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恐怖片《怪形》(the thing)?知乎使用者2014-10-25 01:35:24

在還沒有看過這部電影之前曾經還上高中的我幻想過一個類似的故事,但是是在一個以勘探外星星球為任務的飛船上,接收到求救訊號,然後發現一個救生艙,裡面的人已經死了,但是還是把屍體保管起來,後來發現這個所謂屍體其實是一種外星寄生生物,可以模擬人類,但前提是要進行過寄生……… 說遠了有點。

怪形這部電影在我看的時候基本上就符合我對科幻恐怖片的所有預期,在外星人處理上超出預期。而且對於外星人我是從來都不覺得是一個可愛的存在,所以我也不喜歡ET這種溫馨系的外星人形象。而導演卡朋特直接把整個電影放在地球最寒冷的極地,當裡面所有人發現問題不對的時候也是作為觀眾的我目瞪口呆的時候,這在我接觸到一款叫做死亡空間的遊戲的時候感受更加明顯,私以為死亡空間是有受到怪形的形象。當各種奇形怪狀的人體異形都被消滅的時候,影片最後只剩下兩個人,鏡頭一直沒有給出誰被感染的資訊,配樂也是異常低沉,整片被炸燬的基地裡,二人孤零零的等待死亡,不論到底被寄生與否,此刻,或許二人心裡他們兩個就是這個世界上僅剩的兩個人…………這在我心裡是最恐怖的。

如何評價恐怖片《怪形》(the thing)?知乎使用者2015-01-23 01:28:29

如何評價恐怖片《怪形》(the thing)?

轉篇原先自己豆瓣上的評論,轉載請註明出處及作者

首先,很多人提到這噁心生物不可能造出那麼高科技的飛船,有的人甚至因為這個給片子打低分,實在是白瞎了那麼經典的科幻設定。其實,生命形態的“惡不噁心”只是站在你人類的角度去看的,並不能由此就判斷它一定就不可能具有高度文明。同時,這噁心的東西也可能原本就不是駕駛那高科技飛碟的文明,就像《異形》裡那樣,飛碟可能是屬於另一個智慧文明,但在宇宙航行中遇到了這種生物,飛船上的外星文明由於受到這種生物的影響才墜毀在地球上,但由於飛船上原先的智慧生命已經全都被這種生物所吞食取代了,因此飛船的遺蹟中沒有原本的駕駛者,而是在飛船墜毀處的附近找到了這種外星生物,在被低溫冰凍了千萬年後,最終遇到了人類。

其次,有不少人喜歡拿《異形》中的怪物和《The Thing》片中的生命做類比,認為異形能夠在諸如高溫嚴寒宇宙真空等許多極端的環境下存活,因此覺得異形這種生命才是最完美最牛逼的。其實,只要冷靜下來思考和分析一下就會發現,《The Thing》中的這種生命比起《異形》來要更加恐怖、更為強大,甚至可以說是終極的生命形式是進化的bug,幾乎開外掛的存在。下面我們就從這種生命的幾個特點來看下,為什麼說它要比異形更可怕更牛逼。熟悉影片的朋友知道,這種外星生命有以下特點:

1) 可以吞食或融合其他生命,並在吞食獲取獵物的遺傳資訊後完美的複製目標的生命形態。不要小看這一技能,這一點不但在偽裝時十分強大,而且在對於像人類這樣群體活動且具有強烈思想、情感的文明來說,這一特點幾乎是致命的偽裝殺戮和擴散方式,因為它不但能麻痺遲疑矇蔽個體的判斷,還能從根本上動搖群體內成員之間的相互信任,甚至使群體成員在相互猜忌中自相殘殺,使其能夠趁機達到吞噬融合更多個體的目的,這對社會化活動的文明物種來說幾乎是毀滅性的手段!

