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深人士必備的“雙任務工作模式”

1/5、快速理解一堆資料的能力

有公司的面試中有這樣一道題:給你一本與專業有關的冷門書(以確保你沒看過),提出一個問題,給你二十分鐘,讓你用書中的知識、方法或思路解決這個問題。

這道題考察的是員工在工作中經常會遇到的問題——

你有一個緊急任務,同時給你一大堆齊腰高的資料,只有一天時間消化它們!如何能迅速找到散佈於其中的少量有用的資訊,梳理出脈絡,建立解決問題的思路?

其實吧,快速理解一堆資料的能力,大學裡就開始培養了——老師常常要求你在很短的時間內看一堆專業書,並完成某個作業,是不是類似?可有了網際網路之後,很多人偷懶,從網上找現成的論文,導致這個重要的能力一直沒能培養出來。

當然,

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其實比那道面試題和大學裡的作業更困難,

因為一本書是一個完整的系統,還有目錄,前言和後記等等,而一堆工作資料可能就只是一堆亂七八糟的“原材料”。

所以我們先易後難,先從那道面試題開始解決。

2/5、《如何閱讀一本書》

想要用一本陌生的書解決工作中的實際問題,毫無疑問,你至少要理解本書所提供的思路和方法,但20分鐘肯定不能讓你以正常的方式閱讀,唯一的方法就是——只讀主線內容。

一本書的主線,通常由一個寫作原點,和一條脈絡組成。

先看原點。

原點就是作者寫這本書的出發點,即想解決的問題

,常常是這本書的書名:

《影響力》——如何提高自己的說服力

《中國曆代政治得失》——中國曆代政治制度的演變與比較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員工如何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

如果書名不明確,大部分也能在目錄、前言中找到:

《通往奴役之路》 ——計劃經濟的危險後果。

《人類簡史》——從人類“心智發展”的角度講人類發展史

找到“原點”,接下來是“尋找脈絡”,還是從目錄開始。

一本長篇小說的目錄可以直接無視,但一本專業書的目錄作用就大了。它就像一張全國鐵路線路圖,想要買到合適的票,只要對照線路圖上的一系列站名、到站時間即可,並不需要知道每一站之間的具體距離、屬於哪個省哪個市哪個鐵路分局。

以《如何閱讀一本書》為例,它的目錄是這樣的:

序言

第一篇 閱讀的層次

第一章 閱讀的活力與藝術

第二章 閱讀的層次

第三章 閱讀的第一個層次:基礎閱讀

第四章 閱讀的第二個層次:檢視閱讀

第五章 如何做一個自我要求的讀者

第二篇 閱讀的第三個層次:分析閱讀

第六章 一本書的分類

第七章 透視一本書

……

第三篇 閱讀不同讀物的方法

第十三章 如何閱讀實用型的書

第十四章 如何閱讀想像文學

……

第四篇 閱讀的最終目標

第二十章 閱讀的第四個層次:主題閱讀

第二十一章 閱讀與心智的成長

很明顯,

出發點就是書名,目錄就是主線

——四種不同層次的閱讀。其中第三個層次“分析閱讀”是最重要的閱讀方式,也是全書的重點。這一部分內容又分為兩大塊,閱讀的基本步驟(第二篇)和不同類別的書的閱讀方法(第三篇)。

大部分專業書因為常常被當成工具書用,作者都會力求像《如何閱讀一本書》一樣,能讓專業讀者直接在目錄中找到自己想要的部分,那麼,面試問題也就可以直接根據目錄找到相應的部分。

然並卵,《如何閱讀一本書》這個例子沒有什麼實際指導性,

因為面試題都不會是“送分題”,相當一部分專業書的作者都喜歡跟讀者“皮一下”,或者秀一下自己的文學功底

——答案在目錄中是找不到的。

你有一份緊急任務!怎樣在一天內消化完一堆資料?

