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長公主、長公主、公主、郡主、縣主她們有什麼不同?尚宮女史2018-12-04 21:50:23

一般來說,大長公主就是皇帝的姑姑,長公主就是皇帝的姐妹,公主就是皇帝的女兒,郡主則是皇太子的女兒,縣主就是親王的女兒。當然也會有特列,比如宗室女也能變成公主,這個一般是皇帝特封來和親的。

四姑娘在這裡就具體的說一說唐朝的這些貴女們。大長公主、長公主、公主視為正一品;郡主視為從一品;縣主視為正二品。

大長公主、長公主、公主、郡主、縣主她們有什麼不同?

大長公主:

大唐的第一位大長公主是同安大長公主,是李淵的妹妹,大唐建立後,就被封為長公主,貞觀時期,又晉封為大長公主。李世民對這個姑姑非常尊重,經常去看望她,生病了也不忘去探視。同安公主在619年曾和李神通一起被竇建德俘虜,好在竇建德對他們很是客氣,並沒有為難他們,後來又將他們放歸大唐。同安公主在永徽年間去世,時年86歲,同李淵一樣都是長壽之人。

實際上武則天和李治的小女兒太平公主在身份上來說應該也是從公主到長公主又到大長公主,不過太平公主並沒有加封為長公主,反而是在神龍政變後因功封為鎮國公主,也就是鎮國太平公主。鎮國公主的權勢猶在長公主之上,當時是食實封5000戶,允許干預政事,從而使得太平公主權傾朝野,應該是大唐最有權勢的公主。

長公主:

大唐的長公主還是比較多的,比如貞觀時期的高密長公主、永嘉長公主、淮南長公主;唐高宗時期的臨川長公主、清河長公主、城陽長公主等等。

大長公主、長公主、公主、郡主、縣主她們有什麼不同?

高安長公主是唐高宗李治和蕭淑妃的女兒,初封宣城公主,蕭淑妃去世後,宣城公主和姐姐義陽公主住在掖庭,一直到671年在太子李弘的求情下嫁與潁州刺史王勖,唐中宗時期被冊封為宣城長公主,唐睿宗時期又改封為高安長公主。

公主:

大唐的公主很多,出名的更多,比如平陽昭公主、高陽公主、太平公主、安樂公主等。當然還有宗室女被晉封為公主的,比如嫁去吐蕃的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文成公主應該是江夏王李道宗的女兒,640年,李世民將其封為文成公主,在第二年嫁給了吐蕃松贊干布,文成公主嫁去吐蕃,為唐蕃友好往來做出了貢獻。

大長公主、長公主、公主、郡主、縣主她們有什麼不同?

金城公主李奴奴是章懷太子李賢的孫女,被李顯收為養女,後將其封為金城公主,於710年嫁給了赤德祖贊。赤德祖贊之子為赤松德贊,曾在763年攻進了大唐長安,逼得唐代宗出逃陝州,吐蕃軍將金城公主的一個弟弟李承宏扶立為傀儡皇帝,不過吐蕃軍只在長安城待了十五天就被郭子儀趕走了。

郡主:皇太子的女兒會被封為郡主,一般郡主將來就是公主,甚至長公主、大長公主,但也有例外,比如太子李建成的女兒李婉順在貞觀年間被封為聞喜縣主,她在武德年間應該是郡主,玄武門之變後,她的父親、兄弟都被殺,而她隨著太子妃鄭觀音被幽禁在宮中生活,後來嫁給了劉應道,夫妻異常恩愛。

大長公主、長公主、公主、郡主、縣主她們有什麼不同?

另一個就是博平郡主,太子李瑛的女兒,李瑛後來被武惠妃誣陷致死,後來唐肅宗為李瑛平反,博平郡主又成為郡主。

縣主:親王的女兒,齊王李元吉的女兒有新野縣主、和靜縣主、壽春縣主、文安縣主、歸仁縣主。前文說了太子李建成的女兒也在貞觀年間因為李建成被追封為息王而成為縣主。

我們知道大唐皇帝中唐中宗和唐睿宗因為有武則天這個母親,因此特別的與眾不同,兩人都做過親王、太子、皇帝,因此他們的女兒中也有不少既做過縣主、郡主,又做過公主,甚至長公主。