2) 當獲取了獵物的生命特徵後,不但在生物體外形、生理特徵等方面能夠做到與原先獵物所屬的生命形態完全相同,甚至還能透過這種複製獲取獵物生命體原先的記憶、知識和技能,換句話說就是,當它複製完一個人時,它不僅僅是“看上去長得像那個人”,不單在外形生理上與原先的人完全一樣,而且還會講他的語言會他的技能、擁有他的記憶(片中可以看到被吞食取代的人在被發現之前,其語言記憶技能等均和原先相同,甚至還能開車使用儀器工具等,說明使用獵物生前所具有的知識和技能對這種生物來說毫無壓力,而這也是使這種生物為什麼能夠在影片最後駕駛即使可能不是它自己製造的飛船使之啟動的原因,因為在融合了原先的飛船駕駛者的生命後其已經獲得了其相關的知識和技能)

3) 這種生物有極強的學習和思考能力。事實上,很多人看到這種生物形態第一反應就是怎麼那麼“噁心”,感覺這種生物很“低階”,甚至去短評區看看,還有人就此就判斷這種生物“低等”,不可能和宇宙飛船那麼高大上的東西相配。其實冷靜下來,仔細思考下就會發現,上面這些都是站在人類視角出發的一廂情願的,甚至固執和傲慢的看法。什麼是“噁心”?是否有可能在其他宇宙生命形態的眼中,你人類才是最噁心的?什麼又是低等?在茫茫宇宙中,可能生命的形態遠遠超出人類的想象,因此可能“實用”才是最終的進化方向呢。同時,對這種生物的設定是,其除了在融合目標生命獲取其生理特徵加以完美複製時,能夠同時獲取到目標獵物所具有的知識記憶語言技能等等,甚至就算目標獵物原先所沒有的知識,它都可以在後天透過外界環境甚至各種資訊的來源,來同步做出相適應的變化。變成人後不但懂得打掃淋浴房,甚至在後來得知人類準備測試實驗將要進行鑑定時,果斷焚燒了實驗室,而在得知人類能夠根據身體所附著的無機物進行判斷是否是同類後,甚至知道刻意收集被融合目標的遺物,在取代之後再重新戴上加以偽裝(最後還知道融合男主後獲取耳釘重新戴上,要不是女主對細節記得非常清楚和令人佩服的冷靜細心,它幾乎就要得逞);

4) 每一片組織每一團細胞幾乎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這個特點使得這種生命,除了整體的毀滅性的攻擊(如火焰噴射器)外,任何會產生細胞組織“分離”的武器(從刀斧類的冷兵器到槍炮手榴彈類的動能或衝擊波破片殺傷類武器)對它幾乎都無法徹底消滅(事實上根據影片中的線索,即便是火焰噴射器燒燬後的屍體,這種生物還是依然存活了下來)這個特點幾乎使其成為有史以來最難對付的一類外星生命形態,沒有之一。事實上,當你面對這樣一隻外星生物時,與其說你面對的是一隻怪物,不如說是在面對一團包含上萬億恐怖智慧細胞的分子團,這些分子團所組成的任何一點細胞組織,都會具有獨立意識,並且都具備能夠捕獲、感染、融合、取代目標生命的能力。但還不止這個,如果你僅僅以為分開後他們就成為了獨立的個體是完全單獨的生命的話,那你又錯了,這些被砍斷、炸碎、轟爛的器官和組織,他們雖然能夠各自分頭獨立行動,但卻又有著一種看不見的內在聯絡,能夠讓它們自己互相不但不會各自為陣的打架爭鬥,而且還能互相協作配合,甚至在可能的情況下,又互相再結合(例如女主手電筒照到時,兩隻斷掉的手互相之間正在透過組織重新合併)。而這表示什麼有想過麼?其背後所隱藏的真相才是這種生物真正恐怖的地方!因為這意味著,當這些分開的個體再次融合後,它們此前分別所融合消化的所有獵物的記憶、技能和知識統統也將隨之匯聚在一起!現在你可能突然意識到,這看上去“低階噁心”的生物,其實一點都不低階!!甚至,它可能比你還要聰明成百上千萬倍!!因為它不但會學習,而且它和它體內無數可再分的細小單位的分離融合已經匯聚了無數智慧生命的科技文明情感思想知識技能的精華,而且這些積累的物件還不僅僅是地球上的人類!

