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首1919年完成的《e小調大提琴協奏曲》(Cello Concerto in E minor, Op 85),是埃爾加獻給去世的妻子的,也是作曲家畢一生之力創作的最後的大型管絃樂作品,可以說是埃爾加獻給妻子的安魂曲和自己的“天鵝之歌”。整支曲子情感起伏很大,同時又充滿哲思、理性與感性的平衡,因此演繹起來難度頗大。

這首充滿深秋淒涼景象的大提琴協奏曲,是艾爾加晚年的傳世之作,也充分反映出艾爾加晚年的心情寫照。

身為一位具有愛國主義熱忱的作曲家,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戰讓艾爾加的心靈世界頓時陰暗,不管精神或肉體狀況皆極為不佳,他甚至曾在當時誓言不再譜寫承平音樂。1917年,他移居英格蘭南部鄉村,一方面可以預見戰爭即將結束,另一方面則是閒適幽雅的環境,讓艾爾加的創作思緒泉湧,於是在隔年完成了叄首室內樂,並在1919年寫成了堪稱生平代表作的「大提琴協奏曲」,曲中可以聽見一名作曲家晚年的人生孤寂與感嘆。

在這首樂曲完成後的隔年,向來是艾爾加精神支柱的妻子不幸過世,愛爾加傷心之餘,自此一蹶不振,也不再有重要作品寫出。

全曲分成四個樂章。第一樂章為a小調中板,樂章剛開始由主奏大提琴以慢板速度首先拉奏出具威嚴氣質的宣敘調,豎笛與巴松管隨而銜接,速度在此時轉變為中板,並由中提琴帶出略帶孤寂哀傷情緒的第一主題,大提琴隨之在豎笛、法國號的伴奏下深情地反覆這個主題。其後的第二主題為輕快而流動的E 大調,似衝破陰霾的一道陽光,但最後陰鬱的第一主題則再度出現。

第二樂章為G大調極快板,十六分音符的第一主題動機,雖具有詼諧曲般的樂曲形式,事實上卻也可感受到音符背後的蒼涼。接續的第叄樂章則是一慢板樂章,為一段在絃樂、豎笛、法國號伴奏下的大提琴樂章。在這長僅有六十個小節的優美民謠風樂曲中,主奏大提琴始終保持著優美的身段,僅休息了兩個小節,為一個可讓聆聽者充分感受艾爾加憂鬱氣息的樂章。

終樂章為e小調快板,在主奏大提琴摔先奏出第一主題旋律後,便放慢速度,以宣敘調形式厚重地奏出由第一主題所變化的樂段。隨而活力十足的第一主題再起,略微發展後,甜美悠揚的第二主題接而出現。樂曲的最後則是反覆展演了第叄樂章的一段主題以及第一樂章開頭的宣敘調,並強力地結束。(文/ 陳良璣)

樂章欣賞

第一樂章有著極深沈而有力的大提琴歌詠,木管和絃樂組迅速銜接,把音樂穩定在易於抒情和娓娓道來的氣氛中。大提琴沈思良久,還是由樂隊打開了這個悽美的主題,在二者的應答中,音樂走向壯美和堅決。中段另一個主題發展著,大提琴由寥落寂寞而步入曙光一般明亮和優美的音響,音樂在略微寬鬆一些後,迴歸的第一主題又增添了惆悵的色彩。

第二樂章由問訊式的撥奏開始,管絃樂則恣意營造著強烈的對比。大提琴變得躊躇,彷彿面對現實,自己卻遇到了極大的困窘。主題動機一次次唿喚,盡顯蒼涼和鍥而不捨,終於在許久之後快而振奮的呈現了這個主題。在疾風冷雨般令人緊張的氣氛裡,音樂找到一個象徵希望的旋律穿梭其中,支撐這個大提琴急速的腳步直到痛快的結尾。

第三樂章,彷彿故事即將有了結果,溫和的大提琴旋律在絃樂陪襯下無比自在的送出,起伏裡浸透著綿綿的感激和希冀。隨著絃樂增強,音樂又籠罩著憂傷和濃情的反思似的情緒。算起來前面兩個簡潔的樂章,卻積累了如此之多的心緒,積累在這個倍感親切的樂章裡,彷彿要送出“無比珍惜現在”的意味。於是絃樂和大提琴又歸於諧和、豐滿,一同送出抒情的結尾。

漫長的終曲樂章,由那再度凜冽和傷悲的主題引領,極為恢弘的音響預示著音樂又已離開了“小我”的世界。大提琴依然代表著主角,徜徉在繽紛又茫然的樂幕裡。迴旋曲之主題一次次勐烈的迴響,像是被強加的命運,又像是不屈的前程……大提琴在這當中跋涉、休憩、歌唱,延伸著好長好長的旋律線條,彷彿已經不在意那風雨、輝煌,沈寂與喧囂。結尾處,開篇的大提琴歌詠又再出現,一個做弄人的輪迴,一個永遠寫不完的音樂……

喜愛大提琴的朋友也許會留有杜普蕾的錄音,或者一張電影塬聲。作為一個傾情演繹的音樂家、作為一個細膩的女人,沒有人比她詮釋的艾爾加更有說服力。就像這個音樂,華麗而優美的同時,你可以聽到命運,一種思考;還有支撐你的,那些最值得珍重的情誼。

很多人對艾爾加的認識停留在“威風凜凜”裡,就像對貝多芬的認識總是停留在“命運”裡。然而聆聽這個大提琴協奏曲,聆聽杜普蕾,也可以使我們對天才“增加一種感性的認識”:無數的側面凝聚在一起,有著相仿天才的思考方式,無數這樣的作品,才組成了我們所說的“大師”!

愛德華·埃爾加(Edward Elgar,1857年6月2日-1934年2月23日),出生於伍斯特郡,英國作曲家。

埃爾加出生於樂器商家庭,初從父學小提琴,兼擅多種樂器,並自學作曲。1904年因所作國定頌歌《加冕頌》(1902年作)受封為爵士。1931年受封從男爵。

埃爾加的作品既有民族特色又飽蘊後期浪漫主義內在熱情,以交響曲三部(第三部未完成)、管絃樂變奏曲《謎》、序曲《在倫敦城》、《小提琴協奏曲》、《大提琴協奏曲》、絃樂《小夜曲》、《引子與快板》、《威風凜凜進行曲》五首、清唱劇《吉倫修斯之夢》等較為著名。

馬友友,1955年10月7日出生於法國巴黎,大提琴演奏者,畢業於哈佛大學、茱莉亞音樂學院。

1959年,由父親啟蒙學習大提琴,並和家人遷居紐約。1962年,參加了為籌建華盛頓文化中心舉行的巡迴義演音樂會,美國總統肯尼迪夫婦出席晚會。1971年,16歲的馬友友在紐約卡內基音樂廳舉行獨奏音樂會。1976年,他從哈佛大學畢業,取得人類學學位。1985年,首次獲得格萊美獎最佳樂器獨奏獎(無交響樂團)。1991年,哈佛大學授予他榮譽博士學位。1998年,《馬友友的巴赫靈感》問世。1999年,與巴倫波因合作,和中東音樂家們組成的“中東青年管弦樂團”一起在德國威瑪演出,同年獲得顧爾德獎。2006年,時任聯合國秘書長的安南任命馬友友為聯合國和平使者,同年獲得唐大衛獎。2011年,美國總統奧巴馬在白宮舉行了授勳儀式,為馬友友等頒發了代表美國平民最高榮譽的總統自由勳章。

2017年2月12日,馬友友和絲路樂團《Sing Me Home》獲得第59屆格萊美最佳世界音樂專輯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