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很多聰明人都擁有同樣一個觀點:讀書能夠使人進步。這一點不用贅述和懷疑,最近在閱讀《窮查理寶典》的時候,查理·芒格也在書裡斬釘截鐵的說道:

他和巴菲特從來沒有見過任何一個不愛讀書的人獲得成功。

實際上不讀書獲得成功的,大有人在。前幾天餓了麼被阿里巴巴收購,我看了一些媒體對張旭豪的採訪,張旭豪倒是坦蕩地說,

辦公室書架上的書基本上一本他都沒有看過。

不過依照世俗的標準,張旭豪已然算作是成功人士了。

不過我覺得吧,讀書就跟旅遊一樣,是為了看到更大的世界。從來沒有人說旅遊能夠使人成功,所以又何必苛責讀書一定會使人成功呢。實際上,愛讀書的成功人士很多,但愛讀書的人中不那麼「成功」的一定更多。

所以,不如把讀書當作是旅遊,失敗也好,成功也罷,能夠從中獲得樂趣,透過一本書的作者看到更廣闊、更真實的事情,這件事本身就很有意義、很有意思了。

今天是「世界讀書日」,我想談一談怎麼樣讀完一本英文書。

我畢業以後第一份工作其實就是讀書,把沒有中文譯本的英文書介紹到中文世界來,「解讀」成各種各樣的載體,文章,音訊,或者其他。 當初選擇這一份工作的原因很簡單:讀書永遠不會吃虧。事實證明,由於工作的需要,帶來的閱讀習慣,確實讓人非常收益。

掌握閱讀英語世界內容的能力的確是非常重要的,這其實是一道簡單的數學題:維基百科上英文詞條大概有 562 萬多條,中文詞條大概有 100 多萬,大約是中文的近 6 倍。

而英語世界的資訊量相比較中文世界的資訊量,可能比 6 倍還要大不少。

所以,能夠掌握對英語世界內容的獲取,實際上是為你開闢了一個巨大的新的世界。無論是內容量本身,還是相較於中文資訊的多樣性,都能夠給你帶來很大的好處和快感。

過去一年,我大概讀了 23 本英文書。包括我最喜歡的《Life 3。0》、《Tribe of Mentors》、《Principles》、《Prisoner of Geography》等等,都給了我巨大的啟發。

而我記得剛剛開始做這一份工作的時候,頭兩本書(4月份),分別是《Why Shameless Sells》和《The Bulletproof Diet》,我花了兩三週才能閱讀完一本,而到了年末,差不多三四天就能看完一本書。

所以在這個閱讀(也是工作)的過程中,我總結了一些有關於非母語者,特別是我們這種也沒有在英美接受過教育的人來說,可以更快進入到閱讀英語書狀態的方法,也許可以幫助你開始閱讀你的第一本英文書。

1. 克服恐懼

很多人在中學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對於 300-500 詞的閱讀材料都已經感覺到閱讀困難了,對於一整本英語書更是有極大的恐懼感。

但實際上這是沒必要的,想要讀下來一本書,首先要有完成這件事的勇氣。而且實際上,透過合理的技巧和安排,完全可以無痛地閱讀完一本英文原版書。

2. 合理選書

在教育學中,有一種理論叫「T+1理論」,這個理論說的是,

你要學習要稍高於你水平的內容,否則太簡單對你來說沒有挑戰的慾望,太難就會打擊你的自信心。

在你讀書之前可以自測詞彙量,瞭解自己應該閱讀什麼水平的書,從而選擇適合你的閱讀材料。

突然想起我高中的時候,同桌有一段時間開始閱讀《彼得潘》、《愛麗絲漫遊仙境》一些童書,到了期末的時候,我發現它英語還考的跟我一樣高,我不禁取笑之:讀原版書真有用?他微笑著跟我說,老師少給我加了15分。我無語凝噎,哈哈。