當我們把上面這些特點統統合在一起仔細分析後,再來看這種生物,就會發現,這特麼幾乎是逆天的怪物設定,不但其生命形態牛逼(生命力強,進化傳播擴散的方式效率奇高)而且還有高度的智慧和知識積累,以及不斷學習和自我進化的終極能力。當一種生命同時具備了上述這些能力後,那即便是異形或哥斯拉,也很難超過其成為對其他生命的終極威脅。

最後,想說,其實相比在宇宙中航行的探險,一般更容易被忽略的是智慧文明在自以為是自己土生土長的所熟悉的本土星球上的種種探險。例如,人類在對原始叢林、萬年冰川、黑暗深海等環境的探險,在這些科考中確實匯聚了很多人類文明的精英,但這些科學家或從業人員在上述環境的探險和科學考察取樣研究一般都是從自己的學科或者行業出發,對潛在的危險常常憑藉的只是人類原有的常識,可能認為最大的危險基本就是指險惡的自然環境或危險的野生動物等等,很少有、或幾乎沒有對遇到未知事物後從全人類安全的角度規定明確的安全操作流程和嚴禁事項。事實上,如果是在宇宙航行中,因為較為重視,至少還會制定一系列針對外來物種威脅的嚴格措施,操作中也會有嚴格的禁止事項,但人類在地球上類似上述種種環境中的魯莽行事,都可能不僅僅是給操作者本人或其自己的科考團隊帶來威脅,更可能隨便一種未知的生物一種未知的病毒,在某些不負責任的操作下,就可能會導致全人類陷入危機。本片導演正是透過特殊的手法表現出了這一個發人深省的教訓。可以看到片中的人物,在發現未知生命體後,都犯下了一系列嚴重的不可原諒的錯誤,最後導致了災難。在沒有任何隔離和防護措施的情況下,接觸不明形狀不明死因甚至不明生物的屍體,甚至將屍體搬到有暖氣的室內,更甚至一圈人在沒有任何隔離防護措施的情況下就開始解剖屍體,包括後來的外星生物的屍體,這隻能說已經不僅僅是作死的節奏了,而且是作大死。想想現實生活中,每天有多少人類在極地冰川鑽取萬年冰層取樣研究,在原始叢林調查未知的昆蟲微生物,在漆黑的深海尋找能源礦藏。。這些種種的行為中,除了所在行業的專業知識,相關的人員是否有過一絲一毫對可能遇到的未知事物起碼的安全意識和相應的操作規範,即便有,但是貪婪的人類在巨大的利益誘惑下,又有多少能做到遵守那些可能是保障人類安全最後屏障的操作規範?傲慢的人類發展至今對大自然,對自己未知的事物又能保持多少敬畏?《三體》中有一句話或許是對此最好的註釋——

弱小和無知不是生存的障礙,傲慢才是。

如何評價恐怖片《怪形》(the thing)?達斯佛2015-11-20 00:51:10

最近看了《寄生獸》電影版,我完全是當成約翰·卡朋特的《怪形》(The Thing)續集看的,心想著如果怪形潛伏到人類社會,故事應該是就像寄生獸這樣發展吧。於是想起自己好多年前寫過《怪形》(當然不是後來的翻拍版)的介紹,順手發上來,不知道還有沒有價值:

圖片好多,懶得傳了,可以點這兒:每到炎熱的夏季,我就想重溫《怪形》的寒意

《人皮客棧》導演Eli·Roth,自言最愛的恐怖片便是這部《怪形》,尤其強調主演寇特·拉塞爾在片中的範兒,比如和電腦下棋輸了之後,用酒澆引其短路,以及一身牛仔式不羈打扮。當然,此君讚不絕口的便是片中的怪物造型設計,除Eli·Roth之外,早在97年Square Soft製作的AVG《寄生前夜》中,從怪物的設定到CG動畫,處處都有此片的影子,線粒體進化的噱頭和此片有異曲同工之妙。

前所未有的外星來客

提到外星人,腦海中首先躍出的樣貌,是像《E。T》那樣碩大的腦袋上長著一雙純潔無暇而又深邃憐人的雙眼?還是像《異形》那樣流淌著強酸血液的黑色軀體上有著鋒利無比的器官?“E。T”也好,“Alien”也罷,人類習慣在思考著自己是否是茫茫宇宙中唯一的智慧生物,或許在某個星球上還有其它生命來藉以在孤獨的心靈尋些慰藉,因他們的神秘而不可知,我們期望有朝一日能和外星人像《黑衣人》那樣和平共處,同時也害怕有著先進科技實力的外星人像《世界大戰》那樣侵略地球。這一切的種種,不過都是我們自己的夢和想象。

