銳評 | “雷鋒日”之後再話雷鋒

有一個人的名字,他可以用在很多人的稱呼上,這不是一種泛指,而是一種尊重,一種正義與力量的代指。

這個名字就是“雷鋒”。“學習雷鋒好榜樣”,這首感人肺腑的讚歌代代傳唱,是因為我們不僅要學習雷鋒,更要學習雷鋒精神。在社會結構多元的今天,需要我們更好的詮釋雷鋒精神的深刻含義和無窮魅力。

銳評 | “雷鋒日”之後再話雷鋒

◆ ◆

喚回迷失的精神信仰

雷鋒精神的道德感召力,是“對待同志像春天般的溫暖”,是“我為人人,人人為我”。在物慾橫流、情感靠邊的眼下,廣東“小悅悅事件”“碰瓷事件”“面對老人跌倒扶不扶”的問題,一次次拷問著我們的精神世界。外在反映就是基本道德的缺失,而實際內涵是價值觀和信仰的缺失。再看一看我們的網路世界,各種翻案之風盛行,對雷鋒本人的解讀層出不窮,我不知道那些成天標榜著洞悉一切的人是否有其理性的判斷,抑或只是網路的跟風者,當有一天你們深處困境成為那個被遺忘的人的時候,你是否會為你曾經的質疑後悔和羞愧?“一個偉大的民族,不能沒有精神楷模;一個文明和諧的社會,不能缺失道德標杆”,這是閃爍著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光輝的雷鋒精神對大眾的啟迪。不斷遭遇著物慾侵襲、思想侵蝕的現階段,迫切需要用雷鋒精神喚回迷失的信仰,擯棄浮躁喧囂的低階趣味,讓荒蕪的精神家園開出誠信的花朵,迴歸純真的本源。

◆ ◆

塑造感恩的處世態度

從雷鋒的身上,我們可以看到兩個方面:一是內心的成長,二是付出後的幸福。雷鋒精神就像是一座燭照靈魂的精神燈塔,閃爍著為人處世的道德光芒,為幾代中國人樹立了道德標杆。普通百姓記住雷鋒,當下人們懷念雷鋒,更多是因為雷鋒以他的實際行動踐行人生追求,是因為他那種處身設地為人著想、孜孜不倦的學習鑽研、充滿好奇地看待生活、向上向好地完善生命,使人生的積極態度充滿了濃濃的真誠氣息,這都是我們要學習的。我們透過雷鋒的故事中會發現,有一種力量牽引著我們遠離“無聊”“煩躁”“迷惘”“鬱悶”,這正是一種向上向好的人生態度,也是我們處世的風尚,這一切正是平凡的人立足平凡崗位凝結的崇高精神財富。

◆ ◆

還原底線的道德責任

越是發展市場經濟,越是需要一種精神。20多年市場機制之後,我們熟諳了斯密的《國富論》,將逐利思維在市場交易中演繹得淋漓盡致。然而,當市場自發調節的手無法解決諸多社會問題的時候,我們才認識到那句話的精準——“經濟學回到它的起點,就是沒有辦法離開道德”。當霧霾蔽日、汙水橫流的時候;當三公浪費、權力尋租的時候,一些所謂的人為控制顯得多麼無力,簡單的說教似乎顯得蒼白。這時,雷鋒精神就是我們對生存環境的責任,對市場利潤的人為關懷,對社會利益的公民義務;更是我們對公共利益的堅守,對社會秩序的捍衛,對民生權益的敬畏。要讓學雷鋒、做雷鋒的過程變成感動自我、帶動他人、淨化心靈、引領風尚的全民道德飛躍。

學習雷鋒吧,這不是外在的,我們不能單純的把雷鋒精神定義為“助人為樂做好事”,其實我們需要做的還有很多。這不是3月5日這一天出門幫人理理髮擦擦車,不是簡單的打掃衛生,不是把學習雷鋒當成一種迫不得已言不由衷要去完成的政治任務——“雷鋒叔叔沒戶口,三月來了四月走”的形式主義,我們寧可不要。我們學習雷鋒,不只是要學習他的助人為樂,更需要用雷鋒精神匡正道德失範、矯正誠信缺失。

雷鋒能始終不渝地“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正是與那個年代我們民族的整體精神訴求相契合。而新時代的中國人,更要用這種信念為理想奠基,不斷賦予與時代同步的新內容。

我負責精彩好看,您只需分享點贊!

作者:崔開源

作者:崔開源

我們的天空系頭條號簽約作者,轉載請聯絡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