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給中毒已深的徠卡粉們。

Leica M7

簡述

致徠卡粉

M7其實就是一款有A檔的電子化M6 TTL,不過在使用體驗上卻沒有

電子相機

的感覺,還是Leica一如既往的紮實的機械感。

因為M7是電子控制快門,所以大部分運作都是需要電池的。不過為了應對電池不工作的特殊情況,M7保留了1/60s和1/125s這兩檔比較常用的

機械快門

優點

M7的耗電情況還算不錯,平時使用也不需要總是太緊張電源開關的狀態,官方標註60卷135的續航水平,夠我拍一年了。

有個朋友說他的M7從來都不關電源,電源按鈕的意義對他來說只是防止不小心觸碰到快門按鈕意外曝光。

特別是用Leica街拍的人比較多,誰都不想因為忘記開啟電源而錯失一次絕佳的抓拍機會。

致徠卡粉

M7的自動曝光可以長達38秒,這一點對於喜歡拍夜景的徠卡粉來說簡直就是天大的喜事:再也不用按著B門數數了。

自動長曝時,取景器內的LED顯示器是倒數計時的;B門手動長曝時LED正數計時。

缺點

b門的時候取景器內計時最多顯示到999秒,大概是16分鐘,16分鐘後關閉電源節省電量就好了,而且B門也不需要電源支援。

致徠卡粉

使用旁軸就要接受取景器線框不精確的問題,M7也不列外。你永遠也別想像單反一樣精確取景。

M7是點測光,你可以針對遠方物體的高光和暗部單獨進行

測光

,只是需要你自己來進行計算一下最終拍攝時取的值是多少。

致徠卡粉

對於慢拍的人來說其實這是一件好事,科學地點測光會讓每一格底片都有一個很好的沖洗基礎;但是喜歡快拍的人,特別是對於習慣了尼康矩陣測光的人來說,M7的測光簡直就是噩夢。

還有一點就是,M7後面的ISO設定錶盤很難用,至少我個人覺得很難用。

致徠卡粉

M7對於膠片時代的Leica是一次巨大的進步,但對於相機工業來說卻並不是這麼回事。

設計

有趣的是我們可以從M7身上找到許多其他相機的影子:

M7的整體設計當然是源於M系列的鼻祖M3;

M7的測光是源於20世紀60年代Nikon單反的測光系統;

M7曝光系統的操作邏輯是20世紀70年代Nikkormat EL的簡化版;

致徠卡粉

M7的LED顯示系統比Canon A-1少了光圈資料,其餘均相同。

致徠卡粉

M7的

快門速度轉盤

與1997年的Pentax 645N雷同。

致徠卡粉

總結

關於M7,每個人的態度都不一樣,喜歡的有千萬種理由,討厭的也有千萬種原因。

但有一件事情是絕對的,M7是一臺並不適合嚴謹攝影的機器:聯動測距系統的校準精確度問題、沒有景深預覽的問題、視差問題。

致徠卡粉

但這些並不能阻擋我們去喜歡Leica(阻擋我的是貧窮 /笑哭):堅實耐操的

機械結構

,厚實的用料,無語倫比的做工,極致的光學,小巧的體積,優美的線條等等。

可能有的學生黨心動了:我半年生活費省下來買臺M7值不值?我勸有這種想法的同學還是算了吧。我可以給你們推薦一下Nikon F3(《入坑膠片選Nikon F3就對了》)。

致徠卡粉

那張有名的《

阿富汗少女

》就是用Nikkor拍的,Nikon也不乏有很多優秀的手動頭。

致徠卡粉

Leica M3

優點

徠卡粉總說:M3是Leica最好的相機!

致徠卡粉

M3在Leica中有著最大亮的取景器,極為精準的

對焦系統

,即使50mm f/0。95 NOCTILUX-M也能輕鬆駕馭。

M3的操作手感非常順滑,快門安靜乾脆,機身用料足、做工紮實,還有極高的機械運作精度,相比晚它幾十年的M9都要好很多。

致徠卡粉

M3可以相容1954年以來生產的所有M系列鏡頭,使用螺口轉接環,M3還可以相容Leica1933年來生產的所有

螺口鏡頭

Leica曾為M系列生產了非常龐大的鏡頭群,從16mm到400mm不等。

缺點

許多M3年事已高,黃斑變得不是很清晰,對焦時會有困難。機身的許多機械部分也需要進行保養。

致徠卡粉

非眼睛版的

廣角鏡頭

在M3身上沒有線框可用,對於28mm、21mm等鏡頭,可以在機頂冷靴安裝外接取景器,35mm的話就自求多福吧。

最長的鏡頭需要安裝單反改裝附件。

致徠卡粉

致徠卡粉

這裡最最要吐槽的就是M3的上卷和回片機構。

M3上卷需要把機艙內的卷片軸拿出來,插緊片頭再放入機艙內。先不說這樣效率有多低,大家都知道Leica M是焦平面快門,這樣的上卷方式,膠片會刮傷快門布簾的!

致徠卡粉

而Leica對此的態度就像當年喬布斯對iPhone 4的天線門一樣:你們自己把膠片片頭多修剪一下不就行了嘛!

這樣一個自殺式的低階設計還怎麼好意思說M3是最好的Leica?

致徠卡粉

還有回片,只是一個帶有紋理的

圓柱形

機構,沒有把手!沒有把手!沒有把手!

