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給90後解釋下93年王志文和江珊主演的《過把癮》的“里程碑意義”?知乎使用者2014-12-12 14:18:43

老梁說了,之前沒有一部電視劇是專門講男女之間愛情的,這部電視劇開了一個先河。

誰能給90後解釋下93年王志文和江珊主演的《過把癮》的“里程碑意義”?知乎使用者2016-04-17 15:28:51

《過把癮》是出色的電視劇,但她是否就是中國電視劇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其實並不重要。且說說我覺得她出色在什麼地方吧。

凡是出色,必有不尋常處。

90年代初,電視臺播放的電視劇反而比今天來源廣泛,美劇,日劇,港劇,臺劇,新加坡劇是當時除了國產劇之外的主力,大概能佔到50%。國產劇數量上不佔優,質量上更是……,就和當時電視機的質量一樣。國產電視劇也不是沒有好的,比如《紅樓夢》,《西遊記》,這兩部今天重播的話,還是會有觀眾。可類似的經典少之又少,即使當年的海外劇至今堪稱經典的也不多。

國產劇質量低的原因,是電視劇平臺在當時的不受待見。作家更重視寫小說,導演演員更重視拍電影。電視劇彷彿是文藝界的二等公民,和今天的處境不可同日而語。一部成功的電視劇,關鍵資源無外乎好劇本、好導演、好演員,那個時代,好像這三好都是奔著電影去了。

幸好《過把癮》在這三方面的配備相當優異。

第一,劇本。你知道《過把癮》的劇本是將《過把癮就死》、《永失我愛》、《無人喝彩》三本小說合三為一的吧?如果你看片頭的話。王朔在中國文學界的地位尚未蓋棺定論,這和先不忙定《過把癮》算不算里程碑是相似的。王朔的言情小說有一個長處,恰是他那一屆的同行所欠缺的,那就是可讀性,可以理解為較高的娛樂性。把三部不錯的小說濃縮為8集的電視劇,基本是忠於原著的改編,(要胡編亂造也不必用人家三本書了)。除去了原著裡邊一些過於“痞氣”的內容,畢竟是要上中央臺播的嘛。保留了精彩的對白,如果你讀原著的話會發現,很多對白一字未改。也就說“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吧。《過把癮》的故事情節當然也有三起三伏,不過不論原著還是電視劇,畢竟不是鴻篇鉅著,說不上跌宕起伏,沒有那種劇終“一記驚堂木,請聽下回分解”的噱頭。她講的是現代的人和事,不提主旋律,不談歷史文化農工商,沒有柴米油鹽醬醋茶。但基本上適合所有情竇初開以後男女的簡單而又瑣碎的事。因為是濃縮過的,所以劇情沒有拖沓,有人一天看八集,真羨慕你們趕上了好時候。

第二,導演。我很喜歡的另一部電視劇《永不瞑目》,我注意到導演是趙寶剛,後來才發現原來《過把癮》就是他的作品。他在中國電視劇行業是一位高產而不粗製濫造的導演。儘管我完整看過的他的作品只有以上兩部。看看他的履歷,就知道他是言情劇的行家。跟王朔的搭配還真是叫絕。《過把癮》算是趙導的早期卻是相當成熟的作品,原著固然功不可沒,但能成功呈現為一個電視劇作品,導演才是關鍵。

第三,演員。我們只說在《過把癮》裡的他們吧,那時的他們還不是明星。第二集,方言杜梅的結婚證上,方言的年齡是27歲。那一年王志文好像也差不多大。除了年齡,我覺得其它方面王志文和方言的吻合度也很高,我指的主要是脾性方面。實際情況怎麼樣我不知道。只是覺得王志文後來的角色,看得出演技,聽得出臺詞功力,好還是很好,但多少有些刻意。而不知為何,在方言身上,我感覺不出來。不演而像,大概是表演的一種境界,如果碰到合適的角色,就更加相得益彰。同樣情況在江珊之於杜梅身上亦然,難得的是,在好幾個主要演員身上都是這樣。表演不著痕跡,自然放鬆。(除了史可,雖然她的角色其實也蠻逗趣兒的,可是也許是她的名氣當時已然不小,總感覺她沒有隱身在她的角色裡。可能這是我的問題吧。)演員們能有如此水準的發揮,還是得感謝導演的選角和調控。若干年後,王志文和江珊合作了一個電影,電視臺放的時候,我沒有看完。