大長公主、長公主、公主、郡主、縣主她們有什麼不同?小勞叨叨2021-02-20 20:46:12

這回呢,咱們就說一說這公主、長公主、大長公主、郡主和縣主。“公主”這個大家都知道呀,皇帝的女兒,叫公主,注意啊,經常還有人寫錯了,寫成“宮主”,這可不是一個概念。您要是弄明白這皇帝的女兒為什麼叫“公主”,就不會寫錯了。

周代的時候,周天子的女兒不叫“公主”,叫“王姬”,可不是和姜文演《北京人在紐約》的那位啊,周朝的國姓是姬,您看過《封神榜》的都知道呀,周文王叫姬昌,周武王叫姬發,還有那位著名的周公,他叫姬旦(雞蛋),哈哈,所以周天子的女兒稱為“王姬”。

那公主這個稱謂是什麼時候開始有的呢?是從戰國時期開始的,當時天子要下嫁自己的女兒,婚禮的時候得有個主婚人呀,不過那時候跟現在不一樣,現在胸前帶個條兒,主婚人,證婚人什麼的,還得上臺發個言,然後跟這大夥一塊那兒吃,還得敬個酒什麼的。那時候這天子可了不得,那就相當於撲克牌裡的“大貓兒”呀,他最大,雖說戰國時期周王室勢微,已經沒人在乎這個天子了,但名義上還是得說得過去呀,他本身貴為至尊,他不能去親自主婚去,所以呢,只能是讓同姓的諸侯來主婚。這諸侯國的國君的爵位是公,唉,公、侯、伯、子、男,這都是爵位,由公來主婚,所以天子的女兒稱為“公主”。那諸侯的女兒呢,也可以稱為“公主”。舉個例子吧,《史記 吳起列傳》裡邊寫了,“公叔為相,尚魏公主。”唉,那意思就是說公叔當上了相國,娶了魏國諸侯的女兒為妻。

那到了漢代,這規矩改了,諸侯王的女兒不能稱為“公主”了,“公主”成了皇帝的女兒的專有稱呼了,諸侯的女兒要叫“翁主”。顏師古註解說了,“天子不親主婚,或謂公主;諸侯王即自主婚,故其主曰翁主,翁者,父也,言父自主其婚也。”那意思就是你爸爸親自給你主婚,所以稱為“翁主”。皇帝的姐妹呢,稱“長公主”,皇帝的姑姑稱“大長公主”。

說完了這公主了,咱再說說這“郡主”和“縣主”。東漢和晉朝,所有的“公主”(包括長公主和大長公主),她們也稱“縣主”或“郡主”,因為這“公主”呀,她都有自己的封地,“公主”封號的前面呢,都是縣名或者是郡名。比如說,比較有名的,漢武帝的姑姑劉嫖,稱館陶公主,館陶就在河北,現在還叫館陶縣,所以這位大長公主可以稱為“縣主”。晉武帝的女兒,稱平陽公主,平陽呢,是郡名,所以也可以稱她為“郡主”。到了隋唐時期,又改了,皇帝的女兒稱公主,太子的女兒稱郡主,諸王的女兒稱縣主。那關於“公主”出嫁呢,唐高宗還曾專門下詔,這個要稱“出降”或“下降”;娶公主呢,要稱“尚公主”。

後來到了清朝,咱們看那電視劇,唉,清宮戲裡,經常聽見“格格”這種稱呼,像什麼“還珠格格”,“紫薇格格”,“晴格格”,等等吧。所以很多人就認為呀,這“格格”就是“公主”的意思。其實呢,這種說法不是很嚴謹。“格格”這個稱呼呢,起源於清朝的前身-後金時期,當時國君和諸王的女兒都稱“格格”,有時候未出嫁的普通女孩子,也可以稱“格格”,它並沒有嚴格的等級區分。

大長公主、長公主、公主、郡主、縣主她們有什麼不同?史海浮沉一月明2019-03-30 14:28:13

在古代,人們都有著森嚴的等級制度,在帝王家裡更是如此。帝王家中尊貴的是皇帝,下面有親王、郡王等,就連帝王之家的女眷,也有著複雜的等級。每個等級都有不同的叫法,皇家的女眷裡有大長公主、長公主、公主、郡主和縣主,那這些名頭有什麼區別呢,哪個最尊貴呢?

