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究竟有什麼用? - 《藝術的慰籍》

藝術究竟有什麼用? - 《藝術的慰籍》

朱利亞諾·毛裡 2001 《植物大教堂》

最近讀了一本書

《藝術的慰籍》

, 作者:

阿蘭·德波頓

[英]和

約翰·阿姆斯特朗

[澳],

陳信宏

我們從小到大所學的藝術知識, 大都只是告訴我們一些藝術作品的歷史地位和重要性, 人們常常說藝術非常重要, 但很少有人告訴我們它之所以重要的確切原因。我們在參觀著名的美術館時, 會覺得無比激動, 同時也會納悶, 為什麼自己感受不到藝術書籍裡所說的

精神高度

, 在這種情況下, 我們經常會責怪自己, 覺得一定是自己的藝術修養或者感受能力不夠, 當然要懂得那些著名的藝術作品其背後的價值需要透過一定的學習, 不過本書告訴我們其實問題不都出在我們個人身上。

舉個例子

“藝術有什麼用處?”

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我們, 從事藝術的藝術人士也都無法回答, 久而久之這個問題一直被提及, 卻無人真正認真地去回答, 於是, 在藝術界當有人問起這個問題, 是會被人翻白眼的。這其實不公平, 想要了解藝術有何用處, 竟然被人看作是缺乏耐心或者不禮貌。

許多人提出

“為藝術而藝術”

的觀念, 他們尤其排斥藝術具有任何特定用途的想法, 這種觀念導致藝術充滿了神秘性, 所有人似乎都預設藝術是高尚的, 卻不知道怎麼解釋這種被視為眾人皆知的常識。對藝術模糊不清的認識, 也使得大眾認為藝術是虛無的, 藝術是毫無作用的, 通常人們判斷一件事物的價值是看其有何作用, 於是, 許多人覺得藝術是毫無價值的。

藝術究竟有什麼用? - 《藝術的慰籍》

曼·雷 1924 《安格爾的提琴》

我有幸閱讀了《藝術的慰籍》這本書, 這是目前為止我所知的最為完善和認真地回答了 “藝術有什麼用處?” 作者阿蘭·德波頓選擇150件經典繪畫、建築和設計作品生動地闡述了

“藝術的七大功能”

“愛情、自然、金錢、政治” 四大主題

。透過這本書, 我們會理解藝術是有用處的, 這本書也能夠讓那些原本喜愛藝術的人更清楚為何自己熱愛藝術。

其實, 我們更應該知道藝術有什麼用處, 這個 “用處” 可能不是我們平常熟知的事物的使用功能, 不過藝術確實可以是一件工具, 我們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在藝術是什麼樣的工具以及它能夠為我們帶來什麼好處。

書中作者告訴我們藝術能夠擴充套件上天賦予我們的能力, 還可以彌補我們與生俱來的部分弱點, 只不過這個弱點是心智上的而不是肉體上的, 這些弱點是心理上的缺陷。

藝術是一種具有療愈性的媒介, 能夠協助引導和撫慰欣賞藝術的人, 促使他們成為更好的人。

為了發現藝術的目的, 我們必須要問: 有哪些事情是我們的心智與情感需要做卻又做不到的? 有哪些我們的心理缺陷是藝術可以提供幫助的? 本書指出了藝術幫助我們彌補缺陷的七種功能。

1.

記憶

藝術究竟有什麼用? - 《藝術的慰籍》

辛迪·謝爾曼 1978 《仍來自無標題電影》

我們的記憶是有缺陷的, 我們不善於把事物保留在腦海裡, 許多已經發生過的事情很容易從我們的腦海裡流失, 包括感覺。

想想平常我們特別愛拍照, 我們之所以會想要拿起相機或者手機拍照, 瘋狂發朋友圈, 因為我們擔心自己忘記, 所以拍照留念, 以便日後能夠重新拿出來看看這些相片, 從而回想起當時去過哪裡, 吃過什麼美食, 和誰聚在了一起, 因為我們懷有充滿焦慮的自知之明, 深知自己對於時間的流逝具有認知上的缺陷。我們終會遺忘很多事情, 我們害怕遺忘的事物通常都很具體, 不只是一個人, 還可能是一個小物件、一種熟悉的味道或是一個下雨的夜晚。

我們再來看看藝術, 其實就是由於人類記憶的缺陷, 人類害怕後人們忘記此時所擁有璀璨的文明或是美好的時代, 因此藝術家們把該紀念的東西記錄了下來。當我們去博物館時, 看到一件件精美的古代藝術品, 如字畫、陶瓷、雕塑。。。或是參觀名勝古蹟時, 不僅讚歎前人為我們留下了那麼美好的記憶, 很容易激起現代人聯想古代人的生活場景。

藝術是一種儲存體驗的方式, 我們有許多稍縱即逝的美妙體驗, 都需要有人幫助留存下來, 藝術是我們人類文明的見證。

2.

