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獲得了一個歡欣鼓舞的訊息,寫篇文章慶祝一下。

很多時候,我們作為學術鏈(最關鍵是人脈鏈)的低端,並不是輸在能力或者努力程度上,而只是輸在資源資訊的不對稱而已。有機會掌握上面資訊的人,往往懂得自己的優勢可以給自己帶來多少利益,同時也因為對自己曾經的辛苦耿耿於懷,而不願意主動分享來讓下面的人避免同樣的苦。甚至說,萬一因為自己的分享,導致下面的人爬上來搶自己的蛋糕怎麼辦?所以關於學術(以及社會的各方面)的很多資訊都變得秘密不透明。比如編輯們到底在怎麼審稿,專家審都在幹什麼,

終審

究竟在討論什麼,一篇進入終審甚至可能都在等發排的文章是怎麼就突然被退稿的?

這就是以

專制

的體制為根源,必然發展出來的人脈資源社會,所必定出現的秩序規則和利己心態。我反感這樣的規則和心態,所以我會盡己所能分享些這類資訊,最起碼幫助大家平衡下資訊不對稱的問題。

我成為某CSSCI的審稿專家有了一段時間,在此分享下經驗。在此預先宣告:我所掌握的經驗只能說是綜合類CSSCI(比如學報類)的可能情況。目前各類

專業性CSSCI

的情況還不清楚,而且據我瞭解,實際上各類專業性CSSCI的差別也確實很大。例如就專家審而言,有的有某領域的本專業專家,有的就沒有。有的有好幾個專家,有的可能就一個,差異千變萬化,所以不宜做舉一反三的推論。就

綜合類CSSC

I的專家審而言,可能有以下幾點特徵。

一、“專家”可能是一個很大的“

專家庫

正經投過稿的應該都看到過,投稿時候也會有一個選項,允許你毛遂自薦申請成為該期刊的審稿專家。這個毛遂自薦究竟有沒有用我不知道,但是有這樣的選項,其實也能側面窺探出各期刊審稿專家庫是一個蠻龐大的庫,各個專業的都會有幾個專家。

專家的選取可能是透過你的投稿,覺得你的文章優秀,然後建議你去做專家;也可能各類會議上結識邀請。一般來說,作為龐大專家庫裡的一員,這類專家並不具有很特殊的地位。需要你的時候就會透過郵箱發給你文章稽核,稽核完了以後就按照系統提交,之後一年左右結算一次審稿費。由於專家庫龐大,綜合類期刊各類專業的文章都會收,所以每年能分到你手裡稽核的文章並不多。

這個意義上來說,期刊的專家稽核過程是公平的,確實是雙盲的。期刊發給專家的論文確實沒有名字身份。

但是,如果專家跟編輯關係好,可以讓他指定把某個文章發給這個專家呢?或者編輯發給專家一篇文章,然後囑咐他這篇要特殊照顧呢?或者專家告訴某個人他是哪個期刊的專家審,然後這個人的文章可以大機率送到這個專家手裡呢?所以這種公平的稽核過程是相對於沒有資源人脈的普通人來說的。而大量人脈操作就是這麼做的。

專家庫的組成成分不同,就會出現一定的期刊差異。首先,不同的綜合類期刊側重的學科領域不同,比如有的期刊不發歷史,那自然就不會有歷史專家;有的

期刊

歷史發的多一些,自然相應的專家也就會多一些。除了學科大類以外,下面的小類區分也會有極大影響。就法學而言,一個會發法學的期刊,具體發什麼法學也會有差異,而這背後影響的是這個期刊什麼型別的專家會更多。這會對你的投稿有很大影響。假如你寫了一篇

憲法

文章,這個期刊卻不具有憲法專家,那它可能會直接拒收你的文章(如果這個期刊的方針就是不發憲法文章);或者它可能會把你的文章發給一個不屬於你學科的法學專家去看。有的時候,它可能具有相近學科的專家(比如行政法、

法理

),有的時候,它可能只有偏遠學科的專家(比如

國際法

)。你的文章能否被專家看重,可能因此會有很大的變數。

換言之,當很多文章建議你瞭解期刊,有的放矢地發表時,其實指的就有這部分影響因素存在。

假如你的文章可能會被外領域的專家稽核,你的文章寫作就不能過於精深,所研究的論題也不能過於專業化細緻化。這就是為什麼綜合類期刊的文章論題一般都會宏大一些。不過這是大論,肯定總會有些例外。

二、“專家”未必是多資深的專家

審稿專家能獲得的錢很少。對於真正的專家而言,這種利益都不夠塞牙縫的,其他資源人脈價值也很微弱。因此,真正的專家往往不屑於去做

審稿專家

,至少不屑於去做綜合類CSSCI的審稿專家。如果做了,也一定是期刊特殊邀請的專家。這類專家可能跟上述的那種專家庫的普通一員不同。另外,比較厲害的專業型核心期刊的審稿專家肯定重量級更不一樣。據我經驗來看,可能相對專家也能夠被固定下來,一個具體領域的專家可能也就一兩個,其實比綜合類CSSCI更容易打招呼——如果你有相應的人脈資源的話。所以為什麼對於真正進入這個圈的人來說,發

