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選擇鏡片總是比別人貴,很多情況是花了多餘的錢。

平時接待顧客時,關於選鏡片基本上問的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問題:

1, 薄嗎?

2, 暈嗎?

3, 容易有劃痕嗎?

4, 行嗎?

5, 重嗎?

6, 哪個品牌好?

7, 對眼好嗎?

8, 長度數嗎?

在此說明,其實這些跟價格都沒有造成直接的關係,前三個問得還靠譜點,但只是基本需求的一小部分,後五個問題屬於給自己下套兒,容易被不法商家進行欺騙,或者誇大效果。

平時我們遇到的一些新顧客,覺得以前在其他店鋪配鏡後覺得被欺騙了,除了價格因素以外,造成的原因是生產廠家理念和店鋪不對接,店鋪和消費者需求不對接。

廠家對於一個定價高的鏡片,拋去品牌價值以外,更多的是鏡片的設計、生產的工藝,所耗工時,產品額外價值(例如對店鋪的營銷幫助性,服務價值等等很多因素)。

店鋪對於產品選擇,有的集中一個品牌進行銷售,有的依據自身特點進行銷售(例如交付速度、自身偏好、加工便捷性),有的100%滿足顧客心理進行銷售。

而顧客配了一輩子眼鏡,也不知道如何去選擇。特別容易產生的誤區就是越貴的鏡片越好,越貴的鏡片包含的特點就越多,而現在廠家主張的卻是一人多鏡。

拿蔡司鏡片舉例(高階鏡片中應用比較廣泛)

很多人認為選擇了蔡司,就買到了一件融合了眼鏡片所有優點的產品,但他並非一件神器,使用以後,會有很多人反應,白花這麼多錢,鏡片很快就磨損了;家長說白花這麼錢,度數還是漲。其實這是選擇性失誤,因為你想買一個好鏡片,但是在買的時候並不知道什麼較好,用過以後只記得不好的地方。蔡司是在鏡片行業中除了技術創新以外,在鏡片分類中做得比較細、嚴謹。

蔡司主要的分類是清銳系列、

銘銳系列

、三維博銳系列、臻銳系列以及相應的漸進鏡片,這是幾個不同的等級,清銳是傳統優質暢銷品,強調非球面設計;從銘銳到臻銳都是個性化定製,只不過在驗配過程中,需要測量的係數依次是銘銳、

三維博銳

、臻銳。功能片中有防藍光、成長樂、變色(幻色世界)、偏光、駕駛鏡。當然還有入門級的A系列,採用蓮花膜。

很多人覺得現在蔡司鏡片便宜了,其實不然,你是沒有分清蔡司的分類,而1000元左右買到的蔡司,多數是

蓮花膜A系列

。對於以前使用依視路鏡片的顧客來說,覺得多花了幾百元,應該更好了,而且拿到鏡片以後真得感覺很好,鏡片潔淨,不吸塵土、清透無比,因此非常滿意,但是因為以前選擇的是以硬、配戴持久 特點主打的

依視路

品牌。按照依視路的保養方法來打理

蔡司A系列鏡片

(當然你可能不知道是A系列,只知道是蔡司),半年多過來,就發現很多劃痕,結果就會感覺非常失望。

蔡司作為德國工業產品,提倡的是設計和生產的嚴謹,多多少少還是非常高冷的,他們的產品每個系列更突出一個特點(臻銳除外,太貴了動不動就得萬元以上),突出的是設計和成像,耐磨度只是附屬特點。因此我們買蔡司更多買的是視覺效果,而對於清晰、潔淨、耐磨、防護等特性是每個公司都在追求的品質,只不過有好有壞而已。太高冷了,以至於我們理念無法追上。

所以每個顧客在選擇鏡片時,需要縷清一個體系,眼鏡店可以使用任何眼鏡片,不用擔心哪個無法制作。

選購的核心理念:我配這幅眼鏡為了什麼?

1, 更清晰?

2, 更薄?

3, 更硬?

4, 更潔淨?

5, 更防護?

6, 更防霧?

7, 更舒適?

8, 更逼真?

9, 更堅固?

10, 更有其他特點?

11, ……

當然基礎還是一個合適的度數,選好合適的鏡框,清楚自己需求以後,告知以前使用的品牌,向店員告知,知道自己以前鏡片的特點,摘出以上所列不太需要的效能,其實就是以前鏡片已經具備的效能。選擇其他需要的效能,讓店員推薦或者自己提前在網上找相應的貼子瞭解到哪些品牌下的哪個產品具備其效能。最後把各個產品列出,因為所剩的產品已經是具備以前鏡片功能了,並且在其他效能上進行了最佳化,那麼可以根據自己預算來選擇。這樣就能滿足不花多餘的錢,選擇一副滿意的鏡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