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夏天有什麼變化的作文mhuqm3o0pka82016-06-27

家鄉的變化 我的家鄉是山清水秀而又貧窮落後的。我的家在離市區幾百裡遠的山溝裡。上高中之前,我從來沒有走出過大山的懷抱。老實說我對家鄉的發展或是變化向來不是很關心。上高中以前沒有這種意識,上了高中之後沒時間關心。連兩年多前到遠在千里之外的他鄉上大學,又懶得去關心了。因為家鄉經濟的發展速度跟珠三角的城市比起來實在太令人失望,提起來就傷心。 不過要說家鄉的變化,我想或許可以這樣做個簡單的、表面的概括吧:錢多了,人“懶”了;樓高了,水髒了。 改革的春風直到八十年代後期才似有若無地吹到我們這個偏僻的山村。在此之前村裡人不管男女老少都努力地在土裡刨食。只是我們深愛的這片土地給我們的回報卻並不多。村裡除了種地再沒有多少其他的收入,許多人有手藝、能吃苦,但是沒個施展手藝的去處。八十年帶末幾年,村裡人不再指望那塊地了。聽說大山外面的城市裡有金子撿,紛紛走了出去。青年人,中年人,有手藝的,沒手藝的,都想出去撿點金子回來。他們一去就是一年半載的,回來時雖然不是滿身金銀,總比土裡刨出來的多。於是在家裡歇上十幾二十天的又出去了。留在村裡的多是老人孩子。到了九十年代中期,連十幾歲的小孩子在教室裡也坐不住了,許多都擠南下打工的列車。農村勞動力少了,以前辛辛苦苦開荒開出來的地沒幾年又長滿了野草。近幾年水田也荒了許多,種地太辛苦,家裡有了錢,誰還願意自找苦吃呢?以前春節剛過沒幾天,田頭地角便都是忙碌的身影。如今沒過元宵下地似乎是很丟臉的事了。留在家裡的農村婦女農閒時隔三差五就會聚在一起打牌消遣,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啊!晴天迎著朝露出門,披著星光回家,雨天便是風裡來雨裡去,一年到頭沒幾天歇的。 這幾年村裡的樓房就像雨後的春筍般不斷從各個角落冒出來。三層四層,有的外表裝修得很漂亮。即使只是一層的,算不上樓房,看起來畢竟比那些泥磚瓦房要順眼得多。室內的裝修就更不必說了,光滑得照得出人影的地磚啦,華麗的牆紙……簡直是拿錢往牆上貼,拿錢往地上鋪了。就是隻刷上白白的石灰看上去也亮堂多了,不再像泥磚瓦房那樣陰暗、壓抑。 但是讓人很不舒服的就是溪中的水越來越髒了。以前用不起自來水,村裡人的用水都取自那條橫穿村莊的小溪。村裡人清晨起來的第一件事就是將家裡的大水缸挑滿水,以備一日之用。我們小的時候還經常在小溪裡游泳。有時口渴了就著溪水猛喝一氣。現在別說挑溪水做飯,就是洗菜拿回家還要用自來水再洗上一兩遍。夏天看到這些髒水,我們不再有跳下去的衝動。魚兒在水裡游來游去的情景如今是看不到了。溪水中、溪邊隨處可見的是各種各樣的垃圾,那些塑膠袋有的早就變色了,但就是不肯化掉。村民習慣將所有的垃圾隨手倒入溪中,他們相信溪水會帶走這些他們不需要的東西。或是堆在門前的空地上,積多了便點上一把火,於是談笑間,垃圾灰飛煙滅了。 可以預計將來村裡人的生活會越來越好,錢會越來越多,樓會越來越高。人會越來越“懶”嗎?但是水會越來越髒嗎?村裡人的這種“懶”,老一輩的人是看不慣的。不過這也正說明了生活的變好啊!得益的是家鄉的後代。水的越來越髒,村裡的小孩子怕也是早就習慣了吧。受害的不也是他們嗎? (二) “洋洋,回老家吧?”今天是星期天,媽媽一邊收拾東西一邊問我。“哼!我才不回去呢。”說著,我便把頭扭向了一邊。“為什麼?”媽媽問我。“老家有什麼好的,路泥濘不堪,每次回去都走的滿鞋是泥,人們住的屋子又破又爛,要是碰到雨天就成了水簾洞了,我才不回去呢!”我滿臉不高興的回答。爸爸聽到了我說的話,笑著走過來:“老家現在和以前可大不一樣了,你不能總用老眼光看待問題呀!”“是嗎?那我就回去看看。”我滿不情願的被爸爸拉上了汽車。 經過一個多小時的顛簸,我們終於到達了目的地。我下車一看,啊!這還是以前的老家嗎?怎麼變化這麼大。只見以前通往姥姥家的那條土路已經變成了寬闊平坦的柏油馬路。放眼望去,馬路兩邊種滿了枝繁葉茂的小樹,村莊後面是一望無際的綠油油的稻田。看著這綠油油的稻田,我感覺就像在看風景畫一樣。 來到姥姥家,眼前的現象使我驚呆了:這是姥姥家嗎?我是不是走錯門了?只見呈現在我眼前的是一座紅磚綠瓦、寬敞明亮的房屋,屋內家用電器樣樣齊全。曾記得以前的姥姥家住的房子又破又舊,房頂破爛不堪,一到下雨天,進到屋內,簡直是外面下大雨,裡面下小雨,就算拿十個盆接也不夠。家裡除了媽媽剛給老爺買的那臺收音機,其它東西都破的不成樣子。誰知幾年不見,老家就發生了這麼大的變化,真使人意想不到啊! 到了家裡,姥姥告訴我:“這幾年託黨改革開放好政策,農民的日子是過的一天比一天好,你看,原來的土房、瓦房都變成了寬敞明亮的樓房;以前泥濘的路都變成了寬闊平坦的大道。家家戶戶都買了摩托車,人們都提前奔小康了!” 變了!真的變了!改革開放使人們的生活變的越來越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