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五千多字,篇幅較長,請收藏下來再看。也可以根據目錄,快速翻閱至感興趣的部分進行閱讀。

Part 1。 叛逆期真的存在麼?

Part 2。 為什麼會有叛逆期?

Part 3。 青春期叛逆是好事兒麼?

Part 4。 家長如何應對孩子的叛逆期?

Part 1. 叛逆期真的存在麼?

常聽人們說青春期的孩子比較叛逆,但是我從來沒覺得自己有過叛逆期——我沒到青春期的時候,覺得爸媽說得不對時,也沒少跟爸媽頂嘴;到了青春期,也沒有為了頂嘴而頂嘴,覺得爸媽說得對的時候,我也很聽話。

鑑於我一個人的樣本太小,我的想法又貌似比同齡人早熟,不夠有代表性,無法得到“青春期不一定叛逆”這個結論,這個問題想了一段時間也就拋到腦後了。

最近一段時間,我是高二某班的代理班主任,

清明假期

結束後的第一天早上,我進班的時候,跟班裡的孩子們說:“清明假期結束了,大家玩也玩了,上學了,就該收收心了。要是覺得自己假期沒睡好、沒玩好,那也沒辦法,誰讓你自己假期沒安排好時間。你不能因為假期沒調整好,上學期間就沒有好的狀態。我是代理班主任,咱們之間沒有很深厚的感情基礎,所以有時候我也不好太嚴厲地要求你們。

你們又處在青春期,比較叛逆,可能跟家長的關係也很緊張,如果在學校,我管理你們太嚴,怕你們受不了。但也正因如此,你們更應該自律……

結果,當天下午的大課間後的第一節自習課,好幾個孩子遲到了,我把他們叫到走廊上,逐一詢問原因之後,說,“下不為例,掐不準時間就戴一塊手錶。”

有兩個孩子遲到得有點久,問了問原因,無非也是打球忘了時間,態度特別好,說肯定改,我說:“你們從小到大,這個事兒,估計不止一位老師說過你們,你們要是想改早就改了,說吧,為什麼到現在還沒改,我聽你們說。”

然後一個孩子就開始巴拉巴拉說,甚至提到了我早上跟他們說的,“

老師,您也不用擔心我們叛逆期,該管就管,我們也知道您嚴格要求是為了我們好,我們沒什麼叛逆期。

”不過我也不吃這一套,孩子的表現看似聽話,但估計內心毫無波瀾。我就不斷鼓勵他繼續說。

說著說著,這孩子可能膽子大了起來,說:“老師,我說實話,您別不樂意聽,我覺得吧,自習課遲到也無所謂,我少學一會,也不影響成績,如果大課間之後是走班課,我從來都不去打球的,肯定按時上課。”

我說:“你要是從這個角度理解,倒也是,但是

遵時守紀

不僅關乎學習,更關乎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這又關乎你日後走上社會能否成為周圍人的標杆,逐步實現自己的理想……行了,回班吧。”

我回班之後跟孩子們說了什麼,暫時不表,和本次的主題不符,以後或許會再寫文章聊一聊。

這個孩子無心之中的一句話倒是讓我想起了那個久違的問題“叛逆期真的存在麼?”另外,都說現在的孩子越來越難管,果真如此麼?

就我工作半年來的經驗看,並沒有覺得學生們有多叛逆,相反,他們也很願意和我交流他們的觀點,也願意聽我的想法。他們時常調皮,但也不難管。

有的讀者可能會腹誹“那還不是因為你們生源好”,我只能說,這是一部分原因。我們的生源好,孩子們的行為習慣更好,確實是不爭的事實。表現之一就是,即使他們心裡認為老師說的不對,也不會頂嘴,表面“是是是,好好好”,如果真信了他們這一套,久而久之,難免盲目自信,越來越難以瞭解學生的真實想法。

閒言少敘,言歸正傳,我的觀點是:

青春期不一定叛逆。

Part 2. 為什麼會有叛逆期?

