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默的藝術

——讀《

生活的藝術

》有感

林語堂先生的《生活的藝術》,在我尚未拜讀之前,我其實是對此持反感的態度的。原因主要是受雞湯文的影響深,看到類似於“

生活的智慧

”、“生活的道理”等標題概括範圍比較大,內容卻十分空洞的文章時,十分嫌棄。久而久之,看到此類標題,便會引起生理性不適,然後便放置一旁,不再理會。因此,當看到林語堂先生的《生活的藝術》時,就十分懷疑內容是否也和雞湯文無異,簡簡單單談談生活的大道理,紙上談兵地講講生活的藝術,理論就如同空中樓閣一般,懸浮在地面上,不切實際。不過好在曾經也讀過林語堂先生的大作《

蘇東坡傳

》,對林語堂先生的寫作風格也有所瞭解,也就強忍著開頭的不適讀了下去。而後讀著讀著,就慢慢上癮了。最後在通讀全文後,回過頭來發現,這本書除了叫做《生活的藝術》外,貌似也沒有其他更好的叫法了。這個名字,雖然有點寬泛,看似摸不著抓不住,實則就留存在我們身邊。藝術,原來也並非是高高在上,不食人間煙火的女神,而是能夠貼近生活、攜手共進的夥伴。而在所有“生活的藝術”中,我最為喜歡和欣賞的藝術,便是幽默感。

林語堂先生在開篇中就曾提到:“中國人的理智構造——偉大的

現實主義

,不充分的理想主義,很多的幽默感,以及對人生和自然的高度詩意感覺性”。誠哉斯言,幽默感是從古至今一直刻在中國人的骨子裡的。說起幽默感,我腦海中總是不由自主地蹦出幾個成語,例如守株待兔、

亡羊補牢

、揠苗助長、買櫝還珠等等。記得小時候讀到這些成語故事,僅僅是覺得這些人很好笑,之後故事便教導我們要引以為戒。而現在回過頭來回顧這些成語時,我不得不佩服中國人的幽默感。唯有幽默感爆棚的人,才能想出守著樹株等著兔子撞死的故事,來諷刺那些懷有僥倖心理的人;也唯有幽默感滲透到骨子裡的人,才能想出買了木櫝,把明珠換回去的故事,諷刺那些因小失大的人。我也時常在想,假如中國人少了許多的幽默感,變成和德國人一般嚴謹、一絲不苟的性格,我們的成語是否還能流傳至今,經久不息呢?而且即便能夠流傳至今,成語對現代人來說,是否還具備極強吸引力呢?恐怕,成語也只不過是留在教科書上,留在百度百科詞條上的冷冰冰的文字罷了,沒有鮮活而生動的時代活力。

從這一點看來,我很慶幸中國人掌握了幽默這一門藝術,並且在文化傳承的過程中,不斷髮展,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幽默”。諸如眾所周知的一個段子。小王給局長送紅包。局長:你這是什麼意思。小王:沒什麼意思,意思意思。局長:你這就不夠意思了。小王:小意思。局長:你這人真有意思。小王:其實也沒有別的意思。局長:那我就不好意思了。小王:是我不好意思了。一個簡簡單單“意思”的詞語,在一個語境、兩個主體之間反覆提及和出現,卻沒有絲毫的違和感、對於中國人自身也不算難懂。而倘若翻譯解釋給外國人看,恐怕外國人的思路都要跟不上腦子了。因此,中國人與生俱來的幽默感,著實令我欽佩有加和自鳴得意。

林語堂先生在本書中,單獨開了一個篇章來探討幽默感,令我印象十分深刻,同時也收穫頗多。林語堂先生說:“幽默感的機能,與其說是物質上的,還不如說是化學上的。它改變了我們的思想和經驗的根本組織。”此言得之!我認為是對幽默感的最佳概括莫過於此了。

幽默感

並非是臉上掛著笑容,說一點皮笑肉不笑的笑話,或者是做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惹得人們捧腹大笑。那樣的話,與其說是幽默,不如說是搞笑罷了。我們需要明白,搞笑與幽默感之間,可是隔了千山萬水的距離。二者看似相近,實質卻大相徑庭。比如當下最火的短影片app,抖音、快手等。裡面的創作者故意做一些稀奇古怪的事情,博取眼球,惹得人們哈哈大笑。可是笑過之後,再看類似的內容,就會逐漸麻木和空虛了。但幽默不同,比如讀我的啟蒙導師

王小波

先生的書籍時,特別是《一隻特地獨行的豬》,即便我讀了百遍以上,再次翻閱時,仍然覺得有趣的緊。又比如看卓別林的電影,尤其是《

摩登時代

》,雖然沒有誇張的動作和浮誇的表情,卻依舊令人回味無窮。二者最大的區別,就在於林語堂先生所說的,“幽默感的機能,與其說是物質上的,還不如說是化學上的。它改變了我們的思想和經驗的根本組織。”搞笑的東西,僅僅是刺激了我們的物質

感官系統

罷了,博你一笑就完事了。但幽默的東西,卻能如潤物細無聲之間,改變你思想的方式,改變你說話的語氣,使得你不自覺間變得幽默起來。

幽默的藝術是什麼?在林語堂先生看來,幽默感滋養著一種思維的簡樸性。不過後面的論證細節,林語堂先生並未深入論述下去。在我看來,幽默的藝術就類似於道家的返璞歸真,或者說類似於數學方面的把複雜問題簡單化。當一個人在不經意間,能將一個概念或事實以簡短而幽默的方式敘述出來,我想此人離幽默的境界也就相差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