儘管電影誕生於科學家實驗室,且日後成為流水線上的工業產物,但其影像承載了人們關於夢和想象的寄託,從它誕生初起,就和外星人有著不解之緣,法國魔術師喬治·梅里愛在1902年拍攝的《月球旅行記》描寫了所謂的“月球人”,這部影片既是電影史上第一部科幻電影,同時也是第一部有外星人形象的電影。其後百餘年的發展,科幻電影成為型別片的一支,各種外星人形象層出不窮,然而在CG動畫還沒有成熟或者根本沒出現之前,電影中的外星人大都和人類差別不大,一來科學知識的侷限只能以自己瞭解的事物對外星人展開新增式想象,二來特效技術的侷限使得外星人角色大都需要由人扮演,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造型既沒有跳脫出固有模式也無法在技術上進行突破。現在看來,那些影片中的外星人形象有些像特攝電影裡包裹著泡沫乳膠的怪獸,稍微留神或許還會看到背脊上的拉鍊,太小兒科了,直到1982年一部名為《怪形》(《THE THING》)的科幻片出現。

《怪形》迴歸人類對於神秘外星生命想象的原點,片名以“THE THING”特指某種生命體,而非沿用刻意強調“類人外星智慧生命”這種流行的概念,另闢蹊徑創造了一個與以往電影完全不同的外星人形象,它在電影中沒有固定形象,這個乘坐著UFO來到地球的外星生命,能夠寄生在人類或者其它生物身上,慢慢模擬這些生物的細胞,從而像孫悟空七十二變那樣變化成寄生生物的樣子,這種現象在現實中亦存在,生物學上稱作“擬態”。不過誇張之處在於,電影中的外星物質形成的“擬態”,無論在外形還是內裡,都可以說是寄主的克隆體,唯一不同的是這些“擬態”有自己的智慧,更可怕的是,它們除了能夠以整體的形象示人之外,遇到危險訊號還能分離本體存活,有著像小強一樣頑強的生命力,又有著與人類相匹敵的智慧,的確是個獨特、強大而又變態的對手!

像所有科幻恐怖片必要的元素那樣,我們倒黴的主角又被困在了一個幽閉的空間,只不過這次不是在深邃無際的宇宙,也不是在浩瀚無邊的大海,而是在冰天雪地的南極,遇到危險不僅救兵一時半會來不了,怎麼就那麼湊巧危難當頭的時候來一百年未遇的暴風雪,自己也甭想逃出去,因為對手早就把能用的交通工具全部破壞掉,反正最終結局肯定是被編劇寫死,那不如就和主角來個同歸於盡好了。面對同伴一個個被殺,又不知道哪個同伴是外星人的化身,在面臨著死亡的危險時,人性的掙扎就顯現了出來,你懷疑我,我懷疑你,那我們就一起來玩一個“殺人遊戲”,由觀眾來做法官,看看到底誰是那個會“複製”的外星人殺手。

拍攝緣起

1952年,4歲的約翰·卡朋特同父母去看一部由霍華德·霍克斯導演的B級電影《怪形:異世界來客》,那是一部很恐怖的電影,當時在電影院裡他被嚇得連爆米花都扔了,裡面有個怪物到處殺人,長得像人卻是由植物變的。

6年後,十歲的卡朋特正處於一個男孩想象力最旺盛的階段,他沉迷於環球電影公司的怪物系列電影,同時也看了很多漫畫和科幻小說,當他讀到由約翰·坎貝爾寫於1938年的科幻小說《誰在那兒?》時,完全被小說中描寫的那個沒有實體,能夠幻化外形的外星生物迷住了,讀完後他發現,原來之前的那部電影就是根據小說拍攝的,不過也因此對電影很失望,因為影片完全沒有體現原著的神髓,尤其是外星生命的造型依然是由穿著道具服裝的演員來扮演,好像弗蘭肯斯坦一樣毫無生氣。

最為關鍵的一點是,當年幼的卡朋特向周圍大人描述自己信以為真的外星人形象時,一提到有胳膊有腿的模樣就露怯了,這令他很掃興。要知道,卡朋特可是將原著讀了50遍之多的挑剔而又死忠的粉絲。

直到1975年,約翰·卡朋特已經是個拍過幾部票房不錯的B級片導演,當他和環球電影公司的監製斯圖爾特·科恩坐在好萊塢的一家餐廳裡聊電影時,卡朋特表達了他想重拍《怪形:異世界來客》的想法,科恩一邊大快朵頤一邊反問如何拍攝。卡朋特想借助特效來還原小說的情景,雖然當時電腦動畫特效還未流行,但是定格動畫特效已經很成熟,基本上是能夠實現的。兩年後,環球電影公司採納了這個議案,電影在1981年得以開拍,雖然一千萬製作費對於一部科幻電影來說並不算多,不過對於從低成本恐怖片入行的卡朋特來說這不是問題,他顯得很激動,童年的夢想終於能夠成為現實了。