既然青春期不一定叛逆,那為什麼有的孩子會有明顯的叛逆表現呢?我認為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1.父母無法適應孩子的轉變

到了青春期,孩子的身體發生明顯變化,尤其是

身高明顯增長,看父母的角度從仰視變成平視,對父母的敬畏感減少,開始追求平等對話的權利。

心理上,孩子的自我意識、獨立意識增強,認知水平明顯提高,思考能力增強。

小孩子的判斷能力很弱,不得不事事依賴父母,所以顯得乖巧可愛。

青春期的孩子已經有了很強的明辨是非的能力,雖然尚未形成完善的思考體系,但顯然已經有了自己的想法,不可能認同父母說的每一句話。

孩子覺得父母說的不對,出言反駁,父母就覺得孩子叛逆。但請各位家長仔細想一想,你和同事、朋友,難道沒有觀點不同的時候麼?你為什麼不會覺得你的同事、朋友叛逆?

顯然是身份、地位的問題。你不能因為孩子吃你的、用你的、花你的,就覺得孩子的想法也不值得認真聽取吧。

孩子長大了,就一定會發生變化,有變化才是正常的,沒變化,真的和小時候一模一樣,父母才要擔心。

父母要儘快認清並接受這個現實,不要總是懷念孩子小時候聽話懂事的樣子。

不是孩子真的叛逆,而是父母無法適應孩子開始有獨立思想這一事實,強行說教甚至管教,才導致叛逆期的出現。

2.兩代人的追求不一致

前幾天與我們學校學生髮展指導中心的馬主任聊天,她的一段話讓我很受啟發:

家長經歷了從物質匱乏到物質極大豐富的轉變,所以能有好的物質生活就比較滿意。而這一代的孩子一出生就享受著很好的物質生活,根據需求層次理論就知道了,這一代孩子勢必有著更高的精神追求。

而家長們只關注孩子的成績,他們認為,我給孩子提供了學區房、輔導班,孩子就應該拿分數回報我。

家長們給的是物質,要的也是物質,孩子們要的是精神追求。這就像兩條永遠不能相交的平行線……

我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又有了新的想法:

任何一代人,無論他們生活的年代是貧窮還是富有,在他們青春年少的時候,或許都有過許許多多美好的精神追求,只不過隨著年齡增長,現實生活的壓力逐漸增加,使他們漸漸地著眼於物質層面的需要,而忘記了精神層面的追求……

父母已經向生活妥協,無法理解孩子的精神追求也就罷了,但是最起碼不要否定甚至打壓,更不要以一顆飽經風霜的心去指責孩子沒經受過現實的毒打、太過天真。古往今來,哪一位卓越之人不是把別人以為的不可能變成了可能?

父母們或許認為自己潑冷水的做法可以讓孩子儘早認清現實,免得後悔,那就請做好孩子因此與你漸行漸遠的準備。即使忍不住給孩子潑冷水,一次兩次就算了,天天如此,誰也受不了。

3.家庭教育模式不科學

民主的、開明的

家庭教育模式中,孩子很少會出現叛逆期。因為他

有足夠的空間來表達自己的想法,在與父母的討論中不斷完善自己的想法。

權威式、打壓式

家庭教育模式中,孩子很容易出現叛逆期。

要麼與父母爆發激烈的語言甚至肢體衝突,要麼以無言的方式抗爭。

Part 3. 青春期叛逆是好事兒麼?

如果父母的

教養

方式過於粗暴簡單,只關注成績,不關注孩子的情感需求和真實想法,孩子難免會覺得不痛快。

在我看來,若是這種不痛快以叛逆的形式表現出來了,反倒是一件好事兒——

最起碼,孩子不會壓抑自我,他將由於衝突產生的能量發洩了出來,而不是把這種能量用來對內攻擊。否則,孩子很有可能漸漸變得抑鬱。

Part 4. 家長如何應對孩子的叛逆期?