專業型期刊

會更容易;而對於沒有進入這個圈的人來說,發綜合類CSSCI反而可能更有機會。

所以,參與專家庫的“專家”多數可能是青年教師,或者不屬於核心學術圈的各類地方高校老師。這類人相應的,專業性和前沿性其實是可以懷疑的。因此

也說明,你的文章被退稿,未必是你的文章的問題,所以不要被退稿輕易打擊你的信心。而你在寫文章的時候,也要考慮到這一點,有些非常專業的東西可能最好還是要解釋一下說明一下,否則審稿專家可能看不懂。

三、審稿專家可能永遠也不是你的本專業專家

一方面,作為博士,每個人的研究領域都很精深,其他人可能都不是專家,都不如你瞭解的透徹;另一方面,有些期刊可能為了迴避(或者可能就是因為專家不夠),會安排相鄰領域的專家來審稿子。比如同為

訴訟法

,可能會讓民事訴訟法的人去審

刑事訴訟法

的稿子;法理審法制史;近代史的審古代史的。

這種情況下,專家其實只能看你寫的東西的皮毛。

邏輯的嚴謹度,結構的清晰度就變得非常重要。你要意識到,你的文章可能會給一個不太熟(但也不是完全不懂)的人看,你該如何確保這個人願意看進去你的文章,並且看懂你的文章?立意的層次性非常關鍵。

就我經驗來說,對於外專業的文章,裡面非常專業的東西(比如歷史脈絡梳理、外國制度介紹),老實說我是懶得看的。但是這部分卻比較體現這篇文章的逼格。所以其實很多論文這部分有不少錯誤,但是專家審不可能發現。

四、審稿專家只想走馬觀花

審稿費用很微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其他事情,所以審稿的消耗時間是非常有限的。尤其如果還不是本專業的文章,題目不是很感興趣,就更不想看。

很多時候,審稿專家可能會事先預設好讓不讓你透過的心理預設。這個會跟審稿專家個人的性格、當時的心情、整體環境、還有你的文章主題有關。可能審稿專家天生嚴格,哪篇文章來了都是以不透過為前提,必須吹毛求疵到確實差不多才給透過;可能審稿專家跟你的立場觀點不一樣,受不了你瘋狂站在人民的對立面,跪著給主子增加權力的狗模樣,或者實在受不了你除了蹭熱點什麼也沒有的馬屁文章。但是也可能這個專家也是一路貨色,就跟你狼狽為奸把你捧了上去。

如果專家大部分都是青椒的話,老實說,我懷疑基於自己的辛苦和競爭心態,可能很多專家都本著“我投稿那麼辛苦,我也要讓別人辛苦辛苦”的心態在審稿。

在連博士畢業論文都不可能認真稽核的大環境下,審稿專家們都很難一個字一個字閱讀。我估計最不認真的審稿專家,可能就只看看題目和摘要,然後就開始編退稿理由了。多數人估計會看看題目摘要、看看引言,再看看二級標題和結論。少數人(比如對這篇文字很感興趣,或者天生認真負責)會基本上從頭看到尾。

所以,面對這樣的審稿模式,需要仔細打磨文章的哪部分,也就不言而喻。

在審稿系統裡,存在交給編輯的稽核評語和交給作者的稽核評語,也可以上傳修改要求。一般來說,如果專家決定修改後錄用或者修改後重審,那編輯肯定會把稽核評語發給讀者。但是,如果審稿專家的決定是退稿,就算審稿專家給作者寫了稽核評語,或者上傳了修改要求,我也不知道編輯會不會如實交過去。而審稿專家對於退稿的文章,也完全可以不給作者留任何評語。

但是給編輯是一定要寫的。所以如果你認識編輯,你也就能看到評語了。或者像我上一篇關於論文中介的介紹中說的那樣,可能有能夠聯絡初審編輯的中介,透過這些中介,你也許能看到評語(也只是也許而已)。

基於上述情況,在寫文章時,我們就可以明白我們文章的讀者可能是什麼樣的情況,清楚應該認真打磨哪裡,什麼型別的文章更適合投綜合類CSSCI,專家審到底在什麼範圍內公平。

很多所謂審稿編輯提供的經驗,還有各類教你如何寫論文的文章,都缺失實際的靶子,讓人看了感覺就是一種抽象的正確。瞭解審稿專家的實際情況,才能讓這些抽象的正確產生具體的實感。至少當我們又被退稿時,我們不至於依然一頭霧水,實打實的茫然。摸石頭過河,起碼我們得知道石頭大概可能在哪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