大長公主、長公主、公主、郡主、縣主她們有什麼不同?

大長公主,這個名頭始於漢代,在隋唐年間形成了定製。在漢代,皇帝的女兒就是公主。皇室子女是享有自己的采邑的,采邑在那個地方,那麼公主的名號就是這個地方的名字。比如如果把公主的采邑封在了平陽縣,那這位公主就會被成為“平陽公主”。一些公主有了特殊的功勞,又或者特別受到皇帝的眷顧,這時候她們的采邑就可能會增加為好幾個縣,相應的封號也變了,有時候就會被封為“大長公主”。

大長公主、長公主、公主、郡主、縣主她們有什麼不同?

到了隋唐年間,大長公主這種封號已經成了一種定製,特指在位皇帝的姑姑(也就事先帝的女兒)。這個時候的大長公主,就不像前朝那樣,代表著受寵程度或者功勞了,而是簡單地代表了一位女性的長幼。

長公主,和大長公主的由來差不多。在漢代,在位皇帝的姐妹,一般會被稱為長公主,而皇帝的女兒,一般都是縣公主,和官員之中的列侯一樣,地位較低,很多人都沒有采邑。有的皇帝為了彰顯長女的地位,也會將其冊封為長公主,所以在此時,能叫長公主的基本就兩種人,一種是帝王的姐妹,一種是帝王的長女。後世基本能稱得上是長公主的,一般都是在位帝王的姐妹,帝女被封為這個的很少。

大長公主、長公主、公主、郡主、縣主她們有什麼不同?

公主,在唐朝之前,帝和王的女兒,都能用公主來稱呼。公主不是兒子、女兒這種意思,而是一種實實在在的封號,是需要皇帝來冊封的。如果有帝女夭折,那多半不會被封為公主。從唐代開始,帝女和王女的身份就不一樣了,公主這個稱呼只能用在皇帝女兒的頭上。

郡主的叫法始於東漢,在那個時代,帝女有兩種稱呼,一種是公主,一種就是郡主,不過被封為郡主的人很少。後來的很多朝代在這些稱呼上改來改去,沒有一個統一的規定,到了唐朝,這個概念才被確定下來,專指太子的女兒。不過唐朝往後,這個概念又不確定了,很多時候親王的女兒也能被封為郡主,而且有的大臣之女都能得到這個封號。

大長公主、長公主、公主、郡主、縣主她們有什麼不同?

縣主是公主具體的叫法,在漢代,帝王的女兒有三種稱號,長女有可能被封為長公主,其他的帝女,會有兩種稱呼,一種是縣公主,另外一種是郡主。到了唐代以後,郡主特指親王之女,檔次被降低了許多。而到了明清時期,郡主又特指郡王之女,郡王地位比親王差遠了,這個時期的縣公主當然地位也就更低了。

大長公主、長公主、公主、郡主、縣主她們有什麼不同?福垊2019-04-03 19:37:42

公主之所以叫公主,是因為國王的千金要由僅次於國王級別公爵來主婚。到了皇帝時代,也就遺傳了下來,為什麼不升級叫王主呢?福垊認為,王爵都是皇帝的家族男性,自己人給自己人主婚不好吧。如果有異姓王的話,叫王主似乎也不錯啊。

我們根據歷代典籍我們都知道公主是皇女、長公主是皇姐妹、大長公主是皇姑,真是這樣的嗎?福垊想說盡信書不如無書,您想如果公主很長壽,成為皇帝的姑奶奶,甚至姑太奶奶,該怎麼稱呼?這種現象,歷史上可是有的。福垊告訴您的是,幾乎所有的朝代無論是皇帝的姑奶奶還是皇帝的姑太奶奶其最終的身份只有一個——大長公主!

然而有看似一個朝代實際是兩個朝代的王朝是個例外,因為這個朝代擁有歷史上最長壽的公主,而且姑太奶級別的她,稱號竟然不是大長公主。還有就是這個朝代後來是唯一改稱公主系統稱號的朝代!想不想聽聽,咱先從這個公主說起,最後再說說郡主和縣主好不好呢?

