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設計學研究的現狀

現代設計的目的和特徵:

設計的終極目的:

改善人的環境、工具以及人自身。

社會特徵:

設計的經濟性質和意識形態性質,即設計的社會特徵,使設計學研究必須從傳統的單純對設計師傳統研究和設計宣言的研究中分離出來,給予其研究物件的經濟特質、意識形態特質、技術特質和社會特質以應有的重視。

設計學研究的現狀:

設計學研究是一個開放的系統,除了從自己的木學科——美術學那裡繼承了一套完善的體系之外,它還要廣泛地從那些相關的學科,即哲學、經濟學、社會學、心理學那裡獲得啟發,借用詞彙,吸收觀點,消化方法。這便是當今設計學研究的現狀。

一、對當代西方設計思潮的一般看法

(一)符號學理論:

20世紀偉大的人文學者貢布里希(1909-2001)開啟了符號學和設計學的交叉研究。

1、定義:

圖案和符號之間的分界,即單純裝飾性和象徵性之間的區別。

符號學(名詞解釋):

按照貢布里希的說法:“普通符號科學——它有各種名稱:符號學或語義學,這些術語來自希臘語sema(符號)。人類的思維和語言交往都離不開符號,而人的意識過程是一個符號化過程,思維無非是對符號的一種組合、轉換、再生的操作過程。符號是人類認識事物的媒介,符號作為資訊載體是實現資訊儲存和記憶的工具,符號又是表達思想感情的物質手段,只有依靠符號的作用人類才能實現知識的傳遞和相互的交往。簡言之,人類的意識領域就是一個符號的世界。

2、代表人物及其理論:

20世紀初美國的皮爾斯、奧地利哲學家維特根斯坦和瑞士語言學家索緒爾對符號學的重要理論成果給予設計學重大影響。20世紀60年代設計學研究者開始對符號學發生興趣,並將它看作理解視覺世界的方法。

馬克斯·本塞:

德國哲學家本塞對符號學在設計領域裡的應用作了開拓性研究。本塞按照符號學理論將世界分為四種物件:自然物件、技術物件、設計物件和藝術物件;四種物件分別透過三種參量來規定:固有性、確定性和預期性。

設計物件:是被建構的,可以預期的,是按照計劃製成的,具有審美的內涵或是其審美性質具有非確定的性質,具有可重複性;

技術對像:可以預期的,是按照計劃製成的;

自然物件:現實存在的;

藝術物件:具有審美的內涵或是其審美性質具有非確定的性質。

設計物件可以劃分三個階段:(1)規劃階段:

將功能和普遍化概念系統與一套所選擇的物質媒介的組成材料結合起來,以便能夠實現所預期的設計物件;

(2)實施階段:

由物質系統、質料系統、技術功能系統和構成系統來實現地製造出作為產品的設計物件的語義和形態系統;

(3)應用階段:

設計物件作為產品或實在物在人的行為系統中發揮功能,用作滿足需求的使用物件。

3、符號學在建築中的應用(建築符號學):

20世紀50年代西方設計界將符號學方法用於建築設計,後現代建築正是運用符號學方法從而豐富了建築的意義,由於建築符號學的發展促成了後現代建築的興起。

門、窗、柱、隔牆等是建築語言的單元,由這些單元而組成短語、句子,從而具有多層次和多義性。

建築語言的形成有一個由深層結構向表層結構轉化的過程,其深層結構被概括為(1)建築是人類活動的容器;(2)建築是氣候的調節器;(3)建築是某一文化的象徵;(4)建築是對資源的利用。

表層結構:

即建築形式則是功能的表現者。

4、影響:

符號學理論給人們提供了一種極有啟發的分析方法,使人們用它來探求視覺世界,然而就目前而言,關於符號學的討論大多限於理論的爭辯。

(二)結構主義

(名詞解釋)

1、定義:

結構主義理論是一種社會學方法,其目的在於給人們提供理解人類思維活動的手段。最著名的結構主義倡導者是法國人類學家列維-施特勞斯(1908-2009),主要研究它所稱的文化人類學,涉及原始社群中的社會結構、神話結構、思維結構和歷史結構等方面。

2、代表人物及其理論:

(1)列維-施特勞斯(1908-2009):

結構主義倡導者,法國人類學家——《結構人類學》(1936)——探討裝飾紋樣的形式結構問題;《野性的思維》(1962)不僅討論人類學,還涉及語言學、邏輯學、社會學、心理學、美學、歷史學、哲學等方面的問題——用結構主義方法探討過藝術的特性。

