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18,得到App舉辦了首屆“全民開掛節”。

得到App聯合創始人、CEO脫不花,用2小時直播,分享她多年來的工作心得,告訴你在職場上怎麼脫穎而出的52個“會工作清單”。

全民開掛節,脫不花帶你職場“開掛”。

以下是直播的精華文稿。

請收下。

1.出門遇貴人

六月十八,全民開掛!今天我一共要交付給你三組開掛大法:

出門遇貴人、做事有章法、職場受歡迎。

首先,我要交給你的第一個開掛錦囊,就是:

怎麼讓自己修煉成“出門遇貴人體質”,成為一個總能有貴人相助的人?

做事靠自己,成事靠貴人。我曾經得到過非常多長輩、前輩的幫助,他們中的絕大部分人都在第一次見面的時候就給予了我巨大的幫助和指點,他們都是我的貴人,他們都曾在多個時刻點亮過我。所以,我覺得,我對受人幫助這件事上,還有點發言權。我先給你講個例子:我有一個表弟,特別老實,可能是太老實了,所以實習經歷很少。等上了研究生,導師給他創造了一個很好的實習機會。我不擔心他不會好好工作,但是我擔心他是個“小透明”,根本無法被別人看見。於是我給他出了主意:去上班之前,開個檔案,一條條地寫下你對這家公司的想象和假設,展開寫,可以是對這個公司業務的理解、也可以是對領導的

工作風格

的想象,打印出來裝到一個信封裡。然後,等我口令。表弟老實,照著做了。等他在那家公司幹了兩個月,自己感覺還不錯,也想有機會的話最好能留下來。我跟他說,你可以給你的領導發個微信:“我來公司實習兩個月了,很感謝公司給我這個機會,有一些收穫和感受,想佔用您20分鐘時間,彙報一下。您明天中午可以嗎?” 請注意,這是一個很有用的小錦囊:

脫不花多年的工作心法全公開,想在職場脫穎而出的你趕緊來!

這樣,

才能讓對方覺得主動權在自己手裡,而且也便於對方安排時間。

這一點,連很多工作多年的老兵都做不到。“王總,明天你有一個小時時間嗎?”“領導,下週四有時間一起吃個飯嗎?”這都是非常不職業的做法。因為你在丟擲一個沒有

參照系

的要求,你傳球傳丟了。但是,當問題轉換為:“領導,上次您說想見一面的那位客戶來北京了,下週四有時間一起吃個飯嗎?”這問題就不再是個問題,而是個計劃,對方的參照系是非常清晰的,做決策的難度被降低,回覆你的速度也會變快。當然,如果你能把問題進一步變成選擇題:“下週四午飯、晚飯或者下午一起喝茶,您看哪個方便?”你離目標就更近了。好,說回我表弟,他約到了領導,開啟信封,告訴領導:這是我來之前,對公司的想象,來幹了兩個月,這些想象中,哪些被印證了,哪些被顛覆了,其中對我影響最大的是什麼,我的收穫是什麼…… 如果緊張,我們可以把這些都寫在另外一個檔案裡,帶著檔案去。事實上,他因為緊張,只說了十分鐘,但是他的領導看完這兩個檔案,追問他的學習情況和家庭情況追問了半個小時,然後拍著他的肩膀說:“你別考博士了,耽誤事兒,趕緊來工作吧!” 從那天開始,他承擔了領導半個助理的工作,領導經常順便喊他旁聽會議,有些重要專案工作也讓別的工程師帶他見習。很多人覺得,別人幫你是看你的水平和你的資源,所以新人、年輕人就沒有優勢。我想稍微糾正一下:

別人幫你,看的是你的成長性。請注意,在職場上,領導選人很像投資者選股,選的是成長性,所以讓成長性可以被看見,非常重要。

#FormatImgID_3##FormatImgID_4#

表弟在這次實習中做對了什麼?除了好好工作,他只多做了一件事,就是用一個正確的、公開的方法,展現了自己的成長性。我這個過度老實的表弟,就這樣找到了他在這一行的第一個“貴人”。是不是錦囊妙計安天下?就問你學會了,是不是也“開掛”?滿滿都是套路,是嗎?但是這樣光明正大的套路,最好是有多少來多少。

— —

我要再給你拆解一下這個套路里的幾個技術要領。究竟怎麼做才能讓自己的成長被人看見?來,拆個錦囊:

第一,為什麼一定要入職之前寫這樣一張想象清單?如果實習領導沒給我這個機會交流,是不是就白寫了?

親愛的,這張清單,是幫助你建立對這份工作的控制感的,即使後來沒用上,它也能幫助一個新人用自己的方式對未來的環境建立一點控制感,當你去真的工作時,就不會那麼空落落的。當然,這不僅對職場新人有用,對換工作、換軌道的人也一樣有用。而且,套路是竅門,不是騙人。你做的每一件事,都要是真的,而不是演的。只有你真的這麼思考過、你每一天才不會虛度,你會不斷回到這張清單上來感受和反思。

第二,為什麼這張清單一定要打印出來、封到信封裡,留在電腦上不行嗎?

行。但是效果沒那麼好。因為人是視覺動物也是故事動物,人總是會被戲劇化的細節所打動,而且是在潛意識裡被打動。信封在今天已經很少見了,把清單放在信封裡,強化了這個儀式的鄭重感。如果留在電腦上,就成了你領導一天會被迫看五百回的PPT。從小我們就會追著大人請求他們“再講個故事吧”,你啥時候見過小孩要求“再講個PPT”嗎?

