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走出不敢扶老人的困局?九龍蝦餃2013-11-16 22:16:21

嗯,如果樓主是站在支援扶老人的一方,我想我的回答你大概很難接受。

首先來正面回答樓主的問題:除非更好的完善法律保護行善者,否則根本沒法破。

為什麼呢?扯別的都沒用咋們單從收益比來說:

扶起老人能得到什麼?沒被訛一般也就得到一聲感謝,至多也就送你一面錦旗。

如果扶起老人被訛了會怎麼辦?如果你沒辦法證明自己是清白的就要賠錢,少則幾千,多則幾十萬。(詳見彭宇案,雖然民事案都是誰主張誰舉證,但徐老太根本沒拿出什麼證人證據而彭宇在有證人作證的情況下任然敗訴被判賠約4萬5千元,但中國的法律是怎麼回事大家都知道,所以呵呵一笑而過就好)

根據南京市政法委書記劉志偉對記者披露出的彭宇案中本該被保密的和解協議(呵呵,又一次打了法律的臉,雖然法律的臉早被打腫了),當年彭宇案當事人彭宇在庭外和解時付了1萬人民幣,以一般人2000元一個月來算,一般人不吃不喝5個月的收入就這麼沒了,試問誰敢冒這麼大的風險做好事?

當年南京法官以毫無根據的‘常理判斷’判定彭宇敗訴,所以我們也可以以毫無根據的‘常理判斷’判定南京徐老太就是個訛錢的

,試問一審勝訴可獲賠四萬五千元卻接受和解只拿一萬元,這合服常理不?如果你徐老太真的理直氣壯的認為自己沒錯就是彭宇撞的你,為什麼反而願意少拿三萬五千元呢?我們也可以以‘常理判斷’徐老太就是做賊心虛了對吧?

不扶老人會失去什麼?頂多是良心的譴責,但是隻要你想想:如果別人扶了也不用你去多事了但別人都沒扶為什麼你要扶,說不定我走了以後有別人會扶。這麼想想你內心也就舒坦了。(具體可參考責任分散效應)

咋們再從老人的角度來看,如果摔倒了被人扶起然後故意訛錢的話:

對方無法證明自己無辜就能白得幾千到幾萬。

對方證明了自己無辜,頂多也就道個歉(具體可百度’男孩扶摔倒老人反被索要賠償

‘以及’蕪湖陶良雲扶起摔倒老人寧願被誣陷不退卻‘)

綜上所知:扶老人不受法律保護而且要冒著極大的風險並且沒有回報,而不扶老人就毫無損失。

老人訛錢有法律做幫兇而且成功了幾千到幾萬就到手了,並且老人訛錢失敗也毫無損失也就說一句道歉了事。

做好事不一定有好報且有風險,而做壞事完全沒壞處。

總而言之:相信我,如果不完善法律對行善者的保護和對行惡者的懲罰,不消除行善者對行善的潛在風險的恐懼,將來行善者會越來越少,不消除行惡者對行惡的潛在風險的無畏,將來行惡者會越來越多。現在做好事沒好報的新聞越來越多了,鬼故事聽多了總會怕走夜路的。

從人類趨利避險的本能來講,只要一個人腦子正常點的都不會選擇去扶。

(未參加工作不知掙錢辛苦的學生和不參加工作不知掙錢辛苦的啃老族請無視這句)

也許有人會問我說:假如摔倒的是你的親人你還會說這種話嗎?

我可以明確的告訴你,如果我的親人在我面前摔倒我當然不會說這種話,因為摔倒的是我的親人,我知道他不會訛我,所以我會扶。

但是摔倒的是我的親人嗎?不是,只是一個不認識的路人,既然不是,我認為我的腦子還很正常,所以我絕對不扶。

如果以老人的親人換位思考,假如我的親人在無人陪伴時在路上摔倒怎麼辦?我當然希望有人扶他,但不會指望運氣那麼好會遇到好(傻)人(逼)(原諒我的直白,當今社會下好人和傻逼就是同義詞或近義詞)。同樣以路人來換位思考,別人憑什麼要冒著風險來幫助你一個完全不認識毫無關係的老人?我也無法去責怪那些無視的路人,所以我只能無奈的自認倒黴。

