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世紀初,德川家族開始統治日本……為了防止外部勢力對日本的侵入,德川幕府推行

鎖國政策

,嚴禁日本人與外國貿易,還規定日本人不得出國,不允許國外日本人回國……另一方面,閉關鎖國時期的日本,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社會矛盾也日趨尖銳,封建社會統治基礎動搖……1853年,美國海軍准將佩裡來航,要求與日本建立外交與貿易關係,同幕府簽訂不平等條約,日本被迫開國,社會危機加劇,有識之士決定採取自強的改革措施,看到了幕府的軟弱無能,中下級武士發起尊王攘夷運動,社會階層紛紛響應,抗擊外國侵略,幕府嚴厲鎮壓,最終演變為倒幕運動。以薩摩藩、

長州藩

為首的倒幕派與土佐等西南強藩聯合,武裝倒幕開始,幕府為了維持統治,上書大政奉還天皇,倒幕派建立新政府,要求幕府將軍交出權力,德川幕府不甘心退出,準備武力反擊,

戊辰戰爭

爆發。幕府失敗,江戶開城,新政府建元明治,明治政府推行一系列措施,廢除舊封建體制,促進資本主義的發展,史稱:明治維新。”

作為日本近代史的開端,幕末史一直是人們所關注的焦點,而以上片段是我們教科書所描繪的幕末日本到明治維新的一個歷史相。這一歷史相在很長一段時間也作為馬克思主義結合日本實際分析明治維新自背景到發展的一個經典論述。其論述點大體來說:對

江戶幕府

評價消極,將開國作為日本走向半殖民地的開端,讚揚維新派的鬥爭,肯定明治維新在日本近代史上走向資本主義、民族獨立並向近代國家邁進的意義。隨著時代發展,日本國內對幕末史的研究有了不小的進展,也引起了對過往評價的重新審視。叢書第一冊《幕末與維新》的作者、幕末史大家、

北海道大學

教授井上勝生呼籲重新書寫開國史,並在書中對幕末幕府與維新派的作為進行重新評價,並整合了自戰後以來的不少幕末史研究,企圖構建一個以亞洲、日本為其研究視點,轉換以歐美為中心的視角,重新發掘這段幕末與維新的歷史。該書作為此係列叢書的第一冊,於2006年12月出版,便一炮而紅,引起了日本學界與讀者的廣泛反響。那麼作者在哪些方面對以往的敘事進行了顛覆呢?在筆者看來,主要有以下幾點:

第一,針對幕末時期的幕府外交。作者在第一章《江戶灣外交》與最後一卷的主筆文章《幕末期日本面對歐美是如何保持自立的》中認為,與過去廣泛認為幕府“軟弱”、“屈從”的外交不同,黑船來航後的德川幕府還是在積極應對與歐美等國的交涉的。並且對比了亞洲諸國在面對外國入侵時的應對,認為在雙方實力差距懸殊的基礎之上,幕府仍然以本國法律據理力爭,避免了歐美的對日殖民,並在條約談判的基礎上針對歐美的要求推行漸進開國路線,其中最重要的一個論述點即是自上世紀60-70年代以來探討的禁止外國人在國土十步以外散步的條款,並認為這對抵禦外國經濟入侵,保護並集合形成日本國內紡織市場,推動開港與幕末經濟社會發展變化有著重要作用。而這一切都是得益於日本政府的內在成熟。

第二,針對江戶時期的近世社會評價。在其第三章《

開港與日本社會

》與結語中所述,江戶時期的人民並非被近現代敘事下所敘述的懶惰、不勤勉,而是擁有很成熟的自組織能力,從近世日本經濟社會的繁榮、農民一揆下的抗爭與幕府的治理應對、面對黑船來航的漁民行動,包括幕府對黑船來航的積極外交。背後反映的都是日本近世政府的內在成熟乃至日本近世社會的成熟,甚至作者認為隨著日本商品經濟的發展,近世社會將會自然過渡到開國的近代國家。

