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18年年中,我和幾位老師朋友在喜馬拉雅FM上面開始了「知識音訊主播」的生涯,建立了一條《知道粵語頻道》,分享各自專業範疇的知識。頻道有幾個主題,其中之一便是大家都很關注的教育。

我們幾位都是資深大學教師,在香港的不同大學任教,對教育都有一定的看法和經驗。而我自己更是讀教育博士出身,博士論文題目是「翻轉課堂」 (flipped classroom),因此這自然成為我要講的第一個題目。

這個題目我一講便是四集,歷時一個月,聽眾反應不錯。但是粵語不是人人能懂,我暫時又未能抽空錄製

普通話

版本,因此我決定把當時的文字稿整理一下發布,讓更多朋友認識翻轉課堂,也能令更多學生受益,於是便有了這個專欄。

什麼是翻轉課堂?

從字面上來講,翻轉課堂就是把課堂上面的一些教學安排翻轉。

按照我們中國人的傳統教學方法,所謂上課就是老師講課、學生聽課。聽完課,學生回去還要完成功課。這種上課時聽課、下課後做功課的安排,對我們很多人來說,就像呼吸一樣自然。

但是學校教育還可以有其它形式。2007年,美國有兩位高中化學老師做了一個實驗。當時,他們有些學生因為種種原因未能回校上課。這兩位老師為了不讓這些學生錯過課堂內容,於是把上課的內容錄成影片,讓學生可以在家觀看課堂內容。後來,不只是這些錯過了課堂的學生,其他學生亦開始在家觀看課程影片。

既然在家已經觀看了教學的內容,學生回到學校之後又該幹什麼呢?兩位老師就讓他們在學校做功課。這就是翻轉課堂最原始的模式--原來是上課時聽課,下課後做功課。現在變成上課之前就已經聽課,反而上課的時候做功課。把上課做的事情跟下課做的事情反過來,這就是翻轉課堂中「翻轉」二字的意思。

翻轉課堂有什麼好處?

開始的時候,兩位老師還真的沒有想過上述安排還能有什麼其它好處。但是,他們很快發現,這個模式竟然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原來,學生在課堂上做功課,比下課後做功課更投入。而且,由於可以跟同學一起做功課,還有老師從旁協助,他們遇到困難的時候就可以討論,也可以向老師請教,學習的效果便有所提升。

學習是什麼?

有人可能會認為,這個做法跟我們在學校自習或者去上補習班是同一種形式。在一般人看來,兩者確實是非常相似。但是,做教育研究不只要看事情的表象,更要看它背後的原理。隨著翻轉課堂進入了學術研究的範疇,越來越多研究發現,翻轉課堂確實對於學生的學習有一定的好處。而它背後的原理,也被逐漸的發掘出來。只要我們能夠掌握這個原理,我們就能將翻轉課堂的好處最大化,甚至對於整個學習的過程,也有了一個全新維度的認識。

在傳統的課堂中,學生聽課的首要責任是吸收老師所講的知識。 這個所謂吸收包括兩方面:其一、要記得老師說什麼。其二、在記憶之外,還要有一定程度的瞭解。為了能夠記憶老師所講,很多學生都會寫筆記。而對於這些知識的理解,通常也是由老師直接向學生解說,學生把這些理解也記下來就可以了。這就是很多人都習以為常的學習過程。

但是,即便學生能夠記憶和理解老師所講,是不是就等於完成了學習呢?其實不然。

我們學習除了吸收知識之外,最重要是能夠應用。比如說,如果我去學游泳,我從教練那裡學到一大堆有關游泳的方法和理論,但是進到水裡卻不能遊,我能不能說我學會了游泳呢?當然不能。只知道了方法,卻不能把方法應用在實際環境中,這便是我們中國人所講的紙上談兵。聽課很重要,但是學以致用更重要。應用也是屬於學習的一部分。

事實上,在一些西方的教育理論裡面,上課時老師說的,甚至我們從書本上讀到的,根本就不是知識,而是資訊。按照這種說法,知識是不能傳授的。我們只能在吸收了資訊之後,跟我們過去的認知和經驗進行比較和整合,這樣才成為我們自己的知識。換句話說,知識是要我們自己建構出來的。

如何利用課堂環境有效學習?

怎樣才能進行比較和整合呢?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實踐。透過實踐,我們把吸收進來的資訊,套用到解決現實問題當中。我們可以利用經驗,驗證我們聽回來的資訊。書上面講的、老師講的資訊都對嗎?即便是對的,它們的應用條件是什麼呢?應用細節上有什麼需要留意的嗎?這些事情都是要透過實踐才能知道的。我們平常做功課,其實就是給我們一個應用的機會。在這個意義上講,聽課固然不能少,因為不聽課,我們就不能對事情有基本的認識,但是做功課才是學習裡面最重要的環節。

既然做功課比聽課重要,那麼我們怎樣才能善用學校的環境,讓學生儘量從做功課的環節中得到最大的學習效果呢?那我們就要進一步追問,究竟是聽課容易,還是做功課容易?聽課時,學生只須記憶和理解一些資訊。但是做功課時,學生要能夠把這些資訊,應用在具體的問題上。這樣說來,做功課應該是比聽課困難。

既然做功課比聽課困難,那為什麼我們把容易的部分留給課堂,而把困難的部分留在下課後的自習或者在

補習班

上面完成呢?為什麼我們不善用在課堂上跟老師、跟同學互動的機會,把這個最困難的功課放在課堂上完成,而把聽課這個相對比較簡單、單向的資訊傳遞的部分,提前在上課之前進行呢?

我們可以讓學生在上課之前先看一些教學影片,對要學習的內容先取得一定程度的基本認識。然後在上課的時候,在一個集體學習的環境當中,讓他們進行比較困難的實踐活動。這些活動,可以是比較傳統的做題目,有問題就問老師或者問同學。也可以是一些集體的學習活動,比如就著一個題目去進行討論或辯論,甚至進行一些專題考察或者研究。

這樣,學生一方面可以動手做,進行實踐,遇到有問題時又可以集思廣益,得到的好處要比獨自思考大得多。而老師因為不用忙著講課,可以在同學進行活動的時候,看看每一位或者每一組同學的進行情況。同學有沒有遇到特別困難的地方?有沒有做得好或者做得不好的地方?老師都可以就每個同學的個別情況提供幫助與反饋。這樣同學就知道自己有哪一些地方需要改善,也可以針對各自的弱點得到幫助。以上就是翻轉課堂在理論上的好處。

當然,你也可能想到了,上面講的只是一些理想化的情況。事實上,我在過去幾年實踐翻轉課堂的過程當中,也確實遇到了各種各樣的問題。這些問題有一些比較容易解決,有一些需要多花點心思。在下一篇,我會分享我在翻轉課堂當中碰到的挑戰與及解決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