大長公主、長公主、公主、郡主、縣主她們有什麼不同?

福垊講述史上最長壽的公主的傳奇來為您答惑。

她歷經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徽宗、欽宗、高宗七朝,看到徽宗、欽宗,想必稍微熟悉歷史的人都一下子知道了這個看似一個朝代實際是兩個朝代的王朝就是宋朝。靖康之恥,是多麼地刻骨銘心啊。對,她就是魯國公主,她是宋仁宗趙禎的第十個公主。她生於嘉祐四年(1047年)五月戊午日(五月廿五,陽曆7月7日),屬相豬,星座巨蟹。她是不僅是最長壽的公主,還是最幸運,最有福的公主。

仁宗朝,她是公主。

英宗朝,她是皇妹,故稱長公主。儘管宋英宗是宋仁宗的堂侄(他父親宋真宗親兄弟孫子),但宋英宗是作為宋仁宗的“兒子”(養子)繼位的。要福垊說起來宋真宗真是倒黴生了六個兒子,就成活一個宋仁宗。宋仁宗更加倒黴生了三個兒子,無一成活。他生了十三個女兒,九個都早亡,其中老十就是歷史上最長壽的公主。1067年,長公主下嫁吳越王錢鏐的的玄孫錢景臻(錢鏐-錢俶【chu】-錢惟演-錢暄-錢景臻)。

神宗朝,她是皇姑,故稱大長公主。

大長公主、長公主、公主、郡主、縣主她們有什麼不同?

哲宗朝,她是皇姑祖母(皇帝的姑奶奶),該怎麼稱呼呢?北宋、南宋的規定是兩國大長公主。《宋史。列傳第二》關於十公主有語“改韓、周燕國”之語。福垊認為神宗朝她是韓國大長公主,而在哲宗朝她升級為周國、燕國兩國大長公主。

徽宗朝,她是皇姑祖母(皇帝的姑奶奶),她的稱號變了。

徽宗於1113年,採納蔡京的建議,學習周朝好榜樣(周朝公主成為王姬),將公主改為帝姬,長公主改為長帝姬,大長公主改為大長帝姬,兩國大長公主改為兩國大長帝姬。

此時,十公主的封號為秦、魏國德景行大長帝姬(兩國後加

四字是美稱

)。

欽宗、高宗朝,她可是皇姑曾祖母(皇帝的姑太奶),該怎麼稱呼呢?會不會兩國升為三國?不會,宋朝最高的公主字首就是兩國。故而欽宗朝,曾祖母級的公主的稱號依然是秦國、兩國大長帝姬。而到了高宗朝,廢除帝姬的稱號,恢復了公主的稱號。故而曾祖母級公主的她的稱號是秦、魯國賢穆明懿大長公主。

大長公主、長公主、公主、郡主、縣主她們有什麼不同?

魯國公主以花甲之年趕上了“靖康之恥”,她是一名幸運的人,大概年老色衰,住所偏僻的原因吧,竟然毫髮無損,平平安安地到了南方。所謂“大難不死必有後福”,老太太受到皇帝趙構無比的尊崇,而老太太倚老賣老為兒子為孫子要官,而且根本就沒有滿足的時候,弄得趙構都說你福大命大知足吧。老太太才不好意思張口了,1133年老太太薨逝後,趙構又對她的子孫全部官升一級。

關於郡主福垊還得談這位最長壽的公主

郡主在晉朝全稱為郡公主,為皇帝的女兒的封號。唐朝為皇太子千金的專屬。宋朝玩得最溜,後面再詳細講述。遼朝皇帝庶女初封郡主,表現好升級為公主。明朝皇太子、親王女為君主。清朝郡主也是親王家的千金,不過稱呼是和碩格格。

宋朝的郡主有三種:

第一、功臣的女兒。

如半部論語治天下的趙普的女兒就是郡主。

宋王闢之《澠水燕談錄·官制》:“趙普以元勳諸女封郡主……

第二、公主的女兒。最長壽的十公主的兩個女兒都是郡主,一個是同安郡主,一個是文安郡主。

第三、皇太子的女兒。

這個還用舉例嗎?宋徽宗曾將郡主改成宗姬。

大長公主、長公主、公主、郡主、縣主她們有什麼不同?

