鈹是古代長兵器之一, 形象的說就是短劍與矛的組合,首為尖鋒,平脊兩刃,通常長30CM左右,形制極象短劍;後端為扁形或矩形的莖,用以裝柄,一般在莖的近端處開有圓孔,以便穿釘固定。它和矛的區別,除頭的形制不同外,主要是裝柄方法不同:矛是將柄納入矛筒中,而鈹是鈹莖插入木柄中,外用繩等捆綁。

似矛非矛,似劍非劍的上古長兵

似矛非矛,似劍非劍的上古長兵

▲鈹是一種將短劍裝以長柄,使之成為長兵器的武器,由於聚合劍與長矛的綜合優勢,可刺,可劈砍,所以這樣的武器設計理念是全世界各地武裝普遍接受的,後世日本的長矛其實某種程度上應該也是長鈹的理念

殷代沒有鈹的記載,更無實物的出土。而西周早期在北方出現的一種柳葉形短劍往往就成了研究家矚目的物件。鈹見於文獻記載者,要數《左傳》

襄公十七年

(公元前635年)的一條為最早:宋國華臣派了六個兇手把皋比的家臣總管“以鈹殺諸盧門合左師之後”。公元前483年,吳國曾組建了我國古代第一支以鈹為裝備的獨立部隊。

昭公二十七年

(公元前515年)記專諸刺殺

吳王僚

的故事,王的親兵從大門口直到

公子光

家裡的坐席前,都“夾之以鈹”可說是戒備森嚴的了;對端食的人,“執鈹者夾之”,鈹的興都快要挨近他的皮肉。待專諸從魚肚子裡迅速抽出早已藏好的劍刺殺了吳王的一瞬間,自己也被“鈹交於胸”而死。宋國有鈹,因它雖地處中原,卻同吳有交往。這些史實表明:至少在

春秋早期

的吳、越一帶包括楚地,鈹確實已從短-劍中分離出來,流傳開去,不再為一國所獨有。長鈹從西周到秦漢歷經五、六百年,一直是比較廣泛使用的殺傷力較強的長柄刺兵,可說是伴隨著初期的步兵而馳騁疆場的。但是,漢代的戰爭環境卻改變了鈹的地位,被迫它從戰爭舞臺上退了下來。西漢以後鈹便在兵器家族中銷聲匿跡了。在冷兵器家族中可算是最快的一員了,以致後人不但不識其廬山真面目,甚而連名稱也混淆到張冠李戴的地步。

似矛非矛,似劍非劍的上古長兵

似矛非矛,似劍非劍的上古長兵

戰國時期

是中國戰爭形態發生革命性變革時期,

春秋時代

的車戰被戰國時期的大規模步兵作戰取代,武器的運用也隨之發生鉅變,適合車戰的戈被適合步戰的矛、戟、以及長鈹取代

似矛非矛,似劍非劍的上古長兵

似矛非矛,似劍非劍的上古長兵

▲戰國青銅長鈹

雖然曾經是很流行的兵器,但長期以來一直沒有完整實物出土,鈹頭的形狀又與短劍相似,過去的考古資料曾出土多件鈹頭,都誤認為是短劍。秦俑坑出土第一件鈹時,就被誤認為短劍。後來發現的長木柲遺蹟,才證明了它是一種長兵器,與文獻記載相符。秦俑一號坑出土16件長鈹,它由鈹頭、木柄和銅鐓構成。鈹頭像一柄利劍,長度為35釐米,完整的鈹最長的達3。82米,最短的也有3。59米,一般都在3。7米以上。鈹頭是用細繩纏繞綁紮在橢圓形的木柄上。多數鈹出土時放置在陶俑身邊,其中有一柄鈹還握在陶俑手中。秦俑一號坑中有403件戴介幘執長鈹的鎧甲武士俑,比較集中地分佈在軍陣的左右側,形成對稱的作戰單位。秦俑坑中長鈹的發現糾正了前人的錯誤認識,首次恢復了鈹的科學含義,填補了我國兵器史研究的空白。

