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馬太效應

在聖經《新約-馬太福音》中,講到一則寓言故事:富人離家之時,將 5000/2000/1000 個

金幣

分別交給了三個僕人。等到他回來後,拿到 5000 金幣和 2000 金幣的僕人都透過做生意等方式讓金幣翻了倍,富人很高興,獎勵了他們。

結果輪到第三個僕人時,他害怕虧錢,把金幣埋在洞裡藏了起來,富人很生氣,下令把這個僕人的 1000 金幣作為獎勵給了第一個僕人。這就是讓錢多的人更多錢,讓錢少的人更少錢。

這就是

馬太效應(Matthew Effect)

,它描述的是一種強者恆強,弱者越弱的社會現象,廣泛應用於包括心理學和金融在內的眾多領域。

2、

張弓效應

大同理想社會的法則,不就像開弓射箭一樣嗎?瞄準目標高了,就把它壓低;低了就把它向上抬高;力道大了就減小一些,不夠就補足一些。

大同社會理想的法則,就像

彎弓射箭

一樣。當弓瞄準目標的角度高了,就把它壓低一點;當角度低了,就把它抬高一點;力道大了,就減小一分;力道小了,就加大力氣。

這就是與馬太效應相對應的

張弓效應

,出自老子的《

道德經

》。它描述的則是一種追求公平的機制,主張強者應該補貼弱者,達到理想大同。

3、如何看待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老子

老子說的這句話,其實已經把馬太效應和張弓效應的關係描述了出來。

張弓效應是“損有餘而補不足”,講究的是公平,強者應該幫助弱者,共同發展。

馬太效應是“損不足以奉有餘”,注重的是效率,強者得到更多的資源,弱者則遭淘汰。

張弓效應是理想中的法則,追求社會的整體發展,共同進步;而馬太效應則是世俗社會的法則,將資源更多地傾向優秀的人,使他們得到更有利的條件。

不管你更喜歡張弓效應還是馬太效應,不得不承認的是,現在的社會還是以馬太效應為主導,貧富的差距其實仍然是不可跨域的鴻溝,而且還在進一步擴大。

王健林給普通人隨便定的小目標就是一個億,給兒子王思聰創業的初始資金就是 5 個億。

股市裡面的機構、遊資通常能先一步得到訊息,等他們賺得盆滿缽滿準備離場時,再讓韭菜進去接盤。

在舉舉身邊的例子,

一個問題下類似的答案,對於點贊數多的答案,大家都樂於點贊,點贊數會越來越多;而對於點贊數少甚至沒有點讚的答案,大家別說點讚了,連看都懶得看!

所以,我們必須得承認馬太效應的存在。

我們身邊不乏這樣的人,看清了馬太效應主導的事實,自己不想著改變,反而認為反正自己不可能獲得平等的資源,於是放棄了努力,整天抱怨社會的不公。

可是,抱怨又有什麼用呢?

我們無法改變社會,能改變的只有我們自己。

換一種心態,富人也是透過先輩或者自己的努力才獲取到了更好更多的資源,如果我們沒有付出與之匹配的努力,又有什麼資格要求同等的待遇呢?

我們無法實現絕對的公平,但是我們可以透過自己的努力,實現相對的公平。

如果在同一條賽道上,別人已經處在離終點更近的起跑點,那麼我們不妨換一條賽道,強化自己的優勢,用自己的優勢與別人力拼。

所以,改變自己吧,弱者也能慢慢變強,也能享受馬太效應給我們帶來的正反饋

附上『馬太效應』和『張弓效應』的原文出處

新約 - 馬太福音(Matthew)第25章

天國又好比以下的故事:有一個人要出外旅行,他叫僕人來,把產業交給他們。

他按照他們各人的才幹,一個給了五千塊金幣,一個給了兩千,一個給了一千,然後動身走了。

那領五千塊金幣的,立刻出去做生意,另外賺了五千。

同樣,那領兩千塊金幣的,另外也賺了兩千。

可是那領一千塊金幣的,出去,在地上挖了一個洞,把主人的錢埋起來。

過了許久,那幾個僕人的主人回來,跟他們結帳。

那領五千塊金幣的進來,帶來了另外的五千,說:『主人,你給我五千塊金幣,你看,我另外賺了五千。』

主人說:『很好,你這又好又可靠的僕人!你在小數目上可靠,我要委託你經管大數目。進來跟你的主人同享喜樂吧!』

那領兩千塊金幣的進來,說:『主人,你給我兩千塊金幣,你看,我另外賺了兩千。』

主人說:『很好,你這又好又可靠的

僕人

,你在小事上能盡忠職守,我要把更大的責任交給你。進來跟你的主人同享喜樂吧!』

這時候,那領一千塊金幣的僕人也進來,說:『主人,我知道你是個嚴厲的人;你在沒有栽種的地方也要收割,沒有撒種的地方也要收穫。我心裡害怕,所以把你的錢埋在地下。請看,你的錢就在這裡。』

他的主人說:『你這又壞又懶的僕人!既然你知道我在沒有栽種的地方也要收割,沒有撒種的地方也要收聚,你就該把我的錢存入銀行,等我回來的時候,可以連本帶利一起收回。你們把他的錢拿過來,給那個有一萬塊金幣的。

因為那已經有的,要給他更多,讓他豐富有餘;而那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一點點也要奪走。

至於這個無用的僕人,把他趕到外面的黑暗裡去;在那裡,他要哀哭,咬牙切齒。』

《道德經》第七十七章

天之道,其猶張弓與?

高者抑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

。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聖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其不欲見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