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初,0086雜誌組織過一場關於電影的對話,主題是好電影VS壞電影,對話的雙方是張小北與史航,這兩位都以犀利的影評言論以及客觀獨立的影評精神,在行業內得到很多人的尊重。但如果你認真看完那場對話,你會發現關於這個命題,兩位的答案除了”我喜歡的就是好電影“這一條之外,其他的標準均不一樣,對很多電影的判斷,他們二位的意見也不盡相同。

隨筆:什麼是好電影

20110122張小北史航好電影壞電影@尤倫斯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Tc4NTUyMDI4。html

史航提到的“好電影可以讓人更好”,這個觀點或許是來自於

羅傑·伊伯特

(Roger Ebert),他曾經在《偉大的電影》一書的導言中寫到,”在所有的藝術中,電影最能喚起我們對另一種經驗的感同身受,而好的電影讓我們成為更好的人“。

張小北說到的,”從電影本體出發,被大多數人所接受的電影為好電影,這類電影已經超越了一個基本的界限,進入好電影的範疇。“這句話初看沒有什麼問題,但是存在一個漏洞,就是如果把它反過來說,很容易變成”被大多數人不接受的電影,為壞電影。“對電影史有所瞭解的人都知道,僅僅以電影的被接受程度,來評述電影是很難成立的,至少不夠嚴謹。所以,張小北在後面有了一個補充 — ”好的壞電影“,”壞的好電影“。

至於”好的壞電影“,”壞的好電影“,論壇的組織人悍客羅後來在他的

時光網

部落格中,曾經做過總結:

所謂好的壞電影,就是給人印象很好,看起來很過癮,但其實不算優秀,簡言之即是“好看卻不夠好的電影”;而壞的好電影呢,則是有各種瑕疵,甚至不那麼討人喜歡,但有自己的獨到之處,值得在

電影史

上寫上一筆的電影,可以說是“不討人喜歡但不平庸的電影”。

如果把上面三位的言論合起來概述一下,我的理解是:

對於觀眾來說,電影作為一種用於移情體驗的語言體系,其內容的統一性需要強於形式的碎片化,讓觀眾能夠從感官到身心與電影感同身受,不會因為表現形式中的某一個特點引起過多的關注而忽略了電影本身。無論剪輯的切換、攝影的視角、演員的表演、服飾的精緻、音樂的優美,或者情節的曲折,都要服從於電影的整體效果;而對於電影從業者包括創作者來說,一部電影在形式上的創新則更為重要,因為只有在形式上有新的探索,才能給電影的語言體系開啟更多的可能性。

當然,若二者能夠在一部電影裡完成結合,那麼就可以被稱之為經典好電影了。

希區柯克

有一段話,被收錄在《

希區柯克與特呂弗對話錄

》中《

驚魂記

》那一篇,用來解釋他自己的追求,也表達了相似的意思。

在《驚魂記》中,題材對我並不重要,人物對我並不重要;對我而言,重要的是,影片各部分的組合、攝影、錄音帶、所有純技術的東西,這些都能使觀眾驚叫起來。我相信,對我們來說,運用電影技術使觀眾激動起來是很大的滿足。在《驚魂記》中,我們做到了這點。並非一則資訊使觀眾驚訝,並非一場傑出的表演使觀眾震動,並非一部受到交口稱讚的小說俘虜了觀眾,使觀眾激動的是,”這是純電影“。

因此,我為《驚魂記》感到自豪的是,這部影片是屬於您和我,屬於我們這些電影藝術家的,在這一點上它超過了我以前拍攝的所有影片。我和別人可能還沒有用過眼下我們所用的語言,對這部影片進行一次真正的討論。有人會說:“這個題材不該拍,故事那麼嚇人,主角並不崇高,沒有人物形象。”當然是的,可是構成故事和敘述故事的方式,卻使觀眾做出了激動的反應。

