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等來了《

只有芸知道

》的正式上映,儘管在點映時就已經看過電影,上映後我卻還是選擇了再看一遍。

二刷後,對於影片的評價,我還是那句話:

真誠且動人,而且感受比一刷更甚。

二刷《只有芸知道》,我為什麼力挺馮小剛?

關於影片的內容,其實很簡單,講述的是一對在

紐西蘭

的中國夫妻,從相濡以沫到經歷生離死別的故事。

但就是這麼一個簡單的故事,卻能讓很多看過電影的網友產生最直觀的感受:“真誠而動人”。

就像網友@小泥瑚桃說的:

“帶著姥姥姥爺去看了電影,最後風芸結婚的時候給奶奶看哭了,姥姥說,這個

林太

說的真好,我和你爺爺就是這樣……”

二刷《只有芸知道》,我為什麼力挺馮小剛?

@舒克蜀黍也說:

“看了只有芸知道,走出電影院的那一刻,滿腦子都是隋東風最後那句‘和你在一起的日子,就是我想要的日子。’”

二刷《只有芸知道》,我為什麼力挺馮小剛?

還有網友@第七顆星球說的:

“這樣相濡以沫的愛情太珍貴了,極光出現的時候我也偷偷許了一個願。”

二刷《只有芸知道》,我為什麼力挺馮小剛?

從網友的真實觀影感受來看,既有單純地嚮往電影裡的溫暖愛情,被主人公的故事感動,也有從電影裡的故事看到了自己。

總之就是一句話:真的動人!

也就是說,這個簡單的故事能夠打動人,無非就是影片對情緒的渲染。

二刷《只有芸知道》,我為什麼力挺馮小剛?

正如網友@

本來老六

說的:

“我們不一定見過鯨魚,不一定見過極光,但我們邂逅了這樣一個故事。我們就不僅僅見到了鯨魚和極光。”

他說的就是,影片呈現出來的情緒比故事本身讓我們的感動更甚!

不錯,情緒!

影片對情緒的渲染非常老道,結合電影裡的故事,帶給人的刺激是雙倍的。這也是為什麼我二刷時感動比一刷更強烈的原因。

因為在對故事發展沒有懸念的情況下,我會把重心放在體會影片的情緒上。

二刷《只有芸知道》,我為什麼力挺馮小剛?

表面上看,整部電影在情緒的刻畫上是內斂而剋制的。

影片可以大致分為3個部分,一開場就已經告知了隋東風的妻子

羅芸

離世,接著就是隋東風帶著羅芸骨灰踏上旅程。

這場旅程貫穿了全片,也將另外兩個部分串聯在一起。

前半段展現的是兩人在“世外桃源”

克萊德

的平靜生活,他們從奧克蘭搬到這個小鎮,盤下了一間中餐館,結識了倆人共同的朋友,還養了一條狗。

二刷《只有芸知道》,我為什麼力挺馮小剛?

在這部分,電影削弱了故事的戲劇化程度,用一種更加生活化的方式表現兩人這15年生活的日常。

節奏慢,但慢的有味道。

接著在影片後半段的故事裡,講述了風芸兩人的相遇和生離死別,比起前半部分的“波瀾不驚”,後半部分的情緒波動顯然更大,可以稱之為“既有大喜,也有大悲”。

風芸兩人的初相見,留著長髮吹著笛子的隋東風和拿著橘子從屋裡走出來的羅芸就這樣見面了。

二刷《只有芸知道》,我為什麼力挺馮小剛?

一人一句“我看你怎麼這麼眼熟”,空氣中一下就充滿了甜蜜的味道。

從這裡開始,影片就已經展現出和之前的平靜不同的氛圍,有點甜。

之後兩人順利結婚,然後搬去克萊德,故事又和前半段的故事接上了。

電影在結構上這樣的編排,前半段看似平淡,但情緒積累起來到了後面才會發現和之前平淡的每一幕對比,濃烈的情緒就更明顯。

二刷《只有芸知道》,我為什麼力挺馮小剛?

二刷《只有芸知道》,我為什麼力挺馮小剛?

接著,他們重返奧克蘭,也迎來了影片情緒最為飽滿的部分。

在這裡,風芸兩人經歷了人生中最困難的時期,也帶來了最能引爆觀眾情緒的看鯨。

很明顯,在電影的結構上,導演沒有順著時間線講故事,而是巧妙的用插敘的方式,給了觀眾一個醞釀情緒的時間,也讓後面情緒的爆發更加觸動人。

二刷《只有芸知道》,我為什麼力挺馮小剛?

在後半段,影片中的主角身上真正兩次有大情緒波動的戲,一次是兩人在病床上的告別,一次則是隋東風在鯨魚前的吶喊。

羅芸手術前一晚,她執意要洗澡,隋東風在門外,等了好久,都等急了。

然後她走出來,躺在單人床上,拉著隋東風說:

“你陪我躺躺吧。”

二刷《只有芸知道》,我為什麼力挺馮小剛?

兩人相擁躺下,羅芸依偎在東風懷裡,感嘆著自己運氣好的一生。

她說得很平靜,說到父母,說到東風,然後說到公園的長椅,甚至到長椅的顏色。

可聽的人卻無法保持平和,隋東風在隱忍剋制之後還是崩塌了。

不過就算是崩塌,他也不是嚎啕大哭,但往往越剋制的呈現,殺傷力就越強。

隋東風沒有哭出聲,可眼淚還是控住不住的流,這時候羅芸想抬手給他擦掉眼淚,卻被東風擋住了。

二刷《只有芸知道》,我為什麼力挺馮小剛?

