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飛奔的馬達,很抱歉您的回答受到了牽連,您回答過的問題「歷史唯物主義存在哪些問題?」因「政治敏感」已被刪除。

您被牽連刪除的回答如下:

嚴肅向回答,拒絕begging the question方式的反駁。

如果我們把“

唯物史觀

”作狹隘的理解,即馬克思本人所提出的歷史唯物主義(

historical materialism

)理論的話,問題其實是有很多的。當然,這世界上沒有沒問題的理論,理論有問題本身很正常,有些時候某些問題是不會影響其理論的有效性的。關鍵在於,如果某些問題的嚴重性已經足以威脅到理論的

自洽性

(self-consistency)的話,那麼這個問題就真的很有問題了。歷史唯物主義便是如此。如果其理論漏洞僅僅在於很難對於一些具體的社會現象進行準確描述或者預測的話,這倒真的不算什麼,因為在社科領域我們還真找不到什麼理論能滿足“能夠準確描述所有社會現象並能作出精確預測”如此苛刻的要求。可是,如果歷史唯物主義本身具有不自洽的地方的話,那麼這個問題就比較嚴重了。令人遺憾的是,歷史唯物主義還真有不自洽的地方,這也是我本人覺得的歷史唯物主義的最大問題。

而歷史唯物主義的不自洽性在於,作為一個唯物主義理論,它裡面仍保留著極強的目的論成分。

首先,我們需要回答一個問題,什麼叫目的論(teleology)?簡單的來說,目的論即是使用一個事物或者現象的目標,目的來解釋它的現存形式或者運動方式。歷史上最徹底的目的論的例子便是亞里士多德式的自然觀,亞里士多德認為:“自然”是形成事物的目的因。合乎“自然”就是合目的性。凡是合乎目的性的運動都是必然發生的,都是為了某種目的的運動。於是乎,人長出臼齒是為了更好的磨碎事物,牛的大尾巴是為了驅趕蚊蟲,甚至連物體的“自由

落體運動

”也是因為物體本身有下落的本性。而如今在已經接受了進化論以及經典力學教育的我們這,這種自然目的論基本上沒什麼人會支援了。

然而,目的論的另一種形式卻對我們極具有吸引力,甚至於從某種角度上說它還有可能是對的,這種形式便是社會目的論。比如說,我們會覺得人之所以長出臼齒是為了更好的磨碎事物的觀點已經是不科學的了,但如果我們要給出比如“人為什麼要發明刀”這類問題時,我們所能接受的答案恐怕就必然是目的論的了。刀為什麼被髮明出來,因為人要切割東西呀。同理,人為什麼要發明農具?為了更方便農業生產,為什麼發明流水線?為了提高生產效率,降低成本。為什麼發明電燈?為了照明……。。我們發現,在社會生活領域裡,目的論的解釋實力強勁,幾乎能給所有社會物品的出現和存在一個讓人信服的解釋。

於是問題來了,為什麼人類社會會存在?為什麼人類社會形態會變化,發展?

關於這個問題,大哲學家們一開始所能想到的解釋也基本上都是目的論的,像亞里士多德,

阿奎那

這些幾乎是純血種的目的論者給出的解釋就不必說了。自近代以來的政治哲學對於這兩個問題的解釋也幾乎清一色是目的論的:

霍布斯

的解釋是社會或者國家作為人造物,是人們為了避免自然狀態下的人與人之間的戰爭而造的。洛克則認為是為了更好的維護自然狀態下人們的生命,自由,自由財產權。康德則更是把“社會契約論”抽象化為所有有理性的個體進行自我立法以達到“目的王國”。而到了黑格爾那,更是把以上兩個問題結合起來一起回答了:人類社會是世界精神表現為“客觀精神”的一個階段,而社會變革則是世界精神的自我認識逐漸深入的過程。不管他們之間具體的理論有多少差異,有一點是相同的:即他們都將人類社會看作是某種精神力量的產物,不管這種精神力量是人還是超自然的東西。

可對於這兩個問題,馬克思給出的是不一樣的答案:

“In der gesellschaftlichen Produktion ihres Lebens gehen die Menschen bestimmte, notwendige, von ihrem Willen unabhängige Verhältnisse ein, Produktionsverhältnisse, die einer bestimmten Entwicklungsstufe ihrer materiellen Produktivkräfte entsprechen。 Die Gesamtheit dieser Produktionsverhältnisse bildet die ökonomische Struktur der Gesellschaft, die reale Basis, worauf sich ein juristischer und politischer Überbau erhebt, und welcher bestimmte gesellschaftliche Bewußtseinsformen entsprechen。 Die Produktionsweise des materiellen Lebens bedingt den sozialen,politischen und geistigen Lebensprozeß überhaupt。 Es ist nicht das Bewußtsein der Menschen, das ihr Sein, sondern umgekehrt ihr gesellschaftliches Sein, das ihr Bewußtsein bestimmt。“ Marx 1859

是人的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而不是相反,而作為人的

社會意識形態

,政治,法律制度(上層建築)的真正基礎的,便是生產力以及與之相適應的生產關係。而人類社會發展,歸根結底就是由生產力的發展帶來的生產關係以及上層建築,意識形態的變化。“手工磨坊產生的是封建社會,蒸汽機產生的是資本主義社會”。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大家都耳熟能詳了。

