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安達是一個怎樣的國家?小龍2017-06-27 21:42:43

本人在基加利,已有六個月。來之前,在網上想事先了解一下這個神奇的號稱千丘之國的國度,看到一句話:非典型性的非洲國家。六個月後終於體會到這句話是多麼到位!

良好的城市規劃 乾淨的街道 晚上可以自己一個人遛彎的的治安 辦事兒不向錢看的政府機構 路上不會刻意查你車的警察 。。。而且這一切離這個國家最悲痛的日子才過去23年

盧安達是一個怎樣的國家?金戈鐵馬2017-06-30 03:13:06

謝邀。

截止到目前,我在盧安達已經工作接近3年了,下面簡單聊幾點。

第一,治安很好。當下盧安達的治安環境很好,不論是在貧民窟還是鬧市區,不用擔心安全問題。之前,我曾經在 南美洲和非洲治安最好的國家分別是什麼? - 知乎 這個問題下面回答“目前非洲治安最好的國家是盧安達”,並且列舉了一些例子和一些照片來佐證。如果不是看到大屠殺紀念館及相關標誌,是不會想起23年前這裡曾經發生過震驚世界的大屠殺(genocide)。這些都與盧安達政府和人們的努力分不開。

第二、氣候宜居。典型的熱帶高原氣候,氣溫常年在20度左右,在屋子裡面不需要開空調和電扇。這裡沒有四季,每年有兩個旱季和兩個雨季。在雨季的氣候稍微低一些。盧安達有一個綽號“千丘之國”,整個國家多山。首都基加利地區最高的山為加里山(Jali Mountain),海拔一千七百米左右,位於赤道和南緯一度之間,獨特的地理造就了獨特的氣候。平時穿T恤、襯衫就可以,只有雨季天氣涼的時候需要穿個外套。晝夜溫差較大,晚上睡覺需要蓋被子。

第三、語言情況。盧安達境內主要使用4種語言:盧安達語、英語、法語和斯瓦西里語。盧安達國家統計局平均每10年進行一次全國人口普查,最近的兩次分別是2002年和2012年的調查: 1、 根據盧安達國家統計局(NISR)在2002年的全國人口調查報告顯示,在盧安達境內最主要的4種語言分別是kinyarwanda(盧安達語)、French(法語)、English(英語)和Swahili(斯瓦西里語)。在2002年,幾乎所有的居民都可以說盧安達語,佔比約99。4%。2002年盧安達會說法語、英語、和斯語的人數比例分別為3。9%、1。9%和3%。2、盧安達國家統計局(NISR)在2012年的全國人口調查報告中加入了識字因素的考量,該報告顯示:(1)全國68%的人識字(能讀、能寫),全國29%的人不識字(能說、不能寫),即97%的人會說盧安達語。(2)城市地區的居民文化程度普遍偏高,城市地區82%的人識字,農村地區的識字比例為65%。(3)男性的識字比例(73%)比女性(65%)高。(4)居民的識字率區域分佈明顯,例如首都基加利的識字率85%明顯高於外省。詳見

http://www。

statistics。gov。rw/publi

cation/rphc4-thematic-report-educational-characteristics-population

第四、經濟生活。盧安達是一個農業國,經濟作物有咖啡、茶葉。但近年來,很多企業在這裡投資,經濟發展較快。建築類的企業有:有中土、中地、中國路橋等。通訊類的企業有:MTN、Airtel、TIGO等。傳媒類的企業有:StarTimes(四達時代)、DsTV、Canal+等。餐飲類的企業:T2000的Bamboo中餐廳、唐人飯店、中國印象飯店、世紀公園餐廳、New Cactus法餐廳等。曾經跟當地同事聊天,得知當地人的收入情況較低,從低到高依次是:力工(幹一天活能掙3千盧郎左右),摩的司機(當地人的交通主要靠摩托車)、辦公室白領(月薪一般10萬盧郎及以上)。在基加利消費如下:在Simba超市旁邊的餐廳吃一盤牛排需要 4500盧郎,喝一杯cocktail juice 2000盧郎。在MTN Center喝一壺African Tean需要3500盧郎。當地人吃飯會找比較小的餐館,一般1000盧郎搞定。現在的匯率1美元約換830盧郎。

盧安達是一個怎樣的國家?波布非洲2018-01-10 10:08:10

之前幾位的回答有些舊了,正好前不久,

CNN列出了2017年旅行最佳目的地榜單

,全世界只有

17個地點

入選,至於這個數字為什麼不是10,也不是100,據說是因為它綜合了全球各地的旅行達人的意見,不為湊整數,但也不漏掉任何一個好地方。

這份精挑細選的名單之中就有非洲小國

盧安達

,另外,世界旅行大獎

(World Travel Awards)

也把

“2017非洲最佳旅遊目的地”

的稱號頒給了盧安達,而世界旅行大獎是全球公認的旅遊業界最高榮譽獎項,透過全球超過20萬的旅遊業專業評委和旅客的投票產生。

盧安達是一個怎樣的國家?

