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建築的瓦是如何固定在房頂之上的?古建家園2019-08-29 17:29:24

謝邀。我來具體說說我知道的吧!

古建築大多都木頭結構,而屋簷最前端的瓦片很容易就會掉落,所以工人必須用瓦釘來進行固定,不至於它會被大風吹落砸到人。而瓦釘帽的的材質通常都是和瓦的材質相同,像故宮用的自然就是琉璃瓦咯!

我再說說鋪瓦前有哪些準備?

1.運瓦。小青瓦較薄,極易破損,運瓦時要穩拿、輕放。堆放地點應靠近建築物,小青瓦堆垛時應立放成條形或圓形,層高以5~6層為宜。不同規格的小青瓦應分別堆垛。往屋面上運瓦時儘量使用提升裝置送到腳手架。然後人搬運至屋面。瓦在屋面上堆放應根據鋪瓦要求選好地點,同時要前後兩坡同方向堆放。在運瓦過程中應特別注意防止瓦的損壞與施工人員的安全。

在運瓦過程中,若發現有砂眼和小裂縫的瓦要擇出來,用清泥漿水漿洗一下,堵住其孔眼和裂紋後再用,可提高瓦本身的抗滲漏效能。

2.擺瓦。小青瓦擺放在棋條上應均勻有序,靠屋脊處可多擺放一些,以備作屋脊用。擺瓦時不準將陰陽瓦混合堆放。

為避免將屋面鋪好的小瓦踩碎,屋面瓦鋪前要先將屋脊做好。屋脊的做法一般有兩種:普通小青瓦屋脊。這種屋脊又稱為遊脊。形式有人字脊(平瓦作脊瓦)、直脊(小青瓦平鋪在屋脊上或豎直排列在屋脊上,兩端各疊一垛,作為小瓦排列時的靠山)與斜脊(小瓦斜立在屋脊上,可左右與中間對稱排列)等幾種。這種屋脊的構造簡單,軟邊楞、無紋頭。

紋頭高脊的屋頂為硬邊楞。硬邊楞的做法就是在山牆處蓋瓦,只蓋一皮。第一楞蓋瓦的邊稜與山牆乎齊,下墊瓦條,另一邊扣入第一皮仰瓦邊稜內約40m。

普通小青瓦屋脊的做法是先在脊上扣蓋兩層瓦,俗稱合背瓦。合背瓦用白灰砂漿窩牢,並以此找直、找平屋脊。作合背瓦時,第一皮瓦要以瓦平口對接一直鋪放到山頭,第二皮瓦則要騎縫壓在第一皮的背脊上。背脊合好之後,在上面砌上一皮瓦條,然後築脊。

鋪瓦的操作過程以及要點

1.操作過程。先順坡拉線,從搪口開始,自下而上一楞一楞地鋪築。鋪瓦要求“一搭三”,即瓦面上下搭接2/3。鋪陰陽瓦屋面時,要先鋪底瓦(陰瓦),後鋪面瓦(陽瓦)。一楞瓦鋪完後用直尺校直瓦楞和瓦面。屋面瓦全部鋪完,山牆的邊稜下及搪口瓦頭的空隙處要用麻刀灰或紙筋灰堵實抹光。

2.操作要點。(1)據口第一張底瓦應挑出搪口不少於50mm,以利排水和防止雨水浸溼椽頭;(2)陰陽瓦屋面鋪據口處第一張陽瓦時,應抬高20~30mm,抬高的空隙用碎瓦、砂漿填抹密實,以使整條瓦楞乎直、通順,最後用麻刀灰或紙筋灰抹平、壓光,瓦工稱做扎口;(3)小青瓦鋪築時,為保證屋架受力均勻,兩坡屋面應同時鋪瓦;(4)懸山屋面、山牆多鋪出一條蓋瓦,挑出半張作為坡水。硬山屋面用仰瓦隨屋面坡度側貼於牆上作泛水。

3.質量要求。屋脊應平直,脊與瓦接縫處要嚴密、無滲漏縫隙。瓦在屋面上應坐窩牢固,無下滑現象。蓋瓦應搭蓋均勻,無稀密不勻和下滑的現象。槽口瓦頭出搪應均勻一致,成一條直線。屋面瓦的顏色應一致,無破損、缺邊、掉楞、裂紋等缺陷,瓦楞要直,外觀整齊,感觀良好。斜溝、煙囪等與屋面連線的部位要嚴格做好防漏滲的處理。

屋面瓦全部鋪完後,要清掃瓦面和瓦楞,清掃乾淨後再作一遍檢查,細查瓦片有無翹角和張口的現象,瓦楞是否整齊、平直,與屋脊、屋據是否垂直,整體瓦面搭蓋的疏密是否一致,確無質量問題可交付驗收。

總之,古建築施工所選擇的材料要求:瓦的品種、規格和顏色必須符合設計要求;瓦鑲貼必須牢固,沒有歪斜、缺稜掉角和裂縫等缺陷,非整塊瓦使用部位應適宜;瓦凸稜應順直,稜高應一致,表面應潔淨,色澤協調,無變色、泛箱和顯著的光澤受損處;瓦縫應平直、寬窄均勻、顏色一致、嵌填密實;流水坡向正確,滴水線順直。

以上觀點僅供參考,也歡迎其他大大補充糾正!!