似矛非矛,似劍非劍的上古長兵

似矛非矛,似劍非劍的上古長兵

▲秦俑坑出土秦鈹

鈹的稱呼也隨地域的不同,引用時間的遲早而揉進了方言,如關東稱“鈹”,關西叫“錟”,燕地名“鈦”,漢時又以“恱”通“鈹”了。

似矛非矛,似劍非劍的上古長兵

似矛非矛,似劍非劍的上古長兵

▲秦俑坑出土戈與鈹的復原

《方言·雜釋》:“錟,謂之鈹。”秦處關西,自是稱錟。秦軍是一支進攻型的勁旅,長錟同強弓、勁弩、句戟、長懇在勇武的“銳士”之手,所向披靡,使敵喪膽.因而從詞意上也就賦予這個“錟”字以“鋒利”的意思。秦的兵力部署往往集取“疆弓在前,錟戈在後”的配置。另外,因兵器種類和兵種的不同單獨進行

軍事編制

,也是秦軍事組織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則,這其中就包括了“執鈹”的步兵部隊,始皇陵的陶武士俑的佈置就為我們提供了形象的說明。這裡包括了步、弩、車、騎等四個兵種,其中的二號坑既是自成單元的編列,又把弩兵置於最前成為眾兵之首。一號坑雖然作長方陣佈局,同樣也是採取了“強弩在前,錟戈在後”的佈陣法。把頭戴武弁、身披“重甲”,手執長鈹的武士單獨編列,形成為兩個左右對稱的作戰單位,足以說明鈹在戰場上居有特別重要的作用。

似矛非矛,似劍非劍的上古長兵

似矛非矛,似劍非劍的上古長兵

▲未知年份的青銅鈹

到了西漢初期,據《

高祖功臣諸侯年表

》記載,周灶帶兵在碭山起事,加入了劉邦的隊伍,曾以“長鈹都尉”的軍職身份對項羽作戰,有功,封隆慮克侯。統帥長鈹隊,這應是秦代以鈹裝備、單獨編制作法的沿續。

漢鈹

的實物,截止目前我們只發現兩例,所出的兩件漢鈹均屬銅製,通長40釐米,較戰國時期的鈹略長,以後再未見有關鈹的文字記載與實物出土,這必定同漢代的武器裝備發生了歷史性的變化有關。

西漢初年軍隊使用的主要武器,據晁錯向文帝上疏中說,依然是長戟、矛、鋌、弓弩、劍掦之屬。但這時漢家的作戰物件是出沒山澗、善於騎射的匈奴民族。這些生活在北方草原上的強悍民族入寇內地“攻城屠邑,驅略畜產”,都帶有突襲的性質,很少在平原易地展開兩陣對壘,因而長戟、矛、鈹等這一類長兵器雖不可缺,但卻很少用場。只有在“平陵相遠,川穀居間、仰高臨下”的地帶,弓弩才勝過短兵而在“曲道相伏、險恵相薄”的地帶,劍矛才可發生威力,若果下馬地鬥,劍戟相接,才能制勝。由於作戰物件和地理環境的改變,自然也引起作戰手段的改變,弓弩、長劍及隨後的環首刀便成為邊郡良騎和輕車材官手中的利器。

似矛非矛,似劍非劍的上古長兵

似矛非矛,似劍非劍的上古長兵

▲漢代畫像石中描繪的武庫,下面向上數第三件既是長鈹

同時,鈹也有其本身固有的弱點:第一,鈹長多大於春秋早期以前的劍長,而其身長鋌短則使重心落在身的中段。以這短小的鋌插入柲中,儘管有銷釘的橫插,也因為頭重而使柲前部結合不牢固。在戰鬥中前刺尤可,而揮斥收器的動作都將會發生折裂的危險;第二,鈹的格與劍的格作用不同,不是用以格手,而是在護柲頭,還可起到固定結合部的作用,象

秦鈹

那樣。但這種作用畢竟是很脆弱的,因為橢圓格窄銎的內容量甚小,反而減低了嵌制木柲的力量。即如長沙紫檀鋪楚鈹雖然在柲裝進銎口的結合部再用兩塊木板夾緊,外纏絲織物,但也非萬全之策。前面這兩大弱點就使它同漢代的鐵矛、

鐵鋌

、鐵戟比較起來,可說是相形見絀的了。這當然也是決定它被淘汰的因素之一。

似矛非矛,似劍非劍的上古長兵

似矛非矛,似劍非劍的上古長兵

▲漢代長鈹

本文為冷兵器研究所原創稿件,主編原廓、作者凱風,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

喜歡冷兵器的可以關注微信公眾號:冷兵器研究所(lbqyjs)

似矛非矛,似劍非劍的上古長兵

似矛非矛,似劍非劍的上古長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