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王八司馬分別有誰?分別介紹一下! 匿名使用者 1級 2014-08-19 回答

唐順宗時主張打擊宦官勢力、革新政治的官僚士大夫。“二王”指王伓、王叔文,“八司馬”指韋執誼、韓泰、陳諫、柳宗元、劉禹錫、韓曄、凌準、程異,他們在改革失敗後,俱被貶為州司馬,故名。 王叔文,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善棋;王伓,杭州人,善書法。唐德宗李適時,二王以其所擅侍候太子李誦。李誦常與東宮的侍讀們談論時事,獨有王叔文的見解得到常識。經過多年的接觸,李誦對王叔文深為信任。當時一批有才能計程車大夫如陸質(原名淳)、呂溫、李景儉、李諒、李位等及上述十人,形成了一個以王叔文為領袖,以“二王、劉、柳”為核心的革新集團。貞元二十一年(805)正月,德宗病死,李誦繼位,是為順宗。在順宗的支援下,王叔文集團掌權,以韋執誼為宰相,頒佈一系列明賞罰、停苛徵、除弊害的政令,史稱“市裡歡呼”,“人情大悅”。為了統一事權,革除弊政,王叔文集團特別注意掌握財權和從宦官手中奪取兵權,乃以與劉禹錫有聯絡的宰相杜佑兼度支使及諸道鹽鐵轉運使,王叔文為副使,韓曄、陳諫、劉禹錫、凌準判案,李諒為巡官,程異為揚子院留後。又以與凌準有聯絡的老將範希朝為左右神策京西諸城鎮行營兵馬節度使,韓泰為行軍司馬,李位為推官,以便奪取宦官掌握的京西諸鎮神策軍兵權。因遭到宦官集團的強烈抵制,奪兵權計畫未能實現。 宦官俱文珍、劉光琦等和劍南西川(今四川成都)節度使韋皋、荊南(今湖北江陵)節度使裴鈞、河東(今山西太原南)節度使嚴綬串通起來反對王叔文集團。先於三月迫使順宗立李淳(後改名純)為太子,接著,於八月迫使順宗讓位給太子。由於順宗預定改元永貞,史稱“永貞內禪”。王伓被貶為開州司馬,不久病死;王叔文被貶為渝州司戶,次年賜死。永貞元年(805)八月,太子即位,是為唐憲宗李純。韓泰、陳諫、柳宗元、劉禹錫、韓曄、凌準、程異及韋執誼八人先後被貶為邊遠八州司馬。“八司馬”以外,陸質先已病死;李景儉守喪,呂溫出使吐蕃未還,沒有參加革新運動,未遭貶謫;在王叔文集團中地位比較次要的李諒、李位,稍後也被趕出朝廷。 王叔文集團掌權一百四十六天。後人稱為“永貞革新”。他們的施政方針,主要是抑制專橫的宦官集團,改革德宗時期諸弊政,具有進步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