中國古建築的瓦是如何固定在房頂之上的?紅塵客2019-08-29 17:36:21

不知道你說的是現代仿古建築還是古代的建築。

現代仿古建築都是用水泥砂漿固定的。

古代的建築用的是黃泥巴,泥巴時間長了確實會滑落,整個的坡滑落,我們經常會遇到修繕古建築的客戶,有好多古建築都是滑坡。

中國古建築的瓦是如何固定在房頂之上的?吉味雙拼飯2019-09-03 22:22:23

正好今年一直在和瓦面和瓦件較勁,就來說說這個問題。這個問題可以引申一下,不是瓦件防滑,而是整個瓦面的防滑。 我下面的所有回答都是基於明清官式古建築做法。(說明一下我所說的所有做法均是按照古建修繕“四原”原則,原性質 原材料 原工藝 原做法)

咱們先簡單說一下瓦面是怎麼做出來的。先看下圖

中國古建築的瓦是如何固定在房頂之上的?

上面是一個歇山建築拆開後的樣子,縱向是梁承重,橫向檁墊枋三件拉結整體結構,檁上承椽,椽上釘望板。然後需要在望板釘上防滑條,防什麼滑,你接著看就知道了。為了防止後續工作汙染大木結構,咱們先要用青灰給望板勾縫,來堵住縫隙。

中國古建築的瓦是如何固定在房頂之上的?

在瓦瓦之前,咱們先要對木基層做些處理,就是類似於新建基礎的感覺,用行話將叫“苫背”。“苫背”並不單是一個動詞,而是對於這些處理的統稱,一般需要做三層處理。

第一層叫護板灰,薄薄一層,一定不要太光,面要粗糙一點,這樣才能和第二層處理相互有摩擦力。第二層我們叫做泥背(一般為4:6灰土),一般在5cm左右,不是死數,隨屋面舉架增加或減少。第二層的作用很重要了,在我們做木架時候,舉架已經確認,但是舉架有時候並不適合瓦瓦,瓦工這時候就需要調整泥背厚度,使後期施工和施工完效果達到最佳。泥背還一個作用就是可以保溫……

中國古建築的瓦是如何固定在房頂之上的?

下面黃色的是泥背,上完泥背之後用拍子拍實

待第二層泥背7,8成干時就要開始做第三層青灰背了,一般青灰背厚度為三公分,目前公認認為青灰背是屋面的主要防水層,但從有的工程來看,青灰背並不防水。青灰背步驟是先上好青灰,然後使麻,拍麻,壓活直至光滑平整。(其實這是個很複雜的過程,我就不詳細贅述了,感興趣的可以去搜下三漿三壓。)

中國古建築的瓦是如何固定在房頂之上的?

正在使麻,黑灰色的就是青灰背

到這兒,這才算做完了“基礎”,上面說的防滑條其實是防止苫背層下滑的。這是瓦面防滑的基礎,牢固的苫背層。接下來就要在灰背上瓦瓦了。這個過程就簡單說了,還是看圖說話

中國古建築的瓦是如何固定在房頂之上的?

從左到右就是整個瓦瓦的步驟,底瓦泥——放底瓦(板瓦)——填滿兩壟底瓦之間的空隙——蓋瓦泥——放蓋瓦——捉節夾壟(用灰填滿蓋瓦兩側叫夾壟,處理蓋瓦上下縫隙叫捉節)到這瓦面就算做完了。

瓦件重量那麼大,要是坡度太陡滑坡可能性很大。其實咱們最常見的防滑措施,就是釘帽。

中國古建築的瓦是如何固定在房頂之上的?

這個釘帽比較特殊,是銅鍍金的,一般都是琉璃釘帽。釘子在過去很長,可以直接從蓋瓦一直頂到大連簷上,這樣可以固定住整體瓦面,防止闖坡,現在釘帽很多淪為裝飾品了,已經失去了過去的功能。

除了釘帽還有從瓦瓦上來解決的

中國古建築的瓦是如何固定在房頂之上的?

這張圖片是個代替,這種做法是將銅線埋入灰背,然後板瓦打孔掛在線上。這個做法可在清西陵看到。

還有從瓦件上想辦法解決問題的

中國古建築的瓦是如何固定在房頂之上的?

