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經常會碰到這樣一種情況,想要學習某個專業知識,比如心理學、比如程式設計,總感覺無從下手。於是,一年、兩年、三年過去了,我們發現自己依然停留在幾年前的想法上,想要做出行動卻又遲遲未做出行動。

導致這種情況的原因有很多,每個人的理由也都不一樣,不過歸根到底,大家都是在等一個契機,一個來做這件事情的契機,比如等有時間了、比如等稍微有點閒錢了、比如等自己做好計劃了、比如等自己做好前期調研了等等。

可是我們什麼時候有時間呢?有多少錢算是有閒錢呢?什麼樣的計劃算是自己滿意的計劃呢?前期調研做到什麼程度算是做好了呢?

對於這些問題我們更是沒有答案,於是我們陷入了一個怪圈,一直在這個圈裡打轉,無法前進。

如果我們去諮詢一些有類似問題並且克服了這些問題的人,他們給我們的建議就是:

不要想那麼多,現在開始做就行了。是的,解決方法很簡單粗暴但是也很有效,立馬做就行了。

在學習的過程中,我也是遵循這個建議,想要健身,就立馬找了一個健身房開啟了健身之旅,到目前已經堅持了近一年,身體也有了明顯的變化。在這一年的過程中,從對健身一無所知,到漸漸明白有氧運動和

無氧運動

的區別,從而明白為什麼健身房出來的大塊頭卻在跑步上輸給了我;也明白體重不是最重要的,體脂才是重要的那個指標;同時也漸漸知道如何搭配自己平時的飲食,如何健康的吃飯和作息等。

在這個過程中我對之前讀過的一句話有了更深入的瞭解:

開始理會甚是粗淺,但無粗淺則不能入門。

這句話是

梁漱溟

先生在《中西學術之不同》中提到自己在學習時的狀態,在剛開始學習的時候覺得學習的很淺顯,也很雜亂,但隨著慢慢不斷地學習、不斷地瞭解,也就慢慢地入門了。

為什麼我每天堅持學習,卻依然感覺不到進步?

是的,在開始學習時我們可以不用去操心那麼多的東西,什麼錢夠了再說、有時間了再說、做好計劃了再說等等諸如此類的理由,我們只需要做的就是從當前所接觸到的著手學習,前期是粗淺的,慢慢地就入門了,同時發現我們在沒有錢的情況下、在沒有時間的情況下、在沒有做好計劃的情況下學會了程式設計、學會了心理學。

到目前為止我們的學習順序是先訂立個目標,比如要學習心理學;然後開始執行,比如買一本經典的心理學教材就開始了學習;然後透過不斷地學習,我們慢慢地對心理學漸漸有了更深的認識。

可是,這樣的學習過程是不是有問題的呢?

要回答這個問題,咱們就需要從為什麼會產生要學習心理學或者要學習程式設計這些想法來分析了。比如當初要學習心理學的目的是為了能夠和孩子更好地溝通;學習程式設計是為了能夠處理工作中一些機械式、固定式的工作。

如果是為了解決這些問題的話,我們有必要從心理學基礎開始嗎?我們有必要去掌握程式設計所需要的理論基礎嗎?

如果仔細思考一下的話,我們的回答是沒有必要。可是,很多人在學習這些知識的時候都是先找到相關的資料,然後從頭看到尾,這樣不僅很難透過學習解決我們想要解決的問題,同時還會發現我們看了很多書卻記不住,陷入自我懷疑的怪圈中。

因此,我們嘗試把整個學習過程反過來,

第一步不是為自己訂立一個目標,而是找到我們想要解決的問題,從問題出發,一點一點蒐集和問題相關的資料,然後對這些資料再做深入地學習,並蒐集和這些資料相關的其他資料,如此反覆迴圈下去,我們不僅解決了我們的問題,同時還學習到了很多專業知識,這些知識可能散佈在各個領域,而不是集中在一個領域,比如在這個過程中可能把心理學和程式設計一起學習了。

為什麼我每天堅持學習,卻依然感覺不到進步?

所以我們的學習方式從問題出發,然後直接開始學習,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的知識在慢慢地豐富,說不定在某一天,就達到了專業的水準。

閱讀過

名人傳記

的同學可能會發現,這個過程和那些名人的學習過程是一樣的,的確是這樣的,他們剛開始或許並不知道自己會成為某個領域的先驅者,而是在解決自己碰到的問題過程中一步一步地成為了先驅者。

比爾蓋茨沒有想過自己會成為程式設計師心中的榜樣,更沒有想到自己會成為世界首富;喬布斯同樣也沒有想到自己會成為很多產品經理的榜樣;而你,也不會想到一年後你成為了身邊人的榜樣~

因此,如果我們在自己的崗位上或者學習中,一直沒有很大的進步,或者沒有一步一步地朝卓越的方向前進,多半是因為我們不是從問題出發去學習的。

如果我們是基於問題學習的話,那需要再問自己的一個問題:我們多久沒有死磕過一個問題了?

下次我們就來詳細分析下如何死磕一個問題,歡迎大家訂閱微信公眾號“程式設計師的窘境”,與我們一起死磕問題,一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