當然,這樣的解釋,還是不足以清晰的界定什麼是好電影,只能說提供了一個範圍,這和電影本體的特性有關。作為一種資訊的表現形式,電影發展到今天,不僅高度接近於現實,而且具備在感官上重塑現實的能力,因此它的複雜性是超越很多人類創造物之上的,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電影的綜合性:

喬託·卡努杜

(Ricciotto Canudo)之所以會將電影稱之為第七藝術的原因,正是因為電影對其他資訊形式的包容,用他的話來說:

電影是把靜的藝術和動的藝術、時間藝術和空間藝術、造型藝術和

節奏藝術

全都包括在內的一種綜合藝術。

組成電影的基本符號或者叫形式碎片,本身就擁有龐大的基數,所以決定了電影表現形式的多樣化和複雜性。

半個世紀之後,

馬歇爾·麥克盧漢

(Marshall McLuhan)從另外一個角度表述了相似的意思: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任何一種新媒體,就是一種新語言,就是對經驗施行的一種新的編碼方式,這種編碼方式來自新的工作習慣,完全來自

集體意識

。新媒體不是我們和舊有的’真實’世界之間的聯絡手段,新媒體即是真實世界,它會對舊有世界留存下的東西進行任意重組。

從他的觀點中,我們可以看出,是資訊推動著媒介的發展。利用光學復刻現實的工具,是技術進步達到一定程度時肯定會出現的人造物(就像CG技術也必然會出現在

數字時代

),作為一種新的媒體,它的複雜性,也給藝術提供了更好的發揮空間。電影在所有復刻現實和傳遞資訊的方法中,最少受到環境的干擾,因此成為資訊傳播的利器。

2.電影的可被複制:

詹姆斯·莫納克

(James Monaco)在《怎樣看電影》一書中,將電影稱之為錄製藝術,側面解釋了電影另外一種特性,那就是可以被複制。和書籍、音樂一樣,電影可以被儲存,可以跨越時間的維度,價值可以被重估,這點不僅在《

黨同伐異

》、《

公民凱恩

》的遭遇中都有體現,還表現在美國的B級片市場中,以及電影本身的史料價值。

正是用於傳遞電影的載體不具備稀缺性,使得它的產量可以累加,生產成本會因為

邊際收益

的增加而降低。隨著銷售渠道的便利性越來越強(從DVD租賃到網際網路點播),一部電影誕生之後,因為受益於

長尾效應

,小眾仍然可以累積到可觀的規模。

3.電影的互動性:

電影的互動特徵,不僅體現於電影的本體上,還體現在它的商業模式中。作為一種語言體系,電影的形式碎片,因為太過複雜,所以基本沒有標準的詞典。但是它與觀眾之間,因為商業的需要,則必須要遵循既定的規範,這種規範往往來自於觀眾之前的觀影經驗,和觀眾所處的社會發展階段。

下圖是《怎樣看電影》一書中,對藝術體驗的結構示意圖,觀眾是透過作品與藝術家之間建立聯絡,所以觀眾對電影的理解與藝術家的表達之間,並非是直接通達的。一部新的電影上映,如果對票房有所企圖(影院是提供了電影的首輪消費,並且儘可能少的損失作品所傳遞的資訊),就必須藉助其他作品和藝術家之前的作品,與觀眾之間建立溝通。當觀眾的基數達到一定規模之後,這種互動性的特徵就會限制了電影創新的自由度,同時也增加了電影本身的不確定性。

隨筆:什麼是好電影

隨筆:什麼是好電影

正是因為一部電影的品質有非常多的衡量維度和參考依據,促使電影必須在過去與未來之間,創作與消費之間,虛擬與現實之間,建立某種平衡和聯絡。北美市場之所以會形成眾多電影型別,並且建立了一整套型別電影的創新機制,其實是由北美本土市場的規模和電影本身的特性所決定的。

後記:寫這篇隨筆,是因為最近在寫一篇北美市場的系統性分析,收集資料的過程中,有一些困惑,簡單做一下整理。至於我個人對於好電影的判斷,可以參見之前知乎的回答,電影的質感具體指的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