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理諮詢的過程中,我經常會接收到神經症病友的如下疑問:

"為什麼我在出門前擔心了一下自己是否會驚恐發作,結果就真的驚恐發作了?"

"為什麼我躺在床上,一想到自己會失眠,結果就真的失眠了?"

"為什麼我一旦瞭解到別人的強迫症症狀——餘光強迫、口水強迫、眨眼強迫,我就被傳染了,也開始有這些症狀了?"

"為什麼我一有預感我的心臟可能會不舒服,結果就真的心慌、心悸、胸悶了?"

…………

這並不是因為神經症病友對於自己的未來有“提前預知”的能力,也不是神經症的症狀會在人與人之間傳染。其背後的根本原因是:

當我們想到某一症狀(無論是偶然隨機想到、聽別人提到還是從網路搜尋到),擔心憂慮自己是否也會出現類似情形時,注意力就會逐漸開始指向、傾注於此。因為神經症症狀都是主觀的產物,所以透過反覆的自我暗示、思維反芻形成的注意力固著,就真的導致了症狀的顯現。

“越是擔心什麼,什麼就越有可能發生”聽起來似乎有些神秘、玄妙。這就與我們日常生活中談到的“吸引力法則”類似——消極的思想,就會導致消極的現實結果;積極的思想,就會導致積極的現實結果。

吸引力法則之所以有一定科學依據,是因為我們的行為是受我們的思維、情緒所驅使的,而事實的發展結果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我們的行為。當我們懷著熱忱與欣喜投身於一項事務時,成功的機率自然會比消極頹廢的態度要高很多。

在神經症症狀的層面,這個規律則會更加的精準無誤。

事實上,當我們開始擔心自己會不會出現某種症狀時,這個症狀就已經開始發生了。換句話說,當你開憂慮懷疑自己是否會頭暈昏沉時,你就已經開始"頭暈昏沉"了;當你為自己是否會驚恐焦慮時,你就已經"開始"驚恐發作了。

神經症的症狀是思維造物,其本質是絕對主觀的、虛假空的。症狀的產生、發展、到達頂峰以及消退不需要藉助於任何客觀外力與生理基礎,它純粹是我們觀念與注意力的產物。

症狀是由多次強迫性思考、窮思竭慮所固著下來的思想矛盾。因此,當你在擔心症狀是否會出現時,它就已經開始生根發芽了。

換言之,你的預期憂慮就是症狀的開端,也是其不可或缺的關鍵部分。

這就是為什麼我經常會對失眠的病友說:

你的失眠從來不是夜晚上床後才開始的,白天你在為今晚是否能安然入睡焦慮時,你已經"失眠"了。

多次反覆的不良暗示形成了頑固的條件反射,

因此,當我們真的面對床的時候,就會愈加的恐懼失眠;當我們真的面對社交場合時,就會愈加的呼吸急促與驚恐。

一言以蔽之,症狀的發作從來不是陰差陽錯、一蹴而就的。只要對其抽絲剝繭、追根溯源,我們就會發現它其實是觀念的集合。正是由於最開始在頭腦中的預設,症狀才會產生。

很多神經症病友不能明晰"想到症狀"與"症狀發生"之間的因果關係,只是單純認為這是一個偶然的黴運

——若沒有接觸到別人的症狀,也許自己就不會被“傳染”;若那天沒喝了一杯茶,也就不會擔心恐懼失眠;若不是偶然胡思亂想到狂犬病,也就不會陷入懷疑自己得了狂犬病的糾結……。

事實上,你之所以會患上神經症,絕非你不巧遇到了這些情況,其根本原因是你的神經症性格的底色與背景。

就算沒有“想到”、“接觸到”這些症狀,為它們擔心,

那你也一定會遭遇到、患上別的症狀。

如果神經症人格沒有得到陶冶與改善,那最終還是會無可避免地陷入神經症的圈套。

很多來訪者會問我說,老師,你天天面對我們這樣的人群,傾聽這麼多千奇百怪的症狀,是否也會被影響呢?

我總是回答說:不會的。

接觸、瞭解症狀從來不會必然導致自己也患上症狀,神經症性格所導致的思想矛盾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