迥異於史詩般的科幻片《星球大戰》,1979年出現的《異形》是科幻電影走向多元化的里程碑,導演雷德利·斯科特將科幻、恐怖、懸疑等各種型別片元素綜合到一起,醞釀出有著B級片風格,A級製作的大手筆,引發出一場人類大戰外星怪獸的潮流,跟風之作更是粗製濫造,使得很多導演不敢輕易觸碰科幻恐怖電影,以免落下個模仿《異形》的批評,儘管珠玉在前,卡朋特堅信自己有能力做到與眾不同,似乎處處和《異形》對著幹,比如《異形》是女強人瑞普莉的獨角戲,《怪形》則以全男性的陣容呈現在銀幕上,從而在陰冷壓抑的故事背景下迸發一股濃厚的雄性氣息,使得這些男性角色們和外星人掐起來很給勁兒,演員演得過癮,觀眾也看得過癮。不過說這些還為時過早,影片甚至連男主角都還沒有完全確定,他想到了未入選的演員寇特·拉塞爾,恰好寇特對於自己之前在很多影片中扮演身懷絕技揹負使命式的天生大英雄有些厭煩,而劇中的主角麥克雷蒂只是一名普通的科考隊員,為現實所迫從平凡的角色中脫穎而出成為英雄,描寫的確很生動,再加上寇特想要看看那些外星生命長什麼樣子,便決定參演。

劇組在阿拉斯加搭建了的拍攝基地,時值1981年夏季,當地氣溫還算溫暖,漫天遍野的冰川雪嶺的確給影片奠定了一種荒涼、肅殺以及冷酷的基調,內景部分則回到了好萊塢的攝影棚內拍攝,但是演員們依舊需要穿著在阿拉斯加的冬裝,因此劇組在攝影棚內將冷氣開到了零度左右,而室外洛杉磯的溫度則在三十度左右,就這樣出出進進,使得不少人都患上了重感冒,對於他們來說,似乎感冒病菌要比千變萬化的“怪形”恐怖得多。

怪形真面目

怪形才是真正的主角,這不僅僅在於它的存在形態,生存手段和以往電影中的外星怪物們截然不同,比起只知道流著哈喇子無目的瘋狂殺戮的異形,怪形更像是個“非暴力不合作”的幽靈,往往可以不費吹灰之力將對手全軍覆滅。

也許換作其它導演,就會把怪形塑造成一個影子殺手,不到最後一刻不現真身來掉觀眾的胃口,卡朋特反其道而行之,影片開場沒幾分鐘就出現了怪形的樣子,並且透過鏡頭毫無保留地把身體各處細節裸露給觀眾,使觀眾泛起胃酸湧動的嘔吐感。卡朋特到底是個拍恐怖片大師,深知怪形和其它怪物不一樣的特性,它千變萬化的能力屬性決定了不存在什麼真面目的問題,重要的是如何把那些千奇百怪的樣子塑造出來給予觀眾新鮮感,這就必須依靠強大的道具製作和特效製作。

22歲的羅伯·伯汀來到卡朋特面前毛遂自薦,他有著亮麗長髮以及絡腮大胡,像是狂野狼人和紳士吸血鬼的混合體,不過他的確深諳此道並且是個才華橫溢的道具製作師,和卡朋特的觀點很一致:他絕對不會向《異形》借鑑任何東西,因為《異形》已使觀眾對於外星怪物的樣子形成了思維定式,一旦重複穿著類人怪物服裝,哪怕是穿著昆蟲模樣的服裝,都不會有一點新意,他們想要的是,不是由人扮演的怪物!