最後,可能有人會對我說:別拿一堆歪理來掩飾你的冷血。

我也想對你們說:別假裝聖人來掩飾你的腦殘。

P。S:用了三個小時辛辛苦苦的查資料和碼字不容易,望採納。

如何走出不敢扶老人的困局?邢明2015-09-08 16:39:43

訛詐入刑, 2年牢獄+獄外勞改起步, 家屬連坐民事賠償

允許專業釣魚律師進行釣魚式盈利

如何走出不敢扶老人的困局?阿茶2017-08-08 12:51:04

01。

“扶不扶”熱潮中的一個小調查的結果中顯示,85%的人對“扶老人”表示猶豫。

很多針對這個發言稱世風日下了,中國人在物質熱潮中失去了老祖宗的傳統美德。

是這樣嗎?不如套用林語堂先生《中國人的冷漠》中的一句話來作答,即

“在個人權益得不到保障的情況下,冷漠也就獲得了自己的生存價值”。

反觀扶老人新聞中,好心人的年齡層次可以從十幾歲的孩子到六七十歲的老者,這證明熱心人其實很多。但他們捧著熱心腸過去的結果呢?只有一個—個被訛詐。

諸如此類的新聞一個接一個被爆出,所幸最後好心人都被證明了清白,順利脫身。但訛詐者呢?僅僅是幾句不痛不癢的——被教育、被批評。

教育、批評,如同隔靴撓癢,小孩兒一加一算錯了還得被好好兒地教育一頓呢!

所以啊,做壞事的代價太小了。打個比方來說。就是隻要我今兒橫下心倒在那兒了,說不定就發了!最不濟就是被批評兩下子,又不會掉塊肉。

但是好心人呢?今兒出去扶一個,輕的被誣陷一下子還能還個清白,重的賠錢,從此開大奔生活成了騎腳踏車不說,心裡也蒙上一層陰影。

02。

除了“扶不扶”問題外,社會上近些年的問題也是層出不窮。

醫鬧、學生毆打老師甚至殺害老師。

以前最受尊重的兩個職業好像有點人人喊打的意思,但凡是醫生和病人、學生和老師之間的糾紛,網上熱評多靠向病人和學生。

醫生、老師成了貪圖利益的職業,甚至我看見過有人把他們歸納為“道德敗壞”者。

事實果真如此嗎?拋開一些真的少數道德品質敗壞、職業道德有虧的人來說,難不成醫生從醫的目的就是要把病人搞死不成?老師的目的就是要把學生帶上歧路?

不從什麼道德上來說,就從最實際的利益角度來說,這兩個救人者或是育人者都不希望某個人在自己手上毀掉。只是他們的職業以及我們的傳統觀念很理所應當地把他們置於了道德的制高點,忘了他們也是一個如我們一樣普通的人。

但是醫鬧就是這麼猖狂!學生一有問題,那麼老師一定脫不了干係。

那麼這些人的結果呢?

醫鬧前些年的懲罰並不重,只是這兩年隨著事情愈演愈烈,開始把醫鬧歸入刑罰。學生,不少人看到過用未成年人保護法和有精神病這兩個藉口為庇護的吧!

我們一向認為的保護弱者、保護受傷害者,居然演變到了保護暴力者的程度!

真正好心的人,開始保持冷漠,因為這樣至少可以保全自身,因為這樣才能順利的渡過這一生!

03。

很久之前的新聞,講一中國人在美國進行醫鬧,最後的結果是醫鬧者被扭斷胳膊然後遣送回國。

倒不是什麼崇洋媚外,而是一種對於權益保護的渴求。

看過一個段子,以前孩子出門的時候吧,都是囑咐“照顧好自己”“保護好自己”之類的話,現在不行了,得加上一句,“遇見事記得能躲就躲”“別扶老人”。

看起來滑稽而諷刺。什麼時候世道已經成了這樣了呢?

其實除了上述的事件外,還有很多諸如此類的事件吧!

