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從來沒想到,張藝謀還能超越自己,突破自我,拍出比《英雄》更爛的電影。

2、

其實一開始看到鄧超、孫儷、鄭凱三大領銜主演,流量小鮮肉吳磊關曉彤主演的時候,我就抱定這個影片不去看的信念了。孫儷是電視劇女王,但可以想象她的大熒幕將是悲劇。至於鄭凱,不出所望,一出場整個電影就崩了。一個假裝胸無大志其實城府極深的王,這是角色設定。但是一開始就把整個角色設定給寫在臉上,未免就太把觀眾當白痴了。

但為什麼又花錢去看了呢?別問我……

3、

先說充滿噱頭的“水墨”格調吧。

這一點當然不能否認,在畫面上,水墨韻味十足,再配上太極的黑白,無處不在的草行書法和清雅繪畫,整個兒是中國古風無疑了。可惜,畫虎畫皮難畫骨,張藝謀懂得中國水墨的畫面感,卻沒去呈現水墨的精神世界。所以充其量,《影》的水墨,也就比kindle的螢幕多了一個會動、有聲音的優勢而已。

水墨的精神世界是什麼?很簡單,一個字:蘊。非要用兩個字的話,那就是:含蓄。

中國文化傳統中,凡雅文化,必然含蓄,這基本是成立的。水墨是雅文化中的雅文化,是高度詩化的,而詩的核心就是蘊。所謂“意在言外”是也。所以畢飛宇說,小說是以章節為單位的,而中國詩是以“字”為單位的。因此真正的水墨世界,一定是“蘊”味十足的。所謂的“蘊”,就是不說之說,就是言外之意。

張藝謀的這個電影,是非常直白的。

第一場戲,王強逼都督夫妻彈琴不成,其實觀眾都可以明白,這是故意刁難,是要給都督臉色看,是要樹威嚴明君臣殺銳氣。但是電影偏偏不讓觀眾自己去體味,而是安排旁邊的人問王:為什麼非要都督彈琴呢?這一問本來也沒什麼,可以認為是引導觀眾去思考,從而不要錯過這層思考。可惜,王回答了:我這是借題發揮,殺殺他的銳氣。這就沒意思了,都把觀眾當做小孩子,什麼話都要說明白嗎?

再有,田戰去斗室見都督子虞,說他可以自立為王,子虞說他只要收復境州,後面有兩句對話:

田戰:收復之後呢?

都督:我為王,你做都督。

“我為王”三個字完全是多餘的,絕對不是水墨畫的風格。這裡明明只需要“你做都督”就足夠了——何必說的這麼清楚明白?《甄嬛傳》中,弘曆被封為寶親王后來拜見甄嬛,說“可是六弟還沒封親王呢”,甄嬛怎麼回的?只有一句話:“你六弟的親王額娘希望由你來封。”而沒有 “等你做了皇帝”作為前半句的。宮鬥劇都懂得有些話不能說出口,怎麼水墨格調的影片反而不懂?

再比如,楊倉要去和子虞決戰前囑咐兒子楊平:守好城關,護好大旗。

楊平回答:遵命!人在旗在。

“遵命”兩個字是完全多餘的,不是嗎?甚至整句話都不必說,點頭、一個眼神足矣。

還比如,影子幹嘛非要說出“不早不晚,你們現在找到了我娘,無非是要我幫你們打這場仗”這樣的話呢?

觀眾看得出來,好嗎?不必告訴我們,真的……

3、

再來說說鼓吹的“完美細節”。

什麼叫細節?我認為,

電影的細節,首先是邏輯的無縫。

在這方面,《影》的失敗簡直可以說俯拾皆是。

子虞都督夫妻倆,剛剛當著王的面對天賭咒,不收復境州,絕對不彈琴,要不然就剁手指。轉身回家,在大堂裡,兩個人就開始練習彈琴了。這個王的情報能力,大概是被導演吃了吧?如果是王真是個昏君也罷了,但是分分鐘能看出奸細的身份,又分明就是把都督當成了頭號敵人,“比收復境州還讓我寢食難安”,難道都督府是銅牆鐵壁以至於絲毫沒有王的情報網嗎?這邊才削髮明志,那邊回家就明目張膽地彈琴了?

好,姑且認為這是因為子虞都督很牛逼,王滲透不進去。那麼一個常年下雨的地方,大臣們上朝都不打傘(奇怪啊這到底是為什麼?),但是為什麼在朝堂之上這麼多從大雨裡走進來的人,他們站立的地方,一點水都沒有,甚至都沒有溼漉漉的樣子?這地方下的到底是水,還是水銀啊?不沾衣不溼地的!