(2)福柯:

法國結構主義哲學家——提出“無意識結構”概念,認為這種先驗的結構早在嬰兒、神話、宗教儀式中無意識的存在著,它是一種靜止的、孤立的、純粹同時態的結構,這種無意識結構幾乎隱藏在一切文化形態之中。任何知識從本質上講都只有“無意識結構”。

(3)羅蘭·巴特(1915-1980):

法國結構主義哲學家——其著作對設計師們有著巨大的影響《神話》(1972)一書享有近似傳奇式的地位。

理論要點:

1>巴特認為,不應當從視覺設計的觀點來看待大眾文化,而應當認識到大眾文化揭示了當代社會潛在的框架結構;

2>他力圖從設計的世界裡推匯出影象與形式的意義,用他的話就是影象與形式的神話。他試圖理解左右社會的一種框架結構,從這點來講,他的理論體現出結構主義觀點;他將設計看作是一系列可以進行分析的文化符號,就這點而言,他又表現出新的符號學特徵。

受巴特理論的影響,

英國

設計史家

福蒂

出版了一本全新的設計史著作《慾望的物件物:設計與社會1750-1980》(1986)

理論要點:

1>主張將設計史當作社會史來研究;

2>要研究設計如何影響現代經濟的程序,反過來,現代經濟又是如何影響設計的(設計和經濟)。

3、如何用結構主義方法探討藝術的特性?

在《結構人類學》中,施特勞斯曾探討過裝飾紋樣的形式結構問題,並試圖從社會結構的某些特點中找到解釋。在《野性的思維》中,他用結構主義方法探討過藝術的特性:畫家總是居於圖式和逸事之間,他的天才在於把內部與外部的知識,把“存在”和“生成”統一起來;在於用他的畫筆產生一個並不如實在的物件,然而他卻能夠在其畫布上把它創造出來;這是一種或多種認為的和自然的結構與一種或多種自然的和社會的事件的精妙結合。美感情緒就是結構秩序和事件秩序之間這一統一體的結果,它是在由藝術家而且實際上還由觀賞者所創造的這個東西的內部產生的,觀賞者能透過藝術作品發現這樣一個統一體。

(三)解構方法

1、定義:

解構方法也是從符號學引申出來的一種分析方法,他所要結構的是社會模式和大眾傳媒中有關性別、地位的流行套語。對待影象,結構方法企圖揭示其多層面的意義。按照結構主義理論,我們可以運用科學的符號學原理來分析影象,並且分別說明其視覺的、文化的、以及語言的意義,這一分析過程被結構主義理論家稱之為

解碼

2、代表人物及其理論:

(1)鮑德里亞:

法國社會學教授——是後現代主義最著名的理論家,曾用結構方式探求廣告與消費文化對當代社會的影響,尤其對所謂原創性提出挑戰。他認為,在一個運用新技術、透過電視與傳真不斷製造資訊和影象的時代裡,所謂真實已經在本質上毫無意義。客觀的“真”與“假”問題是一個偽問題,因為在一個新的物理世界裡,主觀的判斷註定要影響客觀的事件,因此,真理只存在於觀者的眼裡和心裡。

理論要點:

1>解構中“真實”的概念,贊成藝術家用“挪借”方式進行設計,改變了“設計必須永遠是原創的或新穎的”這一觀念;

2>我們的文化是一個四面有鏡子的房屋,其主體就是影象及映像,這些影象和映像由有我們的資訊所製造。

(2)多默:

1990年出版了《現代設計的意義》,多默不同意鮑德里亞“我們無法區分真與假”,注意到鏡子屋外面的人。

理論要點(分析)

:1>設計分為“顯現設計”(風格設計)和“隱性設計”(工程設計)兩種。顯性設計是風格設計;隱性設計是工程設計。顯性設計的目的在於引導消費,隱性設計決定設計品的功能。2>風格設計家實際上是處於製造商、工程師及應用科學家與消費者之間的中間人,三者之間的關係有賴於共同的價值觀念。如果製造商獲取利潤,設計師取得收入,消費者的自信受到尊重,那麼三者便有了共同語言,他們對於設計品的風格、材料以及價值的看法便達成一致。這種一致體現為常規的趣味、確定的階級和相應的時尚,這些正是文化史的階段性特徵。