請注意,強化鄭重感,是將自己呈現出來的一個非常好的方式。

#FormatImgID_5##FormatImgID_6#

能強化鄭重感的方法有很多,但是沒有人提醒,或許就忽略了。比如:

1。 別管多忙,每天都按照職業要求的最高水準好好穿衣。你穿的像什麼人,別人就會當你是什麼人。2。 把自己的工位整理得非常整潔。該收納的,收納整齊,呈現出高效有序的樣子,並且長期堅持。3。 給自己的辦公桌加個升降臺。不僅是可以預防脊椎問題,還可以一秒鐘把你的工位變成展示位,讓其他同事以你為中心來討論問題。4。 每次開會都提前五分鐘在會議室安頓好。等別人進場的時候你已經準備好了一切。5。 出門工作時,包裡分門別類整理好相關物料和工具。像

哆啦A夢

一樣可以應付一切場景。6。 每次有發言機會,哪怕只有五分鐘準備,也能起個底稿、拉個提綱、設計個開頭,把事兒一次說清楚。

總之,一句話:

你越認真,別人對你就越認真。第三,為什麼一定要給自己爭取到這個彙報的機會?

因為,只有把你全程的變化展現出來,主動把你的想法彙報給對方,對方才會有一種掌控感。作為前輩來說,每天都會面對很多年輕的同事,前輩的精力有限。他們的精力和時間就是他們能夠給年輕人的最大資源。所以,他們一定也面臨著把時間精力投入在幫助哪個人身上,才能效果最好的選擇。只有你把自己坦誠的呈現出來時,他會知道,如果你是一個這樣的

有心人

,他對你的幫助,是會真的發揮作用的。這些,其實都不重要,聽人說一次就會了。如果覺得自己的情況不一樣,需要其他方式來指引,到“得到錦囊”裡找一找,你會發現,有很多智囊團成員給出的實用建議,一劍封喉。在表弟實習這件事裡,我最希望一個職場人能夠明白的,其實是這件事:人們都以為貴人是等來的、是碰到的,其實不是。貴人,是我們自己尋找的,是我們自己發展的,是我們把自己武裝好了送到他們面前的。

不是貴人塑造了我們,是我們創造了貴人。

#FormatImgID_7##FormatImgID_8#

好吧,問題來了,怎麼能多創造一些貴人呢?來,拆個錦囊。這是一個能讓人成長提速的錦囊。

想一想:你從事的這行兒,有沒有公認的大神?

好,拉出一張清單,列出你這行的前五位大神,排名不重要,按照自己的感受就行。然後,去窮盡地尋找他們的社交媒體賬號、論文、正式或者非正式的講話,並且養成定期follow動態的習慣。

為什麼這麼做?

第一個原因:跟人學,是最好的學習指南。

大神們的學習軌跡和注意力軌跡,是你自己在這個行業裡學習最省力、最直接有效的路徑。所以,關注大神,跟人學,不吃虧。

第二個原因:你只要在這個行業裡待著,好好幹,參加那些該參加的專案和活動,其實,你總有一天會見到你心目中的大神。

但是,見到了又怎樣呢?合影嗎?簽名嗎?他能記住你嗎?他能和你比跟其他人多聊一會兒嗎?甚至,他能願意和你展開合作嗎?很難,對嗎?但是,如果在你有機會和他握手的那一瞬間,你能張嘴提及一個他小小的、細節的、高光的、只有自己人才知道的細節,更進一步,你能告訴他這個細節,對你自己有什麼影響。你就把這個司空見慣、毫無新意的瞬間,變成了一個你和他之間的關鍵時刻。我們都知道一句話,念念不忘,必有迴響。

“念念不忘”就是日復一日的常規努力,“必有迴響”就是關鍵時刻“把油門踩到底”的能力。

#FormatImgID_9##FormatImgID_10#

現在,我出道題,你不妨來想想自己的方案:

假設,你是一個職場新人,今天,你的領導安排你去幫他接待一位商學院的同學,比如羅胖。這不是你的本職工作,接待完了之後你和他也沒什麼交集,你會怎麼做?

你可以在自己的腦子裡過一下你的選擇。我現在就問你兩個問題:你有把握在行程結束時,羅胖掏心掏肺的和你成為忘年交嗎?你有把握在羅胖見到你領導時,指天畫地跟你的領導誇獎你、讓你的領導特別重視你嗎?咋辦?來,拆個錦囊:

1. 你要根據領導給你的資訊,制定一個一天的行程計劃。

這裡面的要訣是“快”,不要讓領導覺得你為了這麼點事兒磨嘰了半天,影響了其他工作。請領導把計劃發給羅胖,然後還要列印一張,第二天一見面就呈遞給羅胖。這是給對方一點控制感。

2. 當天查好羅胖到底是個什麼人。

如果你是「得到」使用者,一見面自我介紹時,上來第一件事不是介紹自己,而是把「得到」學分亮給他看,然後再介紹自己,因為一個創業者對自己的使用者和非自己使用者的重視程度,是完全不一樣的。

3. 如果之前不是「得到」使用者,也不用迴避。

頭天晚上下載「得到」,第二天大大方方給羅胖看,說:“我剛成為「得到」使用者,感謝您做了這個產品,今天正好借這個機會向您請教怎麼用好這個產品。” 相信我,他為了發展一個重度使用者,會更不遺餘力地和你交流,這是創業者的本能衝動。

4. 如果需要加微信,請他掃描你。

掃別人比被別人掃省事兒,要把簡單留給對方。更重要的是,如果你掃描對方,就需要對方透過你才行,萬一對方忘了,那微信就沒加上。

5. 為漫長的行程準備幾個話題,其中一定要有一個介紹你自己。

但是請注意,是介紹你和你公司的關係,展現你在這家公司裡的學習和成長,而不是你的革命家史。如果你不善言辭,那麼更多的、更有效的話題,是來自「得到」,如果你follow過他,你可以跟他聊聊他在

