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發於公眾號新生大學

綜藝節目《我家那閨女》中自開播以來一直備受關注,繼吳昕大哭之後,近期

papi醬

的一番言論又引發了熱議。

在最新一期節目裡,

焦俊豔

和papi醬談到了“人生排序”的問題,papi醬給出的回答是:自己>伴侶>孩子>父母,因為“自己陪伴自己的時間是最長的,之後的這一生,我是跟我的伴侶一起過的,孩子和父母都是隻陪他們走一段路,剩下的路還是他們自己去走的”。

這種觀點得到了很多網友的認同,覺得她說出了他們內心中的真實想法,然而不可否認它對於傳統觀念是一種顛覆。

就像在節目廳裡的爸爸們,他們的排序就跟papi醬相反,在他們看來,孩子絕對放在第一位的,排在第二的是父母,自己則是排在最後,他們認為像年輕人把自己放在第一位的這種排序,太自私了。

papi醬人生排序自己第一引爭議:什麼才算“正確”的人生排序?

可以見得,這其中最大的爭議點在於對自己的排位,節目中這些父親的說法實際是相當具有代表性的,它反映的是一種較為傳統的觀念,認為自己的感受是不太重要的,人是要為家庭奉獻和犧牲的,看重自己則會被打上“自私”的烙印。

與此相反,年輕一代則擁有更多的自我觀念,在他們看來,如果一個人連自己都不愛,那TA是無法去愛任何事物的。

同時,那種一味地強調自我犧牲的愛反而會讓他們感到窒息,就像最近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獎《

包寶寶

》就被很多人稱之為恐怖片,因為片中有一幕是母親為了防止包寶寶離開自己,便將它吞入肚中。

這種舉動不止發生於父母和子女之間,情侶和夫妻關係中也常常存在,在很多電視劇中,人們都會看到那種歇斯底里的女性形象,一方面她們每天疑神疑鬼,查手機、跟蹤行程;另一方面,她們任勞任怨,放棄自己的工作、愛好和生活,將全部精力投入到關係中。

這其實就是較為典型的

沒有自我

,在她們看來伴侶就是全部,一旦對方離開自己,她們便無法存活。

在這件事中,人們從papi醬的排序中獲得了一種共鳴,與此同時,它帶來的是“自我”的正名。那就是人們開始承認,注重個人利益和感受並不是羞恥的,而是人的一種天性,也就是說,“利己”本身並沒有錯,人們只要不“損人利己”即可。

其實,輿論的反應也是可以預料得到的,畢竟在

現代社會

,很多人的“自我”意識都很強烈,甚至在某種程度上,“做自己”已經成為了一種全民性的“

政治正確

”。因而有人會認為“自己>伴侶>孩子>父母”才是一個獨立女性的標配,彷彿不這樣認為就是落後的。

去刻板地討論哪種排序才是最正確是沒有太大意義的,因為這件事情是相當私人的,它會受到性格、時代、個人經歷以及價值觀的綜合影響。人們只能說,相比較而言,哪種排序是更能代表當下年輕人的觀念?

這件事情的最大價值則在於它讓人們看到了人與人之間的差異性,所謂的“人生排序”所談論的實際是“你能從哪方面獲得到最多的滿足感和幸福感”。

就像是《天龍八部》中西夏公主徵婚時所問的三個問題:“一生之中,在何處最是快樂逍遙?生平最愛之人,叫什麼名字?最愛的這個人相貌如何?”

在小說中,回答這些問題的有幾十個人,每個人的答案也各不相同,包不同最愛的是女兒包不靚,段譽最先想到的則是

王語嫣

,而對於慕容復而言則是腦海中的復興大業。

這似乎更能說明,每個人的著重點是不同的,但它沒有對錯可言。但人們的問題則在於總想找到一套用於所有人的準則,像是節目中的幾位父親為代表的老一代,自己認為子女應該最重要,也就理所當然地認為所有人都應該是這樣的,如果和他們不一樣,那肯定是對方有問題。

反之,如果現在的年輕人也要強行讓所有人都接受“自己>伴侶>孩子>父母”,那兩者之間不過是半斤八兩而已。

也許人們應該去接受人與人之間就是不同的,就像有的人喜歡吃蘋果,有的人喜歡吃梨,自己選擇適合於自己的方式就好。當然,這其中是存在著輿論的偏差的,對於有些方式大眾的認可度比較高,有些則會覺得不可理解。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子女或是父母最重要是很大一部分人的“共識”,這實際很好理解,在很多時候,這並非出自於道德綁架,而是這部分人比較看重安全感和穩定,即在為家庭成員奉獻,他們可以獲得一種“被需要”感。

與之相對應的是,有人則比較看重友情。從趙氏孤兒、

伯牙子期

的故事中就可以看出,他們是可以為了朋友犧牲一切的。也許有些舉動在現代人看來很不正確,但那卻是相當真實的。

papi醬人生排序自己第一引爭議:什麼才算“正確”的人生排序?

劉備曾經說過:“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這點從史料中也可以看出,在遇到危機時他曾多次拋妻棄子以自保,在他看來與張飛、關羽的兄弟之情是最重要的,所以才會“先主忿孫權之襲關羽,將東征。”

也許在現代人看來,這就是“渣男“,但在他們自己看來這卻是“士為知己者死”,因為他可以從中獲得的是一種被理解的惺惺相惜之感。

同理而言,還有人會把寵物排在第一位,就像近期去世的香奈兒著名設計師、“

老佛爺

”卡爾·拉格斐便說過“我沒有愛過誰,因為我沒有人類的情感”,而唯一讓他展現出溫情一面的就是他的貓Choupette。

還有一部分人則更偏重於自由和獨立,他們對社交和親密關係並沒有太大的需求,而是在自我探索中獲取成就感,像是

畢加索

、愛因斯坦、毛姆等。

就像《生活大爆炸》中的

謝耳朵

的那句經典臺詞“人窮盡一生追尋另一個人類,共度一生的事,我一直無法理解。或許是我自己太有意思,無需他人陪伴。”

他們也就自然會將自己放在第一位,也許在主流價值取向中,這是自私和怪異,但隨著社會觀念的多元化,人們也意識到了這也是人性中的一種正常表現,在不影響正常的交往和合作的前提下,注重自我並不是什麼錯誤。

所以,從來都沒有一套永遠正確的人生排序,重要的是正視自己的真實需求。在此基礎上,再去接受他人的真實想法,即意識到彼此之間存在著差異性是正常,人們只不過是在透過不同的方式去追求幸福而已。或許就像羅素所言:

“參差不齊乃幸福的本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