希望

藝術究竟有什麼用? - 《藝術的慰籍》

克洛德·莫奈 1919 《睡蓮池》

在大部分家庭裡, 都喜歡在家裡的牆上掛上一幅美麗的圖畫, 這是因為一般我們認為賞心悅目的圖畫會促進人的柔情善感。比如

莫奈

<睡蓮池>

, 如果在吵雜的都市大廈公寓裡看見這樣一幅油畫, 哪怕它是複製品, 都能令人心曠神怡, 感受到一片寧靜, 在繁忙的工作之後, 如果家裡有一幅美麗的圖畫掛在家裡,一定會很容易被其吸引, 賞心悅目的圖畫似乎告訴著我們, 要擁有美好的人生。

藝術能夠讓我們保持樂觀的精神, 懷著對美好生活的一種希望, 樂觀是成功的一項重要元素。

有時我們失敗的原因可能不是缺乏技術, 而是缺乏希望和樂觀的精神, 正因為我們總是擺脫不了世間的煩憂和不愉快的事情, 才需要工具協助我們保持樂觀的態度。

這個世界常常是嚴肅的, 如果世界不是這麼嚴酷, 我們對賞心悅目的藝術作品就不會有那麼強烈的感受, 也不會有那麼大的需求。在欣賞藝術的體驗當中, 有時我們甚至會感動得落淚, 這是非常神奇的, 我們的人生愈艱苦, 一幅優美的畫作越可能讓我們為之感動, 我們落淚不是因為那幅畫作有多麼悲傷, 而是因為那幅畫很美。

我們一旦認識人生的煩憂, 就越懂得欣賞美的事物。

3. 哀愁

藝術究竟有什麼用? - 《藝術的慰籍》

菲奧娜·譚 2013《NELLIE》

在藝術的種種用途裡, 其中一項重要功能出人意料, 那就是教導我們以更好的方式承受苦難。書中用

理查德·塞拉(Richard Serra)

<費爾南多·佩索阿>

這件作品鼓勵我們深刻親近哀愁。因為在社會中, 平常我們談話都是歡愉快樂的, 如果遇到什麼不愉快的事情,只要跟身邊的人傾訴一下, 他們通常就會立刻安慰我們, 幫助我們找出解決方法。

不過, 塞拉的作品卻恰恰相反, 他不告誡我們應該振作情緒, 而是要求我們直面遇到的各種煩憂。

他的作品告訴我們, 哀愁就寫在

人生的合約

裡, 他的作品如同一座紀念碑宣告了我們人生中哀愁的常態性。

就是這樣一種非常消極的態度, 讓我想起一位德國哲學家叔本華說的:

“人受慾望支配, 慾望不滿足就痛苦, 滿足了就無聊, 人生如同鐘擺在痛苦和無聊之間搖擺”

。但是, 當我們認真思考這種悲觀主義者的思想, 我們又會發現其實他們看待人生是另一種積極的態度, 類似心理學裡的 “崩潰療法”, 就是不斷打擊人的內心, 最終置之死地而後生。

藝術究竟有什麼用? - 《藝術的慰籍》

裡查德·塞拉 2009 《費爾南多·佩索阿》

其實塞拉的<費爾南多·佩索阿>這件作品試圖讓我們深信對哀愁這種消極的情緒在人生中所佔有的正當地位產生肯定和認同。

塞拉的作品以充滿尊嚴的方式呈現哀愁, 這件作品不分析苦難的任何起因, 而是把悲傷呈現為一種宏偉而且無所不在的情感。如同本書作者

阿蘭

說的: “這件作品等於對我們說, 你如果感到悲傷, 其實是參與了一種珍貴的人生體驗, 塞拉的作品就像一座紀念碑為了讚揚這種體驗而矗立。你的失落與失望, 你的希望所遭到的挫敗, 以及你對自己的不足所感到的悲傷, 讓你得以躋身這個嚴肅的社會, 切勿忽視和拋棄你的哀傷”。

所以, 我們可以把許多藝術作品視為藝術家昇華哀愁的結果, 而觀眾在欣賞作品的過程中也會經歷同樣的體驗。許多令人悲傷的事物, 都因為我們認為自己獨自承擔了這樣的苦難而使人更加難受。因此我們需要幫助, 才能在自己最糟的經驗裡找到光榮和自我, 而藝術正好能夠為這些糟糕的經歷賦予社會性的表達和宣洩。