第三,針對尊王討幕時代、薩長維新的考證及再評價,乃至於對明治維新意義的再評價。作者在第二章《尊王討幕時代》、第四章《

近代國家的誕生

》中,認為幕府開國的同時,也打破了原有的傳統與範例,向大名進行“眾議”徵詢意見,而大部分大名也都同意開國。但孝明天皇對開國持排斥態度,竭力主張攘夷,以薩摩、長州為代表的一些在貿易中收穫頗豐的藩閥也持攘夷的態度,並展開了刺殺幕府乃至於組建軍隊進行攘夷的行動。兩次徵長戰爭後,薩長同盟建立,並聯合土佐等進行討幕運動,將軍

德川慶喜

決定大政奉還,新政府建立,但公議合體派的土佐藩認為應該將德川家納入新政府,以薩長為首的維新派極力排斥,佐幕派也發動反撲,戊辰戰爭爆發。2年後戊辰戰爭結束,近代國家誕生,並向著以擴張、“脫亞”為目的的國家之路不斷邁進。在這段歷史敘述中,作者毫不掩飾對維新派的貶低與對幕府的同情,並認為幕府本來也有一套通往近代國家的道路,但被維新派企圖奪取政權霸佔主導權的行為所打破,並且在大政奉還及戊辰戰爭後壟斷權力並向著對內鎮壓、對外擴張的近代國家道路邁進。

就本書總體而言,井上老師對幕府及近世社會是持比較正面的評價的,而能夠得出此評價並構建相應的歷史相無疑得益於自60-70年代以來對於近世社會的考證(一揆、對外貿易、經濟社會發展)、幕末外交(荷蘭別段風說書、江戶灣外交、條約考證)、維新過程(孝明天皇的作用、薩長的改革、幕府的道路、對土佐等藩閥的再考證)的實證研究成果,而作為幕末史大家的井上老師在新的亞洲視野下,以對明治維新及維新派進行再審視的態度,綜合了這些實證史研究,並以自己對開國與日本近世社會的認識,結合幕末與維新的歷史發展,為我們重構了一條對這段走向近代國家道路的歷史總體持負面的態度的歷史相。筆者認為僅就井上老師的努力來說,其作品為重新整理並審視這段歷史是做出了不小的貢獻的。

而井上老師的觀點與戰後歷史學對明治維新的積極評價基本上截然相反,對於幕府及近世社會是持積極態度的,並且認為其社會與政府都業已成熟,如果加以發展,必然會走向開國貿易、乃至於近代國家。這種“傳統社會成熟論”與對近世社會的讚賞,筆者還是是持比較審慎的態度的。毫無疑問,近世社會的成就在近幾十年的研究中被不斷髮掘出來,不可否認江戶社會相較於其之前的時代,不僅保證了260年的對內對外和平,並創造了經濟社會的繁榮。但是這並不能得出結論認為近世社會與幕府的成熟,這個立論難以穩定的地方在於,進入19世紀特別是幕末時期,與實際的歷史發展不同,井上老師構想了一個以封閉的國內市場為基礎,維持一定海外貿易併合理參與世界市場的烏托邦式近世社會,但幕府卻並不打算繼續把日本作為一個近世社會存在下去,他們也想構建一個近代國家,並且其體制構想很多已經超越了同期在中國的洋務運動(具體可參見西周對近代國家的構想)。因而在戰前馬克思主義講座派歷史學大家服部之總看來,幕末存在兩條

絕對主義

近代國家構想:即幕府派與維新派。而讚揚幕府的兩難之境在於,是讚揚幕府作為一個近世合理性的存在還是讚揚其作為一個向近代志向性的存在。如果要讚揚近代的志向性的話,那麼近代與近世的關係如何審視?井上老師一方面讚揚幕府的合理性,並有一個近代化的合理性可能性的話,但卻描述了一個與近代完全斷裂的近世社會。

