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大這些年目標是兩套戰術:控球和反擊

結合主客場,遇到弱隊打控球(對方上來就鐵桶),遇到強隊打反擊

實現的好的是反擊,控球一直沒實現。因為恆大一直沒找到一個好中鋒

我主要講講外援,因為中超是個畸形聯賽,內外援差距大到大學生和小學生的程度,偶爾有幾個內援也就是中學生吧。所以其實所有球隊都是以外援為核心建立戰術體系的

孔卡是條分水嶺,因為孔卡是標誌式的組織核心打法

孔卡時代就是拿球長傳空檔,

穆裡奇

和埃爾克森跑空檔,你守的住一個,守不住另一個,總有一個能幹你。熟悉恆大的自己回憶一下那些年穆裡奇進的單刀和埃爾克森亞冠反擊首爾的兩粒進球

孔卡時代為何恆大有那麼強的壓迫力?

孔卡+穆裡奇組合太強了,一打一個準,對手不敢壓上

有孔卡在,其他人只管跑就好了。不知道怎麼傳就傳給孔卡,然後自己肆意的跑,跑到自己最喜歡的位置,然後孔卡舒舒服服的給你喂球

恆大雙後腰組合,除了孔卡,鄭智,黃博文,甚至

廖力生

都能有一腳傳球。雖然曾誠大腳渣的要命,但

馮瀟霆

和金英權都能傳,因為穆裡奇和埃爾克森的存在,傳的不那麼好都沒關係。穆裡奇是快的防不住,埃爾克森是夠壯拉不住。所以恆大的孔卡是不能用貼身+兇狠剷球限制的,因為傳給別人,一樣能傳直塞球。但上港的孔卡就不行了,上港有孔卡沒達維,太浪費了。

蔡惠康

偏防守,於本就別吹了。

恆大反擊為何好使

11年衝超第一年,中超對恆大不重視。恆大為分水嶺,開啟了中超的新老交替。當時國安還出了個影片諷刺恆大,國安御用名嘴們分析讓恆大去買哪幾個外援/

12年亞冠第一年,亞洲對恆大不重視。不重視的最明顯之處表現在心態上,恆大5:1幹翻全北,上來幾個反擊就把全北打蒙了。這很正常,拜託前幾年中超老牌勁旅在亞冠的突(can)出(an)表現,日韓澳球隊眼裡中超球隊就是個渣渣。所以他們肯定是打進攻的,後防線壓的很靠上,打反擊一打一個準。

13年,亞洲還是不夠重視,就算有人重視,也防不住。直到決賽,首爾還是防不住,但首爾的攻擊線恆大也防不住。說到這吐槽個國內引援,好幾年從亞冠決賽到

世俱杯

,國內幾個俱樂部就是誰能進恆大球,我就買誰。絲毫不考慮什麼樣的外援適合自己球隊,於是有了買來之後萎靡不振,再賣出去大殺四方的情況。

孔卡一期:孔卡+克萊奧+穆裡奇

孔卡時期,球隊以孔卡為主,因為那時孔卡就是核,但不代表所有組織者都是核,也有以前鋒為核,或者邊路球員為核的,關鍵就看誰是最大的那條腿。整個賽季以最大的大腿為核設計戰術,每場比賽以首發最大的大腿為核設計比賽,個別比賽以最能針對對方弱點的那個球員為核設計比賽

一期,主打孔卡+穆裡奇,因為穆裡奇的速度威脅很大,孔卡能喂球。克萊奧我更傾向於他是個站樁。克萊奧187cm,身體強壯能拿球,擅長頭球和大力射門,也可以禁區內背身拿球后倒勾,腳下活也不錯。

這個是克萊奧集錦,有興趣的可以看

https://www。

youtube。com/watch?

v=5aPIcH_8I2I

孔卡二期:孔卡+巴里奧斯+穆裡奇

巴里奧斯換克萊奧更像是個升級,巴里奧斯身高188,但速度更快一些,腳下活更好一些。但巴里奧斯的踢法感覺更接近突前前鋒(注意是12年時,如今巴里奧斯已經轉型成了一個站樁),而不是站樁打法。

巴里奧斯在

多特蒙德

的集錦

https://www。

youtube。com/watch?

v=J2R-tr4by1s

所以二期角色上就是AP+AF+P,充分發乎組織核心的輸出,鋒線兩個射手,漏誰都致命

為何要買有衝擊力和速度以及腳下射門能力好的鋒線呢?

我認為,這說明恆大還是更看重亞冠,認為亞冠>中超

在亞洲賽場,恆大實力跟對手如果說平均實力,是稍差一些的。

有的人可能不喜歡聽,但事實如此。因為

中國國家隊在亞洲排10名左右,18年世預賽運氣好才進了10強賽

中超俱樂部只是外援比對手強

足球還是個整體專案,再牛逼的外援也就4個人,4人優勢很難彌補7人劣勢。所以為何從恆大到蘇寧到上港,到了亞洲賽場都是前場三叉戟,後場鐵桶陣

亞冠比賽,恆大會擁有更多反擊機會,一個站樁型前鋒,不太好發揮反擊效果的

恆大的這個思路一直延續到現在,後面JM和

阿蘭

,都是AF型別的球員,是比巴里奧斯更好的AF。

但在之後的阿蘭和JM時期,遇到了一個沒想到的困難,這點我們後面會說

孔卡三期:孔卡+穆裡奇+埃爾克森

為何巴里奧斯來了後,又弄來了埃爾克森,這我不清楚原因

但穆裡奇+巴里奧斯,會出現一個問題,就是開火權和禁區內空間的爭奪

禁區內的殺手,一個最大的前提,就是空間。禁區就那麼大,對方後衛站2-3個,本方球員再站2個,就沒地方了。但凡射手,都要跑位。你在,我就不能跑位,你射門,我就不能射門了。射手都是靠進球數吃飯的,你進球少了,續約和新合同錢就少了。這是有你沒我的事情

球隊想的是萬一一個前鋒傷了,還有另一個。球員可不這麼想,球員想的是我不比你差,我身價不比你低,咱倆職責重疊,那就是有你沒我。

所以巴里奧斯和穆裡奇來說,只能是單前鋒。另一個就去了邊路。穆裡奇的性格更低調平和,也的確能打邊路。但一切在埃爾克森來到後發生了變化

孔卡四期:孔卡+穆裡奇+埃爾克森

埃爾克森更年輕,衝擊力更強,超級能跑,關鍵能打前腰,加強中路同時,讓殺手穆裡奇更靠近中路了。空間不浪費

當然一切都要看實際效果,實際效果就是埃爾克森進球能力太恐怖。

中超是個試驗田,中超踢的好就去亞冠踢,就像預備隊和訓練好的才能踢中超一樣

中超是個名利場,沒工夫等球員爆發和磨合。既然有上來就無縫磨合的埃神,沒人會等巴里奧斯。球場就是這麼殘酷

不過我還有另外的看法

巴西人和阿根廷人相比

巴拉圭

人可能更好相處一些。這兩國人都在巴甲阿甲踢球,當然也有性格方面的原因,恆大球迷是知道的,埃神和穆裡奇都是性格特別好的人。

如果說戰術核心是孔卡,那外援的精神領袖一期是穆裡奇,二期是埃爾克森。

希望將來埃神也能回來踢個前場AP。

於是巴里奧斯夜奔歐洲去了,恆大三叉戟一鼓作氣拿下亞冠

那麼後孔卡時代的戰術思路是什麼呢?咱們且聽下回分解

我的企鵝群:213437486

B站:嗶哩嗶哩 ( ゜- ゜)つロ 乾杯~ Bilibi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