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在生活中耳聞目睹這樣的故事:

家庭暴力

的受害者,明知會再受傷,還是一次次回到那個“可怕”的家,即使重新組建家庭,還是不能遠離暴力;

走上歧途的失足者,明知會被欺騙、凌辱,還是一次次迴歸那群“可怕”的人;

在一段戀情裡遭遇了冷漠、背叛,下一段戀情,自己卻成了冷漠、背叛的那個人;

階段性躊躇滿志、持續性混吃等死,“廢宅”們總是想著前進,又一次次退回原點……

這些情節有如魔咒,這種心理現象就是今天的主題——

強迫性重複

(Repetition Compulsion):

個體

不斷重複一種創傷性的事件或境遇

,包括不斷重新制造類似的事件,或者反覆把自己置身於一種

類似的創傷極有可能重新發生

的處境裡。(

維基百科

1 「熟悉」的引力

PTSD(

創傷後應激障礙

)的研究者曾做了一個實驗:

當播放巨大的

噪聲

時,在溫暖、食物充足的環境中長大的小鼠,立刻逃回了巢裡。這並沒有什麼奇怪,但另一組在嘈雜、食物緊缺的環境中養大的小鼠,即使把它們放在一個愉悅的環境中,也還是會跑回巢裡。

——無論巢的環境是舒適的還是惡劣的,受到驚嚇的動物,都會跑回巢裡。

這個實驗,很容易讓我們聯想到《變形計》真人秀裡的那些少年:

那些從都市來的“不良”少年,當面對山村的土炕、寡淡的飯食、繁重的農活,會想離開、想回家——儘管那個家曾經被他痛恨、咒罵、無數次想叛逃;

那些從貧苦山村中走出的好孩子,當面對都市的囂嚷、從未感受的溫暖、超出認知的課堂,他們一樣會恐懼、會想家——儘管不論從物質層面、精神層面、情感層面,那個家都遠不如現在的這個。

——無論我過去的經驗是多麼不堪,我可能憤怒過,可能被虐待,或者被忽略,但當我在現實生活裡遭遇困難之時,我總想回到那個家,那個讓我感到

熟悉、安全

的地方。

“巢”/“家”,似乎有一種巨大的引力。

這種引力的本質,是對安全感的渴求。

人類,就是這樣一種弱小的生物——喪失了安全感便幾乎一刻也無法生存,填補安全感的缺失也總是第一順位的心理需求。

越是熟悉的地方,越容易覺得安全

——因為在那裡,我們一直倖存下來,一切都尋常、可靠、親和,沒有陌生的恐懼、沒有挑戰的威脅,不論多麼簡陋破敗、哪怕沒有光亮、就算狹小逼仄,也是一個令自我高度舒適的世界。

一面是已知的痛苦,一面是未知的焦慮,你是否確定自己總有勇氣選擇後者?

2 創傷的重複

人,探索未知的世界,需要以足夠的

心理強度

作為能量支撐。只有在判斷為充分安全和自足的情況下,才會產生好奇心和嘗試的願望;當處在受傷、不安、警覺的狀態時,會喚起高度的自我關注,迴避新的反應和心理刺激。

就好比一輛行駛在野外的車,遇到輕微的故障,還可以繼續向前行駛;可要是發動機、底盤遭遇了嚴重損傷,一開起來就異響、冒煙、震顫,那就只能停下來,檢查清楚問題的原因,等車子修好了、安全了,才會繼續向前。

創傷,從沒有想象的那麼容易治癒。

情感的傷痕,並不會因為時間的結痂就淡然褪去,而是化成身體的記憶,甚至融化在潛意識的自我設定中。當再度遭遇類似上一次創傷的場景——

哪怕,只是一個瞬間的眼神或語調,只是一個東西擺放的位置或發出的聲響,都會讓他像一隻

驚弓之鳥

——喚起了不安和防備、勾起了記憶的痛,

壓力激素

和神經傳導會讓人停止探索的步履,退回熟悉的處境,換取片刻的心安。

可是,人際關係是互動的,一方過度的警醒、提早的防禦、緊張的反應,只會“誘導”對方採取對應的行動,他警覺下“預設”的處境“果然”再現了(自證預言)。

——昨天的故事,因此不斷地重複。

精神分析學說認為,強迫性重複的心理動機,源自一種想要“掌握過去”的努力,希望透過重新經歷一次類似的痛苦場景,來實現對痛苦的掌控,從“改寫過去”學會解決事件。

這種解釋在臨床受到了質疑,因為

並沒有

成功的例項——沒有人在這種創傷的重演裡,實現了人格的超越和自我完整;相反,他們的創傷在重複的喚起中被強化了,只是讓他們陷入更深的痛苦和自我厭棄。

那麼,是什麼心理在驅動我們一次次回到那些創傷的記憶裡?這些“為記憶所苦”的人,為什麼會

對傷痛“上癮”

3 平靜的絕望

存在感,是人的一種本能關切。所以,人會在各種社交情境裡為了證明或強調自己的存在感而行動——自媒體、朋友圈、短影片、直播的迅速傳播和發揚光大,正是滿足了人的這種基本需求——可現實卻是,“大多數人都生活在平靜的絕望中”(