也許井上老師可能認為幕府的合理性能夠創造出一條創造像北歐社會主義一樣的近代道路,但是井上老師舉出其支撐幕府及近世社會成熟性及合理性的例子在筆者看來卻沒有太多的說服力。比如據《佩裡提督遠征記》陳述,佩裡來航時,浦賀港一堆小船將蒸汽船圍住,漁船之靈活一下能划動幾米,佩裡等人非常震驚。而井上老師將其歸因於漁村為對抗幕府收租而形成的自組織管理,因而認為諸如對近世的不勤勉與懶惰的認識是站不住腳的。這種歷史敘事的建構並沒有足夠的證據支撐,反而更像是腦補、看心情。而且近世懶惰、不勤勉也並非是過去歷史學的刻板印象,恰恰講座派指出了很多對於幕末商業、社會經濟的發展,已經是現有制度所不能容納的了,這難道是懶惰、不勤勉所帶來的結果嗎?所以井上老師更像是立了一個假靶子來打,並在此基礎之上為了批判近代國家而使得敘事虛無化刻意隱藏了幕末時期的不少問題。再比如對江戶幕府下的對外貿易,井上老師主張其是自然發展的,但是幕末貿易自然發生論與歷史事實確實有不符之處,當時豪商與幕府的政策之間是存在矛盾的,幕府的現有政策與體制無法容納下當時經濟社會的發展。所以,在筆者看來,江戶幕府絕不能單純說是一個無矛盾的社會,明治維新無論怎麼批判其意義,本身也是幕末各種社會內在矛盾不斷髮展的最終結果,同時也是矛盾爆發的一個契機。而井上老師將江戶近世社會描述成為一個無矛盾的社會,一些無事生非的人(維新派)在搞事情,這無疑太過頭了。

再說對幕末與維新的評價,井上老師在整合幕末外交的研究成果來看,為我們還原了長久以來被掩蓋的對於幕府外交的努力的歷史事實,同時為我們充分展現了尊王討幕、

維新運動

時代的各種勢力的歷史畫卷,這都是值得肯定的。順帶一提,至於近些年將重視土佐藩等一些非薩長的地方藩閥的立場的研究,無疑對打破以薩長及佐幕主要大名為主的研究範疇是有益的。但是同時也出現了將其矮化為單純地方鬥爭、描述為爭權奪利的過程並抹殺了其階級鬥爭等色彩的研究趨向。從這點來說,為了考慮對研究明治時期歷史延續性及其政治歷史意義的問題,此種傾向需要加以注意。

從最後一章《通往“脫亞”之路》與結語來看,井上老師對以維新派所建立的近代國家道路持比較嚴厲的批判態度,是一條對內壓迫對外擴張的道路,這從根本上將戰後歷史學對明治維新無論正面還是負面的歷史意義都給徹底否定了。如果不論這種立場的是非,其實從時代背景來看,以井上老師的這種代表看法也並非一日形成的。自60-70年代以來,隨著日本經濟高速發展,並於1987年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日本第一”、“特殊優越論”在70年代末尤其是在80年代的日本社會尤為盛行,對於日本近世的前現代性挖掘也成為歷史學潮流之一,而講座派的立場也受到極大挑戰。如何看待明治前後期所帶來的截然相反的道路,無論是戰前講座派,還是戰後的

井上清

與宮地正人,都或多或少對前後期轉變持比較曖昧的態度,從前期的傾向“團結

亞細亞

”到後期擴張侵略。在筆者看來,這涉及到一個明治史的基本問題:即如何看待明治以來的近代國家道路的問題。顯然講座派的說法是前後有矛盾的,而井上老師做出了一副“

歷史虛無主義

”的姿態,即近代國家是不好的,本質上一貫是對內壓迫對外侵略的。無論從其將北海道作為“國內殖民地”還是 “徵韓論”政變,近代國家由於其本質而走向這條道路是歷史的必然。井上老師做出了一種解釋,但能否解答這個根本的問題我認為還缺乏一定的說服力。

注:本文乃筆者於豆瓣評井上勝生《幕末與維新》一書的原書評,現轉載至知乎給予大家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