就像某網紅所說的,回片回到一半的時候如果不小心鬆手,膠片就會捲回去,還需要從頭再來。如果你的手沒有搓出過泡,你就沒有等於沒有用過M3。

致徠卡粉

而Leica的反應是。。。

致徠卡粉

好嘛!又要掏腰包了是不是!

對比

最明顯的區別就是M7需要電池,有A檔自動曝光和測光,而且還支援TTL;M3為純機械驅動的相機,不需要電池,也沒有測光。

M7通常都是0。72x的放大倍率,比M3多了28mm、35mm、75mm三種線框。M7還可以定製0。85x和0。68x的版本。

致徠卡粉

M3取景器的放大倍率為0。91x,是M最大的取景器,看起來非常舒服。包含線框有50mm、90mm、和135mm。因為放大倍率太大,所以容不下35mm以及更廣的線框。

M3的最近對焦距離只有1m,而M7最近對焦距離為0。7m。(前提均為鏡頭的最近對焦距離支援0。7m或更近)

致徠卡粉

M7的快門比M3的快門更加安靜,震動更小。

M7的回片旋鈕為向外40度傾斜的,並且還帶有把手,有把手,有把手!

致徠卡粉

而且上卷也改為

三叉式卷軸

,而且後蓋還可以開啟,檢查上卷的情況。

致徠卡粉

其他品牌

上世紀50年代,東方有一家光學大廠推出了一款很厲害的旁軸:Nikon SP(《匠人的精神—Nikon SP》)。當年發售價格只有Leica M3的2/3,現在二手的SP+50/1。4套機也剛剛與一臺M3機身的價格相當。

致徠卡粉

不過即使這樣,Nikon SP的銷量也還是不足M3的1/10。

SP與同時代機型相比,有著很強悍的功能,很豐富的引數,但是它卻始終比M3缺少了一些靈性。

致徠卡粉

所謂的靈性就表現在一些天才的設計上:比如M3一個取景器就能做到的事情,SP卻設計了兩個取景器,而且取景線框還不能根據安裝的鏡頭做到自動切換。

致徠卡粉

M3是一款偉大的相機,儘管它有著一些小毛病,但是其後的50多年裡,

Leica M系列

一直都以M3為藍本進行開發。

不止Leica自己,就連Zeiss Contax和日本的Nikon、Canon所生產的旁軸,也都一直是在模仿和追隨M3,沒有一款機型能夠顛覆性地超越M3。

致徠卡粉

致徠卡粉

致徠卡粉

致徠卡粉

自家M系列

M2 (1957-1967),

乞丐版Leica。

致徠卡粉

更小的放大倍率,含有35mm線框;簡化了聯動測距系統,缺少了取景線框的自適應功能;計數器改為外接錶盤式(M2獨有),需要手動歸零。

LEICA M1 (1959-1964)

為特殊用途開發,取消了聯動測距系統。

LEICA M4 (1967-1975)

致徠卡粉

這是我個人認為最偉大的一款M:從M4開始正式升級成帶把手的傾斜回片器,並且捨棄了M3上片的小卷軸,改為固定式卷軸。

這兩項改進一直沿用到M7。而MP和M-A在情懷的道路上漸行漸遠。。。

LEICA M5 (1971- 1975)

致徠卡粉

首款帶有測光的M機;

快門轉盤

在機身前側突出,便於調整;部分批次為三耳式揹帶系孔,更適應不同習慣者的掛帶方式。

說了這麼多,但還是因為M5的造型有點怪異,個頭又太大而遭受徠卡粉的懷疑和排斥。

LEICA M4-2 (1978-1980)

致徠卡粉

加拿大生產。無測光,增加了熱靴,中後期M4-2取消了防炫光稜鏡,回片傳動齒輪由銅製改為鋼製,機身背面的ISO設定盤換成了一張貼紙,大部分為黑色機身,而且從這一代開始Leica M系列取消了自拍器。

LEICA M4-P (1981-1987)

致徠卡粉

加拿大生產。為了減少成本,在M4-2基礎上機身使用了更廉價的材料,還增加了28mm線框。

Leica M6 (1984-1998)

致徠卡粉

M6回到德國生產(《聚焦靈魂—Leica M6》)。其實M6就是一個有測光的M4-P。

後期的M6 TTL改為更大的

快門速度

轉盤,增加了TTL閃光同步。

致徠卡粉

LEICA M7 (2002-)

致徠卡粉

帶有A檔自動曝光的M6 TTL。

LEICA MP

致徠卡粉

一款“誠意”的M6,黃銅機身,黑白兩種顏色,黑色為鋼琴漆,迷倒無數徠卡粉。

取消了TTL功能,引數與早期的小盤M6相同。

Leica在MP身上玩得一手好情懷,傾斜的回片把手改回了M3式的垂直旋鈕。

但要我說這還不夠情懷,有本事把上卷的固定式三叉卷軸也改回M3的那種啊!有本事測光也去掉啊!

LEICA M-A

致徠卡粉

好吧,真實說什麼來什麼。Leica還真的做了一款沒有測光的MP,而且還是至今為止,在量產機型中最貴的一款Leica M膠片機。

結語

從M7之後,Leica的膠片機就不再有進步了。這家公司成功地由一家賣器材的廠商轉型為一家賣文化情懷的廠商。

參考文件

KenRockwell:Leica M7;

KenRockwell:Leica M3;

圖片來自Google和

http://

KenRockwel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