知識城邦

里正看的書,或者他最近在學的課。這些話題不會枯竭,他也可以輕鬆作答。每一個前輩,都會本能地欣賞一個在學習中的後輩。

6. 在結束一天的行程時,你可以從包裡掏出一本「得到」出版的圖書,請他寫句贈言。

還可以順便告訴他:這本書背了一天了,不知道禮貌不禮貌,最後這個請求,如果不方便也沒關係。套路嗎?這其實不是最厲害的套路,我見過最厲害、一擊即中的,是一個姑娘掏出了一個學習「得到」某位老師課程的學習筆記,請我過目。這可比拿出我的書要高明多了。為什麼拿出一本別人的書比拿出我的書,對我的影響更大呢?因為一次讚美了兩個人:讚美「得到」老師,讚美「得到」老師本身就是讚美了「得到」,讓我覺得更驕傲。所以,在“得到錦囊”裡,我還提供了一個讚美錦囊,就是怎麼讚美效果最好?其中一條就是:

不是讚美事實,而是讚美事實背後的原因、素質和能力。

#FormatImgID_11##FormatImgID_12#

比如,掏出我的書,這最多也就是讚美了我寫了本書。但是掏出學習「得到」老師的筆記,讚美的是什麼呢?表面上看讚美的是「得到」老師水平高、實際上讚美的是「得到」請老師的能力強、「得到」課程的品質高。你說,哪個讚美更有效?這個姑娘是用設計思維來搞接待啊。在分別時才掏出的那本書,在設計行為學中,有一個專業術語,叫做“峰終體驗”。什麼意思呢?

就是無論多複雜、多漫長的體驗過程,使用者最終能記住的,是體驗最極致的“峰值”,和結束那個瞬間的“終值”。

能這麼幹的人,是真的認真學習而且運用了設計思維啊。當然,我瞬間就被擊中了,不僅把這個姑娘和老師拉了個群專門介紹,還不停跟我的朋友讚美這個年輕人,甚至還“很不地道”地當著朋友的面反覆邀請這個姑娘有朝一日來「得到」工作。事後,這個年輕人成了他們公司和我之間的聯絡人,每次有事需要幫助協調時,根本不用老闆出面,小朋友自己就可以直接來找我,而只要我能做得到,肯定都是二話不說立即幫忙。我是她的貴人嗎?不知道。她的專業水平高不高?其實我又沒跟她一起工作,我也不知道。但是,我知道她是一個這樣的有心人,她幹啥都能幹好。我特別願意幫助她、成就她,是因為她在一次普通的接待中,充分展現出了她的成長性,我知道,幫她,特別“值”。這個“值”,不是說幫了她對我能有什麼好處,而是幫她,她真能成長起來,關鍵時刻給她加把勁,真的能好使,我很願意參與到一個年輕人快速成長的歷程中去。

所以,獲得貴人相助的最佳方式,就是讓你的成長性被看見,讓幫助你的人獲得掌控感。

#FormatImgID_13##FormatImgID_14#

2.做事有章法

“得到錦囊”的智囊團成員、CEO教練高琳老師曾經考過我一個問題,請聽題:

面試的實質是什麼?

A 讓面試官認識你B 讓面試官喜歡你 C 讓面試官為你折服,覺得你特別牛 D 以上都對

你的答案是什麼?公佈答案前,我先給你講個真事兒。有個職場新人去面試一個崗位,面試官問了他一個常規的熱身問題:請你花幾分鐘介紹下自己的情況。他不是像很多人一樣把簡歷上的資訊又說了一遍。而是簡單介紹了自己的姓名和背景之後,對面試官說:“如果您需要進一步瞭解我的特點,我可以跟你講一個我第一份工作的經歷。” “有一次,我老闆出差去紐約,臨行前讓我把一份檔案發到他酒店的傳真上。請注意,這是當年,沒有郵件、也沒有手機。但是,老闆臨走之前,把酒店的名字說錯了。這下好了,紐約那麼多酒店,怎麼能找到是哪家酒店呢?等著領導和公司聯絡的時候才傳送嗎?可能耽誤了事。”這時面試官已經把注意力集中到這個難題上了,估計自己也在想該咋辦。這個年輕人跟面試官講了,他是怎麼通過幾個線索,建立一個排查模型,從紐約的上千家酒店中快速篩選出潛在的十家酒店,然後大半夜的一家家打電話給酒店詢問是否有這樣一個客人入住,最終在第八家的時候終於找到了自己的老闆,在規定時間把傳真傳送了出去。你看,這個年輕人在面試官的第一個問題裡,不是面面俱到介紹情況,而是講了個故事,就展現出了自己的責任心、目標感、解決問題的決心、解決問題的智慧。這都是面試官最渴望發現的素質,在這些素質面前,面試官根本不關心畢業論文寫的是什麼,或者有沒有金光閃閃的實習經歷。他當然得到了那個崗位。回到前面那個問題。面試的實質是什麼?答案是:ABCD都不對。

面試官的終極目的只有一個:選擇合適的人,把他放在合適的位置上。對面試者來說,唯一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證明匹配度。

因此,面試成功的原因只有一個:證明了你是這個崗位上最合適的那個人。而面試失敗的原因就數不清了。人與人在職場競爭力上的差距,在面試時就已經拉開了。

— —

你看,如果你知道面試的實質是證明匹配度,那麼,你準備面試的時候,就會有章法。來,拆個錦囊:有這樣一個讓你在面試時“開掛”的方法。

準備三個自己的故事,反覆打磨直到能夠脫口而出。第一個故事,要能說明你身上最大的特質;第二個故事,要能說明你所秉承的價值觀是怎樣的;第三個故事,要說明你身上曾經發生過什麼樣的改變。