這個結果是很多人意想不到的,就算盧安達能PK掉南非、摩洛哥甚至肯亞,它為啥能在全球這麼多旅行地之中脫穎而出?仔細想一下,

盧安達確實實至名歸。

提起盧安達就不得不說此地獨一無二的特色專案 —— 山地大猩猩追蹤

盧安達是一個怎樣的國家?

要說盧安達最重要的旅遊資源,那當然是山地大猩猩了。去年5月份,盧安達將“追蹤”山地大猩猩的“許可證”費用由先前的每人750美元提高到

1500美元

。也就是說你在盧安達瞅一眼山地大猩猩,光門票就得花上一萬人民幣,比國內一線城市的平均工資還高,但遊人還是趨之若鶩。

沒辦法,

人家貴得理直氣壯。

首先,山地大猩猩實在是太珍貴了,它被評為全球十大最瀕危的稀有動物之一,主要分佈在盧安達、剛果(金)和烏干達三國交界處的維龍加地區,全球僅有880只左右,比野生大熊貓和犀牛的數量還要少,提高門票就是為了加強保護。而且,盧安達政府每年頒發的“許可證”名額是有限的,想看它們

必須得提前預定,還不一定排得上隊。

盧安達是一個怎樣的國家?

而且,

追蹤”山地大猩猩真的是一項很有趣的體驗。

想看到它們,你先得在嚮導的帶領下穿越一片美麗的迷霧森林,時不時還能看到色彩斑斕的小鳥在林中歌唱,頑皮的猴子在樹間跳躍。盧安達的山地大猩猩有10個家族,每個家族裡都有至少由一隻銀背大猩猩帶領,追蹤不同的家族要走不同的路線。

盧安達是一個怎樣的國家?

成熟的雄性大猩猩的背部毛是銀灰色,擔當家族領袖。

大猩猩是最接近人類的靈長類動物之一,它們

聰明、友好

,“粗糙”的外表下有一顆柔軟的心,只要和它們相處一小會兒,你就會拜倒在它們的石榴裙下。

盧安達是一個怎樣的國家?

溫馨的母子

盧安達是一個怎樣的國家?

爬樹的猩猩寶寶

盧安達是一個怎樣的國家?

欣賞自己的美甲

盧安達被稱作“千山之國”,雖然是一個東非國家,但是卻有著和肯亞、坦尚尼亞截然不同的自然風光,這裡有蔚為壯觀的火山和茂密的熱帶雨林,還有連綿的山丘和草原,蜿蜒的河谷和的星羅棋佈的湖泊點綴在其中,

自然風光那叫一個美。

盧安達是一個怎樣的國家?

在這樣一個理想的自然環境下,盧安達擁有種類豐富的野生動植物,光鳥類就有670種之多,包括一些稀有的鳥,比如鯨頭鸛、鷺、蛇鵜等,你都能在盧安達看到。

這些動植物資源被盧安達的三個國家公園很好地保護著,上面提到的大猩猩生活在火山國家公園中;紐恩威國家公園有非洲最古老的雨林,生活著機靈頑皮的黑猩猩,有各式各樣的熱帶蘭花;阿卡蓋拉國家公園是熱帶草原系統,你能看到數量眾多的大小野生動物,包括黑斑羚、小羚羊、長頸鹿、大象、野牛、土狼、獅子和河馬等。

盧安達是一個怎樣的國家?

盧安達境內的蘭花有100多種

因為盧安達整個國家的地勢比較高,所以它雖然處在赤道地區,但氣候涼爽宜人,空氣清新溼潤,被稱為

“常春之國”、“非洲的瑞士”

,非常適合居住。

去非洲的國家旅行,我們會擔心那裡“髒亂差”的環境,但盧安達絕對會顛覆你的認知,這裡人對環境保護的意識完全不輸新加坡。

“乾淨!”、“像日本”、“整潔有序,媲美新加坡”……這是波布非洲從盧安達回來的客人,在旅程結束之後經常提到的感受。

盧安達是一個怎樣的國家?

穿梭在在盧安達首都基加利的大街小巷,你會時不時懷疑自己來了一個“假非洲”,因為整個城市的規劃非常棒,雖然沒有高樓大廈鱗次櫛比,但一棟棟建築整齊地排列著,鬱鬱蔥蔥的綠化點綴其中,讓人感覺不到一絲雜亂。這裡的地上幾乎看不到一片紙屑、一個菸頭,車輛有序地前行,一切都是井井有條的。

盧安達是一個怎樣的國家?