藝術究竟有什麼用? - 《藝術的慰籍》

南·戈爾丁 1992 《鏡中的席芳》(將苦難轉化為美麗)

藝術可以提供一個宏大而嚴肅的觀點, 讓我們檢視自身處境當中的困難, 讓我們認識到自己的微不足道, 激起一股令人愉快的驚恐, 讓我們理解到人類面臨的災難相較於永恆之道是多麼瑣碎渺小, 從而使我們更能夠平常心接受每個人在人生中都不免遭遇的那些無法理解的悲劇。日常生活中的煩惱和擔憂就會得到抵消。

與其堅持我們被低估的重要性而企圖矯正我們遭到的羞辱, 我們可以藉著藝術作品的幫助而致力於理解, 進而欣賞我們實質上的微不足道, 我們從自己的悲傷中抬起頭來, 像個戰士直面遭遇的一切不幸。

藝術讓我們進入一種心理狀態, 在藝術的世界裡我們深切的體會到時間和空間的廣袤無垠。

在這種心理狀態下, 我們比較有能力解決自己面前的困難和哀愁, 而這也正是藝術作品能夠帶給我們的能力。

4. 重獲平衡

藝術究竟有什麼用? - 《藝術的慰籍》

藝術究竟有什麼用? - 《藝術的慰籍》

弗朗西斯·培根 1952《尖叫的教皇》

很少人能夠真正處於不偏不倚的平衡狀態, 比如我們很容易過度自滿或者過度焦慮, 太容易信任別人也容易疑心太重, 看到跌倒的老爺爺老奶奶我不敢扶起, 我有時太嚴肅有時又太放縱。

藝術可以讓我們接觸自己欠缺的性格, 然後藉此為我們傾斜的內在自我恢復一定程度的平衡。

書中作者列舉了一個情景: 我們陷入了一種過度緊湊而且充斥太多刺激和娛樂的生活狀態,工作忙碌, 幾乎沒有時間思考任何事情。如果我們走在街上, 看到街頭有一件公共雕塑或者一座精美的建築, 我們總能有機會找回平日躲藏起來的那個較為孤獨而且喜歡沉思的自我, 喚起我們遭到壓抑和平和的心態。

藝術作品能夠幫助我們尋回自己性格中遺失的部分。

由於每個人遺失的部分不同, 因此能夠讓我們重獲平衡並且讓我們喜愛的藝術品, 都是具有差異的

。每一件藝術作品都帶有特定的心理和道德氛圍, 而我們對哪一件作品的偏好也反映了我們每個人在心理方面的不同缺陷。不只個人能夠藉助藝術獲得缺失的部分, 甚至整個社會或國家, 都能夠從藝術中尋求平衡。這也就不難理解, 為什麼有些作品帶有政治色彩的性質。

每個人的缺陷不同, 那麼對藝術的品味也都是不同的, 瞭解了品味背後的心理原因, 不一定會改變我們對美的欣賞觀點, 但能夠避免我們對自己的不喜歡的作品產生蔑視的態度。

我們懂得探究一群人究竟缺乏什麼才會因此喜愛某一件作品, 進而理解他們的選擇, 即使我們無法對這些作品產生喜愛。

所以, 藝術不僅在重新平衡我們的性格上缺陷, 也能幫助我們提升自身的道德, 理解不同價值觀的人。

藝術能夠在深切提醒我們追求平衡和善良, 而我們絕不該自以為是的認為早已不再需要這樣的提醒。

5. 自我認識

藝術究竟有什麼用? - 《藝術的慰籍》

賽·託姆佈雷 1957 《全景》我們內心的情緒看起來很可能是這樣子的

我們都很難認識真正的自己, 我們都有不同的性格, 我們擁有直覺、顧慮和猜疑的複雜情緒, 這一切都難以界定。

不過, 我們經常會發現有些藝術作品似乎掌握了某種我們體驗過卻從來不曾真正明確認知的感受, 我總能和某件藝術作品產生莫名其妙的共鳴, 甚至感動不已。這種讓我們產生共鳴的東西, 它可能是一個物品、風景畫、一段音樂。

正是因為我們真實的感受是難以言說的, 而藝術有時承擔了這項功能, 幫助我們訴說, 幫助我們瞭解自己的內心。因此, 我們對一件藝術作品非常的喜愛時, 你會興奮的和他人分享。藝術是一種媒介, 讓我們認識自己, 也能夠讓別人更明白我們實際上是什麼樣的人。

