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奇怪,對於殺青這件事,明明大家都掰著指頭期待了這麼久,可真到了最後那一刻,卻並不像想象的激動。耳邊迴盪著歡呼聲,鼻子卻有些發酸,這就殺青了啊?

115天,開始與完成,從來不是一條簡單的

直線

。最後的鏡頭結束,我離開待了3個月的佈景棚,穿過油漆都還沒幹的走廊,看見廢棄的鞋子堆在一角。拉起簾子,換下服裝,取下“黑長直”的假髮,內心輕鬆、感動、欣喜、失落,還有很多不捨。

就這樣,和這個集體化妝間說再見,和

牧塵

說再見。

【王源說】再見,牧塵

突然覺得,這個有點倔強有點虎的男孩,對我來說不僅僅是一個角色,更是自我的一部分:他有他的驕傲、韌性和多情,也有他的固執、敏感和坦誠,我也是這樣。3個月的時間,我在演他,他也在影響我。我們互相磨合、修正、同行,最終成為一個有血有肉、活生生的少年;我們一同走過大江南北,從無名小卒到登上江湖之巔,一路披荊斬棘,榮辱與共。

【王源說】再見,牧塵

人可真是矛盾,即便是喜歡的工作,也惦記著收工,可真要告別了又忍不住懷念,就像冬天時我在

紐西蘭

的雪原上瑟瑟發抖,抱著

保溫杯

想念夏日,夏天又在冷氣前搖著扇子,看著劇組造出的雪景都想衝進去打個滾。再比如,殺青的第二天我回了趟重慶,享受短暫的假期,沒在家待幾天就開始渴望自由——現在剛離開,不捨的感覺又回來了。

【王源說】再見,牧塵

不過想想,生活的美妙之處不就在這兒嗎?福禍總是互相轉換的,美好的東西不可能永遠美好,當下的痛苦也可能是你未來最心心念唸的幸福——苦與樂,都不會是一成不變的。正因如此,我們才會在矛盾與糾結中成長,在反覆的情緒中自我檢討、不斷摸索。

也許,解決這種矛盾最好的方法就是把握當下。法國詩人

呂凱特

說:“生命不可能有兩次,但許多人連一次也不善於度過。”每一天都是限定日,每一天都是人生中最年輕的時刻。萬事終有一別,既然時光無法倒流或提前,那我們能做的就只有珍惜當下了。

【王源說】再見,牧塵

所以,要記得看路上的風景,記得消化不快樂,記得收藏片刻歡喜;要記得思考,記得堅守,記得辨認方向。好了,偶爾收拾心情,這份感悟和熱情就當是繼續前行的底氣與動力吧。

(所有稿費均捐給源公益專項基金,以支援公益事業)

作者:王源(演員、歌手、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

青年教育使者)

發表於《

環球人物

》雜誌總379期“王源說”專欄

2018年8月16日出版

【王源說】再見,牧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