諧的表現力上,這也給影片帶來了兩極化的評價。

張藝謀、姜文、馮小剛、陳凱歌,為什麼老導演的票房不行了?

就像姜文在《

讓子彈飛

》中說的:“我要站著把錢掙了”,但是隻拍自己喜歡的是不可能一直適合市場的。

張藝謀、姜文、馮小剛、陳凱歌,為什麼老導演的票房不行了?

老導演做宣發

為了迎合市場卻沒了“逼格”

到了2018年,張藝謀68歲,陳凱歌66歲,馮小剛60歲,姜文也55歲了,年齡的跨度顯然已經無法和80後、90後產生共振,老導演們所駕馭和專注的電影型別也與市場的距離越來越大,所以更懂年輕人的70後及80後的導演們就要接過前輩們的電影市場了。

新導演有著與時俱進的風格和對新型別影片的探索,而老一代導演很難跨越曾經給自己帶來成功的影片型別。新導演深知現在觀眾的喜好,而老導演更在乎自己影片的文藝性,比起商業片,他們更熱愛文藝片,但是文藝片並不是主流市場需求,也不容易引起觀眾的共鳴。

張藝謀、姜文、馮小剛、陳凱歌,為什麼老導演的票房不行了?

“中國電影市場越來越大,對新型別電影的渴求特別強烈,這批80後導演恰好填補了市場空白。”影評人韓浩月說過。年輕導演對於市場的更加敏感,懂得迎合觀眾口味,在思想上更加能與年輕觀眾產生共鳴。新導演很強的適應性和多變性就很容易贏得觀眾了,而老導演更偏好一個大場面,一個大主題,更加著迷於一個更大的佈景。

比如主打特效的《

狄仁傑之四大天王

》,徐克打造一個奇幻的唐朝,電影中腦洞大開的故事情節和華麗的特效都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地印象,但是相比於前作電影劇本邏輯並沒有太大進步,人物臉譜化、程式化的表演也給觀眾留下不好的印象。在新導演看來是很容易解決的,比如《唐人街探案》系列,開創了“懸疑+喜劇”這一特色型別,將故事寫在不同的城市發生,也會給觀眾一種新的感受。

張藝謀、姜文、馮小剛、陳凱歌,為什麼老導演的票房不行了?

另一方面是網際網路影響在不斷變大,電影的宣發也至關重要了。宣發的好壞不僅能決定首批觀眾的規模,也能間接決定影片的口碑,甚至從某種程度上決定者影片的成敗。而隨著市場環境、消費習慣和傳播媒介的變化,宣發也顯示出新的時代特點,但是,老一代導演的宣發似乎也和時代脫節。

比如姜文的《邪不壓正》為了能跟上網際網路宣發的浪潮,甚至還讓三個荷爾蒙爆表的男演員去了《

創造101

》的現場。“我能不能在7月13日,把《邪不壓正》公演了之後,報名參加女團,加我一個,叫《創造102》怎麼樣?”姜文透過這一口播植入了自己新片的宣傳,但姜文在現場的表現,除了尷尬,找不到任何形容詞,隨行的彭于晏、廖凡也與節目格格不入。

賈樟柯的《

江湖兒女

》也迎來了鋪天蓋地的宣傳、採訪、站臺。。。先是開啟粉絲問答親自下場為影片做批註,然後賈科長參加了《朗讀者2》和《我就是演員》兩檔綜藝。隨後又找來

火箭少女101

成員楊超越為《江湖兒女》的路演站臺,甚至還在山西的農村裡刷起了標語牆,當時有很多網友說:“賈樟柯已瘋!”。但是這種瘋狂的宣發並沒有起到正向的作用,這與《江湖兒女》的江湖氣背道而馳。

張藝謀、姜文、馮小剛、陳凱歌,為什麼老導演的票房不行了?

現在的電影市場,年輕觀眾是主力軍。年輕導演不僅知道年輕觀眾喜歡什麼樣的內容,在作品營銷上,也更能貼合年輕使用者,這也使年輕導演崛起的一大原因。

張藝謀、姜文、馮小剛、陳凱歌,為什麼老導演的票房不行了?

未來註定屬於新導演

但老導演的“逼格”依然需要繼承

新導演是目前電影市場中最鮮活的力量,也在逐漸成長為中堅力量。隨著行業的升級,使用者需求與品味的變化,扶持新導演,也更專業、更開放了,越來越多的企業和個人開始意識到新導演對於電影產業和

電影市場

的關鍵作用。

在2006年,劉德華以個人之力推出“亞洲新星導”計劃,由他個人出資2500萬港幣提供給6名新銳導演,甯浩就是從此計劃中脫穎而出。隨後中國導演協會的“青蔥計劃”、王思聰打造的“香蕉新導演計劃”,

企鵝影視

的“青夢計劃”,以及如FIRST影展等這樣專業的平臺不斷出現,也發掘了一大批優秀的年輕導演。

像壞猴子影業的“72變電影計劃”就培養了《

繡春刀II修羅戰場

》的導演路陽,《我不是藥神》的導演文牧野等。這種大力扶持,也使越來越多新導演的作品能在商業上具備很高的價值。

張藝謀、姜文、馮小剛、陳凱歌,為什麼老導演的票房不行了?

雖然新導演在迎合市場,抓住年輕觀眾確實比老導演好太多,但是,中國電影市場卻不能少了老導演。在資本的不斷注入下,影視行業的機會越來越多,這也吸引了很多其他行業的人跨界當導演,這也給市場質量帶來了影響。評論人韓浩月曾說過:“跟上一輩導演不同,這些80後導演還精通新媒體營銷,他們的功夫更多體現在電影之外。”

比如郭敬明的《小時代》系列市場很成功,在票房上有所斬獲,但他的作品在口碑與內容質量上還相對薄弱,更是被批評是MV、PPT之類的長篇影片,而不是真正的好電影。所以我們在歡迎新導演的同時,也要繼承老導演的匠人精神,儘管老導演的影片內容與時代有些脫節,但是在思想深度的表達上新導演還是很難能夠超越的。

張藝謀、姜文、馮小剛、陳凱歌,為什麼老導演的票房不行了?

因此,電影市場不僅需要新導演勇於創新帶來新型別的好影片,也需要老導演堅持匠心拍攝出高質量的優秀作品。從今年的綜藝市場看,《

一本好書

》《上新了!故宮》《見字如面2》等文化類節目也了受到年輕人的追捧,所以只要能戳中年輕觀眾的心,無論什麼型別的影片都能成功突圍。老導演們不妨試著接納年輕觀眾,與時俱進,研究一下年輕觀眾的喜好,拍出適合當今主流觀眾喜歡的影片。

原創文章,轉載請標註來源和作者,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