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微博ASK

馬克思主義精神分析

馬克思主義精神分析是將

精神分析與馬克思主義相結合的產物

,代表人物是賴希(Wihelm Rich, 1897~ 1957)、馬爾厙塞(Herbert Marcuse, 1898~1979)和弗洛姆。

賴希在臨床實踐中發現,

傳統的精神分析沒有重視患者的社會生活條件,而社會和經濟支援才是對患者的治療最必需的

,神經症的治療問題已經成為一個社會問題,因此他在20世紀二三十年代嘗試將精神分析與馬克思主義結合起來。

他認為精神分析與馬克思主義既具有各自的侷限,又是相通的,如馬

克思主義不能正確地說明經濟發展過程在實際上是如何被轉變為意識的缺陷可以用精神分析加以彌補;精神分析不能把性問題和政治、文化環境聯絡起來的弊病可以透過馬克思主義加以克服。

但是這一結合因其膚淺和生硬

遭到猛烈抨擊

,並且

在理論和實踐上均告失敗。

馬爾庫塞不是一位精神分析學家, 晚年才開始瞭解和研究精神分析,但他從哲學的高度對精神分析和馬克思主義進行的結合在綜合的技巧上和思想上都比賴希略勝一籌。 他運用歷史的方法分析了本能概念,提出了

“剩餘壓抑”和“操作原則”這兩個具有歷史含義的概念

,並模仿馬克思《資本論》中分析商品的特殊方法,將本能壓抑區分為基本壓抑和額外壓抑,

認為額外壓抑反映了本能壓抑的不合理的社會起源。

此外,他認為不能拋棄性本能概念,應把歷史發展因素引人本能序列。但在最高的社會理想問題上,

他把愛慾的解放作為終極目標,最終未能擺脫弗洛伊德生物學化的陰影,使二者的綜合再次失敗。

(未曾設想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