這三個故事,是能夠讓面試官不斷追問“為什麼”的素材,讓面試官對你留下深刻的印象。比如,你說“自己是個自控力很強的人”,就不如告訴面試官“過去一年,我在練習自己的寫作效率,像海明威一樣,要求自己站著寫作,所以家裡的書桌是可以升高的,只要寫東西,就要求自己站起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這是一個故事,而且很有說服力。高琳老師還有一套原則來指導你打磨這些故事,想學的話,“得到錦囊”裡搜尋“高琳”就有。這會兒咱們不說面試,說的是做事要有章法。

所謂“章法”就是,知道為什麼去做,而且知道怎麼做最有效。

#FormatImgID_15##FormatImgID_16#

總有人問我,花姐,工作怎麼也做不完,怎麼提高效率啊?效率只是更快麼?恐怕不是,一個職場人訓練自己的效率,就像一個運動員訓練自己的技術,不僅是擊球速度更快,還包括了不做無效動作、形成肌肉記憶、帶著腦子打球、少受傷病困擾、延長運動生命,等等等等。這一切就叫做事有章法。我有一個同事,是我們的校招生,按理說,沒什麼社會經驗,適應起工作環境來應該是有困難的。結果,這位同事不僅上班第一天就像個老行尊一樣對工作立即上手,而且還像個老江湖一樣廣受歡迎。為什麼呢?因為我會給公司的新人這樣一個行動建議,叫做“後面試階段的行動清單”,現在也放到了“得到錦囊”裡,會員隨便看。

1. 他在面試的時候,就加了他未來領導、也就是面試官的微信。

等他接到offer之後,跟領導提出了一個請求:雖然現在他還沒入職,但是他願意提前開始工作,如果有一些能遠端協助的事務性工作,請不要客氣,隨時指派給他。正好,他們部門當時正在籌備一個大專案,閒雜事務很多,領導立即把他拉到了一個專案群裡,請他配合一些雜事兒。因為建立了聯絡,所以在入職前就和未來的領導、同事都有互動機會了,比如在對方發的朋友圈資訊下面留言、非正式地向對方報告自己的入職進展等。請注意,這樣做的目的不是拍馬屁、拉關係,而是“社交熱身”,可以幫助他在入職時快速跨過陌生人之間的社交尷尬期。他關注了很多未來同事的知識城邦賬戶,瞭解了他們的學習情況和公司有趣的事情。等他來公司工作的時候,自然就已經跨越了社交尷尬期,立即就能和同事們一起戰鬥了。

2. 他在入職前,請未來的領導“幫了一個小忙”

就是請領導提出一些在入職前希望他做的準備事項,包括指定閱讀了《得到品控手冊》、去研究了一個新的產品等等。所以,上班第一天他就給領導做了個單獨彙報,建立了自己和領導之間的工作介面。第一件事是給忙得焦頭爛額的領導幫了個忙,第二件事是請領導給一臉懵的自己幫了個忙。這兩件事加在一起,就是他在融入團隊這個問題上的章法。他第一天就能融入團隊,效率是極高的。但跟速度無關,跟掌握了最有效的做事方法有關。他活學活用的這個錦囊,現在去“得到錦囊”搜“脫不花”或者“後面試”就有。但是,有人要問了:“這人一看就是活躍分子,上躥下跳的,我不行,我特別內向,這些方法我都用不了。” 來,咱們拆個錦囊,專供內向的人第一天上班用:

提前準備一段300字的自我介紹和一張個人生活照,千萬別修圖太狠,要讓別人一眼就能認出你。在同事把你介紹到公司群裡時,把這段自我介紹和照片發出來,然後附上一句特別實誠的請求:“我有個缺點就是特別內向,不好意思,如果你們願意的話,在辦公室看到我的時候,請麻煩你們跟我說第一句話,帶帶我,行嗎?” 更聰明的人,上班當天會穿照片裡的同一件衣服。

放心,有奇效。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你會成為老同事爭相照顧和提攜的“寶寶”。為什麼?其實,這些方法背後都是同一套章法,叫做“

先乾為敬

”。我在沒入職時先投入工作,是先乾為敬;我在陌生人面前坦承自己的不足和缺點,也是先乾為敬。

先乾為敬,就是做事時的“糖衣炮彈”,殺傷力特別強。

就像文案大神

東東槍

老師說的那樣:

一流的糖衣,本身就是炮彈。

職場上有捷徑麼?當然有,

章法就是捷徑。

— —

我再舉個例子。我們有個同事叫吳博,他有一個神技就是跟任何人開會,他都第一個發出會議紀要。這個就很厲害了,搞得我們開多少會最後都感覺是聽他指揮。為什麼第一個發會議紀要很重要?羅胖曾經講過,其實是用行動力展示自己的領導力,這個暫且按下不表。我好奇的是,每次開會他都能第一個發會議紀要,咋做到的?對我來說,我自認為也是一個手速很快的人,但是,我總要在會議結束後,從記下的東西里挑挑揀揀遣詞造句,一兩個小時後發出會議紀要是可能的。但吳博老師經常是客人剛坐到車上,會議紀要就已經發出來了,這效率、這水平,咋練的?經過我長期的觀察和秘密的研究,我發現了他的章法:首先他訓練了自己的一個肌肉記憶,一個自覺:就是無論跟誰開會,無論他是什麼角色,他都負責出會議紀要。哪怕還有專人負責出會議紀要,他也會寫一份。這個習慣讓他可以在會議上借這個任務來管理自己的注意力。這個習慣也保證了他從來不會措手不及,任何會議他都是兜底的那個人。

寫會議紀要,是個借假修真的過程,那個紀要是形式,藉此養成自己集中注意力、篩選關鍵資訊、為全域性負責的能力,才是實質。

除此之外,想要靠會議紀要震懾住別人,還有幾個秘訣,來,拆個寫會議紀要的錦囊:1。 會議紀要不是事無鉅細,而是隻應該包括後續行動,是一份行動計劃。

2. 凡開會,必有紀要。

只有紀要才能確認我們究竟是否達成了共識。3。 一份有用的會議紀要,除了時間地點人員等基本格式,最重要的是三要素:結論、責任人和跟進點。如果有未能達成共識的事項,要明確列出“未決問題”。

