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載

作者:

木木凡28

原文連結:21廈大戲劇與影視學考研經驗分享(已擬錄取)_廈門大學_考研論壇

首先交代下我的基本情況,本科廈大戲文,7月開始準備考研,最後上岸的成績超乎自己意料得好,所以決心把自己的經驗分享一下。

今年廈大戲文考研非常特殊,9月中下旬臨時換了專業課,仗著自己考的是本校本專業,莽著沒有換方向,事實證明我的選擇是正確的,今年很多原本報考戲文的同學轉而報考文藝學等其他文學專業,導致文學方向競爭十分激烈,反而戲文方向不僅沒招滿人還擴招了。

因為廈大不給參考書只給考試科目,因此我根據本科專業課上老師推薦的書目和南大北師之類的學校給出的參考書大概給自己列了個書單,同時依託本科專業課筆記,給自己整理出一套資料,基本上是一邊整理一遍背,就這樣過完一輪,因為我背書非常講究資料排版,所以在整理筆記的部分其實花了一些時間,一輪過完差不多用了將近三個月,此時離考試已經只剩下兩週了,因此二輪基本上只是用最後兩週的時間去過了一遍每個學科的框架,將所有知識點串了起來。這完全是基於九月中旬換考綱的情況下進行的極限操作,各位千萬不要學我,能早開始就早開始,能多過幾輪專業課就多過幾輪。

•關於題型

沒有名詞解釋,專業一是簡答➕論述,專業二是簡答➕寫作,寫作題可以看作是論述題的擴大版。事實上所有題型都可以看作是對基礎知識➕個人觀點的考察,簡答、論述、寫作三種題型中對個人觀點論述部分的比重應當逐漸增加。個人認為較好的答題方法是相關基礎知識➕舉例作品分析➕個人觀點的陳述,當然對不同設問方式要有相應變通,不要所有題都套這個答題模板。

世界電影史

看的書是北電小灰本,個人認為這本書只適合用來梳理一個大致的歷史流變,深度遠遠不夠,我到後面直接拋棄這本書了。最後是拿了同學的一份筆記結合著自己本科課上的筆記整合起來複習的。建議時間充裕的朋友還是去看看大衛•波德維爾的《世界電影史》,這本書是廈大本科期間上課的依託教材。不過此書厚度驚人,再加上世界電影史時間跨度大,地域覆蓋廣,內容十分龐雜,所以大家可以有選擇性地閱讀,畢竟電影史的重點還是很突出的。

【電影理論】

看的書是彭吉象老師的《

影視美學

》和戴錦華老師的《

電影批評

》。電影理論以電影第一符號學為界,分為傳統電影理論和現代電影理論,建議大家傳統部分可以看《影視美學》,現代部分看《電影批評》每一章的第一部分。傳統電影理論如蒙太奇、法國新浪潮等,其實基本都是電影史的延伸,一定要將理論與史結合起來學習。現代電影理論如拉康、勞拉•穆爾維等人的理論,大機率不會直接考,但是如果能有效地運用的話,是能夠在論述題和寫作題中為你加分不少的知識點。

【中國電影史】

看的書是李少白老師的《

中國電影史

》,看完覺得內容深度不足以應付考研,因此又向同學要了一份資料跟自己本科上課的筆記整合起來複習。中國電影史的分期目前有很多種分法,像李少白老師這本書是把整個中國電影史分成了十個階段。關於分期我覺得其實不用太過糾結,選擇一個自己比較好記的分法來學即可。目前身邊學長姐和老師比較推薦的中影史課本有周星老師的《

中國電影藝術史

》和李道新老師的《中國電影文化史》。

【外國戲劇史】

看的書是廖可兌老師的《西歐戲劇史》,此書應對考研足矣。複習的時候結合了專業課上老師對一些重要作品的深入分析,理出了一份本次考研我最滿意的一份筆記。廖可兌老師的這本書裡有很多舞臺演進史,大家可以作為參照瞭解,不太需要當作重點。

關於這門課想說個題外話:整理筆記的時候越發感到老師講課的深入淺出,雖然考試的時候沒有考到,但是這些知識極大地豐富了我的知識儲備,拓展了我的理論視野,我認為在無形之中對我的答題是有幫助的。所以大家有可能的話還是應該多多豐富自己的知識體系,不要淺嘗輒止。

【中國話劇史】

參考書是董健老師主編的《

中國現代戲劇史稿

》和《中國當代戲劇史稿》,這門課沒什麼好說的,把參考書吃透,然後把提過的作品儘量都找來看一看就沒什麼問題。

戲劇理論

廈大戲劇理論是單開了一門課講的,參考書是周寧老師的《西方戲劇理論史》,大部頭,時間不夠的話直接抓重點看:亞里士多德,古典主義,斯坦尼,布萊希特,阿爾託,

格倫托夫斯基

這些是一定要掌握的。學習的時候要注意中西方的聯絡,比如中國戲曲與布萊希特、格倫托夫斯基對中國當代戲劇的影響等等。

【中國戲曲史&戲曲理論】

這兩門課我完全沒有看參考書,因為是大三下剛上過的課,所以直接背了兩遍上課筆記就上考場了。很多同學被專業二的《曲律》難倒了,但事實上這是我們課上一再強調的重點。需要注意的是,

戲曲史

的部分大家還是要儘可能多看作品,否則像今年直接考個具體的作品分析,沒看過的作品是很難答好的。

【評論寫作】

這一部分我一開始一直以為會讓我們自己寫影評或劇評之類的東西,最後發現其實等於是一道很大的開放型的論述題。今年的題目是專業裡好幾個老師在做的文化研究、女性研究和新媒體的話題,一個強烈建議就是大家一定要把我校老師的論文找來看,熟悉一下老師們的研究方向和學術觀點;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