仔細觀察你會發現,在盧安達是不存在“白色汙染”的,因為它是非洲最早實行“禁塑令”的國家,而且是全國禁塑,政府對使用塑膠袋有很強的懲處力度,就算去到一個鄉下毫不起眼的菜市場,那裡的攤主都會

用紙袋給你裝東西

盧安達是一個怎樣的國家?

紙袋生產

除了環境整潔,盧安達還是非洲最安全的國家之一,在這裡旅遊,你大可舒緩對非洲治安高度緊張的神經。因為安全,乾淨,還因為政府廉潔,越來越多的海外投資者願意來這裡發展事業。

樂觀熱情的盧安達人

盧安達人

講究禮貌,待人斯文

,這種注重禮儀的民族傳統習俗總是給外來客人留下深刻美好的印象。

盧安達是一個怎樣的國家?

去這裡的遊客很少會遭遇宰客,也很少會和當地人產生糾紛。這裡沒有纏人的巴士司機死命拽你的胳膊非得上他家的車;沒有商販因為談不攏價格而氣急敗壞,對你大喊大罵;打摩的,司機帶錯地方再送你去目的地後,不會看你老外就故意多要錢。

盧安達是一個怎樣的國家?

盧安達手編筐

當地人相互見面會互相友好地招手,如果是多日不見的老朋友,除熱情問候外,還會擁抱一番,貼一下面頰。如果是國外的遊客,走在路上,還可能會有盧安達大媽對你微笑,盧安達人早已走出了1994年的那場傷痛,正在用心經營現在的新生活。

中國人在盧安達人的心目中留有非常友好的印象,和他們相處時,你會感受到一份格外特別的親切和友好。

盧安達是一個怎樣的國家?

波布非洲 | 微信公眾號ID:hshafrica

一個非洲故事 一次體驗式旅行 一款匠心之作

盧安達是一個怎樣的國家?歷史環遊記2021-03-09 17:51:20

盧安達,地處非洲中部的山地地區,是一個非常小的內陸國家,由於到處都是山地和丘陵,被稱為「千山之國」。

深處非洲腹地的盧安達

別看是被大山層層環抱,但這裡的土地卻非常肥沃,特別適合農業耕種和畜牧。於是,以種地為生的農民,被稱為「胡圖人」,以放牧為生的牧民,就被稱作「圖西人」。

是的,你沒有看錯,「胡圖」與「圖西」兩個詞,最初的意思就相當於「農民」、「牧民」,是個職業劃分,根本不含有任何民族血統的概念,兩種人說著同樣的語言,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你種田來我放牛,日復一日的過日子。

這一時期的胡圖族與圖西族相互之間與沒有矛盾?這一問題眾說紛紜,不過想想看,在任何一個社會環境下,從事不同行業的人之間都可能會有摩擦。由於圖西族人從事的是畜牧業,有牛有羊,可能多多少少會比種地的胡圖族富裕一點點,但是如果說兩種職業型別的人因為這點貧富差異,就結下了樑子,實在有點誇張。

從 16 世紀中期開始,非洲中部地區,開始陸續出現了一些小的封建王朝,這些王朝的所在地,就在今天的盧安達與蒲隆地兩國之間,但是在當時,「國家」的概念是完全不存在的。

其實直達今天,在非洲這片土地上,很多人對部落、族群的歸屬感,都要遠遠大於「國家」概念,在他們眼中,所謂的「國境線」、「國家主權」完全就是西方殖民者強行植入的舶來品、是一紙空文。許多西方社會學家認為:缺乏現代主權國家意識,就是非洲長期處於動盪、落後的主要原因。

這種觀點是怎麼形成的呢?我們後面再說。

透過 1884 年柏林召的「西非會議」,德國人拿到了東非的大片土

地。

正是由於地處非洲腹地,所以早起的歐洲殖民者一直沒有涉足盧安達的土地,很長一段時間中,這裡都算是一片淨土。

直到 19 世紀末,剛剛完成了統一的德意志才開始學著英法的套路,尋找海外殖民地,但是這個時候好的地方早就已經被其它歐洲列強瓜分的差不多了,德國人只能想辦法撿一些邊邊角角的地方。

1884 年,德國的「鐵血宰相」俾斯麥在柏林召開了一個「西非會議」,經過一番談判協商,不費一兵一卒就獲得了非洲中東部、西部的大片土地,這就是後來所謂的「德屬東非」,這其中就包括後來的盧安達、蒲隆地和坦尚尼亞等地區。

隨著殖民者的到來,一切都變了。殖民者帶來了蒸汽機、發電站,帶來了鐵路和電話,也帶來了一顆仇恨的種子。

「含米特理論」與「顱相學」

許多人覺得 「種族主義」的這套東西,主要是隨著二戰時期的納粹德國興起的,要不然,為什麼大部分西方的種族主義者,多多少少都愛和「新納粹」搞上點聯絡呢?