4. 會議紀要必須是清單體。

符合

mece法則

,每一條內容都彼此獨立、邏輯平行。每一條紀要的基本元素是一樣的:我們將要做什麼事,誰負責,什麼時間完成,達到什麼效果。5。 發郵件時標題務必寫“請確認你負責的第幾項事項” 比如,吳博老師發會議紀要的技巧是,不僅發到微信群裡,還要發郵件,如果我沒回復,他還會發我小窗,一直“追殺”到我回復為止。發郵件時,要以正文和附件的方式,同時傳送紀要內容。郵件名不要寫“某某會議紀要,請查收”,不妨改成“某某會議紀要,第三項工作由你負責,請確認”。這樣能保證大多人真的會看一遍。拆了這個錦囊,你就一勞永逸地解決了一個職場上看似隨意、其實重要的挑戰。而且,

學會這一次,終身高標準。

現在去“得到錦囊”搜“會議紀要”,或者“脫不花”,就有。

— —

當然,職場上還有更日常的事兒,日復一日,看起來無聊透了,所以很多人都很煩。有一天,我看見這樣一個問題,不禁會心一笑,你聽聽這個問題,是不是也遇到過:“花了很多精力寫

工作週報

,老闆還是不滿意,怎麼辦?” 如果你跟你的朋友聊這件事,得到的反饋大機率是:老闆都這樣,沒事找事,太討厭了。來,咱們拆個寫工作週報的錦囊,這是智囊團成員

戴愫

老師給的方法:

1. 千萬不要以為老闆是想透過週報監控你的工作。

領導需要你每週彙報,只有一個原因:他需要你在工作中獲得的資訊,來幫助他做出更正確的決定。當你意識到這一點,這份週報該怎麼寫,心裡就大致有譜了。

2. 一份優質的週報要用積極的語氣,語氣為王。

積極的語氣是多維的,可以用這幾種方式體現:預見問題終將得到解決的自信。“上週3篇推文,有1篇閱讀量低,只有2千”VS“上週3篇推文中,閱讀量只有2千的那篇偏雞湯,以後將規避這類文章”。負責到底的靠譜勁兒。“客戶反饋的線路不通暢的問題,已經安排整改”VS“客戶反饋的線路不通暢問題,我會以天為單位和相關部門推進”。

3. 把領導想看的寫到第一條。

週報一定不要寫成流水賬,內容得是提煉過的。你不要什麼都寫,請寫領導真正想看的。領導最想看什麼?把它放在文章的最前面,放在段落的最前面。不要讓他找!

4. 如果第3條做不到,趕快找領導。

如果你寫週報前,都不知道領導最想看什麼,那問題大了:你和領導的配合出問題了。趕緊找個時間約他聊一聊,聊出在你目前工作中,哪些是他重點關注的容易出成果的專案,哪些是每天讓他提心吊膽的風險高的專案。

5. 週報不僅要寫“行動”,記得還要寫“結果”,最好還有“結論”。

比如:“本週拜訪了5個新客戶”,這只是行動。你還需要寫結果:這5個新客戶中有沒有極可能成交的?甚至,你還可以給結論:每週5家客戶這個拜訪量合適嗎?是數量太多導致走馬觀花,還是在一定資源支援下你可以走訪更多客戶?實地拜訪這種方式適合所有型別的客戶嗎?又比如:“在3家

外部供應商

中做選擇”,這只是行動。結果呢?確定是哪家供應商了嗎?或者給個結論:這個傳統的選擇流程有什麼可以最佳化的嗎?

6. 在格式上,做到“三個凡是”。

凡是能分段就分,凡是能做小標題就做,凡是能列清單就列。這能把你結構化的思維,視覺化給讀者看,讀者因此輕鬆而欣慰。你看,一個日常令你煩躁的小牢騷,是不是瞬間轉變成了一個向上管理的章法?帶上“得到錦囊”去戰鬥,做事有章法,就是知道為何而戰,也知道如何而戰。像這樣的章法,那真是

劉潤

老師的名言:

“前人的思考,我們的階梯。”

你沒必要從黑暗中自己摸索,你只需要開啟你的“得到錦囊”。智囊團都已經給你包裝好了。

3.職場受歡迎

我先問大家一個問題:為什麼微信裡問別人“在嗎”是一件很不受歡迎的事兒?因為這是一個極度無效的行為。在微信環境裡是一句完完全全、毫無資訊量的廢話。這種無效性,讓所有人都難以容忍。以至於變成了一個笑話。你看,這就是在受歡迎這個目標上,我們的一大誤解:

受歡迎,不是取悅別人,而是展現自己的有效性。

#FormatImgID_17##FormatImgID_18#

總有人問:我特別內向、不善言辭,在社交場合很不會表現自己,所以別人老說我高冷,我怎麼才能表現的能說會道,讓別人感受到我的熱情?其實很簡單。來,拆個錦囊:

內向者的職場社交錦囊:記筆記、記車號、記致謝、送禮物

1。 不擅長拍客戶馬屁,但是可以在與客戶交談過程中,堅持認真的記筆記,這個行為暗示了“我對你無比重視”,可比說漂亮話有用多了。2。 不擅長對同事表態,但是可以在聚會後送別人上計程車時,當著司機和同事的面把車號記下來,過半小時只對人問一句:“到了嗎?安全就好。” 3。 再換個場景:如果你做了一個專案,外向者就能呼朋引伴的拉著專案組一起出去聚餐,和大家打成一片,你咋辦?不用羨慕,你雖然很內向,不擅長搞辦公室社交,但是你可以在寫覆盤報告的時候,專門寫一欄“致謝”,把所有參與者都專門感謝一遍。這個社交有效性是一樣的,甚至可能更高。4。 不擅長用語言和別人建立聯絡,可以用行動。比如,看到適合對方的禮物,替對方買一份,不見得很貴重,但是很適合對方。最簡單的一個方法,發個微信:“我一直特佩服您閱讀量很大,最近「得到」電子書可以支援在大螢幕上閱讀了,很方便,我替您充了一個會員,您試試看。” 對方即使不收你的禮物,也能get到兩個訊號:第一,在心目中自己是個愛書之人;第二,你對他非常關切。所以,內向的人,即使不怎麼愛說話,只要抓住了行為的有效性這個方法,也能很受歡迎。還有人說了,我不受歡迎是因為其他原因。比如,我對別人要求很嚴格,工作需要我經常會批評別人,所以,我不受歡迎。

曾國藩有句話,叫“規惡於私室,揚善於公庭”。

就是批評人要私下說,表揚人要公開說。怎樣,是不是很多領導正好做反了?

脫不花多年的工作心法全公開,想在職場脫穎而出的你趕緊來!

沒有人願意挨批評,但是批評人並不一定招人煩。我從“得到錦囊”裡給你抓出幾個技術要領來,下次再批評人的時候,記得用。來,拆個錦囊:

1. 難聽話必須當面說、儘早說、直接說。

越直接,越是對事不對人。越繞彎子,越是對人不對事。

2. 要比當事人有資訊優勢。

意思就是,批評人要穩準狠,不要出現你不瞭解的情況。

3. 批評人時,只有一種開場白是正確的:

我想針對某某事跟你反饋一些負面意見,可能會讓你覺得不舒服,所以我會說得直接一些,這樣我們可以更好地交換意見。

4. 批評時,一定要告訴對方具體錯在了什麼地方。

因為每個人的認知能力不一樣,只有被明確地告知,才有改正的可能。

5. 批評時最忌諱翻舊賬。

泛化的批評會讓批評失焦,無法給對方具體的指導,反而會激起他的反感。

6. 批評不是為了問對方“服不服”,而是要敦促對方提出明確的、建設性的解決辦法。

對方沒給解決辦法,不讓走。

7. 明確給出你可以接受的整改要求和標準。8. 平靜接受對方任何形式的情緒宣洩,並且絕不因此對整改標準讓步。9. 批評過後一段時間,要提高對他的關注。

如果發現他確有進步,要第一時間給出正反饋。讓對方能夠清楚地感受到你的批評是為了他的進步。

10. 額外附贈一個,有的情況,不是批評不批評的問題。

如果你是管理者,要對團隊中的混蛋零容忍。鑑別混蛋的標準非常簡單:經常問問團隊中的人不願意跟誰一起幹活。團隊不歡迎你,很可能是因為你對那些壞分子姑息容忍。你可能會說,能批評人的都是領導啊,要是我把領導批評了呢?我是不是就完了?誰說的!有人就因為很會提意見,而被領導提拔了呢。很多同事,還因此把他當作知心人了呢。咋辦?來,拆個“提意見也能受歡迎”的錦囊:

1. 提意見要事先得到對方同意。

先問對方,我要給你提個什麼方面的意見,可以嗎?這裡面其實有個妙處:你要做好對方是個暴躁的人的準備,所以他說不行,那你就別提了,保證不會真起衝突。但事實上,你的意見已經提了,不是麼?2。 事先想想怎樣提建議才有效果,會給對方造成什麼影響;要澄清自己的意圖;你的意見要集中在對方此前言行給你造成的感受。一句話,雖然是提意見,儘量講自己,別講對方。請記住一個基本的提意見公式:

你做了什麼+我有什麼感受+我希望你以後怎樣做+你這樣做的話,我會怎樣做。3. 要及時,越快越好,而且最好私下提。

許多話,當時不說,以後最好就別說了。

4. 對方辯解反彈的話,你要提問、聆聽。

這一條要看你提意見是為啥了,要是為了攻擊對方的話,正好啊,他懟過來,你懟回去。如果真是為提意見不是為懟人的話,就好好聽著吧。

5. 探索解決辦法,感覺合適再提要求。6. 下一步怎麼做,要有跟進。

如果當場感覺對了,就要明確雙方一起解決問題的事,持續跟進。如果暫時感覺不對,就可以提議“先放放,沉澱一下,沒準過幾天有新的想法”。

7. 謝謝對方聽你提意見。

這一條是基本禮儀,不論結果是合作還是互懟,謝謝對方你吃不了虧。這七條提意見大法,足以讓你展現出誠懇的態度。也足以讓一個有理智、有水平的人,非常願意聽你提意見。他會把你的意見作為一個重要的資訊參考。請注意,這七條不是我發明的,是王爍老師去耶魯大學作為世界學人進修的時候,耶魯大學教的。是的,你沒聽錯,耶魯大學。這說明,好好給別人提意見可真是個世界級的難題啊!來“得到錦囊”裡,給你耶魯級的方法。那你說,要是別人給我提意見,我覺得挺不高興的,畢竟是意見不是表揚嘛,但是我怎麼能讓對方覺得我是個善於聽取意見的人呢?來,拆個錦囊,看看怎麼聽取別人意見,主動管理對方的情緒:

1. 別打斷對方發言。2. 不為自己辯護。3. 輪到你說話時,先問明白自己做了什麼,對他造成了什麼影響。

這是主動管理對方的情緒,告訴對方“無論如何我很在乎你的感受”。

4. 把對方意見用自己的話重新表達一遍。

確認準確與否,澄清含糊之處,順便發出了自己認真聽的訊號。5。 如果你願意汲取意見的話,

制訂改變計劃、執行計劃、跟進計劃。

把這些計劃告訴對方。無論對方是誰,都會覺得被激勵了。

6. 謝謝對方向你提出意見。

對方如果看了前一個錦囊就會已經謝謝你了,不要在這一點上輸給對方。7。 如果在面對面溝通時有未盡事宜,不要犯懶。

事後補發一個郵件,把自己想說的意思補充到位。

是不是感受到了一種“別廢話、乾點有用的”的氣質?是的,這就是你從“得到錦囊”裡能拿到的東西。別廢話,給辦法。

— —

既然都說到和領導的關係了,我就再順手澄清一個職場上天大的誤會:“要想和領導搞好關係,就得擅長巴結領導。” 我不否定會有那種特別不職業、喜歡下屬溜鬚拍馬的領導存在啊。但是大多數領導,不是這樣的。

他之所以能當你的領導,首先是因為他比你更有職場經驗,一眼就能看穿你的小心機。更重要的是,領導肯定比你承擔的責任要重,所以他首先關心的問題,還是有效性。

一個員工在領導心目中是不是香餑餑,取決於他能不能發揮作用,要麼給領導省心,要麼給領導幫忙。來個小測試:

你需要請領導幫你協調一個其他部門的事,你該咋做?

A 你跑到領導辦公室或者給他發個微信,把需要他做的事兒前因後果說清楚。B 你給領導發個郵件,把事情說清楚,然後請他轉發給別人。

正確答案是:全錯。那到底該咋做呢?來,拆個錦囊。

你應該給他發兩份郵件,或兩個微信。

一個是把事情前因後果說清楚。一個是替他以第一人稱的方式,把給對方的郵件或者微信直接起草好,供他複製貼上轉發就行。

這就叫提高你自己的有效性,給領導省心。

再來一個:

你負責的一個工作,有點卡住了,進展不順利,你要去給你的領導彙報一下情況,你該怎麼說?A 領導,因為某某某原因,這個工作沒按照計劃走,延期了。B 領導,這個工作遇到了啥啥問題,我特著急,您說咋辦?C 領導,這個工作目前的情況是……我認為原因是……我現在有這麼幾個方案,您看該選哪條路?

正確答案是:C。第一個說法的潛臺詞是:出事兒了,我告訴你一聲。第二個說法的潛臺詞是:我沒辦法,我給你出個題兒吧!而第三個說法的內涵則是:雖然有問題,但是我已經做了萬全的應對,您是領導,尊重您,您指個方向,我去幹!你說,都是工作出問題了,你要是領導,你喜歡哪個人?真是沒天理啊,有人工作出問題了,都還能招人喜歡。你要是重視這個問題啊,“得到錦囊”裡專門就有一個叫做“怎麼和領導搞好關係”的錦囊。來,送你:

脫不花多年的工作心法全公開,想在職場脫穎而出的你趕緊來!

1. 良性的人際關係只有一種,叫做獨立自主、強強聯合。

這個認知非常重要,決定你所有的行為。你專業、你能幹、你有前途,領導會和你拉近關係的。你巴結、你取悅、你績效不好,領導會毫不猶豫地——解聘你的。2。 上級是要面對很多個下級的組織者。他代表公司僱用你,是在購買你的能力和時間,以節省自己的精力和時間。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他是你的“使用者”。所以,並不存在“我要和上級搞好關係”這個課題,

但是確實存在“我要服務好我的使用者”這個課題。

3。 既然上級是你的使用者,

那麼你交給他的任何工作結果,都應該是一個“產品”。

哪怕是一個想法、文件或郵件,都應該背景清晰、表達扼要、資訊完整,讓對方可以快速進入話題語境,抓住重點。

4. 要學會向上呼叫資源,而不是等待被呼叫。

上級時間少,但資訊多、資源多;你時間多,但資訊少、資源也少。溝通一定遵循兩個原則:誰資源匱乏誰主動溝通,誰比較痛苦誰主動溝通。所以,和上級的溝通一定是由你發起,別等他找你。讓溝通及時、主動、規律:告訴上級你的專案進度、有什麼需要他決斷、下一個工作重點、下一個溝通時間節點。

5. 計劃外的溝通和反饋,儘量按上級的時間表來走。

在溝通之前,給他發個微信,告訴他具體想請教什麼、需要多長時間。這不是因為他官威比你大,而是因為要面對很多個你,他的時間被分攤得很稀薄和不確定。請記得,他的精力,也是你們團隊的資源。

6. 溝通時,不妨用營銷思維“算計”你的這位使用者,

吸引他對你的工作傾斜更多的資源、注意力和時間。具體來說,就是簡單、有效、及時的資訊同步,展示專案的緊迫感和重要性,客氣地提出困擾和需求。

7. 需要上級給意見時,讓他做選擇題而不是主觀題。

這是在幫他聚焦問題、引導思考。比如,“此事的背景和進度是……我建議的做法有N個,分別是……這麼考慮的原因是……你有什麼建議?如果沒有,請確認一下收到了”。8。 遇到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面對上級,有效率的求助邏輯不是“我辦不了,你來”,而是“請指條路,我繼續幹”。9。 “逼”上級幹活的一個好思路是:

想一想在他目前的工作進度裡,有什麼你能幫上忙。

等你把能做的事兒都做完,就差他臨門一腳,他自然退無可退。

10. 與上級達成的共識,如果執行中有變化,請務必與他溝通確認。

擅自修改計劃,可能會損害上級在更大維度上的安排。11。 有什麼是你能幫到上級的?答案是,

把團隊之外的資源和經驗引進團隊。

所以,不妨想想,公司和行業裡有哪些專案跟你的專案可能觸類旁通,去研究和求助。這是在幫組織“掙效率”。做到這一點,恭喜,你已經有了“上級”自覺,下一個晉升的就是你。12。 當然,無論你有多少種招數,都得有一個基本前提:你的上級發自內心地信任你。取信於人就兩個字:靠譜。靠譜的意思是:

凡事有交代,件件有著落,事事有迴應。

哎呀,這麼一聽,要受歡迎,關鍵是能幹啊。都得有辦法、能幹事兒才行。那我要是職場小白,我能力還不夠,經常要麻煩別人,我是不是就肯定不受歡迎了啊?誰說的!自己的事兒自己做不了,必須得請人幫忙,也能受歡迎。比如,我可以告訴你,有人給你幫了個忙,你隨口說“回頭請你吃飯啊”,就不受歡迎。哎?我都要請他吃飯了啊,我多熱情、多感恩啊,為啥不受歡迎?

