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也好,真實世界也好,人多的一方,往往霸佔著所謂的正義。

這段話出自 2012 年上映的臺灣電影《BBS 鄉民的正義(也被稱作駭戰)》,電影描述了一場令人生畏的

網路暴力

。他們不追求真相,他們只看見他們能看見的表象,他們無知地敲打著鍵盤,他們用一連串惡毒的語言和道德審判宣判了另一個人的死刑,他們樂此不疲、甚至心懷正義。

自以為是正義判官的你,可能在這款遊戲中不知不覺成了「網路暴民」:熒幕判官

來自臺灣獨立遊戲團隊 18Light 光穹遊戲 製作的《熒幕判官 Behind the Screen》便是選擇了這樣沉重的題材,利用獨特的畫面風格營造出詭異的魔幻現實氛圍,並且使用多種心理側寫、暗示、以及精彩的隱喻構建出這樣一款令人深思的遊戲。目前該作品已正式上架 App Store 以及 Steam。

故事的開始

遊戲虛構了一場發生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弒父案,隨著新聞的報道(由製作團隊特攝),代表「正義」與「

孝道

」的民眾開始對這個王姓兇嫌(子)發起了一場全民聲討,他們希望這個不孝的,有違

人倫

的兇手得到懲罰,以警世人。從這個背景可以直觀的看到這款遊戲中文名所表達的含義,此時此刻,他們都是隔著熒幕的,充滿熱血與正義感的「判官」。

自以為是正義判官的你,可能在這款遊戲中不知不覺成了「網路暴民」:熒幕判官

正如硬幣的正反面,所謂的判官們僅僅透過媒體、報道、輿論看到了「字」的那一面,遊戲的英文譯名叫做 Behind the Screen(熒幕背後),或許這才是真正需要被看見的,應該說是,在你看見「字」的同時,也應該看看硬幣另一面的那朵「花」。

硬幣的兩面

遊戲利用了大量的篇幅來為玩家展示這朵「花」,玩家將跟隨主角的回憶回到他人生的三個時期 —— 童年、中學和大學,從這個殘忍的弒父兇手的第一視角去體驗他的人生,硬幣的兩面出現了。一面是由媒體的報道、相關人士的控訴所構建出來的品行惡劣、甚至有些精神問題的少年;一面是玩家從主角視角所親歷的

家庭暴力

、校園霸凌、酗酒出軌、

權貴官僚

等等惡劣現象。也正是如此,我們逐漸明白主角為何會走到今天的局面。

自以為是正義判官的你,可能在這款遊戲中不知不覺成了「網路暴民」:熒幕判官

遊戲採用了極其鮮豔的復古畫報風格,營造出來詭異魔幻的遊戲氛圍,恰當好處地表現出了這個內心扭曲少年的悲慘經歷,而這些真實的經歷,卻在玩家的體驗途中變得魔幻甚至有些不現實。童年時想要逃離的幼稚園卻變成了有著彩虹背景的魔幻城堡,與父親有染的女教師變成了張牙舞爪的蜘蛛。明明是色彩鮮豔的童年,卻充斥著怪奇、恐怖的景象,令人不寒而慄。

真實的世界

玩家在跟隨主角體驗過去經歷的同時,遊戲場景中也暗藏了不少的支線碎片,這些線索可以拼湊出一個個令人難過的故事,而故事的背後則是社會大環境下顯而易見卻從來被忽視的隱喻。童年時期,玩家需要將六個不同形狀的海綿塞進六個

圓形

的槽裡,海綿被擠得皺在了一起。中學時期你看到一份宣傳單,說新聲戲院正上映著《楚留香之幽靈山莊》,我去翻了翻電影故事,才明白其中含義。

自以為是正義判官的你,可能在這款遊戲中不知不覺成了「網路暴民」:熒幕判官

你所經歷的,或者說你以為你曾經歷的,都是如夢幻般美好的世界。然而這些零散的碎片所拼湊出來的才是真實的世界。遊戲說著那個久遠年代發生的事情,可似乎每一件事即便在現在也有著同樣的隱喻。

謎題與結局

一直沒有提到遊戲方式,因為這款作品的重點並不在此。它拼湊了一大堆大家熟知的小遊戲 —— 潛行、

華容道

、格鬥、以及後期的 QTE 玩法。這些僅僅是這款遊戲的點綴,它可以變換很多遊戲方式,無關緊要。

自以為是正義判官的你,可能在這款遊戲中不知不覺成了「網路暴民」:熒幕判官

當我與主角一起經歷了那段回憶,我們產生了共情,這種共情甚至讓我有些同情他。我開始靠近他的立場,甚至認為他無罪。—— 這一段心理活動非常有趣,當我在不斷警示著片面思考成為熒幕審判者的同時,自己也變成了認為他「無罪」的判官,我是正義的嗎?誰也說不清楚。

寫在最後

我沒有從遊戲本身出發去寫這篇文章,因為它有更值得探討的深度,當然從遊戲角度來講,它還有很多瑕疵1 ,甚至會給你一段不愉快的遊戲體驗。不過這並不重要,如前文所言,我希望這款遊戲能夠帶給玩家們一些思考,這就足夠了。你可以在 App Store(售價 ¥18)、Steam(售價 ¥39)購買該作品,繁簡中文。

自以為是正義判官的你,可能在這款遊戲中不知不覺成了「網路暴民」:熒幕判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