(3)德里達:

20世紀60年代以後,法國哲學家德里達在《論語法學》藝術中確立瞭解構主義理論,之後便作為一種批評型別廣泛運用。

(四)混沌理論

(名詞解釋)

1、定義:

混沌理論來自於自然科學界。按照通俗的解釋,混沌理論是要向我們說明,我們才剛剛開始理解自然界的複雜性,即自然現象及其事件的連鎖反應,如蝴蝶效應。混沌理論不是要把簡單的事物弄的更復雜,而恰恰是為尋求複雜現象的簡單根源,提出新的觀點和方法。

事實上,與任何試圖給事物以秩序和結構的方式相比,混沌的思維方式能給人們提供更為豐富的觀念,而創造性地混沌理論在設計作品中的反映已經具有了國際性的意義,其中創造性的混沌也隨處可見。

但是,對於設計史研究而言,創造性的混沌不是一場設計運動,而是後現代主義所提供的多元主義理論的一個方面。

2、代表人物及其理論:

曼德爾布羅特:

這一理論的最有名的著作,哈弗大學的科學家——《自然的實用幾何》(1980)

伯曼:

《一切固定之物煙消雲散》(1983)——伯曼解讀了一些書籍,並試圖“研讀”空間和社會環境,向設計家們表明設計家應當努力探求混沌的文化潮流。

3、影響:

混沌的思維方式給人們提供了更為豐富的觀念。20世紀80年代,講混沌理論的概念運用到設計領域成了一種時髦的事。“創造性的混沌”成為一種態度,用來反對將設計看做是單一和有秩序的觀點,主張設計家應當努力探求混沌的文化潮流。但是,對於設計研究者而言,創造性的混沌不是一場設計運動,而是後現代主義所提供的多元主義理論的一個方面。

(五)綠色設計

(名詞解釋)

1、定義:

綠色設計來自旨在儲存自然資源、仿製工業汙染破壞生態平衡的一場運動,雖然它迄今仍處於萌芽階段,但已經成為一種極其重要的新趨向。

綠色設計源於20世紀60年代在美國興起的反消費運動,這場反消費運動是由記者帕卡德猛烈抨擊美國汽車工業及其帶來的廢料汙染問題而引發的。在今天,尤為重要的是,環境保護問題已提到了立法的高度。例如歐盟國家已經提出了一項環保政策:製造汙染者必須對汙染的後果負責。綠色設計本身已成為了一門工業。

所謂多重設計,實際上是指批評者要求設計家能夠因時因地地提供更多的設計以供選擇而不是說服或強迫人們接受單一的設計。

2、發展與影響:

綠色設計的倡導人之一 威爾士親王:禁止在自己的王室使用各種噴霧劑,而是提倡有機肥料的農耕方式。

設計家們被鼓勵參與早期規劃工作,以幫助解決關鍵的資源問題;“生態平衡”一詞,是一種評估方法,它主要考慮能源消耗、回收、原材料使用、汙染和廢棄物等方面的因素;這種方法試圖全面詳細地描繪出各種材料對環境的整體影響。綠色設計至今仍只是涉及這一廣泛而複雜的問題的表面,但卻出現了一些新的趨向。

(六)資訊科技

1、定義:

資訊科技主要是指資訊的獲取、傳遞、處理等技術,它以微電子技術為基礎,包括通訊技術、自動化技術、微電子技術、光電子技術、光導技術、計算機技術和人工智慧等。作為資訊科技核心的微電子技術,它的發展首先引起了計算機技術的巨大變革。對於設計而言,計算機技術和通訊技術這兩大領域的發展,已經改變了20世紀以來設計的過程和生產。

2、資訊科技對設計學發展提供了哪些優勢?

1>現代資訊科技的運用,它不僅減少了公務旅行的開支,更重要的是大大加速了產品開發和銷售的速度,使資金週轉率大為提高,社會資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

2>它還能打破企業間競爭和合作的地域限制,使全球性企業可以把自己的研究開發部門、加工基地、銷售總部分設在世界各地,而各部門的資訊系統如同在一個辦公室裡那樣方便;

3>也是由於現代資訊科技的運用,使得知識形態的生產力更迅速、更廣泛地傳播,並得到充分的利用。設計師們可以透過由計算機和通訊技術支援的資料庫很快獲取最新的設計引數、圖紙和工藝檔案,是社會勞動生產率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