因為你沒有用行動展現出誠懇。

如果你真要透過吃飯這種事感謝對方,你就要問:“下週,週一到週五,我等你時間,你哪天中午方便?給我一個時間,這次辛苦你了,我請你吃飯!” 無論對方吃不吃你的飯,但是在人家心目中,這樣有誠意的人,才受歡迎。我們能不能成為這種特別善於求助的人?成為即使給人添麻煩,也還是受歡迎的人?你別說,“得到錦囊”裡還真就有這麼一個:

1. 別怕求助,求助能力可以展現你的上進心

發起求助的能力是一個人非常底層的能力,每一次求助都是與他人緊密連線的機會。所以,不要怕求助。求助會暴露你能力上的不足,但可以展示上進心。對於一個年輕人來說,上進心比能力重要多了。

2. 求助前,先問自己是否已經足夠努力?

張嘴請別人幫忙之前,先花三分鐘想一下自己為這件事做了什麼,是否付出了應有的努力?是否窮盡了自己的辦法?如果敢回答“是”,再去請人幫忙。

3. 求人幫小忙,當下要“關閉”

小忙就是舉手之勞,別人基本上不需要犧牲自己的原有工作節奏來幫你。小忙要動用“私人化”的溝通方式,人家幫的是“你”,而不是事兒。無論結果如何,都要領情,要還人情。最好的方式就是“當下就做”,當天給人買杯咖啡、請人一起吃個午飯、甚至一句真誠的道謝就夠了,重點是即時了結。要避免“回頭請你吃飯”,既不誠懇,也沒有關閉這個互動迴圈。

4. 求人幫大忙,途徑要正式

幫大忙,就是需要別人犧牲自己的原計劃,甚至放下手頭的事情來做你的事。大忙絕不能用“私人化”方式,而是要正式協商。要先去跟你的直接上級交流,告知情況,取得他的支援,請他來為你協調其他同事的時間。這不是你欠不欠人情的問題,而是上級腦子裡有全域性的情況,而你沒有。他會評估、權衡事情的優先順序,避免抓了芝麻、丟了西瓜。

5. 別人來幫忙,先給別人幫幫忙

即便是領導安排別人來幫忙,你也不要認為這是理所應當的。你要主動問來幫忙的同事:你手頭的事兒,有什麼我能幫你的?儘量不要讓他因為你的事兒,承擔過大的壓力。

6. 為幫你的人準備一個清晰的工作介面

用一個專門的時間認真向對方介紹,讓他與你掌握的情況完全同步。你應該同步的資訊包括但不限於:這項工作的背景、你之前已經為此做了的事情、有哪些特殊情況你解決不了、你請他幫忙的具體問題是什麼、這項工作的最終目標是什麼。如果有相關的資料,整理一個有目錄的檔案包發給他。

7. 事情大家做,責任自己背

雖然別人出於各種原因願意來給你幫忙,但是責任人還是你。如果你認為因此可以不承擔原定的責任,那就不叫求助了,叫甩鍋。而且你要告訴幫你的人,你願意承擔責任,有任何問題隨時可以丟給你,他儘管放手去做。

8. 發起求助要果斷

求助不見得是為了解決具體事,更可能是尋求建議。自己有想不通的事兒、解決不了的問題,只要自我評估已經干擾你的工作了,就要果斷髮起求助。

9. 求助的物件和求助的方式一樣重要

重視“求助命中率”,求助的物件和求助的方式一樣重要。不應該考慮“我跟誰熟”,而是要把“他有能力/經驗/權力解決這個問題嗎”作為考慮的重點。不確定的話,問身邊的老同事“建議找誰幫忙”。

10.發起求助要當面懇求,四個問題先想清楚

求助時要當面說,讓對方看到你本人。表達應該是這樣的:第一句“我遇到了一個問題,想佔用你幾分鐘請教下。”第二句“這個問題是什麼什麼。” 第三句是“我之前已經做了什麼,但還是沒有搞定。”第四句是“我希望能不能麻煩你幫我做一件什麼事(越具體越好)” 。五分鐘之內把你的問題陳述清楚。超過五分鐘,說明你自己也沒想清楚。你瞧瞧,說到這,在職場上受歡迎這件事,是不是和你的直覺不太一樣?不是討人喜歡,就受歡迎。

而是能打、有效、能解決問題,才受歡迎。

我一直記得一個故事,就是“鐵娘子”

撒切爾夫人

面對那些認為她太硬核的批評時說的:

“我不需要被人喜愛,我只需要被人尊重。”

這才是職場上受歡迎的真諦。以前有句老話叫“是金子總會發光的”。美國前總統里根也有一句話:

“當你不能讓他們看到光的時候,就讓他們感受到熱量。”

而我們在職場上,最佳策略則是:

能發光發光,能發熱發熱。無所不用其極,就是要打勝仗!

最後的話

現在,只要你

點選閱讀原文

加入“得到錦囊”會員,像這樣具體又有用的方法,就能收穫2000條。並且,每天都能收穫新錦囊。我們從各個領域找到了200位高手,有職場教練、教育專家、產品經理、心理諮詢師、攝影師、律師…… 他們會把自己親身試驗過的方法總結提煉出來,手把手教你怎麼一步一步幹好,幫你的人生“開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