6. 成長

藝術究竟有什麼用? - 《藝術的慰籍》

馬克·羅斯科 1968 《無題》

我們常常看到很多令我們不理解的藝術作品, 而這些陌生的藝術作品其實相當珍貴, 因為這種作品所傳達的觀念和態度是我們在平日熟悉的環境中接觸不到的, 但是我們必須接觸這些不同的觀念和態度, 才能徹底接納我們的人生。在一個極度強調

世俗觀點

和平等主義的文化裡, 許多重要的思想都不免流失。我們的生活習慣, 也許永遠無法喚醒自我當中的重要部分, 如果能夠受到藝術的刺激, 這些部分能夠從沉睡的狀態中甦醒, 能夠讓我們更進一步的瞭解自己。唯有在陌生的事物中找到能夠引起自己共鳴的點, 我們才能可能成長。舉個例子,

我們往往在一個陌生的環境, 身邊沒有熟人的時候, 更容易沉澱下來思考, 更能激發內心的小宇宙爆發, 成長的速度是驚人的。

這讓我想起<大魚>這部電影的臺詞:

Kept in a small bowl, the goldfish will remain small。 Withmore space, the fish will grow double, triple or quadruple its size。

金魚呆在小魚缸裡永遠不會變大。若有更多空間,它們將會數倍化成長。

(這是因為金魚如果待在安全的、熟悉的環境中, 它是安逸的, 倘若放入大海, 它無時無刻都在面對各種未知的挑戰)

7. 欣賞

藝術究竟有什麼用? - 《藝術的慰籍》

曾梵志 2001 《最後的晚餐》

我們每個人都是有缺陷的, 我們的一大缺陷就是容易忽略一直存在於周圍的事物, 這是導致我們不快樂的原因之一。

我們之所以痛苦, 是我們經常意識不到自己面前的事物所具有的價值, 而總是渴望著自己想象中存在於其它地方的美好事物。

我們的生活當中總會養成很多習慣, 有的是好習慣, 有的是壞習慣, 但是習慣也會固化我們的思想, 讓我們在人生各個領域裡的行動都變成不加思考的自動反應, 甚至排斥世界上許多對我們頗有幫助的新事物。

舉個例子, 我的爺爺一生只吃他吃過的東西, 他會對食物的新做法非常排斥, 爺爺只喜歡吃豬肉, 而牛肉、雞肉、羊肉。。。他都不吃, 並且只吃他習慣的幾種烹飪食物的做法。前幾天我媽媽買了一個非常好燒水壺, 操作簡單功能強大, 但是卻被爺爺罵了, 覺得媽媽買的新的燒水壺就是多此一舉,爺爺覺得他平常用的那個燒水壺才是世界上最好的, 他對新的事物和自己陌生的東西都覺得是不好的。其實, 爺爺沒做錯任何事, 而是常年累計的習慣, 固化了老人家的思維。

藝術究竟有什麼用? - 《藝術的慰籍》

吉原治良 1960-1970 《無題》

說回藝術, 在藝術的帶領下, 對於我們習慣的經驗和陌生的事物, 我們能夠重新找回較為精確的評估能力, 原因是藝術能夠

“背叛”

我們的習慣, 邀請我們重新評估自己仰慕和喜愛的事物, 同時還能接納新鮮的事物。把這種心態套用在我們平日視而不見的其它許多物品、環境、情緒和人物上, 不管是天空、我們的朋友、房間的形狀、小孩的歡樂、我們每天經過的街道, 我們都會覺得驚喜。我們之所以對這些事物視而不見, 原因是我們認定自己對這些東西再熟悉不過了, 但藝術卻藉著凸顯我們可能忽略的一切, 推翻我們的這種偏見。

藝術能夠向平凡人生中難以捉摸的真實價值致敬, 教導我們以更加公正的態度看待自己, 讓我們知道自己的處境中已經盡了全力認真生活, 從事自己不一定熱愛的工作, 面對著中年的種種問題, 解決著雄心壯志未能實現的挫敗感, 努力對我們心愛但煩躁易怒的配偶保持忠誠。

相較於媒體裡別人光鮮亮麗的生活, 那些普通難以企及的事物, 可是藝術的效果卻恰恰相反, 藝術能夠讓我們重新看見自己被迫接受的人生當中所存在的實際優點, 它讓我們重新發現生活中的美。

以上內容便是《藝術的慰籍》這本書中講述的藝術的七大功效, 希望能夠幫助喜愛藝術的朋友更好的認識藝術的用處。還是那句老話:

藝術是很有意思的東西, 你越瞭解它你就會越喜歡它, 人需要和永恆一點的東西在一起。

(閱讀更多)

微信公眾號:

需藝工作室

新浪微博:好怪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