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國國王看上了唐僧什麼?| 西遊記釋疑42

【西遊記釋疑】

第42篇女兒國國王看上了唐僧什麼?

本回回答三個問題:

1、女兒國國王看上了唐僧什麼?

2、唐僧有什麼寶貝?

3、關於定風珠和闢塵珠的問題。

1、女兒國國王看上了唐僧什麼?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有必要來看看《紅樓夢》中賈母的高見:

賈母笑道:“這些書就是一套子,左不過是些佳人才子,最沒趣兒。把人家女兒說的這麼壞,還說是‘佳人’!編的連影兒也沒有了。開口都是鄉紳門第,父親不是尚書,就是宰相。一個小姐,必是愛如珍寶。這小姐必是通文知禮,無所不曉,竟是‘絕代佳人’,只見了一個清俊男人,不管是親是友,想起他的終身大事來,父母也忘了,書也忘了,鬼不成鬼,賊不成賊,那一點兒象個佳人?就是滿腹文章,做出這樣事來,也算不得是佳人了……”

說得像不像

女兒國國王

?來看看國王第一次見唐僧的表現:

女王看到那心歡意美之處,不覺淫情汲汲,愛慾恣恣

,展放櫻桃小口,呼道:“大唐御弟,還不來占鳳乘鸞也?”

這是佳人嗎?不像。不僅如此,女兒國國王能在女人堆裡能當女王,肯定是個狠角色。那麼女兒國國王到底看上了唐僧什麼?

有人認為女王對唐僧一見鍾情。請看下面這段話:

驛丞道:“微臣在驛,接得東土大唐王御弟唐三藏,有三個徒弟,名喚孫悟空、豬悟能、沙悟淨,連馬五口,欲上西天拜佛取經。特來啟奏主公,可許他倒換關文放行?”

女王聞奏滿心歡喜,對眾文武道:“寡人夜來夢見金屏生彩豔,玉鏡展光明,乃是今日之喜兆也。”

眾女官擁拜丹墀道:“主公,怎見得是今日之喜兆?”

女王道:“東土男人,乃唐朝御弟。我國中自混沌開闢之時,累代帝王,更不曾見個男人至此。幸今唐王御弟下降,想是天賜來的。寡人以一國之富,願招御弟為王,我願為後,與他陰陽配合,生子生孫,永傳帝業,卻不是今日之喜兆也?”

眾女官拜舞稱揚,無不歡悅。(五十四回)

還沒見唐僧,女王就與群臣商議要嫁給唐僧。面都沒見,何來一見鍾情?

難道是女兒國王見了之後,看中了唐僧的玉樹臨風?也不太可能。上回(女兒國到底是個什麼地方?)說過,女兒國並不是與世隔絕之地。女王是一國之主,怎樣的男色尋不著?況且唐僧一個出家人,不懂風花雪月,哪裡能解女王的風情?認為女王看上了唐僧的男色,是受了吳老爺子文筆的誤導。

難道是看上了唐僧御弟的身份?有這個可能。但是御弟這個身份有賴於大唐官方的認可。唐僧一旦違背取經誓言,御弟身份自動作廢。所以,女王也不可能是看上了御弟的身份。

不是一見鍾情,不是看上了男色,不是看上了御弟身份。唐僧一個身無長物、一窮二白的出家人,難道女王看上了他會念經?當然不是。說出來您可能不信,女王看上的是——唐僧身上有寶物。

女王為什麼認為唐僧身上有寶物?也許是阿難迦葉索要人事的做法已經傳遍西域;也許是女王知道了祭賽國國寶的來歷。因為祭賽國有女兒國的眼線:

眾僧跪告:“爺爺,

此城名喚祭賽國

,乃西邦大去處。當年有四夷朝貢:南月陀國,北高昌國,

東西梁國

,西本缽國,年年進貢美玉明珠,

嬌妃

駿馬。我這裡不動干戈,不去征討,他那裡自然拜為上邦。”

其他國家進貢的是物,唯有女兒國進貢的是人——還是枕邊人。

說到這,順便猜測一下祭賽國寶的來歷。祭賽國從字面上理解,是“祭賽”之國。祭賽的意思是供奉、獻祭:

老者道:“此處屬車遲國元會縣所管,喚做

陳家莊

。這大聖(靈感大王)一年一次

祭賽

,要一個童男,一個童女,豬羊牲醴供獻他。他一頓吃了,保我們風調雨順;若不

祭賽

,就來降禍生災。(四十七回)

有理由認為,祭賽國為了佛寶舍利子,付出了不小的代價。女王很有可能透過“眼線”(嬌妃)知道了這個情況。

總之,女王得出一個結論:取經人身上一定有寶貝!沒有寶貝,取什麼真經?

2、唐僧有什麼寶貝?

