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著才有希望

——-《

活著

》觀後感

《活著》講述的是中國四十年代至六十年代的故事,故事中的情節有血有淚,其中包括了家人的死,女兒的出嫁,兒女的成長,老友的相見。而在辛酸的淚水背後,則承載的是主人公

福貴

承受的痛苦,福貴這個小人物在一連串歷史動盪和浩劫中遭遇到了種種磨難,出身地主家的富貴從青年時不學無術的紈絝子弟,到老年時充滿滄桑的佝僂身影,他用自己的活著見證了無數人的死去,他是幸運還是不幸?說他幸運,他活著比誰都痛苦,說他不幸,他卻依舊堅強地活給你看。但這些痛苦並沒有使他絕望。主人公回憶,他的爸爸說過,“先養雞,雞大了變成鵝,鵝大了變成羊,羊大了又成牛”,好好拼搏一番之後,雖然其中有著一個又一個的挫折,但是希望的火苗卻未曾熄滅。到此,大概大家會在心中萌發一個小小的而又深刻的疑問——人為什麼活著?當然,也正是由於電影中由始至終透著的對生命的辛酸與無奈,引發了人們沉重的思考。生活就像一條路,不會總是平坦而筆直的。人只有有勇氣、毅力和信心去面對和克服種種挫折和不幸,體會幸福的不易和甜蜜,才會更加熱愛生活,珍惜生命,活著是一種證明,一種歷練。影片中大喜大悲的情節,令人感嘆,人就是這樣悲慘令了也只能這樣繼續活著,而且必須活著,活著雖然會有痛苦,但是也會有希望,而希望讓人更加珍惜活著的時光。

也許福貴只是千千萬萬那個年代中的小人物的一個縮影,默默的忍受著這一切,作者也只是把許多的苦難加諸於他的身上。可是我們仍然可以體會到人事的殘酷與個人的渺小,如若這樣,那我們何必活著,可轉念一想,不正是有苦難的磨礪,我們才能知道什麼快樂的可貴,只有無數的失敗,才能換來成功的喜悅,人生不正是因為這樣才煥發活力與精彩麼?福貴不也正是在敗光了家產後才知道珍惜家庭,在遊手好閒後才知道自食其力麼?

活著的力量不是來自叫喊,也不是來進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人們的責任。雖然生命是脆弱的,但是它並不軟弱,人們為了活著,忍受著一切的苦難和折磨,為的是什麼?是心中的那一份對生命的執著。這種思想是寶貴的,活著就是為了活著,活著才有希望,才能不顧一切的繼續活下去。

透過影片和小說我瞭解到人活在這個世上,不應該放棄活下去的信念,不要怨天尤人,而應該對生活和未來抱有無限美好的希望。當生命中遭遇苦難,生命受到威脅,讓人始終不願放棄生存的便是想要活下去的希望,活著,就是一種資本。也只有活著,才可以體會到牽掛,才有機會享受快樂,甚至體驗痛苦。對於人來說,最珍貴的詞就是“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