表面看他是一塊普通的板瓦

中國古建築的瓦是如何固定在房頂之上的?

實際上它背面有個卡頭

中國古建築的瓦是如何固定在房頂之上的?

表面看它是一個普通的筒瓦

中國古建築的瓦是如何固定在房頂之上的?

實際上我可以紮在泥裡

由於見識短淺,更多的方法我也沒有實際見過,古人其實比咱們想的聰明多了。但,常見的一般都比較好用,比如釘帽……

中國古建築的瓦是如何固定在房頂之上的?

太和殿用了三排釘帽

中國古建築的瓦是如何固定在房頂之上的?知乎使用者2019-12-08 22:00:57

大致分為南北兩種。

1、自古用瓦以來,中原文化的方式是椽子上面鋪棧板,棧板上面鋪膠泥(一般是秸稈、黃泥、麻之類的拌的泥漿,高階的會用糯米頭髮雞蛋石灰等物),然後在膠泥上粘上瓦。

現在不論南北農村瓦房依然能見到這樣的款式。

中國古建築的瓦是如何固定在房頂之上的?

中國古建築的瓦是如何固定在房頂之上的?

2、南方有些地方則有直接在椽子上擺瓦,這種現在依然可以在長江以南的一些地區見到,比如四川、江浙、湖南、兩廣的一些地方。一般這種房宇的坡度也不高,適合這樣直接壘摞著擺瓦。

這種房子冬天會比較不抗凍,所以只會出現在南方。

這種習俗也由來已久,宋朝人去兩廣看到這種建築方式,覺得很神奇。

廣西諸郡富家大室覆之以瓦,不施棧板,唯敷瓦於椽間。仰視其瓦,徒取其不藏鼠,日光穿漏。不以為厭也。

小民壘土墼為牆而架宇其上,全不施柱。或以竹仰覆為瓦,或但織竹笆兩重,任其漏滴。廣中居民,四壁不加塗泥,夜間焚膏,其光四出於外,故有「一家點火十家光」之譏。原其所以然,蓋其地煖,利在通風,不利堙窒也。未嘗見其茅屋,然則廣人,雖於茅亦以為勞事。——《嶺外代答》

中國古建築的瓦是如何固定在房頂之上的?

廣式上瓦,不加棧板,不糊泥,直接擺

中國古建築的瓦是如何固定在房頂之上的?

不施膠泥的廣式擺瓦方式

中國古建築的瓦是如何固定在房頂之上的?

注意在凹面瓦上面放凸面瓦的時候還是要加少量的泥粘一下

中國古建築的瓦是如何固定在房頂之上的?

當然房脊、獸頭這些地方還是要用到泥巴糊起來

中國古建築的瓦是如何固定在房頂之上的?白子2020-12-12 23:25:22

瀉藥,看了幾個回答,也來說一下,自己家裡現在仍是木構瓦房,(定位:大理劍川)所以還算有點點發言權(非專業勿噴)

中國古建築的瓦是如何固定在房頂之上的?

(老屋屋頂,約有八十年曆史)

中國古建築的瓦是如何固定在房頂之上的?

(一樓廊下瓦面,很明顯,直接看到的板瓦)

中國古建築的瓦是如何固定在房頂之上的?

家裡的房子瓦面是筒瓦和板瓦相結合的鋪裝,沒有棧板,直接在椽子上鋪板瓦,然後板瓦之間在蓋筒瓦,筒瓦下用黃泥、稻草、石灰混合成的泥料填充(由於黃泥質重而易生雜草,所以近年多隻用石灰和稻草混合)。在瓦片使用中遵循“筒三板七”的原則,即指瓦作中筒瓦和板瓦的配合使用比例:用三塊筒瓦,配合使用七塊板瓦固定搭配。瓦面前段有瓦當,民房一般沒有滴水。屋脊一般使用較大的“馬鞍”橫跨(專業名稱不知道)並在其上加蓋幾層板瓦,同樣用石灰加以粘合。

中國古建築的瓦是如何固定在房頂之上的?

(我村十餘年前之舊照,民房瓦面造型整體一致,為多為硬山或懸山頂,有一樓走廊有前簷廈)

中國古建築的瓦是如何固定在房頂之上的?

(瓦面、屋脊近照)

中國古建築的瓦是如何固定在房頂之上的?

老屋瓦當、山牆。

中國古建築的瓦是如何固定在房頂之上的?

中國古建築的瓦是如何固定在房頂之上的?

中國古建築的瓦是如何固定在房頂之上的?

修復瓦面

中國古建築的瓦是如何固定在房頂之上的?

中國古建築的瓦是如何固定在房頂之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