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一篇文章比作一個女人,那麼我們需要讓這個女人能夠吸引別人,最好能吸引男人還能吸引女人,能讓神奇魔法師更進一步;也能讓情竇初開的小男生心猿意馬;最好能能讓一個久經沙場的老手同樣深陷其中,欲罷不能。

在很多時候,這一切都先落在“閱讀感”上面。當然,這個有辦法訓練,但是就我個人而言,其最有效的訓練方式就是“使勁寫”,寫的多了自然

文字

的流暢度會好一點,至於如何更好的效果就需要多讀點好書(安利

阿城

),然後體會體會了。不過我們還是再度提出一個前提:準確,是讓文字變得更有閱讀快感的基礎。

那麼我們還是迴歸:是什麼,為什麼,怎麼辦。

是什麼

引發讀者的“慾望”,當然沒有那麼浪,所謂的“慾望”分類很多,貪嗔痴恨愛慾情仇都算是慾望之一,從廣義的較多來說,這個目的是為了引動讀者對於事件的“共情”,產生“

移情作用

”。從區域性的描寫來說,需要透過文字進一步引出讀者對於文章所描述事件的“慾望”。當然一般來說,我們這個“慾望”往往指的是“好奇”。

為什麼

為什麼這麼說呢?“好奇心”實際上是讓人閱讀的一個很本源的原因,不好奇誰沒事去看那些書啊,我寧可去喝酒打德州撲克。基本上無論什麼文體都有吸引讀者“好奇心”的必要,一個讀者就算是讀一本社科書,哲學書也是包含著對其所描述觀念和事件的好奇的。(當然我們只說

自發性閱讀

,被迫看課本這件事請忽略。)

所以,想要引發讀者的“慾望”必須要讓讀者的好奇心被激發起來,而且最好強烈的激發出來,讓讀者產生聯想,因為文字是畢竟是虛幻的,我們需要藉助於描述讓讀者有概念,有傾向,有想象才能讓讀者產生進一步的好奇。

簡單舉一個例子,“食慾”,讓我們請出

汪曾祺

老先生。

北豆腐切成厚二分的長方塊,熱鍋溫油兩面煎。油不必多,因豆腐不吃油。最好用平底鍋煎。不要煎得太老,稍結薄殼,表面發皺,即可剷出,是名“虎皮”。用已備好的肥瘦各半熟豬肉,切大片,下鍋略煸,加蔥、姜、蒜、醬油、綿白糖,兌入原豬肉湯,將豆腐推入,加蓋猛火煮二三開,即放小火咕嘟。約十五分鐘,收湯,即可裝盤。這就是“

虎皮豆腐

”。如加冬菇、蝦米、辣椒及豆豉即是“

家鄉豆腐

”。或加菌油,即是湖南有名的“菌油豆腐”——菌油豆腐也有不用油煎的。

——汪曾祺《豆腐》

來看看,這個老餮,吃個豆腐都讓人慾罷不能。這裡是好奇什麼?你就不好奇那個豆腐到底是什麼味嗎!不好奇是什麼味嗎!什麼味嗎!

而再看這老餮,並沒有詳細的描述這個豆腐到底是什麼味道,而是描述了這個豆腐的原料和製作過程,剩下的就靠讀者想象腦補了。

怎麼辦

好了重頭戲來了,開不開心。上面提到了一個很重要的點:準確!

準確,提出無數次的一個詞,反正我是做不到很準確的描述。想要讓作品的描述足夠準確是需要很深的功力的。不過我們可以想想辦法,來拆分一下怎麼做到準確的描述。

選擇合適的資訊和角度。

選擇合適的描述手法。

選擇合適的資訊和角度

我們依舊以汪老餮為例,他選擇的是原料和製作過程為資訊來進行描述。而沒有選擇更直接的味道描述,其原因一部分是來自於,酸甜苦辣鹹鮮幾種味道,如果想要進一步的描述就需要選擇具體食材的味道來代替描述了。那麼就回到汪老餮的寫法上了,而且他的角度是具有發展性描述的,從製作的手段和食材味道的疊加,讓讀者對這道豆腐的滋味有一種逐漸複雜和逐漸具體的發展過程。

讀者不容易體會複雜的感覺,簡單描述的感覺往往在讀者的心中是單薄的。但是,相對的讀者更容易體會到具象化的感覺。

人的聯想力首先會傾向於自身經驗,之後才是進一步的延伸概念。

簡單來說:香菜——香菜的味道——特別——喜歡/討厭。

而作為文學作品,我們最為有效的描述是前兩步的描述。過度的延伸描述必然帶來拖沓和閱讀感的下降。

而從角度上來說,汪老餮選擇了製作的過程來描寫,而不是選擇吃的過程來描寫。一方面是來自於作品本身的需求,選擇這個角度來寫更為適合這個作品。而如果是想要寫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的情感的話,很有可能會選擇女人在吃豆腐時候的描述。

另一方面,這種寫法可以更為清晰和直觀的表現出味道的質感和變化,並且會進一步的引發讀者的另一種好奇,其是怎麼製作出來的。

選擇合適的角度的基本需求是為了更為有效的完成描述目的,選擇更契合作品需求的角度來寫是更為有效和準確的,而資訊的選擇也同樣。

選擇合適的描述手法

描述手法分很多方面,包括文字風格、詳略選擇、懸念營造等等。文字風格之前說過,如果有問題請回顧之前的文章,詳略選擇和資訊選擇重合,懸念營造的目的實際上是進一步加強讀者的好奇心。