另外,有很多人推薦讀小說,我覺得選你喜歡的領域最好。當然好的小說讀起來確實預約,但如果你還希望在提高閱讀能力的同時瞭解瞭解其它領域的知識,選一本歷史書、商業書、心理學書、經濟學書也是可以的。

3. 合理安排進度

良好的習慣是通向優秀的幫手。

每天讀一點點,可能1000詞就足夠,而不要隔三差五狂趕進度。規律的閱讀習慣能讓你有種「閱讀上癮」的感覺(其實也就是下面要說的「心流體驗」)。

然而,我不推薦朋友圈打卡,因為我發現很多人會因此閱讀的匆匆忙忙——因為想要獲得分享朋友圈被點贊帶來的即時反饋獎勵。我建議你用別的方法來記錄閱讀的過程,比如,每天寫讀書筆記,這樣也能幫助你整理你的思緒。

如果你讀電子書,MarginNote 是一個不錯的輔助工具。

4. 尋找心流體驗

其實有很多方法可以輔助你獲得心流體驗,比如加入閱讀社團、設定獎勵反饋等。

但我比較推薦學習冥想,在閱讀之前或者進行閱讀的這段日子裡(或者any time),學習冥想,讓自己徹底放鬆和平靜下來,會有助於你保持耐心,深度閱讀。

冥想是一個能讓人受益無窮的東西。

《Tribe of Mentors》這本書採訪了包括 Ray Dalio、Yuval Noah Harari 等大師,很多人都提到了自己有冥想的習慣。

5. 和別人交流

在閱讀過程中,不要急著趕進度,碰到有意思的部分,多停下來想想,畫畫,可以記下來,像上面說的那樣,可以寫一些讀書筆記。

然後可以透過網路,或者在現實中和別人交流意見,加深你對這些內容的理解。

另外還有一個比較有趣的點,

我發現你只有能把書裡的內容,用自己的話給別人講一遍,才能比較好的理解這些知識。

6. 反覆閱讀。

書讀百遍,其義自現。

當然,大家都很忙,也沒有讀一百遍的世界,但確實讀第一本書的時候不必功利性太強,不要和別人進行閱讀競賽似的,你這周讀三本,我這周讀五本。

把第一本書反覆閱讀,你會顯著地感受到閱讀能力的上升,以及對書裡內容的理解。

當然,閱讀的技巧應該還有很多,跟別人太一致並無益處,更多的是根據自身情況的調整。

-

最後說說對讀書這件事的理解吧。我覺得好書(特別是經典的書)的核心在於:

牛逼的人說了自己也相信的話。

這個世界上,競爭的核心問題就是資訊不對稱(或者說認知不對稱)的問題。如果你信了別人忽悠你的話,實際上就陷入了相較對方的弱勢一面。

而很多當下流行的內容,你無法分辨作者是不是為了迎合讀者,配合營銷而說了自己都不信的鬼話,這就造成了認知的資訊不對稱,如果你真把此奉為圭臬,就害了自己。

好比說,在囚徒困境中,獄警給了你和另外一個犯人交流的機會,你被對方忽悠,信了對方不會認罪的話,決定死不認罪,而對方卻出賣了你,結果你就因此遭受了巨大損失。

而好書,則可以讓人真正瞭解牛逼之人看世界的方法和視角,不會被矇騙。為什麼他們會願意說真話呢?

我想對於這些可以流傳給後人看的東西,如果你還在說一些矇騙的假話,那麼大機率很難流芳百世——誰想被後人罵愚蠢或者壞呢?

前一段時間去 Ray Dalio 的見面會,就有這種感覺。雖然他建立了一個 AUM 1600億美金的對沖基金,也許他那種想讓自己畢生思想精華流傳下去的衝動,也許對於當前的他來說,更為重要吧——也沒有騙人多賺幾個錢的必要了。

So,In book We Trust。從今天開始,一起讀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