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風溼關節炎的治療藥物常被分為五大類,其中前四類為西藥,包括

非甾體抗炎藥

(NSAIDS)、改善病情抗風溼藥(DMARDs)、糖皮質激素、

生物製劑

;第五類為植物藥製劑。

這麼多藥物,你是否用對了呢?接下來就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非甾體抗炎藥——治標不治本

非甾體抗炎藥是治標藥物,具有抗炎、止痛、退熱及減輕關節腫脹的作用,是臨床最常用的類風溼關節炎的藥物。

近年來,非甾體抗炎藥的品種不斷增多,它們總體臨床療效沒有明顯的區別,但不同個體的反應可能有差別。

類風溼用藥多,各種藥物用法有何講究,你知道嗎?

常見的幾種非甾體抗炎藥

非甾體抗炎藥的常見不良反應包括胃腸道症狀、肝和腎功能損害,以及可能增加心血管不良事件,在服用期間,要注意

血常規和肝腎功能的定期監測。

在使用非甾體抗炎藥時,應強調個體化原則,根據自身情況科學用藥,而不是學別人,擅自用藥。

☞ 儘可能瞭解非甾體抗炎藥的不同種類、劑量和劑型,至少在醫生開藥時,知道這個藥是用來幹嘛的。

☞ 以“最低有效量、短療程”為上策,一般先選用一種非甾體抗炎藥,應用數日至1周無明顯療效時,應加到足量;如仍然無效則再換用另一種製劑,要避免同時服用2種或2種以上非甾體抗炎藥。

☞ 胃腸功能不好的人,尤其是有

消化性潰瘍

甚至出血病史的人,宜選用選擇性COX-2抑制劑,或在非選擇性COX抑制劑時,加用保護胃黏膜的質子泵抑制劑。

☞ 對於老年人,可選用

半衰期

短或較小劑量的非甾體抗炎藥。

☞ 對於心血管高危人群,應謹慎選用非甾體抗炎藥,如確實需要使用,應注意慎用選擇性COX-2抑制劑。

☞ 腎功能不全者,應慎用非甾體抗炎藥。

改善病情抗風溼藥——治“本”,見效慢

在類風溼關節炎尚無法根治的情況下,所謂“治本”,主要是減少或緩解骨關節的破壞,阻止病情進一步發展。

目前最常用的改善病情抗風溼藥,非

甲氨蝶呤

莫屬了。甲氨蝶呤是一種又便宜又好的抗風溼藥物。一般情況下,類風溼患者單用甲氨蝶呤,或與其他改善病情抗風溼藥聯用,即可達到治療目標。同時在甲氨蝶呤治療期間補充補充葉酸(劑量可考慮每週5mg)可減少胃腸道副作用、肝功能損害等不良反應。

所以,一旦確診類風溼,應儘早開始進行改善病情抗風溼藥物的治療,推薦首選甲氨蝶呤,如果存在甲氨蝶呤禁忌,考慮單用來氟米特或柳氮磺吡啶。

類風溼用藥多,各種藥物用法有何講究,你知道嗎?

常用的幾種抗風溼藥

但美中不足的是,改善病情抗風溼藥強在能治本,卻弱在見效慢。大多數人服用3-4周才起效,慢一點的要一個半月之後,更慢的甚至達半年之久。

“慢作用藥”也成為它的代稱,所以對改善病情抗風溼藥,請多一點耐心,

切莫隨意停藥

;同時在治療期間,要

定期隨訪和檢查

,切莫長期“不聞不問”,一藥吃到底,這樣很可能害了自己。

生物製劑——異軍突起的抗風溼新藥

雖然類風溼關節炎的發病機制尚未被完全弄清楚,但可以肯定的一點是,患者出現關節的損害,與體內眾多

炎症細胞因子

密切相關。這些炎症因子主要是

腫瘤壞死因子

(TNF-α),以及白細胞介素-1、白細胞介素-6,它們與細胞表面相應的受體結合,就會引發炎症,並在細胞間不斷傳遞,使炎症蔓延。

生物製劑就是以炎症細胞因子為目標,透過識別、結合進而中和或阻斷體內過量的

炎症細胞因子

,從而達到降低炎症反應,防止關節破壞的功效。

類風溼用藥多,各種藥物用法有何講究,你知道嗎?