這個下意識的抬手擋,我一下就被戳中了。

隋東風不需要說話,甚至連表情都不用給,單單是這一個抬手,就足以讓人眼淚決堤。

因為此時此刻兩人都已經心照不宣,這就是告別。

但隋東風心裡卻不願意承認,他執拗地想把這次談話當做是和過去十幾年來每一次普通的談話一樣。

可現實卻沒有饒過他,此刻他內心對分離的恐懼,對失去愛人的恐懼,是騙不了人的。

二刷《只有芸知道》,我為什麼力挺馮小剛?

這一段情緒的處理,即羅芸的平靜和隋東風的崩潰,是一個很大的反差,也是調動觀眾情緒的一個落點。

在隋東風的崩潰之後,羅芸的平靜也沒維持多久。

她像是開著玩笑撒嬌:“

麻醉藥

的劑量大,昏迷的時間也不定。我要是昏迷個幾十天,你不得急死。”

可說完之後還是忍不住了,兩人再也沒有多說話,靜靜地相擁,默默地流淚。

影片中這個片段出現的時間很晚,但在前面一個多小時的鋪墊後,情緒卻是很滿的。

二刷《只有芸知道》,我為什麼力挺馮小剛?

而恰恰是因為情緒到位了,感動也自然而然產生了。

我們跟著風芸經歷了他們的一生,有相遇時怦然心動的激情,也有激情退去後的平淡。

有了那麼多生活化的情節打底,情緒一點點堆積,他們的離別才會那麼讓人心痛。

這就像是馮小剛微博上轉發的那篇老人長信,老人因為親身經歷過與風芸類似的故事,所以他更能懂病房裡隱忍到極致的情緒。

和電影相比,觀眾評論裡的真實經歷也一樣感人!

二刷《只有芸知道》,我為什麼力挺馮小剛?

二刷《只有芸知道》,我為什麼力挺馮小剛?

而影片裡另一處用情緒感染人的地方是隋東風帶著“羅芸”在海上看鯨的時候。

按照羅芸的遺願,東風抱著

骨灰

出海,在海上靜候多時,鯨魚終於出現了。

看見鯨魚的第一時間,隋東風並不是直接將羅芸的骨灰撒下去,而是看著躍出海面的鯨魚吶喊。

二刷《只有芸知道》,我為什麼力挺馮小剛?

這一聲吶喊,包含著激動、自責、悲痛和思念,“鯨魚來接你了,你的願望實現了。”

然後他咬著裝

骨灰盒

的袋子,拿出骨灰,攥在手裡,讓它隨風而去。

透過鏡頭語言就已經把這份

悲痛不捨

的感情渲染到位,可這還不夠,更厲害的還在後面。

在撒骨灰時,畫面有過短暫的安靜,接著

譚維維

的歌聲毫無徵兆的響起,我們跟著隋東風憋著已久的情緒一下就得到了釋放。

二刷《只有芸知道》,我為什麼力挺馮小剛?

配合音樂,畫面給到握著骨灰的手很多特寫,但抓的越緊,消散的越快,就像已經離去的愛人,靠一點思念終究是拉不住她的。

最後隨著鯨魚噴水,歌聲極致悲痛,觀眾的情緒也到了高潮。

二刷《只有芸知道》,我為什麼力挺馮小剛?

這原本是一部很私人化的電影,可因為情緒的帶動,它一下就變得很“大眾”。

也正好驗證了網友@

大夢小丑魚

的那句:

“你被什麼打動,什麼就是你的命。”

二刷《只有芸知道》,我為什麼力挺馮小剛?

而且,不止男女主人公的情緒能感染人,在影片後半部分出場不多的林太身上,情緒的渲染也一樣到位。

她在風芸婚禮上的失態,其實給我們展現出了“隋東風”的另一面。林太這一段哭戲,是情緒所致。

初見就墜入愛河,平靜且普通的生活,再到一人猝不及防的離去,這些事她都早一步體會到了。

二刷《只有芸知道》,我為什麼力挺馮小剛?

要問《只有芸知道》是不是一部好看的電影?

這個問題其實很難回答,因為它不能用大眾認知裡的“好看”來定義。

它沒有韓式愛情故事裡的撕心裂肺痛徹心扉,也不像

泰式愛情故事

裡的甜蜜膩人嘴角上揚。

可電影《只有芸知道》裡展現的

平淡中的相濡以沫,勝過一切狗血的跌宕起伏。

沒有強行催淚,也沒有故作悲傷,卻還是會不由自主地被它戳中痛處。

二刷《只有芸知道》,我為什麼力挺馮小剛?

看過馮小剛導演之前作品的朋友應該很清楚,《只有芸知道》是一部很不馮小剛的電影,在故事的呈現上,他做了減法,看起來顯得很是平淡。

可這次,我卻要力挺他。

因為《只有芸知道》真的太走心了!

隋東風和羅芸的故事談不上轟轟烈烈,可影片的恬淡和釋然不多不到,殘忍和浪漫也都恰到好處,還是那句話:

當我們邂逅了這個故事,看到的不只是一對陌生人的愛情故事,而是會透過它發現只屬於自己的、無法告訴別人的故事。

二刷《只有芸知道》,我為什麼力挺馮小剛?

所以《只有芸知道》可以說是馮小剛最沒有野心的作品,但不可否認,也是他走心的作品。

它,值得我們二刷!

二刷《只有芸知道》,我為什麼力挺馮小剛?

青石電影編輯部

| 老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