如何呈現怪形的外貌始終是個問題,巧合的是,伯汀在一家好萊塢的萬聖節用品店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由兩張人皮面具扭曲在一起的玩意,這給予了伯汀很大的靈感,從劇本中存在的生物著手設計,此後他居然有一年多沒有出工作室的門,設計了很多怪形與狗、人類變化中的草圖,其實怪物設計說簡單也很簡單,無非是往最噁心了整,你長一條舌頭我長八條,你有一個腦袋我沒腦袋,困難之處在於如何張弛有度,並且易於實現。

卡朋特和伯汀並不滿足於此,他們還要搞更牛更震撼的視覺效果,如果說《異形》中破胸蟲的段落是影史上最恐怖的段落,那麼《怪形》則將這種恐怖感發揮到了極致。伯汀充滿惡搞式地在其中一個被寄生的角色肚子上設計了一張有著鋒利牙齒的血盆大口,突然張開咬掉醫生雙手的景象讓人瞠目結舌,

更加匪夷所思的還在後頭,伯汀像魔術師一樣製作了一個能夠將道具人頭和身軀分離的機關,用來表現怪形遇到危險自我保護逃逸的段落,這一幕使得影片在科幻電影史中有了屬於它自己的位置,忘掉那些由演員扮演的外星人吧,在打破大眾對於外星生物的固有思維之後,哪怕特效還是有點假,但眼前的一切都讓人們深信這是真實。

除了伯汀之外,卡朋特還請到了特效製作界的泰斗級人物斯坦·溫斯頓,那時他還未創作出那些驚世駭俗的金屬機器人終結者,卻在《怪形》中牛刀小試了一把,不僅僅要塑造出怪形的樣子,還要令他們活生生地在膠片上動起來,怪形那些身體各部分蠕動的器官要在畫面中同時動起來並且還要配合真人演員是件比較麻煩的事情,溫斯頓設計了一個像他手掌一樣的怪物,這是在影片開始怪形侵入狼狗的段落,如何將特效做得簡單、便宜、快捷並且還要唬人是最大問題所在,不過對於已經技術很完善的定格動畫來說並不是什麼太大問題,溫斯頓首先製作了一個由機器控制的狼狗頭部,而其蠕動的觸手和宛如花瓣一樣閉合的嘴部則由定格動畫輔助完成,這種根據每秒24禎原理產生的電影魔術可能還要上溯到梅里愛的《月球旅行記》,此項技術在CG動畫產生之前已廣泛應用在電影特效製作中。儘管溫斯頓也參與了電影,但他依然謙虛地說這是屬於伯汀的電影,因為伯汀參與了影片四分之三的特效製作,強強聯手的最終結果顯而易見,由數個小高潮串場起來帶給觀眾好像坐過山車一般的視覺快感。

到此為止,《怪形》的成就似乎侷限在特效製作領域中,影片成為經典的原因遠不止於此,人的恐懼心理來源於自身內心,結合八十年代人們開始廣泛關注的艾滋病以及引發的社會問題,觀眾彷彿透過《怪形》看到了一幕末世預言,無論是把影片中的外星生物想象成艾滋病也好,還是其它能令人致死的傳染絕症,影片透過怪形和正常人類的關係,折射現實中艾滋病患者和我們的關係,是否有勇氣,克服自己內心的恐懼感,繼續保持正常的人際關係交往,影片彷彿一面鏡子,在怪形身上也投射了我們自己的影子,伴隨著人性掙扎與自我拷問,面對業已模糊的怪形真面目,到底是外星人,還是我們自己?

不過對於當時的沉浸在好萊塢閤家歡式大團圓電影俗套的觀眾們來說,似乎還無法接受《怪形》這樣充滿絕望的電影,隨著時間的推移,帶著種種現實問題迴歸影片本身時,《怪形》卻散發出了持久以恆的經典魅力。

如何評價恐怖片《怪形》(the thing)?別西卜2017-09-01 10:14:06

回過頭來才發現這片子沒女角色!難怪我能認真追劇情(doge)。

事實證明大多數恐怖片裡都有一個小動物保護協會成員,大都以狗狗愛好者示眾,然後事實再度證明,這一類人不論有沒有被殭屍,外星生物上了身,他們都是愛搞事的傻逼,一槍崩死準沒錯。

如何評價恐怖片《怪形》(the thing)?影子説電影2021-11-11 20:18:39

電影《怪形》上映於1982年,比同類型電影《異形》稍晚,它所營造的恐怖驚悚氣氛絲毫不遜於後者,事實上,相較於《異形》,前者的手法更為高明,遺憾的是在其後的很長時間裡,它並沒有打造一個類似的《怪形》宇宙,將近三十年後,它的前傳上映,解釋了電影開篇那條狗的來歷,並對那艘外星飛船進行了更詳盡的描繪,既是前傳也是翻拍,卻終究沒能達到第一部的高度,不過還算中規中矩,大家有時間可以看看影子關於《怪形前傳》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