最後,福垊談談縣主。

縣主源自於縣公主,正如關羽是漢壽亭侯一樣,在漢朝還有鄉公主、亭公主,可以簡稱為鄉主、亭主。東漢所有的公主都是縣主,因為都以縣命名的。宋朝改為族姬,清朝郡王、世子的女兒封為多羅格格,也就是縣主。

宋朝的縣主有兩種

第一、功臣的女兒。

趙匡胤的鐵哥們高懷德的女兒就是縣主。

宋王闢之《澠水燕談錄·官制》:“……高懷德二女特封縣主。‘’

第二、親王、郡王的女兒。

這個就不需要舉例了吧。因為很多答主解釋的非常詳細啊。

感謝大家的閱讀,原創不易,多多鼓勵。感謝點評,感謝關注。

大長公主、長公主、公主、郡主、縣主她們有什麼不同?中孚鑑2018-07-03 17:45:19

這些在朝代不同,有時為會不同,不過簡單通俗的就是身份的不同。

大長公主一般指的是皇帝的上一輩公主,是皇帝的姑母輩。長公主是皇帝的同輩,是皇帝的姐妹。公主是皇帝的女兒,郡主和縣主,一般指的是皇族之女。當然朝代不同,所以稱呼又是也會有所不同。

大長公主、長公主、公主、郡主、縣主她們有什麼不同?

就以漢朝的館陶公主和平陽公主做個例子。

館陶公主是漢文帝劉恆和竇漪房的女兒,漢景帝劉啟就是館陶公主的弟弟,在漢文帝做皇帝是,作為漢文帝的女兒館陶就是公主。

漢文帝駕崩後,劉啟繼位,是為漢景帝,竇漪房尊為太后,作為漢景帝姐姐的館陶公主就變成了長公主,而漢景帝的女兒為平陽公主。

到漢景帝駕崩後,太子劉徹登基為帝,是為漢武帝,而作為漢武帝姑姑的館陶公主就成了大長公主,作為漢武帝姐姐的平陽公主就為長公主了。

大長公主、長公主、公主、郡主、縣主她們有什麼不同?

這就是公主、長公主、大公主的區別,當然也有特別的,比如漢武帝的女兒衛長公主。

這衛長公主是漢武帝和皇后衛子夫的女兒,衛長公主在漢武帝時以帝女的身份越級而稱為長公主,她的待遇也遠遠超過她其他的姐妹,因此也讓後世之人不解。所以衛長公主的封號也很特殊,不同於其他的以自己的湯沐邑或者是以丈夫的食邑而得封號的公主。

當然這些也不是一成不變的,所以縣主、郡主、公主、長公主、大長公主會因為朝代的不同有所改變。

大長公主、長公主、公主、郡主、縣主她們有什麼不同?

就以縣主為例,縣主是皇族女子的封號,東漢時期的帝女會封為縣公主,隋唐時期,王爺的女兒會封縣主,明清時期是郡王的女兒為縣主。

大長公主、長公主、公主、郡主、縣主她們有什麼不同?農民工歪說古今2019-12-01 12:03:46

歷朝歷代對宗室女子的封號有所不同,通常情況下,只有皇帝的女兒才能被稱為公主。當然,也有特殊情況,如清世宗雍正帝就曾經將廢太子胤礽、怡親王胤祥和莊親王胤祿的女兒養在自己身邊,並封為了和碩公主。但是,這畢竟是特例,總體上公主還是以皇帝的女兒為主。清朝根據出身又將公主人為分為了兩個等級,嫡出者為固倫公主、庶出者為和碩公主。但並不絕對,皇帝願意封庶出的女兒為固倫公主也是可以的,如清高宗乾隆帝的第十女和孝固倫公主。只要皇帝願意,甚至親王的女兒也是可以被封為固倫公主的,比如恭親王奕訢的一個女兒就曾經被慈禧太后以皇帝的名義封為了榮壽固倫公主。

大長公主、長公主、公主、郡主、縣主她們有什麼不同?

