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應激反應,都是為了維持、恢復或重建心理動態平衡。

應激,這個詞對應的英文是,Stress。

Stress,翻譯過來有壓力、緊張之意,具體到應激,指的是應激反應,而不是應激源。

通俗講,

應激源是一個激發事件,應激反應就是我們對於激發事件的反應。

這裡有兩個應激反應的例子。

房屋失火,房主把一個沉重的箱子搬出了火場。而實際上,放在平時這個箱子他是搬不動的。

同樣是失火,發生一家電影院,觀眾湧向大門,衝撞之下門沒有開啟,人群慌亂。

而當消防隊員趕來,門輕易便打開了。原來門並沒有鎖,只要向里拉就能開。受驚的人群使勁向外推門,所以打不開。

可以看出,應激源刺激之下,人們都做出了異於平常之事。

應激反應是怎麼一回事?

什麼是應激反應?

1936年,加拿大病理生理學家Hans Sely首先提出了應激的概念。

應激反應指的是,

機體在各種內外環境因素及社會、心理因素刺激時所出現的一系列全身性非特異性適應反應。

應激反應是怎麼一回事?

應激反應可導垂體和

腎上腺皮質激素

分泌增多,血糖升高、血壓上升、心率加快、呼吸加促等各種功能及代謝的異常。

一般而言,應激源包括親人突然去世、車禍等意料之外的情況。當然,應激源也不都是壞事,也包括中大獎、升職等。

應激對健康的影響是雙向的,適當應激可提高機體的適應能力,但過強的應激會使人的適應機制失效、機體平衡和

負荷狀態

被打破,導致人體功能出現病變。

應激反應是怎麼一回事?

應激反應是如何產生的?

要知道,應激反應如何,不是由應激源決定的。而是個體對應激事件認知評價後的結果。

當人們認知到某種刺激會帶來嚴重後果時,就會產生相應的

心理應激反應

比如,在單位消防演習中,人們的應激反應遠低於置身於火災現場的反應。儘管火警警報也在響,但人們知道不會發生危險,因此,應激反應會小很多。

應激反應的後果是,不僅在於意識到事件帶來嚴重危害,還在於個體感到無力去應付事件的發生。

當一個人有足夠的能力應對應激事件時,不會產生應激反應。只有當被置身於無力對應激事件做出適當反應,手足無措,後果無法承當時,就會產生巨大的心理壓力。

客機飛行中遭遇

機械故障

,乘客立即會感到死亡將至,而騎腳踏車出現故障就不會那麼緊張了。

應激反應是怎麼一回事?

原因在於,對於腳踏車出現的故障,人們有能力去應對,能主動控制,而飛機故障則超出了人們的應對能力範圍。

美國心理學家

理查德·拉扎勒斯

認為,

應激是在存在著使人承受重負的要求或超出人的調整應變能力的要求時被體驗到的。

也就是說,只有當個體認為自己不能對環境做出適當反應,認為不滿足環境要求將會給自己帶來嚴重後果時,才會出現應激反應。

反之,當個體的能力遠遠超過環境要求,有足夠的能力應付周遭時,就不會感到緊張和壓力,反而會產生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