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學位論文的空間看了一下劉氏的故事,不想就這麼看過了,故而把網站上的一些故事抄錄在此。

中華劉姓源流探溯——《劉氏族譜》心得/劉斌夫

傳說劉氏與黃帝一脈相承,乃華夏正宗族氏之一,其姓氏地位首屈一指,族系人丁興旺,人才輩出。漢以後“天下劉無二姓”。劉姓分佈很廣。有“張王李趙遍地劉”之說。

據《史記•五帝本紀》載,傳為“北斗星感孕”、壽高111歲、在位101年的華夏首領黃帝(軒轅氏),與西陵氏之女嫘祖成婚。黃帝生有25子,得姓者僅14人。嫘祖為正妃,生有二子,其一曰玄器,降居於江水。

玄器

即青陽即少昊(金天氏),少昊生橋極,橋極生帝嚳(高辛氏),帝嚳與三妃慶都生帝堯(陶唐氏—有虞氏)。

黃帝與嫘祖的另一子為昌意,降居若水。昌意娶蜀山氏之女昌僕,生高陽。黃帝駕崩時,其孫——次子昌意之子高陽繼位。高陽即顓頊。那麼,顓頊與橋極是堂兄弟,為劉氏祖上堂親。 帝堯,本姓伊祁,為黃帝曾孫帝嚳(高辛氏)之次子,是黃帝玄孫,受封於彭城(今江蘇徐州)。 帝堯生有九子。堯為天下聖君。故民間將“龍生九子”的傳說作為堯生九子的註腳。堯的第九子即么兒子,名曰:源明。源明公受封於劉國(今

河北唐縣

),是為劉氏。故而劉氏是以中原封地地名為姓。

劉氏先祖主系族脈源流圖示一:

玄器(青陽、少昊)→橋極→帝嚳(高辛)→帝堯(陶唐、有虞)→源明(劉氏)

黃帝+嫘祖

昌意→高陽(顓頊)…

自源明公始,歷經四千三萬多年至今。有詩讚劉氏曰:

始於陶唐,顯於三代,

著於春秋,盛於漢室,

派衍中山,望著涿郡,

積慶洛陽,蜚聲閩嶠……

在此詩中和族譜上,詳盡紀述了劉氏源流和移民遷徒歷史軌跡。

劉姓有五大淵源。春秋時,

周匡王

封小兒子於劉邑(今河南偃師縣南),號劉康公,是劉氏的又一旁支。

漢朝時,劉為中國第一大姓。漢高祖劉邦將北方少數民族婁敬、項伯等收改姓劉。兩漢公主嫁與冒頓,合親子女皆從劉姓。

歷史上劉姓,為稱帝最多、立國時間最長的姓氏。計有:4個朝代,40個皇帝,統治期歷時514年;封王侯者,前三個朝代即有700餘人。

劉家六房裔孫,通稱“沛豐郡派”。因有《史記•高祖本紀》載:高祖劉邦,沛豐(今

江蘇沛縣

)邑中陽里人。

劉家八房劉勝,是漢景帝劉啟與

賈夫人

所生,封為“中山靖王”,出郡於先祖帝堯之封地彭城。據《三國演義》載:三國蜀國皇帝劉備乃中山靖王劉勝之後、漢景帝之玄孫。

劉家十房漢武帝劉徹是漢景帝劉啟與王皇后所生。

劉氏先祖主系族脈源流圖示二:

廣東劉氏客家…

劉勝(中山靖王)

源明公(劉氏先祖)…→劉邦(漢高祖)…→劉啟(漢景帝)

劉備…劉徹(漢武帝)…

漢獻帝劉協,其玄孫阿知,率2040人,於西晉

大康十年

(公元289年),東渡日本九州定居,其子孫皆以定居地“原田”為姓。故與楊貴妃後裔日本“慄原”氏本姓楊一樣,日本島原田氏,皆為劉氏正宗後裔。當年變種為倭寇,而今謁拜當歸宗。

清康熙帝頒發《移居詔》,號令閩粵贛三省鄰界的原從中原三次大移民及歷代無數次小規模遷居的“客家人”,強制性遷往因災變與戰亂而民生凋敝的四川。康、雍、乾、嘉年間,我的先輩們這一支,從廣東梅州興寧縣來到綿州羅江縣白馬雄關前,在

三叉河

一帶定居下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勤耕苦讀,省吃儉用,至我祖父這一代,已積有30畝薄田瘠地和草屋瓦房數十間,成為當地所謂“大戶”。暴風驟雨“土改”時,被劃為“地主”,活活折磨致死,天地良心、法條公理何在啊!

先輩移民來川后,列下新一輪輩份排序:

漢、朝、永、大、定,文、武、振、綱、常,

國、正、天、心、順,官、清、民、治、安……

成都大邑縣

劉氏莊園

,特地考察了移民入川后劉文輝、

劉文彩

的族系裔脈輩序,抄錄於下:

應、朝、芳、漢、繼,仕、宗、公、文、元,

世、清、能、光、裕,守、道、述、嘉、言,

作、善、有、餘、慶,本、固、定、支、蕃,

和、平、復、正、大,萬、代、自、同、源……

“金、劉、錢、侯是一家”。漢族的金姓大約比劉姓起源更早一點。“卯金劉”其中一支也許是金姓最大分支。至五代,吳王錢繆本姓劉,立王位之前,因避禍而自改姓錢。錢繆立王位後所供奉的,是劉氏宗祖牌位。侯姓是從錢姓分出的支脈。宋代所編《

百家姓

》,開篇“趙錢孫李,周吳鄭王”,趙姓為皇族,錢姓為皇親。

抄錄《

劉氏宗親族譜

》上的《劉氏宗親族詩》,與普天下族人共勉:

駿馬騎行各出疆,任從隨地立綱常;

年深外境皆吾境,日久他鄉即故鄉。

早晚勿忘親命語,晨昏須顧祖爐香;

蒼天佑我卯金氏,二七男兒共熾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