何為長公主、大長公主

既然皇帝的女兒是公主,那麼長公主和大長公主又是怎麼一回事?難道還有比皇帝的女兒地位還高的公主嗎?其實,無論長公主還是大長公主都還是皇帝的女兒,只不過給他們封號的人變了。通常情況下,皇帝的姐妹稱長公主、長輩稱大長公主。不知道這樣說是否明白?也就是說,公主的皇帝父親死了,她的兄弟當了皇帝,她就是長公主了。如果她活到兄弟掛了、侄兒登基,那她就是大長公主了。當然,這主要涉及的是待遇問題,與公主本身並沒有本質區別,她們依然是公主。

大長公主、長公主、公主、郡主、縣主她們有什麼不同?

何為郡主,何為縣主

郡主這個封號源自於魏晉時期的郡公主,彼時以郡為湯沐邑者稱郡公主、以縣為湯沐邑者為縣公主。到唐朝時漸漸發展為了郡主、縣主,郡主是為皇太子家專設的,只有皇太子的女兒才能受封郡主,親王的女兒只能受封縣主。

大長公主、長公主、公主、郡主、縣主她們有什麼不同?

最能解釋這種區別的例子是唐隱太子李建成的女兒李婉順,作為皇太子的女兒,李婉順最初的封號應該是郡主。但是,“玄武門之變”後,李婉順的二叔唐太宗李世民將李建成降為了息王,作為親王的女兒,李婉順出嫁時,唐太宗給了她一個聞喜縣主的封號。但是,唐太宗並不厚道,從出土的李婉順墓誌來看,在李建成被改諡隱太子之後,唐太宗並沒有恢復她郡主的身份。

大長公主、長公主、公主、郡主、縣主她們有什麼不同?

到清朝時,郡主、縣主成了親王、郡王嫡出女兒的封號,親王嫡出之女封郡主,郡王嫡出之女封縣主。說到底,所謂郡主、縣主是根據各自父親的爵位高低進行的人為劃分,與公主並沒有本質區別,都是某一位皇帝或追尊皇帝的後代。

大長公主、長公主、公主、郡主、縣主她們有什麼不同?

縣主之下是什麼

這是很多人關心的問題,縣主之下還有什麼主?很遺憾,縣主之下沒有主了。歷朝歷代縣主以下宗室女子的封號有所不同,以清朝為例,縣主之下還有郡君、縣君、鄉君,同樣是以各自父親的爵位進行的人為劃分,清朝沒有封號的宗室女子統稱宗女,同時又按俸祿品級將沒有封號的宗女分為了幾品俸宗女,如食七品俸者就叫七品俸宗女。總之就是,血緣越遠支,品級越低、俸祿越低。

大長公主、長公主、公主、郡主、縣主她們有什麼不同?

清朝貝勒嫡出的女兒封郡君、貝子嫡出的女兒封縣君、入八分公(鎮國公、輔國公)嫡出的女兒封鄉君。除此之外,側福晉所生者降兩級,例如親王側福晉所生之女封郡君、郡王側福晉所生之女封縣君,以此類推。侍妾所生之女在側福晉所生之女基礎上再降兩級,基本上就沒有封號了。鄉君以下都稱宗女,以品級俸祿區分。

大長公主、長公主、公主、郡主、縣主她們有什麼不同?

綜上所述,所謂大長公主、長公主、公主都是指皇帝的女兒,之所以分列是為了強調輩分高低。而公主、郡主、縣主,包括郡君之類主要是根據各自父親的爵位進行的人為區分,主要涉及待遇問題,並沒有本質區別,她們都是皇帝或追尊皇帝的後代。不是皇帝后代的異姓功臣之女是沒有資格封主、君的。

大長公主、長公主、公主、郡主、縣主她們有什麼不同?

當然,清朝的格格除外。清朝的格格與公主並不是一回事,它最初只是滿洲人對大戶人家女子的一種稱呼,並沒有特定含義。後來愛新覺羅家族崛起,才賦予了它特殊含義,親王之女稱和碩格格,郡王、貝勒之女稱多羅格格,貝子之女稱固山格格,其餘所有宗女都可以稱格格,皇帝暫時沒有封號的女兒也稱格格。格格並不是一個正式封號,只是一種約定俗成的稱呼而已。

大長公主、長公主、公主、郡主、縣主她們有什麼不同?

