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張藝謀的電影裡,琴棋書畫、京劇雜耍、功夫武俠、鼓瑟琵琶從來都是不可或缺的元素,他將這些元素在自己的影視作品裡重新排列,繪製成一幅“流動”的熒幕

水墨畫

。關注非遺文化、運用傳統非遺元素為電影增色,張藝謀在傳統文化的復興之路上可以說是真正做到了“插一杆旗,試著問鼎”。

2018年,張藝謀攜新作《影》重新迴歸觀眾的視線。

水墨風格的冷豔、真身假身的噱頭、陰陽相生相剋的傳統觀念,這部“潛心四年”完成的大作是張藝謀對自身風格的凝練與對傳統文化的覆盤。

非遺印象丨《影》:張藝謀剪不斷的“非遺情結”

在張藝謀的電影裡,琴棋書畫、京劇雜耍、功夫武俠、鼓瑟琵琶從來都是不可或缺的元素,他將這些元素在自己的影視作品裡重新排列,繪製成一幅“流動”的熒幕水墨畫。

關注

非遺文化

、運用傳統非遺元素為電影增色,張藝謀在傳統文化的復興之路上可以說是真正做到了“插一杆旗,試著問鼎”。

1988年,張藝謀憑藉自己首部執導的電影《紅高粱》獲得

柏林國際電影節

最高獎項金熊獎,他在這部電影中創造性的使用了三十隻嗩吶、四隻笙加一架中國大箭鼓,運用多聲部重疊,構築出具有民族交響樂特點的獨特音響造型。另外,影片中“豫劇”、“

茂腔

”、“秦腔”、“牌子曲”等非遺民樂的表現,也令人耳目一新。

非遺印象丨《影》:張藝謀剪不斷的“非遺情結”

片中《酒神曲》取材於河南豫劇民間音樂元素,曲調高亢,通俗易懂;《妹妹你大膽地往前走》採用了山東地方戲曲的柳腔和茂腔,並且加入了秦腔、花腔的唱法;《顛轎曲》改編自魯西南《抬花轎》、《雲裡摸》及嗩吶牌子曲。。。大幅度跳躍的唱腔高度地展示了黃土高原獨特的自然景觀和地理風貌,唱出了生活在

黃土高坡

上的人民的質樸和勤勞及他們對這片土地的熱愛。

因為電影太火,據說整個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街頭巷尾到處都是電影插曲《妹妹你大膽的往前走》的聲音,順便也讓偏居西北一隅的秦腔在大江南北風靡了一把。

非遺印象丨《影》:張藝謀剪不斷的“非遺情結”

之後的張藝謀,幾乎在每一部電影中都大量的運用了傳統的“非遺”元素。

《大紅燈籠高高掛》裡的京劇和燈籠;

非遺印象丨《影》:張藝謀剪不斷的“非遺情結”

活著

》裡的皮影戲和老腔;

非遺印象丨《影》:張藝謀剪不斷的“非遺情結”

《英雄》裡的古琴、書法、劍道等等。

非遺印象丨《影》:張藝謀剪不斷的“非遺情結”

此外,在電影《影》上映前夕,由張藝謀執導的全新觀念演出——《對話·寓言2047》第二季也低調登場,這部由全球頂尖科技和中國傳統民俗民間文化混搭的觀念劇,可以說是張藝謀對於傳統非遺文化的另類解讀了。

非遺印象丨《影》:張藝謀剪不斷的“非遺情結”

(八部合音表演團隊)

非遺印象丨《影》:張藝謀剪不斷的“非遺情結”

(拉孜堆諧表演團隊)

非遺印象丨《影》:張藝謀剪不斷的“非遺情結”

《嗩吶·潑色》

非遺印象丨《影》:張藝謀剪不斷的“非遺情結”

《長調·呼麥·雲紗》

張藝謀曾說過,我們都是去尋找那些,鮮為人知的、行將消亡的,已經很少有繼承人的非遺級別古老傳統。。。把它們找出來,從窮鄉僻壤裡挖出來,讓它有一個機會,讓我們的後代,讓我們的年輕人,看一下那些傳統的東西,那些古老的東西。”

因此,回到《影》這部作品中,我們不難發現這部電影從始至終貫穿的“

非遺元素

”。

首先是書法。作為一部水墨風格的電影,書法在其中承擔著不可小覷的作用。黑與白、光與暗、正義與邪惡的強烈對比,與

書法藝術

以簡馭繁、縱橫有象的藝術特徵形成呼應。

非遺印象丨《影》:張藝謀剪不斷的“非遺情結”

而在劇中擔綱主演的鄭愷,為了能獨立完成書法寫作的鏡頭,也是親自拜師學藝,反覆練習,累到生無可戀。

非遺印象丨《影》:張藝謀剪不斷的“非遺情結”

“言,心聲也;書,心畫也。”(西漢·揚雄)

書法藝術中的筆墨縱橫,是書者心性的雄發,靈思的展現,如

王右軍

蘭亭序

》之飄逸,顏魯公《祭侄稿》之悲憤。。。從上古發端的書法藝術,透過對線條千姿百態的構建,陳述著中國文化精髓,彰顯著中華民族的精神氣魄。

非遺印象丨《影》:張藝謀剪不斷的“非遺情結”

在多樣化的世界文字中,沒有一種文字會像中文一樣,以形為實,發展成一門獨立的藝術形態,即使隨著科技進步,電腦打字逐漸取代手寫,書法藝術的魅力也未見絲毫消減,反而保持著強勁的發展勢頭,成為當代中國參與者最多、受眾最廣泛的藝術形式之一。

非遺印象丨《影》:張藝謀剪不斷的“非遺情結”

再就是古琴。

《影》中的男女主角子虞與

小艾

,人言“高山流水、玉璧成雙”,琴聲響處,如崩雷炸裂,又如細雨纏綿,彷彿墨液落入雲端,山川江海,

古道天涯

,都在這一曲悠遠的琴聲裡了。

值得一提的是,由梁博和

譚維維

演唱的主題曲《影》,也在伴奏中加入了古琴,並請到古琴大師——

趙曉霞

來演奏。飄渺的旋律中,帶有一絲迷幻。婉轉纏綿,繾綣悠揚,不僅道出了雨中傘下的絲絲柔情,還將金戈鐵馬的豪情展現的淋漓盡致,與黑白水墨色,

陰陽八卦

極完美契合。

非遺印象丨《影》:張藝謀剪不斷的“非遺情結”

《道德經》有云:“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古琴與書法,恰是簡單,禪意,充滿了留白與想象,根植於內心的“集體審美情感”。謝赫曾在《古畫品錄》中提出繪畫“六法”,並將“氣韻生動”作為藝術呈現的最高標準。張藝謀的《影》,無就是這樣的一種“高階”藝術,是流動在熒幕上的靈動與韻味,也是張藝謀在熒幕中探索東方哲學的一次新的嘗試。

非遺印象丨《影》:張藝謀剪不斷的“非遺情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