但是對於描述的手法上,還有一點特別重要,如果想要引發讀者的興趣和慾望,需要做到非常重要的一點。很多時候,

不要描述的過於清晰,需要給予讀者腦補的空間

,一般情況下,過於清晰和複雜的描述往往會限制住讀者的腦補能力,要給讀者“一想之美”的空間。所謂的描述中的詳略得當也不過如此,所以準確的描述在這個時候也尤為重要,也就是為什麼很多時候

白描

的練習很重要,選擇最為重要的點來準確描述。

儘量選擇帶有動勢的描述方式

,過於描述穩定的,平面化的場景十分容易讓讀者產生乏味的感覺。動勢的描寫更容易引起讀者的聯想,變化的,發展的描述會讓讀者的聯想更具有持續性。而平面化的,詳細的描述確實更具體,但是人並不習慣於對於一個場面進行過於詳細的聯想,同時具體化的聯想更容易消耗精力,而且過於浪費精力的聯想則會讓讀者更快的失去樂趣。所以選擇動態的、變化的描述會更為有效。

動態的、變化的描述,不僅僅侷限於作品中人物的行動,事件的發展,還包含著視角的變化。這就是大家讀書的時候都知道的按照一個順序描寫場景:上面,中間,下面之類的。但是如果是按照這種描寫方式來說,依舊十分乏味,依然十分的平面化。

這個時候,我們可以

藉助於人物的視角來描述

,讓讀者帶入人物的視角,這個時候就會有效的多。同時如果這麼做,一定要對資訊做好選擇,而且最好讓其描述物件本身具有吸引力,比如其背後具有著危機、問題,或者期待,這樣可以讓讀者更容易被吸引。

至於對準確有更進一步要求,就真的只能靠多讀,多寫了。畢竟有的時候,詳細的具體的平面化的描寫可以體現另一種需求,只看是否契合作品本身。而更為具體的句子排布,用詞選擇等等真的我沒有什麼特別好的辦法,這個我認為只能靠練或者靠天賦了。

然後我們回到“慾望”這個事。

如果想要引起讀者更為直接的慾望,比方說性慾、食慾什麼的該怎麼辦?

簡單來說,就是要吸引讀者的

生理需求

,而引發讀者的生理需求,無非就是給予其相應的暗示。但是方式一樣,透過更容易聯想到的東西進行描述,會更好的讓他們產生生理反應,而突出細節的描寫也可以讓人更好的有更好的聯想。但是這裡要提出,在需要的地方突出細節描寫,而不要全部都將細節描寫的無比詳細。當然把握這個度,還是有些困難的。

——————————————————————————————————————————

拼接段落三

有那麼一天,張三不知道從哪搞到兩張票子,決定去咖啡廳裝一個上流人。

他手裡攥著兩張票子,想著自己能夠去什麼樣的地方做上流人,他一年到頭只有白色的老頭衫、破爛牛仔褲和一雙拖鞋,如今更是因為窮的要死而讓頭髮長得如同一窩雜草。張三也不知道上流人什麼樣,畢竟他的周圍也沒有上流人。

不過一個溫暖的下午,遊蕩於路上的張三看到了一家開在地下室裡的咖啡廳,他想,這樣的地方一定是最適合的自己的。懷著忐忑的心情,張三走進了這家店。

店裡面沒有人,只有一個看上去同樣邋遢的男人窩在角落裡面,這個男人看到進來的張三,沒有任何反應。張三猜測這個人也一定是個跟自己一樣的顧客,這讓張三感覺自己找到了適合自己的地方,只是這地方張三大概也就只能來一次了。

張三找了個地方坐下,另一邊的男人不為所動,他們就這樣尷尬的坐著。

沉默,除了咖啡廳播放的張三聽不懂的音樂之外,沒有其他的動靜。

就這樣,兩個人一言不發,什麼都不做,如同舞臺上的靜默,是對

無趣社會

的強烈不滿與諷刺。可惜的是,張三隻是因為不知道該怎麼叫一杯咖啡,而男人看慣了只是進來看看的路人。

緊貼著地面的小窗,透露著太陽落下,路燈亮起來。

兩個人一如既往的沉默,哪怕男人給張三遞了一杯水,張三回答了一句“謝謝”都沒有打破這種沉默。

張三多麼希望,能來一個顧客,這樣自己就可以學著顧客的樣子裝一個上流人。

就這樣沉默到,男人告訴張三,這裡要關門了,也沒有另一個活物走進這裡。

臨走的時候,男人對張三說,“你今天穿的很不錯。”

張三這個臭流氓就在這個時候覺得,這個男人,這個地方真不錯。

——————————————————————————————————————————

賣萌時間。

我一個習慣性拖稿,棄坑無數,懶癌晚期的傢伙又更新了,驚不驚喜,意不意外,難不難得。

我不得不告訴大家,我每次說自己忙,其實就是因為自己懶。

還有兩個事情。

第一件,最近有個公眾號“演員經濟匯”抄了我的一個回答,然後我就去讓他刪稿了,不過我看不少回答被抄。。。所以有關編劇表演之類的作者們可以去看看有沒有自己的東西被抄。

第二件,我家這邊吧,有個咖啡廳,天天就只有我自己,導致我害怕他某天就倒閉了,我喝咖啡趕稿就要去更遠的地方了。。。所以我決定在這搞個線下小活動,聊聊怎麼寫段子也行,聊聊書也行。恩,

免費,地方在北京東三環潘家園這邊

,不過我還是想要看看有沒有人願意來,我在考慮這個活動是不是有的做。恩,咖啡廳老闆是個清華畢業的

建築師

……有興趣的可以評論,也可以私信我,因為我就是那麼一想而已。

如果有想來扯淡的人。。。我再定時間好了。

好的就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