除此之外,清朝皇子、入八分王公的侍妾也可以被稱為格格,如清高宗的生母孝聖憲皇后鈕祜祿氏在清世宗潛邸時期的身份就是格格,甚至私下裡滿洲私人也會稱自己家的閨女為格格。由此也可見,清朝的格格並不是一個官方的正式封號,很多影視作品將格格與公主劃等號其實是錯誤的!最後順帶說一句,格格的讀音不是第二聲,而是第一聲,這是末代肅親王之女金默玉女士給出的讀法,她本身就是格格,應該不會有錯,諸君不要被影視作品給忽悠了。

大長公主、長公主、公主、郡主、縣主她們有什麼不同?

大長公主、長公主、公主、郡主、縣主她們有什麼不同?狄飛驚2018-12-12 19:03:18

公主在古代屬於“內命婦”。所謂“內命婦”是指皇帝的妻妾、姑姑、姊妹、女兒,而大長公主、長公主、公主、郡主、縣主的不同稱呼,與她們跟皇帝的親緣關係密切相關。

大長公主、長公主、公主、郡主、縣主她們有什麼不同?

1,大長公主,皇帝的姑姑,也就是先帝的姊妹,比皇帝的公主長兩輩。

2,長公主,皇帝的姊妹,無論姐姐還是妹妹都是長公主,意思是比皇帝的公主長一輩。

3,公主,皇帝的女兒。

4,郡主,由“郡公主”簡化而來,一般封親王的女兒。

5,縣主,由“縣公主”簡化而來,一般封郡王的女兒。

除此之外,有時某些功臣的女兒也可能會被冊封為郡主、縣主。

公主序列的晉封,在不同朝代有不同規定,但大同小異。

大長公主、長公主、公主、郡主、縣主她們有什麼不同?

1,唐代規定,皇帝的姑姑封大長公主,皇帝的姊妹封長公主,皇帝的女兒封公主,都是正一品;皇太子的女兒封郡主,從一品;諸王的女兒封縣主,正二品。

2,明代規定,皇帝的姑姑封大長公主,皇帝的姊妹封長公主,皇帝的女兒封公主

(與唐代一樣)

,她們的女婿都稱駙馬都尉。親王的女兒封郡主,郡王的女兒封縣主,孫女封郡君,曾孫女封縣君,玄孫女曰封君,好幾代人都有封號。

3,清代略微複雜:皇帝的姑姑封大長公主,皇帝的姊妹封長公主,皇帝的女兒封公主

(與唐代、明代都一樣)

,而且嫡女(皇后的女兒)封“固倫公主”,庶女(嬪妃的女兒)封“和碩公主”。和碩親王的女兒封郡主,稱“和碩格格”。

大長公主、長公主、公主、郡主、縣主她們有什麼不同?

對同一人而言,身份是可以變化的。

比如有“唐朝第一美人”之稱的李裹兒,是唐中宗李顯之女,李顯為皇太子時,她被封為郡主,李顯登基為帝后,自然晉封為公主。

我是專注歷史文化的狄飛驚,歡迎關注我!

大長公主、長公主、公主、郡主、縣主她們有什麼不同?大秦鐵鷹劍士2018-12-05 21:54:38

以在任皇帝為中心,他的親姑姑稱為大長公主,親姐妹為長公主,親女兒為公主。郡主就是皇太子的女兒,縣主則是指親王們的女兒。由可見郡主可以一步一步升為公主、長公主、大長公主,縣主成為公主的時侯,她多半是被選中和親去了!公主的丈夫為駙馬,郡主的丈夫為郡馬,縣主的丈夫沒有封號。

大長公主、長公主、公主、郡主、縣主她們有什麼不同?

周朝建立了嚴密的禮制,周天子的女兒稱為王姬或者公主,有公級爵位的官員或者諸侯的女兒稱公主。秦朝從公國變成王國,又后王國變成帝國,因此皇帝的女兒一般都稱為公主,之後各朝各代都有沿用,但多有變通。比如《唐六典。卷二。尚書吏部》規定如下:皇姑封大長公主,皇姊妹封長公主,皇女封公主,皆視正一品;皇太子之女封郡主,視從一品;王之女封縣主,視正二品。而清朝的公主或者郡主就變成了格格,大名鼎鼎的就是還珠格格和紫薇格格,按理來說她們應該是還珠公主和紫薇公主。

大長公主、長公主、公主、郡主、縣主她們有什麼不同?

