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觀星初學者,正尋覓觀星的樂趣,請問如果觀星?買什麼樣的望遠鏡比較適合?

我是觀星初學者,正尋覓觀星的樂趣,請問如果觀星?買什麼樣的望遠鏡比較適合?口袋老師來自: 口袋老師 2015-09-15

感謝對我的信任,夜深方才回覆,還請海涵。這個問題似乎不太適合單刀直入,煩請聽我像老嫗一樣絮絮叨叨吧。

不妨從我個人的經歷展開,單從望遠鏡來看,經歷了從無到有,再從有到無的過程。乍一聽來,是否非常的奇怪?然而推敲最新觀星旅途中的追求,便能發現成長的軌跡。

2005年初冬,第一次嘗試在晴夜仰望星空,肉眼適應黑暗之後,上海的夜空還能綴上百餘顆星星。如同沐浴春雨,深埋已久的興趣的種子終於破土萌發。此後,每逢晴夜,總會到小區的花園走走,會會天上的朋友。四季變換,斗轉星移,一歲春秋,熟悉了每個季節的星座,領會了天體執行的規律。到了此時,漸漸發現,僅僅憑藉肉眼與星光的邂逅,這樣的世界似乎變得狹隘,不再能滿足日益膨脹的需求了。

好奇心、求知慾是人類的天性,更是少年彌足珍貴的財富。新的世界又在哪裡?首先是天象,日食、月食,凌日、掩星,大距、衝日,流星、彗星,人衛、天宮……力所能及而又頗具觀賞性的天象,在暗夜守望中被我一一欣賞。接下來能想到的,自然就是望遠鏡,更大的聚光能力,更好的解析度,讓人類欣賞到宇宙深處的細節。金烏、嬋娟,太白、熒惑,歲星、鎮星,雙星、變星,彗星、深空……同樣的,各種各樣的目標,也都逐漸被我找尋。

時光漸漸推移,星空漸漸熟悉,此後又出現了一個問題。容易觀測的天體,除非在天之南段,早已被收入望遠鏡的視野,封存入我的記憶。至於尚未謀面的天體,名氣、欣賞價值,必然會有所或缺。十字路口的我,又要去尋覓全新的天地。和第一次的尷尬完全相同?似乎如此,卻不盡然。因為此刻的我,掌握了天文的基礎知識,積累了比較豐富的實踐經驗,有了個性化選擇的餘地。不知天文,任何一門興趣,抑或職業,應當都是如此。

我可以選擇購置儀器裝置,架起相機進入器材黨的行列。亦可以學習高等物理,探索宇宙起源和演化的神奇。也可以加入搜尋的隊伍,發現小行星、彗星在宇宙中鐫刻自己的姓名,或是參與SETI探尋茫茫太空的知音……琳琅滿目的選擇,反而卻令人無所適從。再加進入了大學的我,忽然抽去了一個明確而又和同伴們共同追尋的目標,青春的第一課是什麼,理所當然:迷茫。

所幸,校園寬鬆的環境,給了每個人思考至關重要小事的空間。在成長與求索的道路中,慢慢發現,按照高中理科的思維,以及為何要奮鬥的理由,也讓生活缺少了許多的樂趣。復旦的通識教育,強迫如我的理科森選修藝術以及哲學的課程。雖然抱著諸害相權取其輕的想法選報了課程,結果在聽課的過程中,忽然來到了無索取的廣闊天地,為此深深震撼,不知不覺間發生了改變。

開始涉獵文學書籍,選修文科課程,傾聽夜間來自千里的電波。潛移默化之間,被文學、藝術、思想、哲學所滋潤的心靈,換上了完全不同的顏色。高考語文沒有到100的少年,兩三年間居然轉變成了文藝青年。那片安靜浩渺的星空,同樣被我戴上不同的顏色,與文學、歷史相交聯,所得到的產物就是古天文。同行者雖寥寥無幾,誰說不能曲徑通幽?為星空畫上全新的連線,思索每個星官的含義,聚集,並且與現實的投影,足以怡然自得。

請原諒我敲下這麼多與問題無關的文字,不知樓主是否認同這樣的回答?興趣的根本在於陶冶情操,那觀星的樂趣,還請靜下心來,好好的思索一下你的答案。畢竟,星光雖然令人嚮往,然而寒風凜冽,單人旅途,內心沒有足夠強大的理由,恐怕很難堅持。或許一開始的答案會膚淺和幼稚,但請時常問一問自己這樣一個看似無用的問題吧。

至於望遠鏡,並不是天文愛好的必須,它是一項技術性很強的工作,絕大多數天體的觀測效果都會讓人失望。一定要購買的話,最好選擇雙筒,博冠的7*50是一個很好的選擇。非要購買天文望遠鏡,80eq是不二的入門神器。

PS 不知不覺過了深夜,沒有時間重新讀一下回答,通順行文,雕琢文字,請樓主多多見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