又比如,王說,都督連年征戰,渾身上下傷痕累累……然而都督的影子在朝堂上脫下衣服,明明一個疤都沒有啊!到底是為什麼,都督親自為影子製作假刀傷,不順手做幾個假疤痕上去呢?當然了,都督的叔叔在都督才八歲的時候就找了一個八歲的,和他長得酷似的小男孩來當替身,而二十年過去了,兩個人居然還是長得酷似,一個都沒有長的變了樣子,這就已經夠驚人了!俗話說三歲看八十,我可真是信了。

不過相比於楊倉的刀來說,以上都還只是小case了。楊倉的刀簡直是無敵。這邊剛剛說完,這把刀如何在月圓之夜打造而成,重八十二斤云云,那邊呢?楊倉出來迎戰子虞,後面的小士兵一隻手提著刀就緊緊跟著來了……合著,八十二斤的刀,比關公的青龍偃月刀還重,一個小兵輕鬆就提來了,楊家軍真是藏龍臥虎,不服不行。這還不算什麼呢,最神奇的是這把刀比毒藥還毒,被砍過的人,不死也是殘廢——這還真不是楊倉吹牛,有子虞為證,他不就是被砍了一刀就沒再好過麼?但是這把刀的神奇效用顯然對主角影子是無效的,因為,明明他的左胸中了一刀,但依然跟沒事兒人似的……

4、

然後說說大夥兒說的,

好到沒朋友的畫面

(鏡頭)。

大概就是這兩年吧,我國的電視劇、電影評價維度裡,彷彿如春風吹過梨花樹一樣,一夜之間大家都把“畫面超級好”作為重要甚至是最重要的評價標準。《天盛長歌》劇情稀爛,簡直比爛了的臭雞蛋還爛,但依然有人以“畫面真的是好”為理由不斷安利給大家看。電視劇追求電影的畫面質感,這似乎成為主流,而一旦做到了,就能贏得聲譽。

畫面重要嗎?當然是重要的,畫面好,就是錦上添花。可是,“錦上添花”,首先得是錦啊!電視電影真正的核心要件,是故事,不是畫面啊,要不然咱們看攝影展好了。就算是照相,很多獲獎的照片,其實也是因為題材、背後的故事而贏得聲譽,有些甚至構圖都很有問題。這是最簡單不過的道理:評價一個影視作品,在故事和題材面前,畫面這種技術問題,是必須讓步的。

為什麼國人會忽然這麼推崇畫面這件事,甚至可以為此無視故事呢?這是一個怪現象,這個怪現象和演員片酬成為最大成本一樣,都源於一些外部的因素。

一個顯而易見的因素是,外部限制。由於值得拍成影視作品的一大部分題材都不允許拍攝,造成了大家能講的故事都差不多,不是男人權謀鬥爭就是女人後宮爭寵,要不然就是小年輕談戀愛,剩下的只能弘揚正能量。這導致競爭從題材和故事深度這些要素上,轉移到其他的東西上,比如演員、畫面、音樂等等。而有市場競爭力的、能賣座的、演技還不算太差的,也就那麼些人,於是乎演員就成為稀缺資源,於是片酬當然就高了。久而久之,觀眾的關注點當然也就從故事題材立意轉移到服裝化妝畫面上了。

《影》的畫面非常好,每一幀都堪稱完美

5、

最後談一談我覺得影片中很有趣的兩個小細節。

一是女人。

總共兩個女人,都督的夫人小艾,主公的妹妹青萍。很有意思,都說女人是花,但是張藝謀給兩個女角色取的名字都是綠色的草。

艾草,味道很苦,但質地卻是溫和的。都督夫人這個角色也是如此。都督其實是故意拿她去煉化影子,而又因為她最終愛上影子而怨恨。最後影子把荷包還給她,也許是意味著在走向權謀深淵之前,把曾經單純的自己留給她?這是一個悲劇的女人,左右為難,煎熬,都是因為她善良。

“夫風生於地,起於青萍之末”,說的是大變局往往從細微之處而起。這個名字倒是很契合影片,影子的暴露其實是從細微之處而起的,一是堅決不彈琴,二是被王以新傷的說法騙了。不過有意思的是,影子,是從什麼時候,哪一個細小的地方開始,走向權謀的?我還沒想明白。

這兩個女性,兩種綠草,都是一樣的悲苦命運,任人擺佈,成為權力的犧牲品。她們都想過,也都有過沖破權力的努力,夫人情難自禁地愛上影子並獻身於他,公主用生命捍衛自己的尊嚴。但結局卻都是悲慘的。而這權力的網,是男人編織的。

張藝謀講了這麼一個故事,我不知道是把他說成女性控訴好,還是說成宣揚男權好——因為到最後,這兩個試圖衝破權力城牆的女性,都失敗了。

如果電影的結局是,

死去的是青萍的影子,而真正的青萍則已經去欣賞天下之美了;在朝堂上,小艾則拿起寶劍賜死了境州

,那麼這個電影就是完整的了,是真正具有權謀意義的,政治寓言了:最善良的小艾也深陷權力深淵,這樣才徹底。現在怎樣,也未免太小看“權謀”二字了吧……

另一個小細節是太極圖。

無處不在的太極圖,當然,黑白水墨的畫面本身也可以理解為是更大的太極圖。這太極圖,顯然不僅僅寓意“以柔克剛”的招式研發,更深的意思,我想也許是“均衡”。

太極的本質就是均衡,黑白均衡——兩國的力量均衡,則都安寧,失去,則都不安寧。人與人的勢力關係均衡,則相安無事,不然就是狹路相逢勇者勝。似乎整個電影,的確是一個又一個均衡點的打破和建立。但是也不要忘了,太極裡只有黑白,沒有中間的過渡色。可是難道說,世界上的事也只有黑白,路也只有兩條嗎?沒有第三種可能,沒有中間道路嗎?

電影傳達的,影子想回家,想歸隱,卻不得。這似乎意味著第三條路走不通。但我想,真實的人生雖然殘酷,卻也未必都是這樣絕望的境地。低到塵埃裡,開出花來,也未為不可。

最後我要說,原來樂視不僅還活著,而且還搞了這個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