唐僧身上確實有寶貝,所以女王看了很滿意:

三藏聞言,即與三徒整衣出廳迎駕

。女王捲簾下輦道:“那一位是唐朝御弟?”太師指道:“

那驛門外香案前穿襴衣者便是

。”(五十四回)

有一個細節必須跟大家說明,就是唐僧面聖(包括國王)時,都會穿上錦襴袈裟:

這袈裟閒時折迭,遇聖才穿。(十二回)

有的地方明確寫了:

此時唐三藏醒來叫:“徒弟徒弟,伏侍我倒換關文去來。”行者與沙僧、八戒急起身,穿了衣服,侍立左右道:“上告師父,這昏君信著那些道士,興道滅僧,恐言語差錯,不肯倒換關文,我等護持師父,都進朝去也。”

唐僧大喜,披了錦襴袈裟。

(四十五回)

不覺的天曉。長老道:“我與悟空入朝,倒換關文去來。”

長老即穿了錦襴袈裟

,戴了毗盧帽,整束威儀,拽步前進。(六十二回)

有的地方沒有明確寫:

那國王聞知是唐朝大國,且又說是個方上聖僧,心中甚喜,即時准奏,叫:“宣他進來。”把三藏宣至金階,舞蹈山呼禮畢。兩邊文武多官,無不嘆道:“

上邦人物,禮樂雍容如此!

”(二十九回)

從古至今,都是“先敬羅衣後敬人”。若不是身披錦襴袈裟,如何引得寶象國百官發自內心的感嘆“上邦人物,禮樂雍容如此”?

唐僧身上的寶貝有錦襴袈裟、九環錫杖、紫金缽,其中最值錢的是錦襴袈裟。為了這件袈裟,金池長老(觀音禪院主持)還白白送了性命。錦襴袈裟怎麼值錢,請看原文:

閒時折迭,千層包裹透虹霓;遇聖才穿,驚動諸天神鬼怕。上邊有如意珠、摩尼珠、闢塵珠、

定風珠

;又有那紅瑪瑙、紫珊瑚、夜明珠、

舍利子

。(第十二回)

果然是一件寶物!袈裟上有八種寶石,其中之一是舍利子。祭賽國國寶正是舍利子:

前年與龍王來此顯大法力,下了一陣血雨,汙了寶塔,偷了塔中的

舍利子佛寶

。(六十二回)

因有佛寶舍利子,祭賽國才受四方朝貢。西梁女國是進貢祭賽國的國家之一,怎麼會不知道舍利子的好處?如今祭賽國的舍利子已經丟失。只需留下唐僧,找機會取下袈裟上的舍利子,西梁女國就是下一個祭賽國!

所以,女王根本不愛唐僧,她要嫁給唐僧,只因為她猜到了唐僧身上有寶物。

至於唐僧,真能留下來當國王嗎?可能性微乎其微!名義上是女兒國國王嫁給唐僧,但事實上還是唐僧“嫁入”女兒國。唐僧一個外來人,即使當了國王也是傀儡。更要命的是,指望一個女王長情跟指望一個皇帝專一一樣,完全不現實。哪天女王膩了、煩了,把唐僧拖出去砍了都有可能。

最後,羨慕唐僧的讀者可以把哈喇子擦一擦了,“天上不會掉餡餅”才是亙古不變的真理。

3、關於定風珠和闢塵珠的問題。

(關於這個問題,筆者從知友

@緣慕秋雨

的回答裡獲得了啟發,在此說明並向他表示感謝。)

不少人注意到,在十二回,錦襴袈裟上有八種寶物:

這袈裟閒時折迭,遇聖才穿。閒時折迭,千層包裹透虹霓;遇聖才穿,驚動諸天神鬼怕。上邊有如意珠、摩尼珠、闢塵珠、定風珠;又有那紅瑪瑙、紫珊瑚、夜明珠、舍利子。(第十二回)

到六十五回,只剩下六種:

那袈裟本是佛寶,上邊有如意珠、摩尼珠、紅瑪瑙、紫珊瑚、舍利子、夜明珠,所以透的光彩。(六十五回)

少了定風珠和闢塵珠。寶珠沒長腳,只能是被人拿走了。

在十二回到六十五回之間,有嫌疑的只有五個人:黑熊精、奎木狼、金角銀角、青牛精和

黃眉大王

。為什麼他們有嫌疑?黑熊精不必說,他偷過袈裟。剩下四個,是因為他們把取經團隊連人帶行李一鍋端,最後還全身而退。

為什麼紅孩兒不在嫌疑人之列?因為從

高家莊

開始,行李由豬八戒或沙悟淨保管。紅孩兒先後抓了唐僧和八戒,但行李始終有沙悟淨看管,所以兩顆寶珠不可能是紅孩兒偷的。為什麼蠍子精也沒有嫌疑?因為蠍子精死了。

所以,有嫌疑的只有上面五個。但是,嫌疑最大的絕對是黑熊精。原因很簡單,奎木狼、金角銀角、青牛精和黃眉大王,他們四個是強盜,乾的是搶劫殺人的事情。強盜的活都幹了,還有必要偷偷摸摸地從袈裟上揪點東西下來嗎?感覺沒必要。