1.調整自己的認知

從“這孩子怎麼越大越不聽話”轉變為“孩子長大了真好,有主見了”。

這樣以來,面對孩子頂嘴時,就能心平氣和許多,親子關係也能融洽許多。

2.思考教育的目的

有位學生家長,跟我聊天的時候,說“我就擔心孩子考不好,沒辦法留在本地,只能報考外地的985。”

很多家長都有類似的心理,希望孩子能留在自己身邊,自己積攢的資源或許幫得上孩子。我能理解這種想法,但並不支援。

在我看來,

教育是給孩子兜底的,而不是給孩子設限的。

孩子將來在哪個城市生活、哪個領域發展如果都被規劃好了,和

金絲雀

又有什麼區別?被安排的一生,即使在外人看來光鮮亮麗,他本人開心得起來麼?

相當一部分家長總是試圖將孩子保護得很好,但殊不知這樣並不利於孩子的長遠發展。

父母護得了孩子一時,護不了孩子一世。正如我前文所言,教育是給孩子兜底的。

父母護得了孩子的時候,儘量放手讓孩子去嘗試,哪怕磕了碰了,畢竟有父母在旁盯著,總不至於受到什麼難以癒合的傷害。孩子就是在這種跌跌撞撞的屢次試錯當中,不斷成長。

父母總是把孩子保護得太好,不給孩子試錯的機會,孩子如何學會選擇、應對問題、培養逆商?

3.改變溝通的方式

青春期的孩子為什麼不願意與父母說話了?

都說青春期的孩子具有“內隱性”,開始有心事,不願意對外表露,但別忘了,這一時期的孩子,也同時具有“外顯性”,在某種程度上,他們又迫切地想要展示自己。

到了青春期,身心再怎麼發展變化,最親近最信賴的人,終歸還是父母,如果有合適的空間,孩子們新的想法、新的經歷豈會不願意與父母分享?

(1)少說話,多傾聽

家長養孩子養了十幾年了,想跟孩子說的話,早就說了不止一遍了。

人到了25歲之後,自我同一性已基本成型,雖然每天仍會接受很多新的資訊,但不太會改變一個人的精神核心。

也就是說

,家長們再怎麼努力保持與時俱進,變化的速度終歸有限。

家長即使有了什麼新的想法,孩子也都基本清楚,更別說那些老生常談的話。

反之,

孩子們的自我同一性尚未形成,他們有很多想法,但是還沒有形成完整的體系,每天接受大量的資訊,內心會有很多矛盾衝突,他們就是在這樣迴圈往復、螺旋上升的“矛盾產生-消解”的過程當中,不斷有新的認知,不斷建構自己對於人生和世界的理解。

顯然,

孩子們的思想更新速度遠遠超過父母。

在這種情況下,父母總是一遍又一遍地向孩子灌輸自己的想法,而這一階段的孩子卻渴望新思想的啟迪,父母老調重彈讓他們無法獲得新的啟示,覺得沒啥意思,也就表現為不愛聽父母嘮叨。

而父母們大量的說教時間又佔據了本來就為數不多的親子溝通時間,導致孩子們沒有了表達的空間,也失去了表達的慾望,表現為家長滔滔不絕,孩子惜字如金。

【注:

自我同一性

,即

人同一性的人格化

,是指

人的需要、情感、能力、目標、價值觀

等特

質整合為統一的人格框架

。即,

具有自我一致的情感與態度,自我貫通的需要和能力,自我恆定的目標和信仰。

(2)少建議,多提問

孩子有的時候向父母講述自己經歷了什麼事兒,怎麼處理的。父母經歷豐富,自然處事周全,開始倚老賣老,指點孩子哪裡做得不好,應該怎麼做。

孩子本來覺得自己處理得不錯,正興高采烈,經過父母一番指點,雖然受益良多,卻也沒了興致。

有的家長可能會說:“那我不指點孩子,他如何成長啊?”指點沒問題,可以換一種方式。

父母察覺到孩子哪裡做得不夠好的時候,可以委婉地問孩子,這樣做有沒有可能存在哪些問題,如果孩子也覺得可能有問題,可以問孩子“那你覺得應該怎麼做呢?”孩子往往會給出讓人驚喜的回答。

孩子們思考問題或許不夠長遠周全,但都是很聰明的,但前提是,要給他們展示聰明才智的空間。

透過提問的方式,引導孩子一步步去思考潛在問題和解決方法。既指點了孩子,又鍛鍊了孩子的思維,提供了展示空間。

(3)少點評,多陪伴

孩子們有時候遇到一些不開心的事情,可能向父母抱怨或是吐槽。

有些時候,也僅僅只是吐槽而已,父母耐心地傾聽、陪伴就好,不一定非得加以評論,也不一定非得給出什麼建設性意見。

畢竟,成年人的世界裡,也有很多事情是無法解決的,或是不需要解決的。跟信得過的人吐個槽,倒倒苦水,事情也就過去了。

既然如此——

我們又何必要求孩子遇到的所有煩惱都得以妥善解決呢?