看起來,在否定了精神決定社會存在的傳統思維方式後,馬克思似乎給出了一種新的社會理論,使我們關於社會現象的解釋脫離了目的論的框框。但很可惜的是他並沒有。因為馬克思本人對於目的論式的思維方式仍十分肯定,甚至將其運用到了歷史唯物主義之中。

歷史唯物主義中的目的論成分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首先,馬克思本人毫不掩飾自己的歷史唯物主義理論就是為了特定的社會運動服務的,即工人運動與無產階級革命。從《提綱》,到《宣言》,再到《德意志意志形態》,最後直至馬克思死後恩格斯所著的《終結》,“理論服務於實踐,一切為了改造世界”的態度基本上是貫穿了馬克思與恩格斯著書立說的理論工作的始終。因此,我們也不應該吧歷史唯物主義看作是馬克思為了客觀地解釋社會現象的純理論成果,而是他為了服務於他所期望發生的無產階級革命而給出的一個理論方案,因為歷史唯物主義還告訴我們說“一個社會在直到它所能承擔的生產力還沒有超出其限制時不會消失,而新的,更高的生產關係在直到其出現的條件還沒在舊的社會形態中產生時也不會出現”。所以,為什麼

巴黎公社

失敗了?因為資本主義社會的生產力發展還沒到極限,新的生產關係還無法產生。歷史唯物主義給出的不僅是解釋,還是對於革命運動的指導。可一旦某種理論的提出本身就包含有目的,包含有人為的精神因素的話,我們由在什麼程度上能稱它為“唯物主義”呢?

其次,歷史唯物主義對於人類歷史的解釋也是目的論的。如果第一個方面只是外在的目的論因素。那麼第二個方面幾乎就是內在的目的論了。同樣是在《政治經濟學批判》裡,馬克思給出了這樣的論斷:

“Daher stellt sich die Menschheit immer nur Aufgaben, die sie lösen kann, denn genauer betrachtet wird sich stets finden, daß die Aufgabe selbst nur entspringt, wo die materiellen Bedingungen ihrer Lösung schon vorhanden oder wenigstens im Prozeß ihres Werdens begriffen sind。 In großen Umrissen können asiatische, antike, feudale und modern

bürgerliche

Produktionsweisen als progressive Epochen der ökonomischen Gesellschaftsformation bezeichnet werden“

這算是日後蘇聯和國內經典的人類社會形態“五分法”的雛形了。人類社會的發展就是人們為了解決在生產力發展帶來的物質基礎於生產關係矛盾而鬥爭的過程,從

亞細亞

,古代奴隸制,封建社會到

現代市民社會

(資本主義)再到日後加上的社會主義與

共產主義社會

。歷史的發展是朝著一個既定了的方向發展的,可一旦這麼一條明確的發展方向出現後,它同黑格爾式的“主觀精神-客觀精神-絕對精神”的線索又有什麼本質上的區別呢?除了在馬克思那朝著一個既定目標發展的是叫“生產力”,在黑格爾那叫“世界精神”。更何況,馬克思對於這種發展階段的描述是“進步的,上升的”(progressive)階段。可如果沒有一個目標方向,何來上升,進步可言?可是既然生產力的發展,如馬克思所說,是獨立於人類意識的,那麼這個目標方向又是誰定的呢?總不能是生產力自己吧?這也正是為什麼到了當代,法蘭克福學派的代表人物

哈貝馬斯

在他的《歷史唯物主義的重建》裡指出,“歷史會朝著一個既定的方向發展”這麼一個目的論的論斷是歷史唯物主義最具爭議的地方。

以上便是我個人對於唯物史觀的理論問題的介紹,即歷史唯物主義包含了唯物主義和目的論這兩個無法融洽的理論要素。一方面,歷史唯物主義主張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可另一方面它卻又直接服務於特定的實踐目的,並且對於歷史發展過程採取了目的論式的解釋。這種不自洽極大的損害了理論的站得住腳的程度。

當然,在回答裡我沒有對唯物主義和目的論做任何價值判斷,並不是說一個理論是目的論的所以就好或不好,也不是說一個理論是唯物主義的就一定好或不好。我想說的是,目的論和唯物主義之間存在著直接的衝突,任何一個理論不能既是唯物主義的又是目的論的,但很可惜的是歷史唯物主義恰恰兩個都包括。因此,我們只能選擇,歷史唯物主義要麼不是目的論,並因此拋棄社會形態五分法,拋棄社會主義革命的必然性,要麼歷史唯物主義不是唯物主義,並因此拋棄生產力,生產關係的決定性,拋棄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的判斷。

參考文獻:

Karl Marx:

Ökonomisch-philosophische

Manuskripte (1844), in Karl Marx Friedrich Engels Werke,

Ergäzungsband。 Berlin: Dietz Verlag。 1968。

— Zur Kritik der politischen Ökonomie。 Vortwort, in MEW, Band 13。 Berlin: Dietz Verlag。 1961。

— Karl Marx, Friedrich Engels: Die deutsche Ideologie, in MEW, Band 3。 Berlin: Dietz Verlag。

1978。

Habermas。 Jürgen, „Zur Rekonstruktion des Historischen Materialismus“, in: Zur Rekonstruktion

des Historischen Materialismus, Frankfurt/M: Suhrkamp。 1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