公主的爵位高於郡主,郡主的爵位高於縣主,公主的俸祿待遇相當於正一品官爵,郡主的待遇相當於副一品官爵,縣主則為二品官爵。可以這樣理解公主、郡主、縣主的待遇差別,公主享受正國級待遇,郡主享受副國級待遇,縣主享受省部級待遇。當然享受的待遇越高,她們的責任就越大,比如公主的婚姻很難自己做主,大部分都是政治婚姻,如果需要和親,那公主是首選。

大長公主、長公主、公主、郡主、縣主她們有什麼不同?

歷史上著名的和親公主有:漢朝的細君公主、解憂公主、王昭君;隋朝義成公主、淮南公主;唐朝的文成公主、金城公主、永樂公主。另外清朝長期將公主嫁給蒙古王公並娶蒙古王公之女為妃,數量十分多,聯姻十分頻繁。宋朝跟明朝沒有對外和親,但是宋朝的靖康之恥讓不少帝室公主遭受屈辱;明朝不和親、不納貢但是對外關係十分保守,反而沒有漢唐那麼開放繁華。

大長公主、長公主、公主、郡主、縣主她們有什麼不同?

大長公主、長公主、公主、郡主、縣主她們有什麼不同?藍風破曉2019-04-03 16:20:27

說起這個問題,看似簡單,實則複雜。複雜的原因是因為不同的時期,對於有些稱呼的解釋是不相同的。

不著急,我們順著歷史往下走,一點一點來。

公主

大長公主、長公主、公主、郡主、縣主她們有什麼不同?

(公主)

這個稱呼來自於周朝,當時周天子下面有公、侯、伯、子、男五個爵位等級。當週天子嫁女兒的時候,問題就來了,必須得有身份顯赫、德高望重的人來主持,那麼誰來呢?

周天子作為父親是不可以主持女兒婚禮的,於是就輪到周天子手下各公爵頭上了,由於是公爵主持婚禮,於是就叫“公主”,長此以往,天子的女兒就開始被稱為“公主”了。

這個稱呼自古沒什麼大的變化,指的就是皇帝之女,天子之女。

長公主和大長公主

大長公主、長公主、公主、郡主、縣主她們有什麼不同?

(長公主)

公主會慢慢長大,也會慢慢變老,隨著皇帝位置的更迭,公主的稱呼開始發生變化。

當老皇帝死去,如果是皇帝的兒子接的位置,那麼公主作為新皇帝的姊妹,開始變稱呼為“長公主”,歷史上有名的長公主,比如漢朝館陶公主、唐朝太平公主等。如果接位置的不是兒子,而是兄弟,比如宋朝趙光義,那麼公主稱呼繼續保持。

如果長公主活得夠久,或者新皇帝壽命過短,那麼長公主的稱呼可能又會變了。當長公主的侄輩上了皇位後,長公主作為新皇的姑姑,開始享用“大長公主稱號”。

郡主和縣主

大長公主、長公主、公主、郡主、縣主她們有什麼不同?

(郡主)

這兩個稱呼變化比較複雜,各個朝代不太相同。

我們先看看郡主,這個稱呼的產生是在漢朝,當時,只要是王爺的女兒都叫郡主。到了唐宋兩代,必須是皇太子之女或者是皇太子兄弟們的女兒,才能稱為郡主。而明清二代,郡主就是親王的女兒,和皇太子沒關係了。

郡主如此,那麼,縣主又是怎麼規定的呢?

大長公主、長公主、公主、郡主、縣主她們有什麼不同?

(縣主)

東漢時,公主封了土地,以縣為名叫縣公主,簡稱縣主。劉宋時期,王爺的女兒叫縣主,不能再稱為縣公主了。

晉朝、北魏、隋唐時,把親王之女稱為縣主。宋朝時,親王之女、郡王之女都稱為縣主。明朝時期,郡王之女為縣主。清朝時期,郡王、世子之女都稱為縣主。

大長公主、長公主、公主、郡主、縣主她們有什麼不同?

(大長公主)

以上就是各個名稱的由來,雖然看起來有點繞,但仔細閱讀,還是能分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