用一千多字迴應這個話題,因為我很喜歡《過把癮》,大學期間碰上重播,就多個理由不去自修。至於是不是“里程碑”?如果沒有人能證明她是,你就不喜歡她了嗎?要我說,這是一部電視劇的精品,除了硬體不如當時的國際水平和今天的國內水平,其它都足以傲視同儕,即便是主創人員的其它作品。可惜而又可喜的是,精品也就這麼幾部,省了我很多看電視的時間。

誰能給90後解釋下93年王志文和江珊主演的《過把癮》的“里程碑意義”?知乎使用者2016-11-09 17:00:33

因為能八集拍完的東西,不用搞八十集。通俗小說就是通俗小說,也還不是IP,不用考慮媒採的方方面面。選演員還是在看是不是適合角色……好像也沒什麼里程碑,就是那個時候就是那個樣子的。國產愛情不用對著青山呼喊,也不用借瓊瑤阿姨的眼淚水……算一次愛的教改……

……愛情也沒非要透過一個故事成為觀點,它連個道理也沒講清楚,真是太好了。

誰能給90後解釋下93年王志文和江珊主演的《過把癮》的“里程碑意義”?聖誕小伊布2018-10-26 20:52:01

王志文真帥啊,是那種骨子裡的帥

誰能給90後解釋下93年王志文和江珊主演的《過把癮》的“里程碑意義”?鄭捕頭2021-09-26 11:24:43

內地第一部偶像劇是哪個?

有人可能會說,是李亞鵬、徐靜蕾演的《將愛情進行到底》。的確,這一部確實更具有偶像劇氣質,但如果再往前探究,王志文、江珊主演的《過把癮》,才是國產偶像劇的開山鼻祖。

誰能給90後解釋下93年王志文和江珊主演的《過把癮》的“里程碑意義”?

在這部只有八集的電視劇出現之前,我們是沒見過只談感情的國產劇的,而這部劇的受歡迎程度,當年也超乎很多人的預料。王志文和江珊,更是因為《過把癮》過足了偶像的癮。他們在當時受到歡迎的程度,不亞於那些擁有眾多追星族的港臺明星。

誰能給90後解釋下93年王志文和江珊主演的《過把癮》的“里程碑意義”?

然而就是這樣一部開山之作,在最早拍攝的時候,不管是導演還是演員,其實內心是沒有太厚重的底氣的,也不會想到後來會那麼受到熱捧。

誰能給90後解釋下93年王志文和江珊主演的《過把癮》的“里程碑意義”?

01

拍完《皇城根兒》之後,導演趙寶剛有些不太自信,有人質疑他的導演能力。接下來拍什麼呢?他想到拍攝一部只談感情的電視劇,於是他想到了當年正火的作家王朔。

誰能給90後解釋下93年王志文和江珊主演的《過把癮》的“里程碑意義”?

王朔告訴趙寶剛,他那些小說只有《過把癮就死》還沒被影視化。但趙寶剛看完之後發現體量不夠,於是把王朔所有小說都讀了一遍,發現如果把這部小說,和另外的《無人喝彩》和《永失我愛》結合起來,就夠得著拍一部劇了。

02

趙寶剛決定用《過把癮就死》裡的方言和杜梅作為主角,那麼演員找誰呢?用現在的話來說,趙寶剛不想把兩人拍得過於油膩,也不能完全像普通北京人的形象,就找來了王志文和江珊。

誰能給90後解釋下93年王志文和江珊主演的《過把癮》的“里程碑意義”?

