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隔壁動漫大國已經將創作觸角伸到工作細胞時,我們仍固守著《西遊記》《封神榜》《白蛇傳》等一批神話IP不停的挖礦。

這到底應不應該?

無法簡單論對錯,也無需過度批判。

一方面是我們家底豐厚,老古董幾輩子挖不完,這是優勢,值得發揮;

另一方面也在於我們的動畫電影工業遠不如人家發達,受眾接受能力有限,創業階段的資本方不願冒險,求穩的心態必然導致創作的禁錮。

即便跳不出佛祖的掌心,我們也能發現那一絲絲寶貴的創新。

《西遊記之再世妖王》:好久不見,我的悟空!

《西遊記之再世妖王》都有哪些創新呢?

一千個人心目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千個人心目中也有一千個孫悟空。

每個人對於《西遊記》的解讀都不一樣。

有人說孫悟空是道家派往佛教圈臥底的,菩提老祖教完孫悟空通天本事後就叮囑他以後闖了禍別來找我,這是安心給天界埋雷,之後又利用他打入釋家內部。

這種陰謀論讓孫悟空淪為一介被人利用的無腦莽夫,深度解讀只能讓大聖變成一個工具人,無用而渺小,但也能刻畫出一個受騙者的無奈與悲涼。

《西遊記之再世妖王》:好久不見,我的悟空!

更多的人願意把《西遊記》看做是一場RPG遊戲,孫悟空便是玩家代入感極強的第一人稱視角,一路組隊打怪,從小怪直至大BOSS。人生不論長短,在世上走一遭便是遊戲一場。

鬥戰勝佛的人生信條便是打了雞血永不放棄,遇神殺神,遇佛殺佛,參見《大聖歸來》。

《西遊記之再世妖王》:好久不見,我的悟空!

也有人心境更為平和與佛系,他們認為《西遊記》是一部公路片,講述了一行人在漫漫旅途中,透過單獨或者集體戰勝諸多磨難,從而達到重拾自己、完善自己的目的。

孫悟空在這一段長長的旅途中磨礪了心性,從一個桀驁不馴的山賊變成了沉著冷靜的行者,從無憂無慮的快樂生活,墮入了八十一難的苦難征程。最終他變得虔誠而理智,卻失去了原本的天真與感性。

這是一種從少年往中年的過度,很難評判對與錯,它只是一個人心智變化的自然過程,參見《大話西遊》。

《西遊記之再世妖王》:好久不見,我的悟空!

繼續往更功利、更暗黑的現實主義發展,《西遊記》變成了“有背景的妖精都被主人帶走了,沒有背景的妖精都被孫悟空打死了”的官場實用哲學。

孫悟空也順理成章由一個頭腦單純的官場新人,透過一路打妖精通曉了人情世故、世態炎涼,懂得了官場的潛規則,變成了一個圓滑而猥瑣的兩面派。妖精打得過就打,打不過就搬救兵,學會利用他人的力量,同時在交際中不斷擴充人脈,為自己今後的升遷鋪路。

遇到有後臺的妖怪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能放過就別把事情做絕,凡事留一線,日後好相見,說不定哪天位列仙班時還能成為盟友或是內線呢。孫悟空由此變成了官場乃至社會里的老油條、老司機,參見《新神榜:哪吒重生》。

《西遊記之再世妖王》:好久不見,我的悟空!

而《西遊記之再世妖王》的可貴之處在哪裡?

第一,它告訴了我們孫悟空在純肉搏環節也可能會輸,這是以往西遊題材裡罕見的。那個不可一世、永無敗績的孫悟空居然被打得滿地找牙。人外有人、妖外有妖啊,當妖王遇上了妖祖,齊天大聖也有被揍趴下的時候。

這非常具有現實意義,也非常具有教育意義。

《西遊記之再世妖王》:好久不見,我的悟空!

第二,當孫悟空碰上不可抗力的困難時,居然沒有去求觀音、搬救兵,這可是頭一遭。他居然像打不死的小強一樣爆發內心的小宇宙,用自身的力量扛起了壓力,戰勝了對手。這很孫猴子,卻很不孫行者。

這非常燃,也非常冒險,和中年人的認知不盡相同,和少年的價值觀更為契合。

《西遊記之再世妖王》:好久不見,我的悟空!

於是,我們看到了一個可以被揍扁,卻永不放棄,絕不求人的孫悟空。他似乎很熟悉,卻又很陌生。

大聖天天見,但真的真的是太久沒見了,我的悟空!

《西遊記之再世妖王》:好久不見,我的悟空!

《西遊記之再世妖王》:好久不見,我的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