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馬臻(復旦大學

環境科學與工程系

教授、博士生導師)

求學·考研

我經常參加考研面試,也接待過很多前來報考或者準備報考外校的學生。每次面試都是由幾個老師獨立打分的。打完分後進行評議,發現每個老師心目中的好、中、差排名都是大同小異的。也就是說,

好的學生有類似的特質,表現不佳的同學也有類似的特質。

在面試中遇到很普遍的問題就是考研動機不明。

我心目中理想的應試者,應該有端正的讀研動機、正確的“三觀”。什麼是正確的

考研動機

?我不強求所有的研究生畢業後都繼續從事科研——我非常明白現在的

社會

現實(沒有那麼多的科研崗位,不可能每個人都當教授),也尊重學生的職業選擇。但至少,我希望學生在讀研期間是正兒八經認真科研的,而不是為了文憑或者為了和女朋友在同一個城市而讀研究生。

我招收的

第一個碩士生就是為了文憑、為了父母而讀研的。

她進校後,研一要上課,研二經常參加社團活動、黨章學習小組,還經常以各種理由請假,甚至一週工作時間不到20小時。到了研三,開始找工作、考公務員(微博)、面試工作。對於我佈置給她的任務,她一拖再拖。到了畢業前夕雖然被碩士論文“

盲審

”的要求逼得像是換了一個人,但最終因為發不出論文而拿不到學位證。這也給我帶來了很大的壓力和困擾。

這個教訓使我明白,正確的讀研動機,無論對於學生還是老師,都是“皆大歡喜”的。因此,對於報考研究生的本科生,

我常常提醒道:你們真的要想清楚為什麼讀研。

如果只是想混一張文憑,那麼幹脆不要讀研!讀了研究生,花費了三年,未必能找到更好的工作。更何況,老師希望你在讀研期間多做實驗、發paper,你不可能像大四學生那樣出去實習了(除非你是搞文科的)。

問題是,

很多學生都懷著不清楚、不正確的目的來考研。

一次,一個穿著時髦、香氣撲鼻的女生來找我,想報考我的研究生。我問她為什麼要讀研究生,她說因為現在本科生畢業找不到工作。我反問她兩個問題:別人能找到工作,你為什麼找不到工作?你怎麼知道研究生畢業後能找到更好的工作?我心裡想:我就把你“槍斃”了,看你能不能找到工作!我接著問她為什麼要讀我的研究生,她說向其他同學打聽過了,

在我課題組好發文章,好畢業。

我心裡想:你就為了拿畢業證而讀研究生?是不是一旦發表了論文,就再也差不動你了?再說,你總是從自己的角度出發想讀研對自己有什麼利,你進了課題組以後,又能為課題組做些啥?

在比如,在面試的現場,當問道“你為什麼要考環境系研究生”時,很多同學千篇一律地說:“我家門口有條小河,從小到大看著它被汙染了,我要學習科學知識,治理家門口的小河。”老師們聽了這樣“做作”的回答啞口無言,

事後都感嘆他們是考研培訓班調教出來的。

面試研究生,老師最煩的就是“證書哥”。他們把一大堆證書、社團活動的經歷“倒”了出來,賣力地展示著自己的“特長”,甚至把會修腳踏車、曾參觀

楊浦區

敬老院也寫到簡歷裡。這給人一種“為了考證而考證”的感覺,也就是說,沒有自己的主見,只是聽別人說考證有用就考證。

這使老師懷疑,你的考研動機是否也是如此。更為重要的是,老師招收研究生,是希望學生安心從事研究,換而言之就是每天到實驗室、辦公室來。而你在簡歷裡羅列了一堆證書和

社會活動

經歷,這讓老師懷疑,你考上研究生以後,是否還會這麼“忙”?

我曾經輔導過一位報考外校研究生的本科生。看著他像“十全大補膏”似的簡歷,我說:你參觀楊浦區

敬老院

、從事商業促銷活動和你報考理工科研究生有什麼關係?

你羅列了那麼多活動,這些都是“短、平、快”的條目,哪一條反映了你持之以恆的品質?你有這些活動,別人也有類似的活動,你有什麼能把你和你的競爭對手一下子擊倒?

你曾參加過科研,曾在SCI

影響因子5。0

的學術刊物發表論文,這是你一下子把別人“甩開好幾條馬路”的東西,那才值得強調,而羅列其他無關的東西不但把你的“鑽石”掩藏在了“花花草草”中,而且反而給老師“你很忙”、“你急功近利”、“你缺乏自信”的印象。

面試研究生過程中,老師對本科生髮表論文會“眼睛一亮”,也會起疑心。現在很多本科生進實驗室,從事科學研究,這是件好事。但同時,也出現了涉嫌學術不端的“灰色地帶”。如果你在和報考專業相關的正宗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這對透過面試絕對有加分作用,前提是你能通得過老師的“拷問”。

老師會問你:

在這篇論文中,你起到什麼作用?實驗是你做的嗎?論文是你寫的嗎?實驗點子是你想出來的,還是老師提出的?

這時候有的學生會謙虛地說,實驗點子是老師提出來的,自己只是測試了部分資料,並寫了個初稿,由老師最終修改定稿。但也有的學生拍胸脯說實驗(包括合成樣品、表徵樣品和測試)都是他一個人做的。

好,既然如此,老師便追問實驗原理以及操作細節,包括使用了什麼檢測器、操作溫度是多少、加了幾毫升

溶劑

、為什麼不用別的溶劑等等。往往有的學生會“一問三不知”,進而在一再追問下終於承認“只是觀摩了實驗”。

這可是科學研究的大忌,也是考研面試的大忌。這說明缺乏誠信。也許他本來不拿出發表的論文,能夠透過面試;但現在拿出論文,被追問地“露餡”了,反而幫了自己的倒忙。

別忘了,你在科研上近乎一張白紙,而面試的老師,至少比你多了十幾年科研經歷,你耍的那些小聰明,老師會不清楚?

* 凡來源非註明“德先生原創”的所有作品均為轉載稿件,其目的在於促進資訊交流,並不代表本公眾號贊同其觀點或對其內容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