誰能給90後解釋下93年王志文和江珊主演的《過把癮》的“里程碑意義”?

誰能給90後解釋下93年王志文和江珊主演的《過把癮》的“里程碑意義”?

王志文已經演過《皇城根兒》,不是北京人,正好能把北京人之外的魅力表現出來,把北京人的缺點遮蔽掉,儘管在審美上王志文這種小生在當時並不太吃香。而江珊雖然是北京人,但她是小學時候才到北京,既有北京女孩兒的真實,也有南方女性的婉約,很符合趙寶剛心目中杜梅的形象。

誰能給90後解釋下93年王志文和江珊主演的《過把癮》的“里程碑意義”?

誰能給90後解釋下93年王志文和江珊主演的《過把癮》的“里程碑意義”?

拍攝並不順利。從劇本寫出來送審開始,就面臨各種批評。劇本不斷被否定,被認為庸俗無聊,多次修改好不容易拍出來,王朔的名字又不允許放在片頭醒目位置。而臨近首播,播出時間又一推再推。

誰能給90後解釋下93年王志文和江珊主演的《過把癮》的“里程碑意義”?

最開始定在央視一套晚上八點黃金檔,而後改到9點,最後又改到10點之後的午夜檔。趙寶剛很受打擊,對這部劇的前景逐漸失去了信心。

03

1994年的一天深夜,電視劇《過把癮》終於在央視一套亮相。那個時候的中國老百姓,按理說是不太習慣在十一二點還看電視劇的。

然而就在前兩集播出之後的當晚,趙寶剛家的電話開始響個不停,大部分都是影視圈的人,他們除了表示祝賀,再就是等不及了,急於看到後面幾集的劇情發展。

誰能給90後解釋下93年王志文和江珊主演的《過把癮》的“里程碑意義”?

趙寶剛大受鼓舞,一邊用家裡的錄影機複製帶子,一邊琢磨,這劇有那麼好嗎?

觀眾用實際行動,給了肯定的回答。因為這部劇,央視收到幾大袋子的觀眾來信,都要求儘快重播。因此大概在首播一週之後,中央二臺就在晚八點的黃金時間,重播了《過把癮》,其後更是一再重播。只有八集的這部劇,成為那時候最為熱門的國產劇。

誰能給90後解釋下93年王志文和江珊主演的《過把癮》的“里程碑意義”?

04

王志文和江珊也被帶火了,火到他們自己都感覺不可思議。他們第一次辦觀眾見面活動是在天津的百貨大樓,活動結束之後他們根本沒有辦法離開現場。導演趙寶剛想從視窗奪路而逃,結果不小心被劃破了腦袋,王志文他們不得不大喊救人才得以撤離現場。

誰能給90後解釋下93年王志文和江珊主演的《過把癮》的“里程碑意義”?

王志文成為內地第一個男性偶像。有一次劇組在餐廳的四樓包間吃飯,樓下聚集了王志文的大量觀眾,高喊王志文的名字。為了讓觀眾離去,王志文不得不推開窗戶跟大家打了個招呼。他剛一在陽臺出現,下面的觀眾就一片歡騰。

誰能給90後解釋下93年王志文和江珊主演的《過把癮》的“里程碑意義”?

05

從演員受到的歡迎程度來看,如今的年輕演員受到的追捧更瘋狂,然而這並不說明作品更完美更成功。那麼,現在我們還能不能塑造出《過把癮》中方言那樣富有個性又受到歡迎的人物?

誰能給90後解釋下93年王志文和江珊主演的《過把癮》的“里程碑意義”?

趙寶剛對此感到悲觀,他認為現在大部分人都活得沒什麼個性,生活和趣味變得趨同,甚至對男性的審美都變得混亂,所以王志文扮演的方言那樣的人,也就不太可能出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