比如《萬曆十五年》,明明是標準的學術著作,黃仁宇偏偏用散文隨筆的形式寫,目錄看上去像是人物傳記,前言像寫日記,內容大段大段地講故事……

這類專業書,可讀性很強,但作為工具書,一不劃重點,二不列考綱,就算給你一個小時,初讀者也未必能準備地把握全書的脈絡。

相信大家也看出來了,工作中遇到的那一堆資料,偏偏更像《萬曆十五年》這種脈絡散漫的書;所以,一天消化一堆資料的工作方法,更適合用《萬曆十五年》而非《如何閱讀一本書》來舉例。

3/5、推理三步曲

二十分鐘掌握《萬曆十五年》的理念,這看上去是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這道題的目的並非要你寫書評,或者畫思維導圖,而是解決問題,所以你有很多“捷徑”。

關鍵不在於書上講了什麼,而在於問題是什麼。

比如,一部推理小說,大部分情節都有用,就像是一幅完整拼圖的碎片;但在現實生活中,跟一樁案子有關的絕大部分資訊,最終對偵破毫無用處,所以警察破案首先要去識別出有用的資訊,從目標倒推。

偵破的目標是什麼?當然是找到嫌疑人。那麼第一步就是初步分析案情,列出嫌疑最大的幾個人。再向前倒推,如果這個人就是兇手,他的作案動機是什麼?如果作案動機是這個,那麼作案前後會留下何種線索?而目前掌握到的資訊,哪一些能支援這個猜測的……

整個推理過程就是“建立合理懷疑”“尋找突破性資訊”“尋找完整的證據鏈”三步曲。

同樣,二十分鐘掌握《萬曆十年》,或者一天時間讀完一大堆資料,其核心也於你想解決的問題。

假設面試問題是

“如果你想推行的新工作考核標準觸犯了一部分人的利益,你該怎麼辦?《萬曆十五年》中的理念給了你什麼樣的啟發?”

請記住,留給我們的時間只有20分鐘,我們要好好地規劃一下。我的建議是分成兩部分,

前十分鐘就是建立兩到三個“合理懷疑”,並判斷其中有“突破性證據”的一個。

最多十分鐘,找到什麼就是什麼。

你有一份緊急任務!怎樣在一天內消化完一堆資料?

4/5、別把希望寄託在運氣上

通常用一本書去解決一個具體問題,

答案有兩種可能,一是找書中具體的方式,二是找書的核心理念。

它們一般都會出現在序言,首章、未章、後記之中。

接下來,我們要在這幾個部分中,

快速跳過大段“記敘性、論述性、說明性內容”,搜尋與問題最相關的“觀點性內容”

——如何快速區分這兩類內容就是你的語文功底和專業經驗了。

首先,我們在《萬曆十五年》的“前言”中發現下面的文字:

十六世紀末,全國田賦額……各府縣一般都在百分之十以下,……與此同時的日本大名政權,稅額佔收入的百分之五十。十七世紀末期的英國,稅收每年和人口為三十倍的中國大體相當。據此而作進一步探索,可知“民窮”的根本原因不在國家的賦稅過重,而在法律的腐敗和政府的低能。國家的稅率低,受惠者並非農民,只是鼓勵了大小地主加重剝削以及官僚鄉里額外加徵。

第一個“嫌疑點”出來了。對照問題,這段給我們一個觀點:

官員們擅長利用官僚體系把“惠民政策”變成中飽私囊的工具,這也是“行政低效”的重要原因。

不過,這個總結跟問題的關係好像有點繞……,讓我們接著看有什麼新發現……,果然,在第一章末尾,看到了這樣一段文字:

他(萬曆皇帝)逐漸明白,倒掉張居正,真正的受益者並不是他自己。倒張的人物可分為兩類。一類人物強硬而堅決,頑固而拘泥。張居正的案件一經結束,他們立即把攻擊的目標轉向皇帝……要把他強迫納入他們所設定的規範。另一類人物則乾脆是為了爭權奪利……

這第二個“嫌疑點”跟問題的關係就大多了:

對上司的政策,下屬態度源於兩種完全不同的判斷標準:注重價值觀的一類人分對錯,追求名利的一類人看利弊……

有了一個靠譜的備選項,接下去就輕鬆多了,很快在書的最後一部分找到了第三個“嫌疑點”:

當一個人口眾多的國家,各人行動全憑儒家簡單粗淺而又無法固定的原則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創造性,則其社會發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皇帝的勵精圖治或者宴安耽樂,首輔的獨裁或者調和,高階將領的富於創造或者習於苟安,文官的廉潔奉公或者貪汙舞弊,思想家的極端進步或者絕對保守,最後的結果,都是無分善惡,統統不能在事業上取得有意義的發展……

這第三個“嫌疑點”剛好是前面我們總結的觀點的推論:

如果單憑下屬的良知和滿足小集團的利益去推進制度革新,其結果必然是失敗。

很明顯,第二個出發點最靠譜,即利用下屬的各自訴求和彼此的矛盾,推進自己想要的變革。

明顯了出發點後,我們還需要稍微梳理深化一下:

既然下屬有各自訴求,要推行新制度,

應該給前一類人講理想,後一類人以實際利益;

既然他們有矛盾,你就可以

利用前一類人去幹掉後一類人中的敗類,再用後一類人的利益主義傾向去制約前一類人的過於理想化的缺陷。

想法的雛形出來了,那麼

後十分鐘,你的任務就是在書中找到更多的證據去驗證你的想法

,比如第二章“首輔申時行”中,出現了以下總結:

與其暴露各人的陰,毋寧提倡他們的陽。正因為如此,他(申時行)被很多人目為放棄理想以妥協為前提的政客。然而還有人比他更為務實,認為所有倫理道德全是空中樓閣,最多也不過是一種理想和一種裝飾。對這種看法,申時行也不能同意。理想與裝飾究竟不同於虛偽,一個人仍能以此作為起點去推行他的誠意。

同時還要看一看,書中有沒有直接“打臉”否定你的觀點的內容。

運氣好的話,你還會發現更直接的答案,同樣是在第二章:

一項政策能否付諸實施,實施後或成或敗,全靠它與所有文官的共同習慣是否相安無憂,否則倫理上的完美,仍不過是空中樓閣。

當然,前面的工作仍然是有意義的——不能把希望寄託在運氣上。

很多看過《萬曆十五年》的讀者一定忍不住要吐槽了,好好的歷史書變成了宮鬥教程——根本不是這樣的。

是的,透過上面的方法得到的結論,很可能有些是以偏概全,但這不重要——答題最重要啊,讀者大人們。

如果是面試題——

面試的目的是考察你“快速學習並建立初步解決思路”的能力,而非正確答案

,誰讓你只有二十分鐘時間呢?

如果是工作——那就更沒有問題了,

工作本來就沒有標準答案,只要你能形成一套合理的方案,你——就是標準答案。

你有一份緊急任務!怎樣在一天內消化完一堆資料?

這個方法唯一的缺陷是,工作資料並不像書一樣有前言、首章、末章和後記,如果沒有重點,在全部資料中尋找“嫌疑點”有如大海撈針怎麼辦啊?

5/5、雙任務模式

遇到資訊過載的問題,很多人的喜歡先把手上的資訊進行系統的梳理和分類。

但仔細想想,如果你是個大廚,剛接手了一個亂七八糟的後廚,就有客人點了一份紅燒肉,你首先要做的事是什麼?是把所有的食材、調味品、鍋碗瓢盆全部整理分類嗎?肯定是先找到跟紅燒肉有關的材料和工具。

如果資料太多,先梳理一下當然也是必須的,但不是系統的分類,而是透過最簡單的瀏覽,讓

你對手頭上的資料有一個大致的瞭解,並判斷出其中最重要的一兩份資料——它們的作用就像相當於快速閱讀時的“目錄、前言、首章、末章和後記”。

接下來,就可以完美接軌前面的三步曲了:建立兩到三個“合理懷疑”、找到“突破性證據”、構建“完美證據鏈”。

對於職場新人而言,這可能是一個有點難度的挑戰,但對於資深人士、企業高管而言,實際上是他們工作的常態。

更多的情況下,他們連完整的“消化資料”的時間都沒有,而是

“邊學習,邊運用;邊認知,邊工作;邊調查、邊決策”。

這種“雙任務模式”,就像正在打通一條英吉利海峽隧道,英國這一頭是海量的原始材料,法國那一頭是你做出的決定,你只能

一邊讀材料,一邊形成思路,兩頭同時開工,而重點是時刻保持方向的一致性,最後能完美地對接起來。

而快速消化資料,建立初步思路,正是這種能力的第一步。

你有一份緊急任務!怎樣在一天內消化完一堆資料?

首發於“人神共奮(ID:tongyipaocha)”微信公眾號,每週二篇原創,顛覆你對職場的看法。

與“工作方法”相關的文章

從“知道很多道理”到“過好這一生”的必殺技

你天天那麼忙,才是你做不成大事的原因

真正好的工作方法,其實是學校教你的那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