梭羅

)。

沒有什麼驚心動魄的故事,沒有什麼感天動地的深情,沒有什麼昨是今非的奇遇——這才是生活的日常。

創傷性的經歷則不同——

戲劇的衝突場景、錐心的傷害與原諒、張狂的交戰與歡好

——這些“不平靜”的波折和劇烈的情緒起伏,將存在感、生活的意義錨定在前所未有的高度,自我的故事被重新詮釋,

情感需求

的標準也被重新確立。

當人再回到本來的生活,那“

平靜的絕望

”夾帶的空虛、不安感也被徹底放大——

創傷的記憶,與此刻寡淡、無聊、乏味的生活相比,充滿了誘惑

——只有強迫著自己回到重複的情境,那些熟悉的痛感,才會讓自己真切感到“

我是活著的

”。

這就像是去問一個女孩子,願意選擇一個“老實人”還是“渣男”,街頭採訪的大多數答案還是選“渣男”。為什麼她們不去選擇一段健康、可靠、平穩的關係,而寧願選擇去承擔遭受欺騙、傷害、玩弄的風險,這並不是一句“渣男除了渣都是優點”所能概括的,還是因為年輕女性不願意用自己的青春交換一段平靜的親密關係,她們更希望在那種刺激、心跳、悸動裡感受“愛”的樣子。雖然,這常常讓她們混淆了愛與痛的界限。

所以,強迫性重複的

心理動機

,不是某種對過去的失落——人的所有情緒與行為,都是最終

指向自我、指向此刻

的——是對當下的存在感的焦慮,對自我生存意義的求證。這看似自傷的舉動,也是因為昨天的傷痕投射的陰影,將生活的底色變得暗沉。

這種情境的重複,有時也會發生變異——對傷痛的恐懼、失落的殘念、困惑的探求,令角色悄然轉換。那些昨天遭遇創傷的受害者,今天可能在相似的情境裡變為

加害者。

4 殘念的束縛

所有未曾實現的期盼和遺憾,從未遠離我們的生命。

在上一段親密關係裡,如果投入了許多的情感、寄存許多的依戀、又留下許多的傷痛,那麼,即使進入一段新的親密關係,疼痛的記憶也會變成

冀望

和憂懼——

冀望著上一段關係中所有的遺憾,可以在這一次得到補全;憂懼著上一段關係中所有的創傷,可以在這一次絕不出現

——這會讓他們在新的親密關係中,表現得極為敏感:

他們可能對一點點的“過失”都無法容忍,苛刻的責備;

他們可能因為你一兩句隨意的話語,就憤怒到歇斯底里;

他們可能從未表現出對你

小脾

氣的縱容、小任性的寵愛……

這就是“

過度喚起

”——曾經造成創傷的每一個場景,他都記憶猶新,於是每一個在他看來可能導向那些場景的“序幕”或“楔子”,都會激發他強烈的自我保護欲,去阻斷那些場景繼續發展的可能——

但是,過度的防禦,在對方看來就是主動的攻擊

——那些場景最後還是以另一種方式呈現出來,只是這次他成為了

加害者

在與心理諮詢來訪者的對話中,我注意到:

這種重複情境裡的“加害者”,當真的發生了這種他們本來憂懼的情景再現時,他們會憤怒和傷痛,但並沒有悔意

(他們不覺得自己的苛責和加害是錯誤的,甚至還有一點欣慰和愉悅感)

——他們似乎在這種戲劇化的角色顛倒中,將過去束縛在自己身上的困惑全部解開了。我經常聽到他們這樣說:

“我在那一刻突然明白了,她當時會那樣對我的原因和所有的心情……”

5 從容的新生

強迫性重複,這種過度喚起的自我防禦心理,讓創傷的記憶變成了難逃的魔咒。

該如何幫助這些受傷的人,跳出宿命般的輪迴,擁有真正“新”的生活?

細心的讀者看到這裡,應該就能理解:

這些遭遇創傷的人,委身在過去的陰影,昨日的記憶滲透在今天的生活裡、感覺的再現也激發身體和情緒的重複迴圈,讓他們

難以區分此刻的刺激與過去的創傷

分離

昨日的記憶與今日的現實,最有效的方法,還是去建立一段

新的、緊密的、足夠安全的依戀關係

(這與跳出原生家庭的影響是一樣的)

,透過在這段新的關係中帶來的寧靜感、安全感,他們才能逐步打破內心的自我隔絕、形成新的認知,以從容的心去迎接嶄新的體驗、探索未知的旅程。

當然,這樣一種安全、緊密的聯結,不是輕易可以獲得——那個值得依戀的人,需要能夠理解他們的經歷和傷痛,能夠經受他們的懷疑和防備,能夠給予他們信任和體諒。在必要時可以向身邊的

心理諮詢師

獲得幫助,在建設性的對話中,樹立新的信念。

【專欄篇目】

深灰色的2。1%:是否也曾想過一了百了

行為的演算法:大腦裡的硬體和軟體

刻板印象:認知之牆的壁畫

原生家庭:是魔鏡還是魔咒

強迫性重複:引力、創傷、輪迴

心理投射:所有愛與恨的根源

關注與評價:存在感的魔法

情感勒索

:退讓到哪裡為止

親密關係溝通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