我們為什麼不能允許孩子只是單純地吐吐槽、發洩情緒?

我們為什麼非得要求孩子在每一件事情當中都得到成長?

(4)少批評,多鼓勵

孩子們遇到了難過的事情,回家同父母訴說,其實是希望得到安慰和開解的。而父母有的時候過於望子成龍,不寬慰孩子,反而指責孩子哪裡哪裡做得不好,才導致事情發展成瞭如今的局面。次數多了,孩子遇到事情就不願意再講給父母,免得心情愈發惡劣。

而這種習慣一旦養成,很可能造成一個很不好的後果:孩子讀大學、工作甚至結婚,遇到了非常棘手的事情,因為怕被責備,也不敢同父母講,自己又處理不好,錯過了獲得父母幫助的最佳時機,父母一旦知道出事兒了,可能就是大事兒。

孩子遇到了高興的事情,覺得取得了一些小小的成績,跟父母

炫耀

,本來是想要得到誇獎,結果父母只是簡單誇獎了幾句,就開始指導孩子如何做得更好。甚至有的父母連誇獎都沒有,一味地挑毛病找不足,說孩子哪裡還做得不夠好。

孩子有取悅父母的本能,但若是長期被打壓,很容易產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反正無論我多努力,你都嫌我不夠好,那我不幹了還不行,愛咋咋地”。

也不乏個別孩子一直努力做得更好,讓父母高興,但長期的打壓之下,很容易形成“外人眼中優秀無比,自己看來糟糕透頂”的自卑心理。這也是許多名校畢業生抑鬱的原因之一。

4.提升思想水平

青春期的孩子不是叛逆,也不是不聽勸,只是沒有能說到他們心坎裡的話。僵硬的說教只會讓他們心生疏遠。

家長如果希望自己說的話能讓孩子聽得進去,該怎麼做?

一方面,要多傾聽,只有瞭解孩子真正在想什麼,才能一針見血地說清楚問題,否則親子之間的對話始終不在一個頻道。

另一方面,要提升自己的思想水平。道理,孩子們都懂,他們關心的問題也很多,有家國天下,也有為學做人。然而,孩子,終究還是孩子,他們想得多,也頗有深度,但終究不夠成熟。他們的想法是分散的點,尚未形成體系。

正如前文所說,人的自我同一性需要到25歲才能基本成型。

與孩子相比,家長的優勢,恰恰是已經形成了完整的思想體系、價值體系。如果能利用這一優勢,對孩子善加引導,孩子一定會覺得父母很厲害,能給自己撥開迷霧,有困惑也願意同父母探討。

家長如果只知鞭策孩子進步,而自己的思想認知停滯不前,無法點撥孩子,真正紓解他們的不良情緒,只靠十幾年如一日的簡單重複,如何能讓孩子信服?

當然,家長再能耐,也需適可而止。

比家長的指點更重要的,永遠是孩子自身的成長。

給予孩子足夠的空間,他們才能保持成長的積極性、主動性。

寫在最後

孩子身上出現的很多問題,細究根源,其實都在父母身上。孩子就是父母的一面鏡子,父母們與其挑剔孩子,不如多多自我反思。

青春期是每個人成長的必經階段,而叛逆期並不一定與之相伴。

願每一個孩子都能享受朝氣蓬勃的青春期,而不是在劍拔弩張的

親子關係

中度過叛逆期。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請多多轉發或是點選“贊同”,您的支援是我堅持優質原創的最大動力!

(歡迎關注我的公眾號【蘅心】,id:Sarahlulu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