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漿蛋白:

①包括白蛋白、球蛋白和

纖維蛋白原

②除γ-球蛋白來自血漿細胞外,白蛋白和大多數球蛋白主要由肝臟產生

③肝病時常引起

血漿白蛋白

/球蛋白的比值下降(正常為1。5~2。5)

血細胞:

包括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

血液黏度:

①溫度不變時,全血的黏度主要取決於血細胞比容,血漿黏度主要取決於血漿蛋白含量

②全血黏度還與切率呈反變關係,即切率低,血液粘稠度大,為非牛頓液體

③水、血漿等液體的黏度不隨切率的改變而變化,為牛頓液體

滲透壓:

①血漿滲透壓約為300,

晶體滲透壓

約為298。7,膠體滲透壓約為1。3

②晶體滲透壓約80%來自Na+和Cl-,膠體滲透壓主要來自血漿蛋白

③血漿蛋白中,白蛋白分子量很小,其分子數量遠遠多於球蛋白,故血漿膠體滲透壓主要來自白蛋白

④如血漿中白蛋白數量減少,即使其他蛋白增加而保持血漿蛋白總量不變,膠體滲透壓也將明顯下降

④水和晶體物質可自由透過毛細血管壁,故血漿和組織液中的晶體滲透壓基本相等

⑤而血漿蛋白不易透過毛細血管壁,故雖然血漿膠體滲透壓較小,但在調節血管內、外水的平衡和維持正常的血漿容量中起重要作用

⑥當肝、腎疾病或營養不良導致血漿蛋白含量降低時,可因血漿膠體滲透壓降低,導致毛細血管濾出液體增多而出現組織水腫

pH值:

①正常血漿pH為7。35~7。45

②pH值小於7。35會發生酸中毒

③pH值大於7。45為鹼中毒

④pH值小於6。9或大於7。8時可危及生命

血漿內緩衝對:

①NaHCO3/H2CO3

②Na2HPO3/NaH2CO3

③蛋白質鈉鹽/蛋白質

紅細胞

壽命:

約120天

數量:

男:

(4。0~5。5)×10^12/L

女:

(3。5~5。0)×10^12/L

生理特性:

①可塑變形性、 ②懸浮穩定性、 ③滲透脆性

生成部位:

骨髓是成人生成紅細胞的唯一場所

造血幹細胞→紅系定向祖細胞→ 原紅→早幼紅→中幼紅→晚幼紅 →網織紅→成熟紅

合成原料:

①合成HB的原料:

蛋白質、鐵

②合成DNA的輔助原料:

葉酸、VitB12

③缺鐵→缺鐵性貧血(低色素小細胞性貧血)

④缺葉酸和VitB12→巨幼貧

⑤內因子由壁細胞產生,與VitB12 結合,形成內因子-VitB12 複合物,保護VitB12免受腸道消化酶的破壞,並促進VitB12 在迴腸吸收。胃大切可導致機體缺乏內因子

生成的調節:

①促紅素:

主要由腎皮質腎小管周圍的

間質細胞

(如成纖維細胞、內皮細胞)產生。組織缺氧(貧血、缺氧、腎血流減少)是促進EPO合成分泌的主要刺激因素

②性激素:

雄激素促進紅細胞的生成(提高促紅素),雌激素抑制紅細胞的生成(降低促紅素)

紅細胞的破壞:

①血管外破壞:

約佔90%,主要發生在脾和骨髓

a。被巨噬細胞吞噬消化→鐵和氨基酸重新利用

b。

膽紅素

由肝排入膽汁最後排出體外

②血管內破壞:

約佔10%,受機械衝擊而破壞

a。血紅蛋白→與

珠蛋白

結合→被肝攝取

b。紅細胞大量破壞時,超出了結合能力,未結合的血紅蛋白從腎臟排出→血紅蛋白尿

白細胞

含量:

(4。0~5。5)×10^12/L

有粒白細胞:

中性粒細胞:約佔50~70%

嗜酸性粒細胞

:約佔0。5~3。0%

嗜鹼性粒細胞:約佔0~1%

無粒白細胞:

單核細胞:約佔3~8%

淋巴細胞:約佔25~30%

生理功能:

①各類白細胞均參與機體的防禦功能

②白細胞所具有的變形、遊走、趨化、吞噬和分泌等特性是執行防禦功能的生理基礎

中性粒細胞

①部位:血液+骨髓

②早期炎症細胞

③吞噬消化異物,吞噬清除衰老的RBC和抗原-抗體複合物

單核細胞

①部位:血液

②晚期炎症細胞

③骨髓進入血液的單核細胞是尚未成熟的細胞,在血液中停留2~3天后遷移到組織中,繼續發育成巨噬細胞

④活化的單核-巨噬細胞可合成、釋放多種細胞因子,參與其他細胞活動的調控,對腫瘤和病毒感染細胞具有強大的殺傷力,可加工處理並呈遞抗原,參與特異性免疫應答

嗜酸性粒細胞

①部位:組織

②限制嗜鹼性粒細胞和

肥大細胞

在I型變態反應中的作用

③參與對

蠕蟲

的免疫反應

嗜鹼性粒細胞

①部位:血液

②釋放的肝素具有抗凝血作用

③釋放的組胺和過敏性慢反應物質(

白三烯

)可引起Ⅰ型超敏反應症狀(區域性充血水腫、支氣管平滑肌收縮、蕁麻疹、哮喘)

④釋放的嗜酸性粒細胞趨化因子A吸引嗜酸性粒細胞以限制嗜鹼性粒細胞在過敏反應中的作用

⑤還可參與機體抗寄生蟲免疫應答

淋巴細胞

①部位:血液、組織、淋巴

②在免疫應答中起核心作用

③T細胞參與細胞免疫

④B細胞參與體液免疫

⑤自然殺傷細胞(NK細胞)參與固有免疫

血小板

數量:

(100~300)×10^9/L

壽命:

7~14天

生理功能:

①有助於維持血管壁的完整性

②有利於受損血管的修復

③在生理性止血中起重要作用

生理特性:

①黏附:

指血小板與非血小板表面的黏著。血小板不能黏附於正常內皮細胞表面。首先vWF與膠原纖維結合,然後GPⅠb與vWF結合,vWF起橋樑作用

②釋放:

指血小板受刺激後將儲存在緻密體、α-顆粒或

溶酶體

內的物質排出的現象。緻密體(含ADP、ATP、5-HT、Ca2+)、α-顆粒(β-血小板球蛋白、PF4、vWF、纖維蛋白原、FV、凝血酶敏感蛋白、PDGF),此外血小板還能臨時合成並釋放某些物質,如TXA2

③聚集:

血小板與血小板之間的相互黏著稱為血小板聚集。當血小板黏附於血管破損處,或在致聚劑的啟用下,GPⅡb/Ⅲa活化,纖維蛋白原受體暴露,在Ca2+的作用下,兩者結合,從而連線相鄰的血小板,纖維蛋白原充當橋樑。第一聚集發生迅速,也可迅速解聚,為可逆性聚集。第二聚集發生緩慢,但不可解聚,為不可逆性聚集。生理性致聚劑(ADP、腎上腺素、5-HT、組胺、膠原、

凝血酶

、TXA2)病理性致聚劑(細菌、病毒、免疫複合物、藥物)

④收縮:

血小板中存在著類似肌肉的收縮蛋白系統,血小板活化後,胞質內Ca2+增高可引起血小板的收縮反應。血小板收縮可引起血凝塊回縮,若血小板數量減少或功能下降時,可使血凝塊回縮不良

⑤吸附:

血小板表面可吸附多種

凝血因子

,若血管內皮破損,隨著血小板黏附和聚集於破損區域性,可使區域性凝血因子濃度升高,有利於血液凝固和生理性止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