實際上,早在 19 世紀末,隨著西方資本主義列強的不斷擴張,類似「白人至上」的種族主義的觀念就已經開始成形了,而且,並不是發源於德國。

當時,歐洲盛行一種「含米特」理論,這套觀點認為:歐洲的白人最文明、最至高無上的種族,除此之外,在地中海和北非地區,還生活著一些 「失落的基督徒」,他們是比黑人更文明的「黑面板的基督徒」 ,是歐洲白人失散的兄弟。

這套理論聽起來雖然有點荒唐,但是對於殖民者的統治卻是非常有用的,因為在陌生的非洲,德國人不可能靠一己之力治理好整個殖民地,他們必須要在當地人中,培養、扶持一批與自己更為親近的族群。想要培養這種親近感,多少還是需要一點理論基礎做鋪墊的。

於是,當時的德國殖民者,在圖西族、胡圖族這兩個原本沒有任何血統差異的族群中,硬生生凹出了一套設定。把圖西族挑了出來,把他們說成是「白人遺失的兄弟」。這大概是因為考慮到圖西族人數比較少,而且作為牧民、相對比較富裕的原因吧。

最初在「德屬東非」的德軍部隊中,黑人士兵基本上都是圖西族

總之,在「含米特」理論的支撐下,德國人很快搞出來了套「胡圖與圖西起源論」,還編纂出了一套根據身高、膚色來區分兩族的標準。這套理論認為:胡圖人起源於南方山地,膚色黑且身材矮小,圖西人起源於北方尼羅河,因為是失落的基督徒,所以長得更接近歐洲人,膚色比較淺,而且身材高大。

就這樣,圖西族一下子成了比胡圖族更優越的「高等民族」,成為德國在東非的扶持代理人,開始代表殖民統治者的利益。

說到這裡,稍微補充一點。種族主義其實一直都是個非常荒唐、模糊的概念。表面上看,這套理論是嚴格的建立在血統、基因上的,但實際上完全是被野心家們隨意利用的。

就拿二戰時期的納粹來說,如果嚴格按照希特勒規定的「雅利安人」種族理論,黃種人是絕對的「劣等民族」,但是當時處於牽制蘇聯的戰略考慮,為了和日本結盟,希特勒硬是將日本人說成是「名譽雅利安人」。由此可見——誰是親兄弟,誰是劣等人,唯一的鑑定標準,就是有沒有利用價值。

然而,德國人在非洲殖民的日子並沒有維持多久,1918 年,德國在一戰中戰敗,協約國根據巴黎和會簽訂的《凡爾賽條約》,解散了德國的殖民地, 「德屬東非」下的盧安達和蒲隆地,被交給比利時託管,為了避免殖民地交接可能出現的動亂,比利時繼承了德國的政策,繼續讓圖西族人擁有較高的社會地位。而且,還將種族鑑別的這套東西發展得更近了一步。

電影《盧安達飯店》中男主角的身份證,上面蓋有清晰的「HUTU」(胡圖族)戳記

1933 年,比時利殖民者對盧安達和蒲隆地進行了一次全面的人口普查,在這次普查中,比利時人透過「顱相學」,測量了所有人的面部尺寸,根據標準數值,給每個人定下了民族身份,然後分發了身份證,每張身份證上都清清楚楚的寫著:誰是胡圖族、誰是胡圖族。

進行身份測定的盧安達人和蒲隆地人

透過「顱相學」,比利時殖民者用於鑑定「圖西人」的卡尺工具,在半個世紀後又被德國納粹用來鑑別「雅利安人」。

正所謂「一切種族矛盾本質上都是階級矛盾」,對於胡圖族與圖西族間的問題來說,這樣的說法非常貼切。

本來,兩波人相互之間並無仇恨,但是經過了殖民統治時期,作為「優等種族」的圖西族,藉著殖民者的扶持處處躺贏,他們不但可以擔任政府要職、接受良好的教育,而且還可以獲得各種有利的社會資源。

與之相比,佔了人口總數 85% 的胡圖族人卻一直掙扎在社會的底層,他們深深的感到了這個世界的不公平,對圖西族人的怨氣越來越重,並且發動了幾次造反,但都被圖西族的當權者鎮壓了下去。

經過半個多世紀的時間,到了 20 世紀中期,由西方殖民者帶來的那顆種族主義的仇恨種子,已經開始發芽了。

後殖民時代的混戰

二戰結束後,各個歐洲殖民大國越來越無力維持海外殖民地的統治。

使用 App 檢視完整內容

目前,該付費內容的完整版僅支援在 App 中檢視

App 內檢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