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開始之前,我們必須明確整個surface系列都有相當明確的使用者指向,對於surface的使用者來說,其手中的surface往往都扮演著一個不可替代的角色;但是想必現在也有很多人對於購買“高價低配”的surface十分不解,事實上我們必須明白這一老生常談的話:“沒有最好的產品,只有最合適的產品”,surface系列一路走來不論在市場上還是在使用者手裡都有相當之重的地位,我們不可否認surface系列讓我們看到了膝上型電腦一個完全不同的形態並將其逐漸完善,被無數廠家模仿卻終究無法超越,Windows系統在辦公層面的先天優勢使得在一些使用者眼裡根本沒有把surface和iPad比較的必要,這兩類產品面對的使用者群體看似相同卻也有很多根本的區別(例如專業軟體的使用)。因此如果你還沒有決定入手surface,那麼我建議你應當好好的梳理一下自己的需求,把iPad,mate pad這類產品和surface根據你的需求進行一個深入的對比,再決定是否購買。正如我開頭所說,surface系列產品擁有極強的使用者指向性,在其指向性內的使用者會獲得極高的使用舒適感,而指向之外或是偏移指向則會很容易出現:高價低配,泡麵神器之類的“血虧”想法。

下面我將分幾個步驟分析一下新一代的surface go

1。 升級了啥?

2。 體驗如何?

3。 我需要他嗎?

1。升級了啥

Surface go2在今年五月“悄無聲息”的上架微軟官網,更大的螢幕,更好的效能,更長的續航,這些看似擠牙膏的提升其實不難發現是完全朝著surface go一代的痛點去的。

你嫌棄邊框跑馬?那好,在不改變機器尺寸的前提下螢幕提升0。5寸,觀感方面左右兩側邊框只有前一代的一半,上下則差不多為三分之二,同時提升了整體解析度從原來的1800x1200提升到1920x1280,可別小看了這樣的提升,事實上surface go一代的螢幕解析度相當奇葩,致使一代在很多軟體裡甚至一些網頁都會因為解析度問題導致顯示不完整,需要來回拖動視窗或者捲軸,體驗相當糟糕。邊框的縮小也使得surface go2終於符合本世代電子產品的審美,觀感上舒服了很多。同時微軟對surface go2的螢幕進行了進一步調教使得go2螢幕顯示更加鮮豔,一代白色顯示偏黃的問題也有所改善。

Surface go忠實使用者在入手go2高配後最真實的想法

你嫌棄效能拉跨?那好,給你升級到有睿頻的m3(但是得掏更多錢),這是個優點也是個槽點,普通版的surface go2仍然用著4425y(只是把4415的主頻從1。6升級到了1。7)實際體驗雖然我並沒上手但是相比和一代的差距並不大,睿頻的確實使得搭載奔騰的go都很容易出現“突然的卡頓”而擁有睿頻的m3則可以短暫的將峰值效能提升到3。4赫茲,有效的緩解這些卡頓的出現,這裡是4415,4425和m3的對比

https://

ark。intel。com/content/w

ww/cn/zh/ark/compare。html?productIds=185282,192786,122697,85475

微軟官方宣傳搭載m3的go2將比go1快百分之64,雖然不知道這個資料是怎麼測出來的,但是實際體驗中,m3執行情況確實要遠好於我的go一代(有m3版的小夥伴可以把電源調到:更好的續航,這樣就差不多是奔騰4415的執行體驗)

Surface go忠實使用者在入手go2高配後最真實的想法

你需要更好的續航?emmmmm,那我就勉為其難給你點吧;熟悉surface的朋友都知道對於surface的續航你把官方給出的時間打個對摺都不為過,go2的續航官方宣稱為10小時略優於一代的9小時,但是這次surface go2搭載了兩種cpu,你說這10小時是奔騰還是m3就不得而知了(反正我是不相信m3有更大的電池)

2。體驗如何?

注意!以下的體驗僅僅針對我手裡的m3版本

剛點亮螢幕,窄邊框帶來的巨大視覺提升使得go2 給我的第一印象就很好,隨後開機設定方面的體驗也比go1好上不少,最容易發現的就是軟鍵盤打字的遲滯感沒了,win選單開啟時變得絲滑了,m3帶來的效能提升在日常使用中對比一代感受也十分明顯,系統的響應速度更快,蜜汁卡頓消失不見,不得不說系統流產了,心情才好,心情好了才更有拿他工作和學習的衝動。同樣得益於m3,在word排版時更加順暢,OneNote筆記響應速度更快,全屏時候也不再卡頓;而在go1上因為卡頓體驗糟糕的lighting room,Photoshop 2020,在m3版本上也基本可以滿足我輕度使用的要求了。可以說對於go2的效能我從go1的接受到現在的基本滿意了。

但是!m3的發熱量相比go1也提升了不少,在長時間執行cad或者安裝軟體時其發熱量都要高於go1(單靠被動散熱連m3都壓不住,想往裡面塞i3 i5的還是洗洗睡吧),同時不知道是不是m3更高的功耗,在我的實際體驗中,go2的續航相比go1其實並沒有什麼區別,碼字5-6小時,看影片5小時左右,cad之類的軟體可能3-4小時就要撲街了。

3。 我需要他嗎?

Surface go的定位面其實相當之窄,它可以滿足你輕辦公的需要的同時兼顧一些你的專業軟體,同時如果你使用的是安卓的手機電腦也是Windows的話,那麼基於OneDrive的生態將使你獲得不錯的多裝置串聯體驗。

M3版本go2的足夠效能也使得你在使用它時不用再那麼束手束腳,但相對的m3版本的高昂售價(國行的m3版本和lte捆綁,想要單wifi的m3得購買商用版)又使得你得從pro7和它之間選擇,在他們之間,則更需要考慮你是否在意go在家族中無與倫比的便攜性和對效能的需求,如果都不,那還是加錢上pro7吧。總的來說,go2因為m3的出現和顏值的提升使得其受眾面可以相對擴充套件,作為一臺理工科學生的二號螢幕是非常不錯的選擇,對於需要經常進行較為複雜文字編輯或者對專業軟體又需求的人來說也有不錯的體驗。

對於想要升級手中go1的使用者,我非常不推薦購買奔騰版,其提升真的相當有限,若需要更好的效能請果斷剁手m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