黑熊精則不同,黑熊精幹的是小偷的活。黑熊精偷了袈裟之後,一直被失主(孫悟空)追在屁股後頭討要。所以黑熊精完全有動機從袈裟上揪點東西下來,以免竹籃打水一場空。這就像小偷被追急了,會把錢包丟給失主。失主開啟看時,一般會發現少了東西。

先不管誰拿了定風珠和闢塵珠。《西遊記》中的細節暗示,定風珠和闢塵珠似乎到了觀音菩薩的手裡。證據在一段詩裡:

冷冷颼颼天地變,無影無形黃沙旋

。穿林折嶺倒松梅,播土揚塵崩嶺坫。

黃河浪潑徹底渾,湘江水湧翻波轉。碧天振動鬥牛宮,爭些颳倒森羅殿。

五百羅漢鬧喧天,八大金剛齊嚷亂。文殊走了青毛獅,普賢白象難尋見。

真武龜蛇失了群,梓橦騾子飄其韂。行商喊叫告蒼天,梢公拜許諸般願。

煙波性命浪中流,名利殘生隨水辦。

仙山洞府黑攸攸,海島蓬萊昏暗暗。

老君難顧煉丹爐,壽星收了龍鬚扇。王母正去赴蟠桃,一風吹斷裙腰釧。

二郎迷失灌州城,哪吒難取匣中劍。天王不見手心塔,魯班吊了金頭鑽。

雷音寶闕倒三層,趙州石橋崩兩斷。一輪紅日蕩無光,滿天星斗皆昏亂。

南山鳥往北山飛,東湖水向西湖漫。雌雄拆對不相呼,子母分離難叫喚。

龍王遍海找夜叉,雷公到處尋閃電。十代閻王覓判官,地府牛頭追馬面。

這風吹倒普陀山,捲起觀音經一卷。

白蓮花

卸海邊飛,吹倒菩薩十二院。

盤古至今曾見風,不似這風來不善。唿喇喇,乾坤險不炸崩開,萬里江山都是顫!

(二十一回)

“冷冷颼颼天地變,無影無形黃沙旋”,黃風怪的風不是單純的風,而是有風有沙。“仙山洞府黑攸攸,海島蓬萊昏暗暗”,這個描述有點類似於沙塵暴。當然,比現實中的沙塵暴強很多倍。正因為有風有沙,所以滿天神佛才手忙腳亂——不僅風大,還看不見。

這首詩描寫的所有神佛裡,最後一個出場的是觀音菩薩。奇怪的是,“這風吹倒

普陀山

”,普陀山被吹倒了;“吹倒菩薩十二院”,還吹倒了十二個院子。但觀音菩薩卻紋絲不動,只有一卷經書被風捲起。菩薩身上是不是有定風珠?

黃風怪的風叫“三昧神風”,有點像凡間的沙塵暴,所以把孫悟空吹出眼病:

行者道:“我被那怪一口風噴將來,吹得我眼珠痠痛,這會子冷淚常流。”

這種超級沙塵暴吹起來,可以讓可見度為零,所以才有“二郎迷失灌州城,哪吒難取匣中劍。天王不見手心塔,魯班吊了金頭鑽。”但是,

南海普陀山

沒有黃沙漫天風舞,可以清楚的看見經書和白蓮花。這是不是在暗示,菩薩手上有闢塵珠?

一個定風珠,一個闢塵珠,兩顆寶珠正好能夠抵擋黃風怪有風有沙的“三昧神風”。

所以,筆者猜測,黑熊精揪下寶貝應該沒有自己留著,而是作為進身之階,獻給了菩薩。丟失的定風珠和闢塵珠最終到了菩薩的手上。此處只是猜測,不作定論。

筆者在解讀《西遊記》的過程中,常常會感嘆:《西遊記》的細節之中,還藏著一本書。一些人讀不懂,就認為《西遊記》前後矛盾、錯誤百出。筆者卻以為,這些所謂的矛盾和錯誤,是吳承恩留給後人的線索。順著這些線索,就能讀懂隱藏在《西遊記》背後的故事。

例如,《西遊記》中一個“明顯”的錯誤,就是按照“王莽篡漢”和“

貞觀十三年

”兩個線索,孫悟空應該被壓了六百多年。但是,按照如來佛祖和孫悟空的說法,孫悟空被壓了五百多年。

孫悟空到底被壓了多少年?《西遊記》一書真有那麼多錯誤嗎?請聽下回分解。

●待續●

注: 原文引用版本為作家出版社2006年5月出版、

呂薇芬

校注《西遊記》世德堂本 。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西遊記釋疑,作者:曹不空

© 本文版權歸 曹不空 所有,任何形式轉載請聯絡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