比如前些日子的辱母案,網上群情公憤,為的其實不止是幫助這個孩子奪回公道,更多的是一種害怕,害怕自己萬一哪天遇到同類的事情,也是如此結果。

再有麗江案,這件事出之後我看很多大V紛紛出文,其中有一篇令我印象深刻,大概講的是“請遠離諸如麗江案的垃圾人”。講的其實很有道理,但是從另一個角度看,出了諸如此類的事情之後,我們居然想的第一個不是如何去懲戒這樣的垃圾人,想的是怎麼能躲多遠躲多遠。

我們應有的安全保障和基本權益去哪兒了呢?

04。

現在的社會好像很不安全了!

出去旅個遊會被打,職業沒選好會被打,走在馬路上會被打,住個高階酒店會被打。

我們小心翼翼地縮在一個繭裡,說不定哪天有人看見了,覺得“嗨呀,我真像揍你一頓”,我們也會被拖出打一頓。

現在的社會好像很冷漠了!

老人倒地沒人扶了,網上對於各類傷害事件的言論統一到如何躲避了!

歸根結底是什麼問題,就是無人保障我們的權益。冷漠就成了我們自衛的最好方式。

但是我們真的該這麼做嗎?

用同理心來試想,要是以後自己老了躺在地上,還得籤個不會訛人的保證書才會被送到醫院;自己或者親人朋友受到傷害,我們能夠得到的結果就是被傷害得更深更狠。

這是我們要的結果嗎?你希望以後你的孩子出門的時候,就算她(他)住在五星級酒店都得擔心得睡不著覺,怕她(他)出事嗎?

沒人想吧。

所以不僅我們要走出冷漠,最關鍵的問題還得有個保障來跟隨我們的走出冷漠,讓我們做好事的時候能夠安心。

還有一視同仁,該負責就該負責!什麼老人、精神病、未成年人,壞起來我覺得跟恐怖分子真的有的一拼,不痛不癢的幾句批評傷害的只會是好心的心。

如何走出不敢扶老人的困局?Aliaosha2018-01-24 13:04:09

不扶就行了 兩萬塊錢夠幹啥的啊?修車都不夠 車貴還是人貴? 買10份還差不多 話說回來 我為什麼為了即將對我做出傷害的人買保險

再者 老人是殼被翻過來就不能自己還原的烏龜嗎? 為什麼要別人扶起來? 沒有胳膊嗎?

如果有那麼別人不扶自己起不來的老人 那他的身體離死也不遠了 萬一死在你手裡 你後半輩子就有的忙了

如何走出不敢扶老人的困局?知乎使用者2019-01-04 20:24:30

2019年元月4日,大雪封門。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如何走出不敢扶老人的困局?

提心吊膽開車,隨處可見刮擦、追尾,好多人遲到。

於是,下午去1km外的XX局辦事,選擇了步行。

13:45,紅綠燈路口,一點半方向,有個壯漢趴在欄杆上,旁邊倒著一輛電瓶車。

——喝醉了?滑倒了?誰知道呢……

15:55,回來的路上,這哥們還沒走,蹲著,頭放在欄杆上控著。

他渾身是泥水,呼吸有些沉。沒有明顯外傷,我想,他可能是摔的,腦震盪。

我掏出手機,

-“嘿,師傅,幫你往家裡打電話叫個人吧?”

-“嗯。”

-“你家人電話記得嗎?”

-“嗯?”

-“你手機給我也行,我幫你報個警。”

-“嗯?”

-“沒帶?”

-“嗯。。。”

-“身份證帶了嗎?”

-“嗯??”

。。。

“那我幫不了你啦……”

30歲的腦海裡閃回了一些記憶畫面。

曾給離家出走的網癮少年接濟過飯錢。

曾為一對被家暴的鄰居母子仗義執言。

如今這兩家,與我不相往來,彷彿我對他們有過粗暴的冒犯。

想起前幾年,樹林失火打了119,事後消防隊調查我,“首先要確定你不是縱火犯”。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十幾年來常掛在嘴邊。

如今成了,但行好事,但是先把自己斤兩掂一掂。

我能做的只能是用他的電話報警,或者用我的電話給他家人報個平安。

不用自己電話報警是底線,因為我不知道怎麼解釋,為什麼別人不管就你管?

走出兩分鐘,對面來了一輛閃燈的警車,我舒了口氣

——“還是有人敢見義勇為的,這不,警車來了。”

哪知警車在紅燈下停了45秒,與男子擦肩而過,揚長而去。

如何走出困局,衛星無死角監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