常見的幾種生物製劑

由於生物製劑價格較貴,有人擔心一旦用上生物製劑後,就需要一直使用;也有人認為

生物試劑

是“救命稻草”,擔心治療無效之後就沒藥可用了,從而抗拒使用生物製劑。

事實並非如此,如果使用生物製劑治療達標後,是可以逐漸減量的;而且目前有很多型別的生物製劑可以選擇,如果出現治療效果不佳,及時告知醫生,以便更改治療方案。

此外參加生物製劑的

臨床試驗

,也在一種選擇,不僅可以免費使用生物製劑,減輕經濟負擔,而且對於檢查結果,醫生會進行前後對比,治療的療效如何,都可以得到明白的解釋。

目前有多個生物製劑的臨床試驗正在開展比如類克、雅美羅、美羅華、尚傑等,可以

掃描下方二維碼

進行報名,不僅可以得到

免費的用藥指導

,解決治療期間的用藥難題,還能有機會

免費使用生物製劑

哦!

類風溼用藥多,各種藥物用法有何講究,你知道嗎?

糖皮質激素——火速出擊,控制炎症

激素,愛它的人盛讚它為天使,不愛它的人則喻其為惡魔。究竟,激素在類風溼的治療中扮演著什麼角色呢?

激素治療類風溼主要的功效在於

抑制炎症

,它並不能完全消除炎症,更無法阻止關節破壞的進展。所以,激素通常要與改善病情抗風溼藥聯合應用,如果指望透過單純增加激素用量來達到治療

關節炎

的做法是錯誤的,這不僅對治療疾病無益,反而會帶來一系列激素產生的副作用,對自身造成更大的危害。

激素就像一把“雙刃劍”,用得恰到好處,可以幫助我們擺脫病魔的控制;而濫用,只會助紂為虐,帶給我們更多的病痛和煩惱。

因此我們要牢記兩個原則:

一是切莫隨意用藥。別因為腫痛難忍就去尋找激素,也別處於對不良反應的恐懼而一味拒絕激素。要有專業的醫生根據病情來評估;

二是切莫隨意調整用量。不能隨自己的主觀感受而擅自追加或減少用量,而以醫生對病情的評估為標準。

植物藥製劑——傳統瑰寶顯療效

除了前面四種西藥,中國還有一種植物藥製劑,它是從傳統中藥材中提取活性成分,經過現代工藝精製而成。

雷公藤,自1969年開始用於治療類風溼,但由於缺乏安全性和有效性的科學依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使用。近2年的研究顯示,對於無生育要求的類風溼患者,雷公藤單用或與甲氨蝶呤聯用,均具有一定的療效,且不良反應發生率與單用甲氨蝶呤無顯著差異,但在使用過程中需密切監測與評估其毒副作用。

此外,如白芍總苷、青藤鹼等植物藥製劑,一方面為類風溼治療帶來新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尚需開展高質量臨床試驗來進一步研究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總得來說,類風溼的治療是一個漫長而複雜的過程,從踏上求醫之路起,就意味著對患者的種種考驗,只有堅持正規的治療才能控制住病情。

因此我們更應該主動參與到疾病診療過程中:

初診時,如實告知經濟負擔能力;

用藥過程中,有不良的服藥體驗或未預期的藥物反應,主動跟醫生說明,尋求幫助;

複診時,對於“換藥”“停藥”的想法與困惑,勇敢表達,及時與醫生溝通。這樣,既有助於患者全面理解疾病,理智地權衡治療方案,又有助於醫生正確診斷,精準用藥,實現個體化的治療。

參考來源:2018中國類風溼關節炎診療指南、《類風溼關節炎看名醫》